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1.1 艺术的定义讨论艺术的多种定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和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1.2 艺术的分类介绍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主要艺术门类分析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1 艺术的起源探讨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介绍原始艺术、古代艺术等艺术发展阶段2.2 艺术的发展分析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与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对艺术发展的影响第三章:艺术的审美特征3.1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讨论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形式元素(如线条、色彩、空间等)3.2 艺术的审美价值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其产生的心理效应引导学生体验和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美第四章:艺术的表达与传达4.1 艺术的表现手法介绍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4.2 艺术的语言与符号分析艺术作品中语言和符号的使用及其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第五章:艺术的批评与鉴赏5.1 艺术的批评介绍艺术批评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艺术批评的方法和原则5.2 艺术的鉴赏讨论艺术鉴赏的标准和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第六章:艺术与社会文化6.1 艺术与社会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艺术的影响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艺术对社会问题的反映6.2 艺术与文化讨论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与文化传统、文化身份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艺术交流第七章:艺术与心理学7.1 艺术与感知介绍艺术作品对观众感知的影响,包括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感知效果7.2 艺术与情感分析艺术作品对观众情感的影响,包括情感的表达和引发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共鸣第八章:艺术与科技8.1 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探讨科技发展对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对艺术的新可能性和发展趋势8.2 当代艺术与科技介绍当代艺术中科技应用的实例,包括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当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第九章:艺术市场与产业9.1 艺术市场概述介绍艺术市场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市场的作用和影响9.2 艺术产业与职业分析艺术产业中的不同职业角色和艺术作品的生产、推广、销售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产业的发展和职业机会第十章:艺术伦理与法律10.1 艺术伦理探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伦理问题,包括版权、剽窃等引导学生理解和遵守艺术伦理原则10.2 艺术法律介绍艺术法律相关的法规和保护措施,包括版权法、艺术品交易法等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法律知识和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重点环节:艺术的分类难点解析:艺术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理解不同艺术门类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艺术导论第一章 (恢复)

艺术导论第一章  (恢复)

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
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 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 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反映)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 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 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 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文艺家眼中的 艺术”

艺术是人类所特有的, 艺术世界是心灵神往的领域……
1、艺术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
——德国古典 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2、艺术就是直觉和表现。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3、艺术 是一个有 “意味的形 式”。
——英国视觉艺术 批评家克莱夫· 贝 尔
4、艺术 是把自己体 验过的感情 传达给别人。
·
-


克 里 姆 特
蒋兆和 1959年 所作的杜甫,盘 于岩石,形如三 角,似雕迎风, 双唇紧闭,蹙目 眺望,微微眯起 的眼睛,难以掩 藏诗人那洞察世 事沧桑的锋锐目 光。画家在题款 中先引了两句杜 诗:“丹青不知 老将至,富贵于 我如浮云。”表 达了与杜甫相同 的人生写照。又 题诗:“千载岂 知逢新世,万民 欢唱大同时。我 与少陵情殊异, 提笔如何画愁 眉。”
走进艺术的殿堂,聆听艺术的奥秘
艺术导论
终其一生, 都不要失去对美的追求
课程介绍
• 《艺术导论》是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研 究艺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课程内容包含“艺术本质”、“艺术构 成”、“艺术创作”、“中外艺术作品鉴赏”等部分。其中重点是对 音乐,舞蹈,话剧,舞剧,歌剧,电影,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的 鉴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可以在理论的 接受与作品欣赏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 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像一把梳子,把艺术的思绪一一理顺,也像 课本的目录,把艺术分门别类。它是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艺术之门; 它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艺术世界。

艺术导论第一章

艺术导论第一章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定义发 展
A 古希腊罗马时期“广义的艺术”阶段——艺术概念包含了所有 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手工劳动和工艺劳动。 B 中世纪时期“自由的艺术”阶段——艺术只包括文法、修辞学 、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 并不是我们今天人们所认识的“艺术”) C近代以来“美的艺术”的阶段——艺术包括音乐、诗、绘画、舞 蹈和雕塑五种。这种五划分方法较为明确地区分了这些艺术门类 和“机械艺术”即手工技艺和机械技艺等的不同,基本奠定了现 代艺术概念的种属内涵。 D 现代、后现代以来“开放的艺术”阶段——从美学形态上看, 艺术除了原来的“美的艺术”之外,还增加了丑的艺术、荒诞的 艺术、“反艺术的艺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促使艺术门 类的扩大,如摄影、电影、电视等新兴艺术门类的加入,并将工 艺艺术(包括现代设计艺术)、建筑艺术等也包括进来了
你认为艺术都是美的吗? 美的东西都是艺术吗?
你的感觉?
艺术不等于美
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等于美。因为,无论我 们是从历史角度(艺术的历史沿革),还是从 社会学角度(目前世界各地现存的艺术形态) 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将会发现艺术无论在 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 美——感觉。对观照客体的物质特性和情感价 值的知觉组合过程 。 艺术——实践(过程与实物)。传达感受和认 识,创造有愉悦性的形式并借此来表现主客观 世界的内在精神。艺术导论(第一章)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一、艺术的定义 二、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一、艺术的定义
1 艺术的定义 2 艺术与审美 3 艺术与非艺术的关系
1、艺术的定义
什么是艺术? “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 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 时,我才答不出来。”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的门类,以提高其修养。

2.能力目标:将艺术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艺术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

3.素质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与理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学时分配《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第一章艺术的起源【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理解:艺术起源的复杂性。

