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13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脯氨酸、甜菜碱、山梨醇等是最常见的有机物
5 ABA的产生与植物的交叉适应
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盐渍、高温等各种胁迫 时,植物体内的ABA含量都会升高,对植物具有 保护作用,故ABA称为逆境激素或应激素。
外施ABA可:
维持膜的稳定性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伤害
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形成
减少水分损失,促进对水的吸收
II 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
1) 类胡萝卜素 2) Vit C、E、K 3) 二甲基亚砜
4) GSH 5) 类黄酮(flavonoid) 6) 尿酸(uric acid)
4 植物的渗透调节
细胞通过加入或去除胞内的溶质,从而使细胞内外的 渗透势相平衡的现象,称为渗透调节 (osmoregulation)。
植物处于干旱、盐渍、低温等逆境下,会在细胞内积 累一定的渗透调节物质,以降低植物的渗透势和水 势,这样可以使植物从干旱和盐渍土壤中吸水,或 降低冰点以避免冻害。
常见的渗透调节物质osmolyte / osmoticum / osmotic regulator 有:
无机离子:如K+、Na+
有机物质:可溶性糖、AA、多醇、季胺化合 物、有机酸等
零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冻害freezing injury
一 冷害
(一)冷害的机理
1、膜相变
高温
低温
液态
液晶态
凝胶态
2、胞质环流减慢
3、水分平衡失调
4、光合作用和呼吸速率变化,活性氧增加。(P288)
(二)植物的抗冷性
1. 增加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降低相变温度。
2. 合成抗氧化酶及脂肪去饱和酶(SOD、CAT、 Halliwell-Asada)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s(late embryogenensis abundant proteins )在多种胁 迫下 产生。
3 活性氧清除系统
I 酶类:
1) SOD(superocide dismutase) 2) CAT (Catalase) 3) POD (Ascorbic acid Peroxidase) 4) Halliwell-Asada途径
植物受到的胁迫可分为:
胁迫
生物 胁迫
非生 物胁 迫
病害
虫害
异株克生(他感作用)
水分
干旱 涝害
温度
高温 低温:冷害、冻害
光
光抑制 UV伤害
化学胁迫:盐害、大气污染、重金属离
子胁迫、无机离子亏缺或过量等
二、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类型:
胁迫因子
原初伤害
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伤害)
原初间接伤害 (代谢失调)
2 逆境蛋白
高温:热激蛋白HSPs(Heat shock proteins) 低温:冷调节蛋白CRP(Cold regulated proteins)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 盐渍:盐胁迫蛋白: 渗压素osmotin: Mw 26kD的盐
胁迫蛋白。 水淹:厌氧多肽(anaerobic peptides)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8 植物的抗病性
一 病害机理
1. 水分平衡失调 2. 呼吸作用加强 3. 光合作用下降 4. 生长异常
1. 二 植物的抗病性
1. 加强氧化酶活性:分解毒素、促进伤口愈合、抑 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
2. 过敏反应,组织程序化死亡 3. 系统防御:合成植保素、木质素合成增加、抗病
蛋白表达增强、抗病基因活化等,引起系统获得 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
植物的交叉抗性或交叉适应:是指当植物遭受了 零上低温、高温、干旱、盐渍、病虫害等逆境的 胁迫后,对另一种逆境的抗性会得到增强,这称 为cross adaptation。
交叉适应的主要作用物质就是ABA。
三 提高作物抗性的生理措施
种子锻炼 巧施水肥 利用植物激素
§2 植物的抗寒性
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冷害chilling injury
三、植物的抗旱性及抗旱特征
1. 避旱性
1) 节约用水 2)大量吸水 3)短命逃避
2. 耐旱性
1) 耐脱水,进行渗透调节 2) 改变代谢途径
作物抗旱性的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 根/冠比大,增加叶片表面的腊质沉积,叶 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 气孔常下陷。
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缺水时气孔 关闭较晚,酶的合成仍占优势,清除活性氧 能力强。
--欧阳光察,薛应龙。植物苯丙烷类代谢的生理意义 及其调控。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3):9-16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抗旱锻炼;合理施肥;施用抗蒸腾剂。
