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二章 艺术的起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 在后的。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 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 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 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畏灵,赞叹 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 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唱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 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 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所以诗歌 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是发生的。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 几种观点 1、模仿论 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 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 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 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中国古代《管子》:音乐模仿自然音响,“宫商角羽徴”五声中, “凡听羽,如鸟在树。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
云南沧源岩画
生殖崇拜舞图 新疆呼图壁崖画摹本
西班牙阿 尔塔米拉 岩画
奥地利 温林纳府的维纳斯 25000多年前
法国持角杯的维纳斯 石板浮雕,高46厘米,旧石器时代,约30000年前
❖ 5、劳动说 艺术起源于劳动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理论。
19世纪末以来的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的一种 理论。芬兰艺术史家希尔恩《艺术起源》(1900)中就曾专章讨 论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1900年完成的专著《没有 地址的信》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 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论述了艺术起源及其 发展问题,并且得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其发展的最初 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然而这三 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属的意 义。”而且“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 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斯宾塞进一步发挥和补充,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有 更多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他强 调“百度文库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并不是维持生 活必须的,而是为了消耗肌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发 泄这种过程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德国学者谷鲁斯,从心理学角度修改和补充,认为“游戏”并不 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1895—1982)从符号学美学出 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 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诗经画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 4、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巫术”说兴起,影响很大。被尊称为 “人类学之父”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 《原始文化》一书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原始 人万物有灵论,人与动物可交互感应。英国弗雷泽(1854- 1941)《金枝》认为原始部落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 交感巫术。巫术-宗教-科学。
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科林伍德 (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继承和发展了克 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表 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像活动。表现主义美学经过他的宣扬而 扩大了影响,被美学界称为“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论”。
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意义重大,恩格斯:“首先是劳动, 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 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
劳动创造了人,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在劳动实践中, 人类各种感官与能力也不断发达,“人化”的漫长过程。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 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 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 “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 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 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 《门外文谈》
凡听角,如锥登木以鸣。” 《吕氏春秋 大乐篇》;“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听凤凰之鸣, 以制十二律。”
❖ 2、游戏说18世纪席勒 19世纪斯宾塞 席勒-斯宾塞理论
《美育书简》(1793—1794年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 信,1795年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 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游戏冲动”协调“感性冲动”和 “理性冲动”,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理性的 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总是想到利用自己过剩精力,创造 自由的天地,“当雄狮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 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 荒野,他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1897-1974)《艺术的发展及其他 文化史理论》指出,原始歌舞常常用来保证巫术成功。如求雨、 狩猎等。芬兰艺术史家希尔恩《艺术起源》(1900)也指出了 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的联系。
江苏连云港市郊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新疆天山等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
江苏连云港市郊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 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 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美育书简
❖ 3、表现说 表现内心的思想情感
中国有表现论的传统,汉代《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西方亚里士多德“模仿论”“雄霸欧洲两千年”,19世纪 后期以来,强调“表现自我”。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直觉即表现”,一切艺术无 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 几种观点 1、模仿论 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 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 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 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中国古代《管子》:音乐模仿自然音响,“宫商角羽徴”五声中, “凡听羽,如鸟在树。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
云南沧源岩画
生殖崇拜舞图 新疆呼图壁崖画摹本
西班牙阿 尔塔米拉 岩画
奥地利 温林纳府的维纳斯 25000多年前
法国持角杯的维纳斯 石板浮雕,高46厘米,旧石器时代,约30000年前
❖ 5、劳动说 艺术起源于劳动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理论。
19世纪末以来的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的一种 理论。芬兰艺术史家希尔恩《艺术起源》(1900)中就曾专章讨 论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1900年完成的专著《没有 地址的信》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 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论述了艺术起源及其 发展问题,并且得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其发展的最初 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然而这三 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属的意 义。”而且“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 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斯宾塞进一步发挥和补充,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有 更多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他强 调“百度文库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并不是维持生 活必须的,而是为了消耗肌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发 泄这种过程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德国学者谷鲁斯,从心理学角度修改和补充,认为“游戏”并不 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1895—1982)从符号学美学出 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 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诗经画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 4、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巫术”说兴起,影响很大。被尊称为 “人类学之父”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 《原始文化》一书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原始 人万物有灵论,人与动物可交互感应。英国弗雷泽(1854- 1941)《金枝》认为原始部落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 交感巫术。巫术-宗教-科学。
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科林伍德 (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继承和发展了克 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表 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像活动。表现主义美学经过他的宣扬而 扩大了影响,被美学界称为“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论”。
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意义重大,恩格斯:“首先是劳动, 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 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
劳动创造了人,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在劳动实践中, 人类各种感官与能力也不断发达,“人化”的漫长过程。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 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 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 “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 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 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 《门外文谈》
凡听角,如锥登木以鸣。” 《吕氏春秋 大乐篇》;“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听凤凰之鸣, 以制十二律。”
❖ 2、游戏说18世纪席勒 19世纪斯宾塞 席勒-斯宾塞理论
《美育书简》(1793—1794年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 信,1795年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 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游戏冲动”协调“感性冲动”和 “理性冲动”,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理性的 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总是想到利用自己过剩精力,创造 自由的天地,“当雄狮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 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 荒野,他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1897-1974)《艺术的发展及其他 文化史理论》指出,原始歌舞常常用来保证巫术成功。如求雨、 狩猎等。芬兰艺术史家希尔恩《艺术起源》(1900)也指出了 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的联系。
江苏连云港市郊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新疆天山等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
江苏连云港市郊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 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 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美育书简
❖ 3、表现说 表现内心的思想情感
中国有表现论的传统,汉代《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西方亚里士多德“模仿论”“雄霸欧洲两千年”,19世纪 后期以来,强调“表现自我”。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直觉即表现”,一切艺术无 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