掌握: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理性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理性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仿说第二节游戏说第三节巫术说第四节游戏说第五节劳动说第六节其他说本章习题要点:根据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理性因素,大致讲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理解:艺术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掌握: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难点: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第二节艺术的特征本章习题要点:列举艺术的特征。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理解:艺术教育。

掌握:艺术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机构、陶冶人的感情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艺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艺术教育本章习题要点:列举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艺术种类【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艺术的分类原则。

理解:各艺术中的审美特征。

掌握:各项艺术种类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各项艺术种类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艺术中的审美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节造型艺术第二节实用艺术第三节表情艺术第四节语言艺术第五节综合艺术本章习题要点:列举出艺术的种类。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掌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的本质。

2. 教学内容a.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b. 艺术的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独创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艺术概念的思考。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的定义与特性。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艺术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5. 作业与评估第二章:艺术的分类与体系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分类与体系,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艺术的分类: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

b. 艺术的体系: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引发学生对艺术分类的思考。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的分类与体系。

c. 比较分析:分析不同艺术体系的特点与差异。

5. 作业与评估第三章: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创作的原理与过程,掌握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艺术创作的原理:艺术创作是一种基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精神活动。

b. 艺术创作的过程:灵感、构思、表现、反思等阶段。

c. 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情感体验、审美评价、审美享受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作实践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分析具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原理与过程。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创作的过程与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

c. 创作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实践,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5. 作业与评估第四章: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批评的意义与方法,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2. 教学内容a. 艺术批评的意义: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价的活动。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10601200350课程名称:艺术导论英文名称:Art Appreciation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总学时:32 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适用层次:本科;高职先修课程:无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艺术创作的特点、方法的演变,艺术作品的风格、流派、思潮,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审美意识。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艺术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艺术欣赏是完成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

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艺术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艺术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艺术品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为学生体验、理解、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才能。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欣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外优秀艺术品,开拓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各种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因此,艺术欣赏课程对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有时代感的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高等学校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试讲艺术概论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试讲艺术概论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教案授课名称:艺术概论授课班级:授课教师:闫雪峰属教研室:理论教研室授课学期:授课时间: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课堂实践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讲学互动。

学生学习方法:课堂认真听讲并作笔记、课堂分析、课后阅读等。

尤其建议对参考数目及经典数目进行选读(至少一种),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读,并做好读书报告。

教学过程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艺术的起源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一、艺术起源于模仿模仿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产生最早的学说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周易,八卦“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天地鸟兽草木人体为参照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柏拉图模仿说注重艺术和世界的关系,忽略了艺术家二、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诗以言志”柏拉图“迷狂说”(艺术家都是疯子,对人的情感有吸引力)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流行于现代西方各种美学思潮(梵高)。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艺术是直觉,是表现。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艺术是一种巫术情感。

原始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列夫托尔斯泰(把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唤起这种情感)、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和符号)这种学说的合理之处是将艺术和艺术家联系起来。

艺术归根结底是艺术家创作的,没有艺术家的情感就没有艺术。

但问题是艺术家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始社会不存在艺术家,艺术家就是劳动者,首先面对生存问题。

三、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学说较晚,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人类的过剩精力通过艺术来发泄,呈现为一种无目的、无功利的游戏特征。

康德“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所有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鉴赏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的门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艺术这一文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艺术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修读过一定的文学、美术和音乐类课程之后再修读本课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选修过《外国文学》、《美术鉴赏》、《西方音乐简史》、《音乐鉴赏》等课程之后再选修本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将对学生以后选修《交响乐赏析》和《音乐剧欣赏》等课程起到桥梁和铺垫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选用教材:《艺术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 黎荔李建群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年月第一版、参考书:①《艺术概论》 (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主编: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年月第一版②《艺术导论》(附辅学光盘)(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邹跃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北京第三版③《艺术导论》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李晓峰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月上海第一版七、教学方法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是在讲授、欣赏、讨论和作业等基础之上进行,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有机的结合,以期最佳的教学效果。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艺术导论》教学大纲艺术导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旨在介绍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欣赏等。

通过学习艺术导论,学生将能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以及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艺术史在艺术导论的第一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艺术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我们将从古代艺术开始,探索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

我们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杰作。

我们还将讨论现代艺术的发展,如印象派、立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将了解艺术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他们将能够分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艺术理论在艺术导论的第二部分,我们将研究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我们将讨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

我们还将研究不同的艺术理论流派,如形式主义、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他们将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理论来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第三部分:艺术欣赏在艺术导论的第三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我们将探讨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和电影等。

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的视觉元素、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艺术欣赏,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他们将能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并理解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第四部分:艺术与社会在艺术导论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将研究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如艺术作品对社会变革的反映,以及艺术在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上的表达。

通过学习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将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体验,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们将能够思考艺术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以及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结通过学习《艺术导论》,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艺术的各个方面。

