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水稻物候观测中易出现的错情及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6598(2010)01-0021-03

水稻物候观测中易出现的错情及解决方法

夏小曼1,黄汝红2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气象局,广西 钦州 535000)

摘 要:通过审核广西1994—2007年早、晚稻物候观测记录,以及早晚稻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统计出现的各种错情,发现错情主要表现在:发育期观测,产量结构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观测记录簿表填写,以及水稻物候期观测记录错误分析。各种错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熟记《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的规定,没有熟练掌握补充规定和有关技术规定,文章提出了减少和消除错情的技术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水稻物候期观测业务的质量。

关键词:水稻;物候观测;记载;错情;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气象业务的核心构成,是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的基础,作物观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稻作主产区的广西,水稻生育期观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记载水稻从播种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各生育期出现的日期,以了解发育速度和进程,分析各时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鉴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经过严格规范的审核,形成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比较性的水稻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可为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生理生态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针对几类常见的水稻生育期观测中错情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并对水稻生育期观测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减少、消除此类错情的技术方法,以供台站在今后的水稻观测工作中作参考。

2 水稻物候观测中易出现的错情水稻物候观测包括发育期观测、生长状况测定、生长量的测定、产量结构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主要田间工作记载。通过对

收稿日期:2009-06-12

第一作者简介:夏小曼(1960-),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地面资料质量控制工作。

③抽穗期的早晚与发病的程度有较好的正相关,一般来说抽穗越晚发病越重,根据抽穗期对赤霉病做预报,方法简单、可行,很好的反映了气象因子与病情发展的关系。预报因子是可靠的观测数据,可以避免用未来天气趋势作预报因子时,天气预报本身可能带来的误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这种方法根据历史气候背景为依据来做预报,只反映了气候的平均状况,当出现异常气候时预报结论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在抽穗期预报的基础上,再适当的结合中期天气趋势预测做出赤霉病趋势预报,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高苹,居为民,陈宁,等.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赤霉病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1,(02):21-24.

[2] 宿刚爱,刘颖,徐恒安,等.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88.

[3] 吴春艳,李军,姚克敏.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J].中国农业气象,2003,(4):19-22.

[4] 童明达.小麦赤霉病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3,(10):82.

[5] 韩长安,邹光中,王志平.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预测模式[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60-67.

[6] 欧阳达,陶炳炎.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预测专家系统[J] .中国农业气象,1991,12(1):1-5.

[7] 卢兆成,沈彩云.利用气候因素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1991,12(3):6-10.

[8] 蔡煜东,许伟杰.自组织神经树在小麦赤霉病预测中的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11(3):170-172.

[9] 罗会华.模糊隶属度法在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中的应用[J].植物保护学报,1990,17(Z).

[10] 周崇和.小麦赤霉病流行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预测模型探讨[J].植物保护学报,1990,17(4):317-321.

·

21

·

多年广西16个站早、晚稻物候期观测记录簿、表的审核结果进行总结,发现以发育期观测、产量结构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等项目易出现错情,出现的错情也较多。观测记录簿、表填写易出现的错情。下面对各类错情进行分析。2.1 发育期观测中易出现的错情

水稻的发育期有:播种、出苗、三叶、移栽、返青、分蘖、拔节、孕穗、抽穗、乳熟、成熟[1]。其中,对“三叶”和“拔节”期的标准把握不当,造成观测错情;“秧田分蘖期”容易漏观测;“抽穗期”观测没有重新测定观测总茎数。

2.2 产量结构分析中的错情

产量结构分析项目包括穗粒数、穗结实粒数、空壳率、枇谷率、千粒重、理论产量、株成穗数、成穗率、茎杆重、子粒与茎杆比[1]。影响此项目准确性的关键,在取样代表性的准确把握上,造成理论产量和地段实产相差较大。

2.3 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的错情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求重点观测对农业生产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渍害、连阴雨、风灾、雹灾、低温冷害、霜冻、冻害等[1]。把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主要病虫害作为观测重点,如水稻的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但有的站这项工作出现空白不记的情况。

2.4 观测记录簿、表填写易出现的错情

①抽穗期密度值为有效茎时,没有在密度值旁注明“(有效茎)”。

②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记录,调查点发育期的填写不规范。

③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的观测调查记录中关键的观测内容不准确、记录填写不规范。

3 水稻物候观测记录错误分析

3.1 发育期观测错情分析

3.1.1 “三叶”期观测错情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三叶期”是指从第二片完全叶的叶鞘中,出现了全部展开的第三片完全叶[1]。“全部展开”是指可见到叶枕,如果不细心观测,叶枕还没露出,就记为进入三叶期,会导致“三叶期”观测人为提前。

3.1.2 “秧田分蘖期”错情 因为秧田分蘖受气象条件、秧田密度、秧龄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年份出现,有的年份不一定出现,如果不注意观测,就会漏记。

3.1.3 “拔节”期观测错情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拔节”是指茎基部茎节开始伸长,形成有显著茎秆的茎节。拔节高度距最高生根节长度早稻为1.0c m,中稻为1.5c m,晚稻为2.0c m[1]。由于水稻茎节外面有叶鞘包住,又不能在发育期观测点内对“所观测茎”剥掉叶鞘,用“手感”触摸不能保证正确判断节的长度。因此,容易出现早记或迟记现象。

3.1.4 “抽穗期”出现的错情 由于“孕穗期”与“抽穗期”相隔很近,有的观测员认为这两个发育期的“观测总茎数”不会改变,因而在发育期进入抽穗期时,不再重新测定“观测总茎数”。实际上,“孕穗期”“观测总茎数”中如果有些植株明显偏矮偏小,按长期的观测实践,这些植株是不能进入抽穗期的,已失去代表性,将“孕穗期”观测总茎数,继续算入“抽穗期”观测总基数,就会出现迟迟达不到抽穗普遍期和末期的现象。

3.2 产量结构分析的错情

产量结构分析中较易出现的错情是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差太大,有的理论产量比实际产量多200g/m2以上,这明显是取样没有代表性造成的,与取样方法的准确把握有很大关系。

3.3 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的错情

分析

因为有很多站对这个项目历来没有足够的重视,或是为了避免记录不规范出现错情,往往是地段或全县范围内已出现了明显的灾情,A B报农业气象段已编发了灾情,但观测本却没有灾情记录,出现空白漏记现象。

3.4 观测记录簿、表填写易出现的错情分析

观测记录簿表填写中出现的错情主要是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的补充规定、技术规定理解不透造成的,分以下3类来讨论。

①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记录,发育期的填写不规范。按《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当地段水稻进入拔节期、抽穗期后3d内进行大田生育状况调查,调查时调查点作物所处的发育期,有的站按调查点当时的发育期记载,如拔节期调查时记“拔节普遍期”、“拔节末期”,抽穗期调查时记“抽穗始期”“抽穗普遍期”等,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记录为:拔节期调查时,调查点当时的发育期记载应按“未进入拔节期”、“拔节始期”、“拔节普遍期”、“拔节期已过”记载;因“抽穗期”在观测地段要求观测末期,则调查点抽穗期的发育期调查,正确的记录为:按“未进入抽穗期”、“抽穗始期”、“抽穗普遍期”、“抽穗末期”、“抽穗期已过”记载。

②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的观测调查及记录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