§6 植物的抗涝性
一 涝害机理
1. 缺氧导致无氧吸收,消耗营养,产生乙醇等有毒物质。 2. 矿质营养失调,一些有益元素还原流失。 3. 缺氧引起乙烯的产生,叶片脱落,叶柄偏上生长,叶片下
垂。
1. 二 抗Fra Baidu bibliotek性
1. 避涝性 1) 形成通气组织 2) 形成不定根 3) 皮孔增多
如: 干旱、涝害、盐渍、冷害、冻害、高辐射、大气污染、病虫害、无 机离子亏缺或过量、重金属元素过量等。
• 胁迫(Stress): 任何一种使植物内部产生有害变化的环 境因子,如水分胁迫、盐害等。
• 抗性(stress resistance):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 抵抗能力称为抗逆性,简称抗性。
• 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 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
次生伤害
(如盐害中的 水分胁迫)
1. 生物膜的破坏:膜相的变化;膜上出现裂缝, 透性变化,离子渗漏,膜结合蛋白破坏。
2. 光合作用的变化 3. 呼吸作用的变化 4. 激素水平的变化 5. 酶系统变化:合成酶活性降低,分解酶升高。 6. 产生活性氧:O2•- •OH 1O2 H2O2 (P288)
三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抗冻基因:低温诱导100多种基因上调表达, 新蛋白质能保护膜和蛋白。 研究较多的CBF基因编码转录因子,促进下游 基因的表达,诱导产生抗冻蛋白。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与冰晶结合, 阻止冰晶扩大生长,与蛋白结合保护蛋白结构 和功能。
§4 植物的抗热性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活性氧产生、饥饿、氨毒 害、蛋白质破坏、生物膜破坏、蛋白质变性。
二 冻害
(一)冻害机理
1. 结冰伤害 1) 细胞外结冰 2) 细胞内结冰
2. 蛋白质伤害的SH基学说 3. 膜伤害学说
1. (二)植物对冻害的抗性
1. 避冻性:降低含水量;合成大量可溶性物质降低 冰点;避免结冰。
2. 耐冻性:呼吸变慢,代谢减弱,进入休眠;合成 ABA、可溶性糖、脂类等保护性物质
抗冻基因及抗冻蛋白
——植物的抗逆性
胁变(Strain): 指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变化。
如果胁变较小,在胁迫解除后胁变可以恢复,这种胁变 称为弹性胁变(elastic strain).
如果胁变较大,在胁迫解除后胁变不能恢复。这种胁变
称为塑性胁变(plastic strain).
(一)植物的抗逆性(Plant Stress Resistance):
木质素导致木质化,其作用:1、木质素增加了细胞 壁抗真菌穿透的压力,2、由于病原菌不能分泌分解 木质素的酶类,木质化增强了抗酶溶解作用,3、木 质化限制真菌酶和毒素从真菌向寄主扩散及水和营养 从寄主向真菌扩散,实际上起到饿死病原菌的作用; 4、木质素的低分子量酚类前体及多聚作用时产生的 游离基可以钝化真菌的膜、酶和毒素;5、菌丝尖可 能木质化,丧失生长的可塑性。
(二)植物抗逆性的一般表现
1. 生物膜改变 2. 产生逆境胁迫蛋白 3. 植物的活性氧清除系统 4. 植物的渗透调节 osmotic adjustment 5. ABA的产生与交叉抗性
1、生物膜的改变
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改善膜的 流动性,修复破损,阻止离子渗漏, 维护膜结合蛋白的活性,从而抵抗 逆境。
植物的抗逆性即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植物的抗逆性包括两个方面:
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植物体对不良环境在时 间或空间上躲开,部分或完全阻止胁迫因子进入植 物内部。
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 植物体忍受一定的胁迫, 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较小的伤害
逆境胁迫下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逆境感受 信号转导 基因表达 蛋白合成 酶活性变化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受 高温胁迫后大量表达的一类蛋白质,HSP作为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terone)保护蛋白, 阻止错折叠。
§5 植物的抗旱性
一 旱害:生长部位水分不足;膜及蛋白受 损;光合减弱;呼吸紊乱
二、旱害的机理
1. 机械损伤假说 2. SH基假说 3. 膜伤害假说 4. 自由基假说
2. 耐涝性 1) 降低有氧呼吸。 2) 改变代谢途径EMP HMP以防止乙醇形成。 3) 形成新的多肽:厌氧多肽
§7 植物的抗盐性
一 植物的盐害
1. 离子毒害,营养失调 2. 渗透胁迫,吸水困难 3. 活性氧产生,生物膜破坏
1. 二 植物的抗盐性
1. 避盐性
拒盐 、泌盐、稀盐。
2. 耐盐性
1) 耐渗透胁迫:进行渗透调节 2) 耐质膜胁变 3) 离子区隔化
Chapter 13 Plant Stress Physiology
§1 抗性生理通论-基本概念
逆境(Stress environment ):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也称为胁迫。就是在自然环境中植物所需的某种物理的、 化学的或生物的环境因子发生亏缺或超越植物所需之正常 水平,并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伤害效应的环境因子,称为 逆境。