版画艺术导论教案

版画艺术导论教案

版画艺术导论教案绪论一、版画的基本概念二、版画的本质属性三、版画的文化特征四、版画艺术与版画教学第一章发生·发展第一节、美术的发生、发展与版画一、版画发生的本源与过程1.版画发生的动力2.版画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的发生二、版画发展的他制性与自律性1.版画发展的社会因素2.版画发展的自身因素三、版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版画发展中民族个性之间的相互影响2.中国版画与西方版画的基本美学特征第二节、版画的历史形态描述一、前版画1.中国版画的前期形态2.外国版画的前期形态二、复制版画1.中国的复制版画2.外国的复制版画三、创作版画1.外国的创作版画2.中国的创作版画四、现当代美术中的后版画现象1.西方的后版画现象2.中国的后版画现象第二章形态·语言第一节、物质形态的版画一、物化的精神审美产品二、物质的审美表现过程三、物态的审美表现结果第二节、版画间接的技术与印痕的物质形态一、版画间接的制作技术1.用于绘画创作的印刷复制技术2.版画间接技术的类型二、版画技术与印痕形态1.多种角度的印痕认识2.技术方法的对应形态三、版画形态的技术规范1.纸张、版式、装裱2.版张印次第三节、版画的复数印痕与平面的表现形态一、平面语言元素的印痕转换1.印痕语言的基本元素与色彩元素2.印痕语言元素的结构形式二、平面语言类型的印痕表现1.写实类型2.表现类型3.抽象类型第三章创作·接受第一节版画创作的观念、意识、能力一、版画本体观念的建构与解构1.版画的本体的观念2.版画本体解构的观念二、创作过程中的版画意识1.设计意识2.即时意识三、版画创作的能力1.知识因素2.技术因素3.素质因素第二节,美术接受中版画的特性一、版画特质中的接受性1.版画的发生出于接受的要求2.在版画接受中实现其复制意义二、版画功能的实现1. 版画的认识功能2. 版画的教育功能3. 版画的审美功能三、版画接受的社会环境与主要环节1.版画接受与版画批评2.版画接受与学院教育3.版画与市场习题第一章发生·发展思考题:1.共时性概念结构与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关系体现在版画发生、发展的那几个层面上。

