苏州现代丝织业浅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现代丝织业浅述

苏州现代丝织业浅述

商大民

说明:对刚刚流淌过的苏州现代丝织业的历史,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应该说还不到述史之时。或许是对该产业情结太深之缘,力求试着以淡定、客观、公允之心态,分上、中、下三篇成文,并求教于熟识苏州现代丝织业并感兴趣的诸位专家、同学与同业朋友。文中史料均实,但判析之语,仅为本人一家的“事后诸葛亮”之言也。

苏州丝织业历经风雨坎坷,进入现代之后,得到前所未有发展。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一度登上辉煌的顶峰。然而在之后的短短七、八年间,黯然告退:近乎90%的丝织产能,或退出,或转移,其中沿袭千年并凝聚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绸缎织造,全部告罄。一部苏州丝织业历史的现代部分,真可谓既能欣喜,又有无奈,更透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上篇

(1949年-1978年)

一、丝织产能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丝织业景况仍十分萧条。在经济恢复过程中,1950年5月国营中蚕上海进出口公司委托东吴、千里、大中、美彰等绸厂加工代织,并收购存货,以维持生产。这一救助措施,使得在风雨飘摇中的苏州丝织业,又一次显露生机。1950年到1955年的六年间,代国家加工销售的绸缎,从开始占生产总量19.78万米的25.72%,提高到占生产总量445.84万米的99.97%。苏州丝织业迅速得到恢复。

国家对绸缎产品实行委托加工,既扶持了私营丝织工厂,又可以通过绸缎的出口赚取外汇或进行易货贸易,一举两得。自1950年起,苏州所产的古香缎、塔夫绸、花累缎等,就作为易货贸易,销往苏联、东欧、蒙古,也少量销往香港。当时仅1匹塔夫绸就可以换回1吨国家最为紧缺的钢材。逐渐地由国家统一销售遂成为主渠道。据1955年上半年统计,由工厂自销的绸缎仅2270米,只占总产量的0.12%,已经微乎其微。这表明,丝织业是苏州第一个出口导向型产业,也是全市最早全部纳入计划经济轨道的行业。

工业与贸易的严格分开,为计划经济模式所限定。1950年时,仅东吴绸厂一家就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和香港等地有一批直接销售的老

客户,如上海老介福、协大祥、信大祥,北京元隆,香港兴中等绸缎老字号商铺,但到1955年后几乎全部中断往来。因此,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所建的丝织工厂,都不设专门的产品销售部门,也没有产品推销人员,苏州丝织业原有的所有产品销售能力,全部丧失。苏州的丝织工厂,实质上仅成为内、外贸易部门的生产车间而已。包括各家丝织工厂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电力以及扩大或者缩小生产规模等等,一概都

由政府部门决定,工厂只要管好生产。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化,1969年后,丝绸产品由原来工贸之间的加工关系,进而改为购销关系,所有丝绸产品的销售业务都统一由外贸、商业办理,致使丝织工厂对内、外贸易部门特别是外贸的依赖性,越来越重。外贸订单主要来自省、市丝绸外贸公司,时有减少或风波时,工厂便难以为继。之后的历史证明,由于苏州丝绸产业的格局及体制所限定,苏州的丝织工厂乃至整个丝绸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兴亦外贸,败亦外贸,更成为苏州丝织业在四、五十年之后,因工厂被迫直接面对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而无从适从,最终导致几乎全部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州丝织业在高度计划的框架下,凭着有深厚底蕴的特色丝绸产品和巨大的出口创汇优势,靠着国家与地方多方面的扶持,很快形成集约型、规模

化的现代大生产。在包括缫丝、印染及科研、教育等在内的苏州现代丝绸产业链中,丝绸织造成为其中体量最为庞大的一个块面,成为苏州诸多工业门类中,知名度最高、最有苏州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

1956年及之后的公私合营和改组,是苏州现代丝织产业形成的基础阶段。市区近300家小丝织厂(工场、作坊),通过公私合营和改组,集结成为7家大中型的丝织工厂。其中,由38个生产单位组成了振亚丝织厂,由59个生产单位组成了东吴丝织厂,由29个生产单位组成了光明丝织厂,由49个生产单位组成了新苏丝织厂,由21个生产单位组成了新光丝织厂,由14个生产单位组成了宋锦漳缎厂,由49个生产单位组成了东风漳绒生产合作社。曾经被苏州人骄傲地称为国内丝织业规模最大的“四大绸厂”(振亚、东吴、光明、新苏),在之后的近半世纪中,成为苏州丝织业的四个顶梁柱,撑起了整个苏州丝绸产业的大半边天。

从此,苏州丝织业持续不断地扩张。到改革开放之前,不仅在明清时期苏州丝织业的最兴盛之地—被称之为“万户机抒,彻夜不辍”的东北半城,集结了7家大中型丝织工厂,而且织造规模与产能都比集结初期扩张了6-8倍。1957年之后,在江南丝厂、第一丝厂、丝绸研究所、丝织试样厂及郊区的娄葑、虎丘、长青等乡,都新铺出丝绸织造摊子。在三年经济恢复之后,丝织工业已超过民国三十七年(1948)的规模。1976年,又在市郊的娄葑、横塘、三元等地建起一批知青丝织厂。到1978年,苏州丝织机台总数,从1950年的1577台,扩大到4346台。此时,尽管织机的数量尚

不及史料所载明清时期的“万余台”,但是,4346台的各类新型织机,其产能已经远远超过明清时期“万余台”的手动脚踏老式木机。显

然,在改革开放之前,苏州丝织业的规模,早已达到历史的新高点,苏州继续成为名符其实的“丝绸之府”。

在丝绸产业链中,织造历来属于薄利产业,它的高附加值最终都体现在深度加工后的制成品中。上世纪70年代后,苏州丝织业先染丝、后织造,被称为熟织绸的产量逐渐减少,比重下降,而白坯绸产量逐渐增加,比重上升,各家丝织都成为向丝绸炼染印行业和制成品行业提供初级丝绸产品的原料--白坯绸的生产者。而且,由于织造产能的急剧扩大,使得整个苏州丝绸产业链的两头小(丝绸原料加工、丝织品深度加工及制成品)、中间大(丝绸织造)的格局,愈加突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州丝绸产业一旦失去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伞”,丝绸织造这个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庞大行业,除了自己形成内外销的渠道外,或者只能成为新的丝织品经营商的加工单位,或者只能压缩、萎缩织造产能,别无他路。之后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1951年市区丝织品总产量为154.47万米,外贸加工收购62.35万米。1956年丝织品产量增至610万米,其中外销占70%,其余的30%中,有60%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