5 ABA的产生与植物的交叉适应
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盐渍、高温等各种胁迫 时,植物体内的ABA含量都会升高,对植物具有 保护作用,故ABA称为逆境激素或应激素。
外施ABA可:
维持膜的稳定性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伤害
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形成
减少水分损失,促进对水的吸收
II 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
1) 类胡萝卜素 2) Vit C、E、K 3) 二甲基亚砜
4) GSH 5) 类黄酮(flavonoid) 6) 尿酸(uric acid)
4 植物的渗透调节
细胞通过加入或去除胞内的溶质,从而使细胞内外的 渗透势相平衡的现象,称为渗透调节 (osmoregulation)。
植物处于干旱、盐渍、低温等逆境下,会在细胞内积 累一定的渗透调节物质,以降低植物的渗透势和水 势,这样可以使植物从干旱和盐渍土壤中吸水,或 降低冰点以避免冻害。
常见的渗透调节物质osmolyte / osmoticum / osmotic regulator 有:
无机离子:如K+、Na+
有机物质:可溶性糖、AA、多醇、季胺化合 物、有机酸等
零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冻害freezing injury
一 冷害
(一)冷害的机理
1、膜相变
高温
低温
液态
液晶态
凝胶态
2、胞质环流减慢
3、水分平衡失调
4、光合作用和呼吸速率变化,活性氧增加。(P288)
(二)植物的抗冷性
1. 增加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降低相变温度。
2. 合成抗氧化酶及脂肪去饱和酶(SOD、CAT、 Halliwell-Asada)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s(late embryogenensis abundant proteins )在多种胁 迫下 产生。
3 活性氧清除系统
I 酶类:
1) SOD(superocide dismutase) 2) CAT (Catalase) 3) POD (Ascorbic acid Peroxidase) 4) Halliwell-Asada途径
植物受到的胁迫可分为:
胁迫
生物 胁迫
非生 物胁 迫
病害
虫害
异株克生(他感作用)
水分
干旱 涝害
温度
高温 低温:冷害、冻害
光
光抑制 UV伤害
化学胁迫:盐害、大气污染、重金属离
子胁迫、无机离子亏缺或过量等
二、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类型:
胁迫因子
原初伤害
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伤害)
原初间接伤害 (代谢失调)
2 逆境蛋白
高温:热激蛋白HSPs(Heat shock proteins) 低温:冷调节蛋白CRP(Cold regulated proteins)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 盐渍:盐胁迫蛋白: 渗压素osmotin: Mw 26kD的盐
胁迫蛋白。 水淹:厌氧多肽(anaerobic peptides)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8 植物的抗病性
一 病害机理
1. 水分平衡失调 2. 呼吸作用加强 3. 光合作用下降 4. 生长异常
1. 二 植物的抗病性
1. 加强氧化酶活性:分解毒素、促进伤口愈合、抑 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
2. 过敏反应,组织程序化死亡 3. 系统防御:合成植保素、木质素合成增加、抗病
蛋白表达增强、抗病基因活化等,引起系统获得 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
植物的交叉抗性或交叉适应:是指当植物遭受了 零上低温、高温、干旱、盐渍、病虫害等逆境的 胁迫后,对另一种逆境的抗性会得到增强,这称 为cross adaptation。
交叉适应的主要作用物质就是ABA。
三 提高作物抗性的生理措施
种子锻炼 巧施水肥 利用植物激素
§2 植物的抗寒性
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冷害chilling injury
三、植物的抗旱性及抗旱特征
1. 避旱性
1) 节约用水 2)大量吸水 3)短命逃避
2. 耐旱性
1) 耐脱水,进行渗透调节 2) 改变代谢途径
作物抗旱性的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 根/冠比大,增加叶片表面的腊质沉积,叶 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 气孔常下陷。
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缺水时气孔 关闭较晚,酶的合成仍占优势,清除活性氧 能力强。
--欧阳光察,薛应龙。植物苯丙烷类代谢的生理意义 及其调控。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3):9-16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抗旱锻炼;合理施肥;施用抗蒸腾剂。
§6 植物的抗涝性
一 涝害机理
1. 缺氧导致无氧吸收,消耗营养,产生乙醇等有毒物质。 2. 矿质营养失调,一些有益元素还原流失。 3. 缺氧引起乙烯的产生,叶片脱落,叶柄偏上生长,叶片下