艺术导论_教案

艺术导论_教案

《艺术导论》教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3、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艺术与社会生产(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艺术与哲学的区别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性.(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00再现的真实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形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2、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00表现的真实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A,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B,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3、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一、艺术与美的关系(一)艺术反映现实美(二)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三)艺术是审美对象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二、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二)艺术的情感特征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第二章艺术门类论艺术的分类整个艺术系统,由众多不同的艺术门类组成.各门类有特殊规律.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以及艺术本身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艺术门类渐趋多样化.二,艺术门类的划分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想象艺术:文学等.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主要艺术门类一,美术"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一)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性与造型性相一致的是视觉性静止性美术作品中可视的造型又是静止的(二)美术的主要类型1、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绘画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2、雕塑: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雕塑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形象具有单纯性,注重发挥材质的审美作用.3、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服装工艺和石雕,玉雕,骨雕等也有专供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如玉雕,景泰蓝工艺,陶瓷雕塑,金银摆件和一些其他特种工艺.4、现代工业设计:对美化生活有突出贡献.是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艺术范畴.5、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艺术特征主要把握两点:其一是抽象性,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其二是形与意的结合,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涵着深厚的意识.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篆书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秦汉之际,演化为隶书.魏晋南北朝,盛行楷书,然后出现行书和草书.二,音乐(一)音乐的主要特征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1,音响的艺术:乐音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由物体震动所发出的音响,是音响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乐曲由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构成.2,抒情的艺术:音乐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3)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二)音乐的类型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器乐中又分为管弦乐,铜管乐和打击乐.按体裁不同,分为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和独唱,重唱,合唱,歌剧等.(1)独奏:是由一个人演奏的器乐作品(2)交响曲: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的大型乐曲(3)协奏曲:是一件或几件乐器的独奏与管弦乐队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乐曲,一般以独奏乐器而定名.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4)鸣奏曲:是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大型乐曲,可以由钢琴独奏,也可以由一件其他乐器与钢琴合奏.(5)重唱:是每个声部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形式,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6)合唱:是一种大型声乐形式.(7)歌剧:是以戏剧形式来展示的音乐艺术.三,舞蹈(一)舞蹈的主要特征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动作性,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1)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术.动作有一定标准:第一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第二必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心活动相对应.第三要讲究形式美.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第四要注重风格.如西班牙舞的风格特点是潇洒热烈.(2)抒情性舞蹈长于抒情.(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舞蹈与音乐共生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2)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乐音,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3)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二)舞蹈的类型两个方面来划分:(1)按体裁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独舞:也称单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双人舞:有两人表演的舞蹈.有独立的作品,也有属于舞剧或其他大型舞蹈中的片断.群舞:人数不等的多人舞.舞剧:有戏剧情节的最大型的舞蹈艺术样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按美学特征: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芭蕾舞: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类型,近代以来传遍了世界.原文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一种西方的古典舞蹈;另一个是指舞剧.中国古典舞: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应用和"精,气,神"的张扬.民间舞:泛指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样式.现代舞: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四,戏剧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一)戏剧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1)戏剧行动: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2)戏剧冲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戏剧表演的歌舞化,是戏曲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戏曲除了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在美国纽约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富有商业性的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并流传到世界各地.(二)戏剧的类型类型的划分,一般是从话剧着眼:传统的观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现代,(1)以题材为标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等等(2)从演出形式来分,有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剧等.1,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2,喜剧:源于古希腊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喜剧必须具有可笑性.喜剧的类型:讽刺喜剧:一般是对社会的腐朽势力进行揭露和讽刺.幽默喜剧:如元代杂剧《李逵负荆》欢乐喜剧:给人以轻松愉快和美好的感觉.正喜剧: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嘲笑和否定腐朽势力,赞美进步势力和高尚人格.闹剧:特别追求喜剧效果,手法高度夸张,人物漫画化,情节可以离奇怪诞,使人不断3,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灵活地运用了喜剧,悲剧的有利因素,加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适应戏剧发展的需要.五,摄影摄影的产生有赖于近代科学技术,1839年发明摄影术之后,摄影艺术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门类之一.(一)摄影的主要特征:造型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等等.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的有:(1)纪实性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2)光与影的艺术光线和影调(包括彩色摄影的色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摄影被看作是光与影的艺术.(二)摄影艺术的类型按题材来划分:新闻摄影,生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舞台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和广告摄影等等按体裁来划分:独幅照片,成组照片,连续照片和剪辑照片等.六,电影与电视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在二次大战后才进入实际应用.(一)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运动的画面语言.电影与电视主要依靠画面来表现,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第一要素.声画结合时空转换的自由性追求逼真电影与电视基本特征一致,观赏条件不同,艺术上有一些差异,电影的篇幅有较严格的限制,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渲染气氛.(二)电影与电视的类型:电影的主要类型: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四大片种.电视的主要类型:包括电影的类型,比电影更广.有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文献片等等.电视剧的类型: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短剧和小品等.电视文献片:有如电视艺术中的报告文学.内容涉及历史,人文,风光,政治,经济等.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也称为语言艺术.在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广泛联系.(一)文学的主要特征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艺术表现的广泛性.文学使用的语言手段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有极大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二)文学的类型三种方式:"二分法":韵文和散文"三分法":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最早的文学样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注重抒情,高度凝练.有抒情诗,叙事诗.根据语言格式不同,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根据内容分为史诗,颂诗,爱情诗,讽刺诗,风景诗等等.散文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手法灵活,题材不受限制,"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自由灵活,主题立意集中,不尚虚构.小说塑造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和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法.类型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戏剧文学也称剧本,供戏剧演出用的文本.特点:利用人物对话刻划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符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选材有限制,表现集中.戏剧文学中包含了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八,建筑与园林(一)建筑:在原始的巢居,穴居基础上发展起来,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空间,满足人的居住需要.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1、空间与实体统一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如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等.艺术与技术结合建筑的艺术创作,必须凭借技术的支撑.意大利现代建筑家奈尔维说:"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2、风格性与象征性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征.如欧洲的教堂,中国的陵园.表现特定的精神内涵.如纪念碑,殿堂,陵墓等.建筑的类型以功能为标准来划分: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宾馆建筑,文教卫生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等等.(二)园林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同时具有三个要素:(1)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园活动(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园林的类型:园林一般指各种游憩境域.有庭院,宅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绿化地带和自然风景区等.从世界范围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1)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呈规整性的几何图案,花坛,道路,水池,草坪,和修剪过的矮树等互相配合,平坦宽阔,一览无余.其中有精美的雕像,华丽,高雅.如凡尔赛宫园林.(2) 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巴巴比伦和波斯.因干旱缺水,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花圃下沉,低于地面,以利保持水分.建筑物位于园地一端.该格局成为一种传统,遍及中东,北非,西班牙和印度等地.(3) 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定义与功能1.1 艺术的定义讨论艺术的多种定义方式介绍艺术作为一种主观表达和客观存在的概念1.2 艺术的功能探讨艺术的美学、教育、社会和文化功能分析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第二章:艺术的分类与流派2.1 艺术的分类介绍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等主要艺术形式分析各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2 主要艺术流派回顾西方艺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探讨中国艺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和风格,如国画、书法、诗词等第三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3.1 艺术家的角色与创作过程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来源讨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3.2 艺术作品的特点与评价介绍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意义探讨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价值第四章:艺术批评与欣赏4.1 艺术批评的作用与方法讨论艺术批评的目标和意义介绍艺术批评的主要方法和理论4.2 艺术欣赏的技巧与途径分析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探讨如何培养艺术欣赏的兴趣和能力第五章:当代艺术趋势与挑战5.1 当代艺术的新趋势分析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探讨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多样性5.2 当代艺术的挑战与反思讨论当代艺术面临的伦理、技术和市场挑战反思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责任第六章:视觉艺术与审美观念6.1 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探讨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分析这些元素如何构成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美感6.2 视觉艺术的审美观念介绍不同的审美观念,如形式主义、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等探讨这些观念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和欣赏第七章:表演艺术与人际交流7.1 表演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分析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的特点和技巧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表演与他人交流和传达情感7.2 表演艺术的观众参与讨论观众在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和体验分析观众参与对艺术作品意义的影响第八章:文学艺术与文化表达8.1 文学艺术的形式与主题探讨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形式和技巧分析文学艺术中的主题、象征和隐喻8.2 文学艺术与文化身份讨论文学艺术如何表达文化身份和民族特色探索文学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九章:音乐艺术与情感表达9.1 音乐艺术的特点与分类介绍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探讨不同类型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9.2 音乐艺术与情感沟通分析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和创造情感体验探讨音乐在情感沟通中的作用和价值第十章:艺术教育与创意发展10.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讨论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分析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10.2 艺术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介绍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方式探讨如何在教育中融入艺术创作和欣赏10.3 创意发展的途径与挑战分析艺术家如何发展创意和创新探讨创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克服这些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艺术的定义与功能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多样性和主观客观性是理解艺术的关键。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第一章:艺术的概念与特性1.1 艺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广泛定义,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

