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美术教学反思想想 说说 写写 画画_苏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想说说写写

画画》教学反思

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德”,《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随着课程的改革,美术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美术文化教育,而美术文化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启迪人生、关怀生命——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最有价值的超越是培养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利于创造性学习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渗入审美意识、人文意识、创新意识和多元意识,使学生通过美术与情感生活的链接,学习用美术表达和交流情感,培养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画信》——关注学生心灵沟通与情感的交流

每个个体的成长都需要沟通与交流,学生也不例外。但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与家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渴望却往往被漠视、忽视。《画信》从一个小小的侧面提醒了我们:要关注学生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

(一)俯身“阅读”,注意学生的个体状态。

这里的“读”可以理解为观察、交流。阅读孩子,包括他作品中的个体造型符号、色彩喜好,也包括他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心情状态、情感体验等。只要教师“俯”下身子、用心体会,完全可以实现与学生、或引导其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在《画信》一课中,我要求学生把信寄出去,或者是放在收信人最能发现的地方,也就是一定要让收信人接收到信。因为作为信来说,不寄出去就失去了信的意义,它在展现学生个人魅力的同时,它传递了人情味,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亲人之间的亲情,带来了温馨,这就是它的温暖价值。

(二)倾心“聆听”,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聆听”需要耐心,听听学生表述的作画感受、听听学生的心情表达。作品或者有粗糙、精致之分,有完整、缺憾之别,但只要是他观察、思考、想象、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就是成功的!愿意去想、愿意去创造,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千万不要先拟定一个标准,达标是好,不达标是坏,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与肯定,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画故事》——关注学生情趣体验与分享的快乐

我们的美术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大画家、大艺术家,但却可以使他们做一个快乐的人。没有玩伴、没有分享就不会有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所以要鼓励学生与人交流、学会分享,这就是我构建《画故事——想想说说写写画画》的教学出发点。

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故事的趣味性决定了故事画的趣味性。让每个学生在尝试各种材料和多样表现方法中了解与理解美术语言,体验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在作品展示的环节中,让学生自己上台讲出自己所编绘的故事,与人分享创作的喜悦,克服害羞,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正是在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幽默感,使他们成为一个个的“开心果”吗?

三、《画日记》——关注学生感受生成与情绪的释放

“感受”是个十分个性化的词语,一件事对于十个人来说就会有十种不同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生成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独立创造、个性思维的先锋军。要让学生学会“画自己的画”。老师、同学的只能代表他们,不能代表你,个人的感受最重要,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杯子、一件经历过的小事,你也要自己好好的看,认真的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就是自我情绪的释放。《画日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

学生找寻释放情绪的途径,让他们把对生活真正情感的表达融入到日记画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认识自我。

“一课数构”的实践是对教师的一次挑战,也是教师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次提升。在课程资源立体化的背景下,从关注使学生获得美术基本技能以及感知、欣赏、表现、创造、交流、合作的能力,到提高其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从教材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重及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出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形成新的课程内容,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接收与交流,产生情感认同,产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这就是“一课数构”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也是美术教育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