垂。
1. 二 抗Fra Baidu bibliotek性
1. 避涝性 1) 形成通气组织 2) 形成不定根 3) 皮孔增多
如: 干旱、涝害、盐渍、冷害、冻害、高辐射、大气污染、病虫害、无 机离子亏缺或过量、重金属元素过量等。
• 胁迫(Stress): 任何一种使植物内部产生有害变化的环 境因子,如水分胁迫、盐害等。
• 抗性(stress resistance):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 抵抗能力称为抗逆性,简称抗性。
• 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 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
次生伤害
(如盐害中的 水分胁迫)
1. 生物膜的破坏:膜相的变化;膜上出现裂缝, 透性变化,离子渗漏,膜结合蛋白破坏。
2. 光合作用的变化 3. 呼吸作用的变化 4. 激素水平的变化 5. 酶系统变化:合成酶活性降低,分解酶升高。 6. 产生活性氧:O2•- •OH 1O2 H2O2 (P288)
三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抗冻基因:低温诱导100多种基因上调表达, 新蛋白质能保护膜和蛋白。 研究较多的CBF基因编码转录因子,促进下游 基因的表达,诱导产生抗冻蛋白。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与冰晶结合, 阻止冰晶扩大生长,与蛋白结合保护蛋白结构 和功能。
§4 植物的抗热性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活性氧产生、饥饿、氨毒 害、蛋白质破坏、生物膜破坏、蛋白质变性。
二 冻害
(一)冻害机理
1. 结冰伤害 1) 细胞外结冰 2) 细胞内结冰
2. 蛋白质伤害的SH基学说 3. 膜伤害学说
1. (二)植物对冻害的抗性
1. 避冻性:降低含水量;合成大量可溶性物质降低 冰点;避免结冰。
2. 耐冻性:呼吸变慢,代谢减弱,进入休眠;合成 ABA、可溶性糖、脂类等保护性物质
抗冻基因及抗冻蛋白
——植物的抗逆性
胁变(Strain): 指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变化。
如果胁变较小,在胁迫解除后胁变可以恢复,这种胁变 称为弹性胁变(elastic strain).
如果胁变较大,在胁迫解除后胁变不能恢复。这种胁变
称为塑性胁变(plastic strain).
(一)植物的抗逆性(Plant Stress Resistance):
木质素导致木质化,其作用:1、木质素增加了细胞 壁抗真菌穿透的压力,2、由于病原菌不能分泌分解 木质素的酶类,木质化增强了抗酶溶解作用,3、木 质化限制真菌酶和毒素从真菌向寄主扩散及水和营养 从寄主向真菌扩散,实际上起到饿死病原菌的作用; 4、木质素的低分子量酚类前体及多聚作用时产生的 游离基可以钝化真菌的膜、酶和毒素;5、菌丝尖可 能木质化,丧失生长的可塑性。
(二)植物抗逆性的一般表现
1. 生物膜改变 2. 产生逆境胁迫蛋白 3. 植物的活性氧清除系统 4. 植物的渗透调节 osmotic adjustment 5. ABA的产生与交叉抗性
1、生物膜的改变
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改善膜的 流动性,修复破损,阻止离子渗漏, 维护膜结合蛋白的活性,从而抵抗 逆境。
植物的抗逆性即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植物的抗逆性包括两个方面:
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植物体对不良环境在时 间或空间上躲开,部分或完全阻止胁迫因子进入植 物内部。
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 植物体忍受一定的胁迫, 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较小的伤害
逆境胁迫下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逆境感受 信号转导 基因表达 蛋白合成 酶活性变化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受 高温胁迫后大量表达的一类蛋白质,HSP作为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terone)保护蛋白, 阻止错折叠。
§5 植物的抗旱性
一 旱害:生长部位水分不足;膜及蛋白受 损;光合减弱;呼吸紊乱
二、旱害的机理
1. 机械损伤假说 2. SH基假说 3. 膜伤害假说 4. 自由基假说
2. 耐涝性 1) 降低有氧呼吸。 2) 改变代谢途径EMP HMP以防止乙醇形成。 3) 形成新的多肽:厌氧多肽
§7 植物的抗盐性
一 植物的盐害
1. 离子毒害,营养失调 2. 渗透胁迫,吸水困难 3. 活性氧产生,生物膜破坏
1. 二 植物的抗盐性
1. 避盐性
拒盐 、泌盐、稀盐。
2. 耐盐性
1) 耐渗透胁迫:进行渗透调节 2) 耐质膜胁变 3) 离子区隔化
Chapter 13 Plant Stress Physiology
§1 抗性生理通论-基本概念
逆境(Stress environment ):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也称为胁迫。就是在自然环境中植物所需的某种物理的、 化学的或生物的环境因子发生亏缺或超越植物所需之正常 水平,并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伤害效应的环境因子,称为 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