讨论艺术与其他活动的区别,如娱乐、科学、哲学等。

1.2 艺术的特性探讨艺术的基本特性,如创造性、表达性、审美性、独特性等。

分析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及艺术家对材料和技术的探索。

第二章:艺术的表达与传达2.1 艺术的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观念的方式。

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形式、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2.2 艺术的传达分析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信息、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讨论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和观众接受的方式。

第三章:艺术的分类与历史发展3.1 艺术的分类介绍主要的艺术分类,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舞蹈等。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2 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如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现代艺术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背景。

第四章:艺术的审美与批评4.1 艺术的审美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美的标准、审美经验等。

分析不同文化和时代对艺术审美的影响和差异。

4.2 艺术的批评介绍艺术批评的概念和作用,包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解读和分析。

探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与社会5.1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艺术反映社会、影响社会等。

分析艺术与社会价值观、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5.2 艺术的社会功能探讨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如审美享受、文化传承、社会批评等。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第六章:视觉艺术与审美体验6.1 视觉艺术的概念与范畴介绍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探讨视觉艺术的审美范畴,如形式、色彩、空间等。

6.2 视觉艺术的审美体验分析视觉艺术作品如何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包括感知、情感、思考等。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艺术导论课程编号PA1109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s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选修课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适用对象表演专业本科生课程简介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升,进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一些艺术基本知识和实用艺术的掌握上有了较大的改观。

大学阶段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如何更高层次的提升艺术理论知识,提升对艺术的认识,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热爱美好的事物和生活。

艺术导论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就是通过分析法、研究法讨论法等手段由下而上向人们展示艺术的起源学说,艺术的本质论和特征,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的分类等,使学生对艺术有全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艺术导论》是艺术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艺术审美思维和能力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

是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体现。

学生通过艺术导论的学习可以开阔艺术审美的眼界,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

掌握艺术门类的基本环节,提高对各类艺术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人性和谐的自我调节。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艺术导论概述44第一章艺术的起源学说44第二章艺术的本质特征论44第三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4第四章艺术的分类1616合计323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艺术导论概述第一节艺术与文化之间的渊源习题要点:理解艺术与文化的同源性。

第二节哲学家们对艺术的主要看法习题要点:了解各流派学者对艺术发生的不同看法?第三节二十世纪艺术哲学家们对艺术的看法。

习题要点:通过布洛克分析美学方式学会分析什么是艺术。

本章重点与难点:哲学、美学、艺术学、艺术美学之相互关系;对各流派的观点有所认识。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是建立艺术学概念的重要部分,要求同学了解艺术学的发展历史,理解哲学、美学、艺术学、艺术美学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定义与特征1.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定义与特征掌握艺术的基本分类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2 教学内容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分类: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的定义与特征,分析艺术作品的分类案例分析法: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分类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二章:视觉艺术概览2.1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掌握视觉艺术的重要流派与发展趋势欣赏视觉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2.2 教学内容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视觉艺术的重要流派: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派等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艺术、观念艺术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法:欣赏经典及现代视觉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视觉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进行分享第三章: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3.1 教学目标了解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与特点掌握表演艺术的重要流派与发展趋势欣赏表演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3.2 教学内容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的重要流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跨界合作、多元文化融合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重要流派及发展趋势作品欣赏法:欣赏经典及现代表演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重要流派及发展趋势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分析其风格与特点,进行分享第四章:文学艺术探析4.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文学艺术的重要流派与发展趋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4.2 教学内容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的重要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学、跨媒体叙事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法:欣赏经典及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文学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进行分享第五章:音乐艺术的魅力5.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音乐艺术的重要流派与发展趋势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5.2 教学内容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声乐、器乐等音乐艺术的重要流派: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电子音乐、跨界合作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法:欣赏经典及现代音乐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流派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首音乐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第六章:艺术的审美与批评6.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审美标准的多维度性学习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与批评能力6.2 教学内容艺术审美标准: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审美价值艺术批评方法:形式批评、社会批评、历史批评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审美标准及批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讨论其审美价值写作练习法:要求学生选取作品进行批评分析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审美标准及批评方法的理解批评写作:评估学生批评文章的深度与准确性第七章:艺术与文化7.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理解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文化特征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及风格艺术与文化交流: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角色与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意义比较研究法: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小组讨论法:讨论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案例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意义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比较研究中的分析和讨论第八章:艺术的市场与产业8.1 教学目标认识艺术市场的构成与运作机制理解艺术产业的组织与管理掌握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构成8.2 教学内容艺术市场构成:艺术市场的主体、交易方式、市场渠道艺术产业组织:艺术机构、艺术团体、艺术展会艺术市场价值:艺术作品的定价、评估与交易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市场的构成及运作机制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艺术市场案例,了解市场运作模拟操作法:模拟艺术市场交易,让学生参与其中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市场的构成及运作机制的理解市场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艺术市场交易中的表现第九章:艺术的创作与实践9.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艺术创作的技巧与策略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9.2 教学内容艺术创作过程:灵感来源、创作构思、作品实现艺术创作方法:实验性创作、叙事性创作、表现性创作艺术创作技巧:材料运用、技术掌握、表现手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艺术创作的过程及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反馈与讨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同伴及教师的反馈与讨论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创作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成果第十章:艺术的伦理与法律10.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掌握艺术法律的相关知识与规定培养学生对艺术伦理与法律的认识和尊重10.2 教学内容艺术伦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艺术作品的道德界限艺术法律:著作权法、艺术品交易法、文化遗产保护法艺术伦理与法律的实践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其伦理和法律问题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伦理的基本原则及艺术法律的相关规定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艺术伦理与法律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艺术伦理与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伦理及法律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讨论能力第十一章:当代艺术趋势11.1 教学目标认识当代艺术的新趋势与变化理解当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欣赏当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11.2 教学内容当代艺术的新趋势:观念艺术、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当代艺术与社会:艺术作为社会批评、政治表达的途径当代艺术作品欣赏:分析当代艺术作品的特点与意义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当代艺术的新趋势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作品欣赏法:欣赏当代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当代艺术的新趋势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进行分享第十二章:艺术教育的重要性12.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艺术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探索艺术教育的实践途径12.2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艺术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合作艺术教育实践:探讨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实施途径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教育的成功案例,分享经验小组讨论法:讨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实践途径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艺术教育实践探讨中的分析和讨论第十三章:艺术与科技13.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与科技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艺术科技的新发展及其应用欣赏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13.2 教学内容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科技对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影响艺术科技新发展:数字艺术、虚拟现实、3D打印等艺术与科技作品欣赏:分析艺术与科技结合作品的特点与意义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及其新发展作品欣赏法:欣赏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分享个人观点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及其新发展作品欣赏: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分析其风格与特点,进行分享第十四章:艺术与自我表达14.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掌握艺术自我表达的技巧与策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14.2 教学内容艺术与自我表达:艺术作为情感、观念、个人经历的体现艺术自我表达技巧:绘画、雕塑、摄影、表演等艺术形式的运用艺术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艺术创作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与自我表达的关系及其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反馈与讨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同伴及教师的反馈与讨论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与自我表达的理解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成果第十五章:艺术与生活15.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掌握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与审美水平15.2 教学内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在居家、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艺术消费、艺术收藏艺术生活化的实践:探讨如何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其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在日常生活应用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艺术生活化的实践途径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其应用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艺术生活化探讨中的分析和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艺-术-概-论》的教学教案,涵盖了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视觉艺术概览、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文学艺术探析、音乐艺术的魅力、艺术的审美与批评、艺术与文化、艺术的市场与产业、艺术的创作与实践、艺术的伦理与法律、当代艺术趋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与科技、艺术与自我表达以及艺术与生活等十五个章节。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1.1 艺术的定义解释艺术的本质和特点探讨艺术与其他领域(如科学、哲学、宗教等)的区别1.2 艺术的分类介绍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段1.3 艺术的价值讨论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探讨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1 艺术的起源探讨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艺术的早期形式,如洞穴绘画、雕塑等2.2 艺术的发展历程介绍艺术史的重要时期,如古希腊、文艺复兴、现代艺术等分析各个时期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3 艺术的流派和风格介绍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分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艺术的表达和技巧3.1 艺术的表达方式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和技巧3.2 艺术的技巧和技法介绍各种艺术技巧和技法,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技巧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3.3 艺术的创作过程探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思维方式分析创作的步骤和方法,如构思、草图、完成作品等第四章:艺术的批评和鉴赏4.1 艺术的批评解释艺术批评的概念和作用分析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法4.2 艺术的鉴赏介绍如何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分析艺术作品的风格、技巧、主题等方面的特点4.3 艺术的评价和影响探讨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分析艺术作品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第五章:艺术的应用和产业化5.1 艺术的应用领域介绍艺术在建筑、设计、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分析艺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价值5.2 艺术的产业化探讨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艺术市场和商业化的影响和作用5.3 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分析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和互动探讨艺术如何影响和改变社会和文化第六章:艺术的心理学和美学6.1 艺术的心理学探讨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如感知、情感、认知等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创作出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6.2 艺术的美学介绍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美的标准、审美经验等分析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效果6.3 艺术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探讨不同艺术批评方法和理论,如形式主义、实证主义等分析如何运用批评方法和理论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解析第七章:艺术的跨文化和跨媒介交流7.1 艺术的跨文化交流探讨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影响分析艺术家如何借鉴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7.2 艺术的跨媒介交流介绍艺术在不同媒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从绘画到电影等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跨媒介创作手段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界限7.3 艺术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探讨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艺术多元化对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影响和挑战第八章:艺术的伦理和版权问题8.1 艺术的伦理问题探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如真实性、欺骗性等分析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8.2 艺术的版权问题介绍艺术作品版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分析艺术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8.3 艺术的伦理和版权保护探讨如何在艺术创作和传播中保护艺术家和观众的权益分析艺术伦理和版权保护对艺术产业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第九章:艺术的教育和传承9.1 艺术的教育意义探讨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如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等分析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9.2 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介绍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和重要性分析艺术家如何借鉴传统元素进行创新性艺术创作9.3 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挑战探讨艺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配、教育方法等分析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第十章:艺术的未来展望10.1 艺术的数字化与科技发展探讨数字化和科技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和改变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和科技创新艺术形式10.2 艺术的社会功能与责任探讨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如社会批评、公共教育等分析艺术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影响和改变社会和文化10.3 艺术的未来发展展望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分析艺术家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重点环节:1. 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重点解析艺术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艺术导论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时间:周星期三节授课地点:6F任课教师姓名:梁宝忠职称:音乐学副教授所属院(系):师范学院联系电话:(短号:)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星期二节音乐教研室教师办公室当面辅导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所有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鉴赏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的门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艺术这一文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艺术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修读过一定的文学、美术和音乐类课程之后再修读本课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选修过《外国文学》、《美术鉴赏》、《西方音乐简史》、《音乐鉴赏》等课程之后再选修本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将对学生以后选修《交响乐赏析》和《音乐剧欣赏》等课程起到桥梁和铺垫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艺术导论第一章 教案

艺术导论第一章 教案

《艺术导论》教案公共教学部20XX年9月序言一、《艺术导论》课的性质:这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门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这是一门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

《艺术导论》课程涉及艺术的多个门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可以在艺术理论的接受与欣赏过程中,净化心灵,提升品质。

二、主讲老师对本课程的认识:《艺术导论》只能说是“概要”,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我们不可能对课程中涉及的十几个艺术门类都精通,但可以对某一两种,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以此来触发我们的艺术审美感觉神经,继而对其理论做一些必要的积累,久而久之,即可以比较主动地、积极地认识、接近艺术,也能够说出一些“行”话来。

我看艺术品,从形式入手,寻找熟悉的“身影”,从“色彩、布局、明暗、强弱、节奏、虚实、对比....”等等,引发观察与思考,再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激发联想,进一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作品的社会意义,如此而已。

我们综合理论和实践,将部分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大量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同时获得理论的提升和实践的认知。

这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

三、学习艺术导论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1、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艺理论知识,如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艺术的功能问题,艺术与哲学、文化、宗教、历史、道德、科学等等的关系问题;2、掌握各艺术种类的最基本的“语言”特征,如绘画的色彩、线条,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布白,摄影的线条、形状、影调,雕塑的立体空间、造型等等……3、自觉不自觉地接触艺术作品,尽可能多地观览博物馆、画廊、展览馆、观赏作品,倾听艺术理论家、批评家、鉴赏家、艺术创作者的品评与感受;4、用真诚和自信贴近艺术作品,大胆地联想与放纵自己的审美知觉,结合自己的、社会的、历史的经验,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尽情体验美的空间。

5、理论学习以后,要注意主动接受艺术,主动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只要有机会,一定不要放弃对艺术品的真切、直接的接触,培养艺术欣赏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导论》教案公共教学部20XX年9月序言一、《艺术导论》课的性质:这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门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这是一门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

《艺术导论》课程涉及艺术的多个门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可以在艺术理论的接受与欣赏过程中,净化心灵,提升品质。

二、主讲老师对本课程的认识:《艺术导论》只能说是“概要”,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我们不可能对课程中涉及的十几个艺术门类都精通,但可以对某一两种,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以此来触发我们的艺术审美感觉神经,继而对其理论做一些必要的积累,久而久之,即可以比较主动地、积极地认识、接近艺术,也能够说出一些“行”话来。

我看艺术品,从形式入手,寻找熟悉的“身影”,从“色彩、布局、明暗、强弱、节奏、虚实、对比....”等等,引发观察与思考,再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激发联想,进一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作品的社会意义,如此而已。

我们综合理论和实践,将部分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大量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同时获得理论的提升和实践的认知。

这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

三、学习艺术导论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1、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艺理论知识,如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艺术的功能问题,艺术与哲学、文化、宗教、历史、道德、科学等等的关系问题;2、掌握各艺术种类的最基本的“语言”特征,如绘画的色彩、线条,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布白,摄影的线条、形状、影调,雕塑的立体空间、造型等等…… 3、自觉不自觉地接触艺术作品,尽可能多地观览博物馆、画廊、展览馆、观赏作品,倾听艺术理论家、批评家、鉴赏家、艺术创作者的品评与感受;4、用真诚和自信贴近艺术作品,大胆地联想与放纵自己的审美知觉,结合自己的、社会的、历史的经验,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尽情体验美的空间。

5、理论学习以后,要注意主动接受艺术,主动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只要有机会,一定不要放弃对艺术品的真切、直接的接触,培养艺术欣赏的感觉。

艺术导论,就是概括的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它是一门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四、艺术导论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是指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范畴和方法等。

(二)主要内容艺术导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与艺术的社会功能等方面。

五、艺术导论的学习目的与方法学习目的1、有助于全面的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

2、有助于开拓艺术视野和增强艺术修养。

3、有助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学习方法1、学习概念力求准确2、掌握原理重在理解3、学习理论要注重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第一章艺术的发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记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2、让学生理解艺术发生的动力室生产劳动实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关于艺术的发生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游戏说;巫术说;模仿说;表现说;劳动说。

2艺术发生的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

3艺术发生的过程呈现着人类的主体性,艺术的形态性和审美性等鲜明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6节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步骤:第一节艺术发生概说一,艺术发生是艺术的基础理论中,最早、最基本的话题。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分不同艺术观点的标志,代表着不同学派对艺术根本问题看法的差异。

最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1.游戏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

较早,较有影响力。

代表人物:追溯到德国康德“诗是想象力的游戏”,音乐和图画是感觉游戏的艺术;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过剩精力和游戏的因果关系;英国斯宾塞进一步发展。

评价:对研究人类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动因有积极作用,却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2.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考古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证据支持。

近代西方最有影响。

代表人物:英国爱德华·泰勒提出,弗雷泽等支持。

巫术信仰确实存在,并且是原始人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人类思维分成“巫术—宗教—科学”。

原始歌舞,史前岩画,。

评价:此学说应该最早,因为巫术和艺术在最初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巫术说包孕着艺术起源的秘密。

但是单纯讲巫术作为艺术发生的根本起因是不准确的,有些并不直接产生于巫术,如单纯的生理冲动。

3.摹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最古老的说法。

代表人物: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从动物那里学到织布,造房子,歌唱)苏格拉底(艺术要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柏拉图(第一个对此说做了完整阐述,宇宙的本源是理念Idear,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艺术则是对感性事物的模仿,是“镜子的镜子”)亚里士多德(模仿是人的本能,有三种模仿方式:按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按事物为人们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按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评价:指出了自然和现实是艺术表现的源泉,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忽略了人类社会实践的独立意义,过分强调再现性,忽略表现性和创造性。

4.表现说。

即情感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现当代和西方美学界影响大。

《毛诗序》代表人物:俄国托尔斯泰;英国科林伍德;意大利克罗齐(直觉即表现)美国苏珊朗格(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评价:情感的表现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因,从本质上揭示了艺术的基本特征,从而赢得了西方现代艺术的青睐。

但是很难解释再现性艺术和造型艺术的起源,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

5.劳动说。

艺术起源以人类起源为前提条件,而人类起源的关键是劳动。

艺术的发生是以艺术主体的诞生而诞生的。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和语言推动猿脑变人脑)普列汉诺夫,鲁迅(杭育杭育)评价:具一定的合理性,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史前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但是,也有不足。

劳动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艺术的发生是以人手由于劳动而达到的高度完善为前提的,但艺术起源主要指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推动力。

二.多元理解小结: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提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艺术发生的动力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和交叉进行的。

各学说的背后给予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认识。

在人类漫长的劳动过程中,情感表达的需要成为内驱力,巫术活动作为中介,模仿作为表达的一种手段,渐渐由实用到审美,在强大的生存愿望和自我确证的吁求中,艺术从劳作,巫术礼仪,图腾歌舞中脱胎而出并逐渐走向独立。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关注促使艺术发生的众多力量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继续探讨艺术的发生。

第二节艺术发生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所以我们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艺术起源于非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中。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

原因是:一,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的主体——人。

劳动创造了人,也使艺术的产生有了主体的基本保障,人类在劳动中发明的工具也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物质保障。

如石器的打造,出土的彩陶器物等。

人类的感觉器官日益发达,意识也在同时发生着变化,形成特有的文化心理。

二,生产劳动实践促成了艺术形态的产生原始艺术以实践活动为前提,以原始宗教为中介,促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的生成。

1建筑艺术实用先于审美,功能早于形式,是原始艺术产生与发展的惯例。

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巨石阵:与自然对话的某种宗教意义。

洞穴----茅屋----印第安人小屋。

从实用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发展就是审美和情感在建筑符号上凝结的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这一历程中,首要的因素是满足生存只需的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原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原始洞穴壁画(狩猎的经验,祈祷或喜悦);图腾崇拜;几何纹样。

有些沿用至今,从侧面证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从劳动生存到宗教信仰,从生存愿望到图腾崇拜,从情感流露到自我确证,各种艺术都离不开劳动实践。

3原始舞蹈每个民族几乎都有独特的舞蹈形式,舞蹈,音乐和诗歌三位一体。

民族祭拜或隆重场合很重要。

模仿动物或人类重复劳动的过程;巫术崇拜(舞,巫在甲骨文中同字)都是由原始人类的生存劳动实践延伸而来的人类活动。

4音乐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

虽没有音乐记录,原始人留下了演奏音乐的乐器。

骨哨。

竹笛。

鼓。

节奏。

狩猎或表情达意。

5神话神话是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中,神奇怪诞,想象丰富,却都和自然有关系。

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的相应关系。

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宙斯,阿波罗等。

6诗歌诗歌最早附着于音乐,后来是原始人类本能的呼喊和宣泄,正式这些诞生于劳动实践的自我表达,为真正的诗歌艺术找到表现的突破口和载体。

艺术的发生是从实用到审美的过程,它以人类自身的诞生为前提,以模仿生活,再现巫术,图腾活动为核心,以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根本动力,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产生的。

三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人类情感的日渐丰富人体的三大功能系统:基本功能系统,最基础的生理活动;认知功能系统,完成对自我和之外事物的认知;情感功能系统,负责情感行为和情感交流的任务。

出土文物告诉给我们原始人的情感日益发达的过程。

岩画,生殖崇拜,宗教建筑等。

四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诞生人的自觉性人类审美意识发生过程:仅有实用性;实用性同时有审美性;纯粹审美性。

(用石刀;用完欣赏;画石刀来表现)第三节艺术发生的过程艺术发生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一过程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人类的主体性由人创造的艺术的发生过程首先呈现出的特质就是人类的主体性:1人工性是艺术品诞生的首要条件。

工具的制作与使用过程包含着人类的创造意识,即人工性。

人工性表现了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和需求进行人为地加工和改造,也是艺术的第一个本质特征的表现。

2。

技艺因素是艺术品中人类主体性的直接显现。

艺术都和技艺有关。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直到文艺复兴,艺术家还是工匠,18世纪,西方的艺术才独立出来。

《世说新语》的艺术指琴棋书画。

都说明了艺术表现出的人为作用。

判断艺术和非艺术的必备条件一是人类创造的,具有创造的人工性,二是艺术中包含人类的审美情感因素,三是艺术的主要价值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而不是纯粹生活的功利性用途。

二艺术的形态性以美术形态为例分析艺术形态的性质:美术对象在形态的知觉样式上划分为三个类型: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

形态性是艺术发生从实用性到实用性与审美性杂糅直至审美性发展的必然过程。

没有这一过程,艺术发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审美性为主要诉求的真正艺术的诞生就不会实现。

三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性是艺术发生的本质特征,标志着艺术的真正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