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14
GXQ 32
Modern Spectrum
• 3 冷冻浓缩与冷冻干燥技术
冷冻浓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浓缩方式,由于在低 温常压下操作, 具有可阻止不良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 及风味、香气和营养损失小等优点, 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 注。
• 粉碎的分类:根据被粉碎物料和成品粒度大小分
类。
粉碎类型 粗粉碎 中粉碎
微(细)粉碎 超(细)微粉碎
原料粒度/mm 40-1500 10-100 5-10 5-10
成品颗粒粒度 5-50 mm 5-10 mm < 100 μm <10~25μm
• 1、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应用范围
超微粉碎的最终产品是超微细粉末,具有一般颗粒所没有的 特殊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 应活性等。
5.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
利用微胶囊控制释放的特点,可通过适当的设计 实现对心材的生物可利用性的控制,实际应用时,这 种人为控制作用能够降低部分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 学合成产品)的毒性。
例乙酰水杨酸:未微胶囊化和微胶囊化的乙酰水 杨酸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分别为1750mg/kg和 2823mg/kg,后者比前者提高了60%,说明毒副作用得 以大幅度的降低。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开始引进食品新技术,面对 国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民对食品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90年代中 期我国的食品新技术呈现高速发展之势。
尽管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出先进与落 后并存的不平衡局面。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数 量型转向质量型。“新鲜、营养、方便、安全”是21世纪 人们对食品追求的目标,也是食品工业的主旋律。因此, 食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物活性
1.3 改变传统工艺改善食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速溶茶、葛根全粉: 传统的饮茶方法是用开水冲泡茶叶,但是人体并没有完全 吸收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采用超微粉碎将茶叶制成粒径 小于5微米的粉茶,则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易被人体肠胃 直接吸收,用水冲饮时成为溶液状,无沉淀。大大简化生 产工艺并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酸味剂:如在加工初始就与其它配料相混合,可 能会使部分配料如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影响产品的质地;经 微胶囊化后就可控制它在需要时(如产品加工即将结束) 再释放出来,这就避免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饮料工业上部分防腐剂(如苯甲酸钠)与酸味剂的直 接接触会引起失效,若将苯甲酸钠微胶囊后可增强对酸的 忍耐性,并可设计在最佳状态下释放出来发挥防腐作用, 延长防腐剂作用时间。
超微粉碎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 项新技术,在食品加 工业也得到广泛应用。
超微粉碎是利用特殊的设备,对物料通过冲击、碰撞、 研磨、分散等加工程序,把物料粉碎至粒径为10~25μm 以 下的微细颗粒,是食品精细加工过程。
随着现代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 以往 普通的粉碎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需要。超微粉碎技术 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加工方法,已运用于许多食品的加工中。
例如: 将液体油脂作为心材,选择适当的壁材,运用微胶囊 技术就可产生出固体粉末油脂,非常方便地添加于各种食品原 料中。
在国外,目前约有数十种微胶囊产品的粉末油脂作为食品工 业原料,应用于各类营养保健食品或功能型食品。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2.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料
• 1870 —1945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内燃机和电气 化技术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 质和技术基础,促进了食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食品贸易的 迅速发展。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的工业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被 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如食品微胶囊技术、膜分离技术 、超高压技术、微波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等。
1.2 新型功能食品或添加剂-3 甲壳素
蟹壳、虾壳等的超微粉末 • 保鲜剂 • 持水剂 • 抗氧化剂 • 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
1.2 新型功能食品或添加剂-4 花粉、灵芝孢子粉
花粉、灵芝孢子粉等的超微破壁 • 不破壁人体难以消化吸收 • 破壁后消化吸收率可提高30~50倍。 • 破壁粉比不破壁粉具有更强的生
超微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化妆品农 药、染料、涂料、电子及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上。
1.1 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1:皮、渣等
小麦麸皮、燕麦皮、玉米皮、米糠等,含 丰富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很好的营 养价值,但常规粉碎纤维粒度大,影响食 用口感,使消费者难以接受; 通过对纤维的微粒化,能明显改善纤维食 品的口感和吸收性。使食物资源得到了充 分的利用,而且丰富了食品的营养。 果皮、果核:经超微粉碎可转变为食品。 一些动植物体的不可食部分:如壳、虾皮 等,也可通过超微化而成为易被人体吸收 利用的钙源和甲壳素。
1.2 新型功能食品或添加剂-1 食品膳食纤维
纤维素为 “第七营养素”;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提高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借助现代超微粉碎技术,使食物纤维微粒化,能明显 改善纤维食品的口感和吸收性。
1.2 新型功能食品或添加剂-2 补钙食品
超微粉碎后得到的微粉有机钙(包括珍珠粉),比无机 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制成高钙高铁的骨粉(泥)系列食品; 粒度小于5μm时可用于某些缺钙食品如豆奶等的富钙。
1.4 饮料加工
软饮料:豆类固体饮料、超细骨粉配制富钙饮料和速 溶绿豆精等; 牛奶:利用均质机能使脂肪明显细化; 植物蛋白饮料:使蛋白质固体颗粒、脂肪颗粒变小, 从而防止蛋白质下沉和脂肪上浮; 调味品加工:超微粉使其香味和滋味更浓郁、突出。
• 2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 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一般为5-300μm)内成为 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微胶囊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始 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新技术正为食品工业开发新 产品、更新传统工艺和改善产品质量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3.掩盖不良风味、降低挥发性
部分食品添加剂,如某些矿物质、
维生素等,因带明显的异味或色泽而会
影响被添加食品的品质。若将这些添加 剂制成微胶囊颗粒,即可掩盖它们所带 的不良风味与色泽,改善它在食品工业 中的使用性。
部分易挥发的食品添加剂,如香精
香味等,经微胶囊化后可抑制挥发,减
少其在贮存加工时的挥发性,同时也减
少了损失,节约了成本。
2020/2/14
GXQ 23
Modern Spectrum
4.控制释放
控制释放于50年代初始用于口服药和化学肥料等,以延 长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使其释放速度受外界环境调节。
实现控制释放的方法很多,微胶囊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 一种。微胶囊后,可对心材的释放时间和释放速率进行控制。
在配料丰富的食品体系中,某些成分间的直接接触会 加速不良反应的进程,如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加速脂肪 的氧化酸败,也可能影响食品的风味系统。通过微胶囊技 术,可使易发生作用的配料相互隔离开。
对于一些不稳性的敏感性物料,经微胶囊化后可免受 环境中湿度、氧气、紫外线等不良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贮 藏加工时的稳定性并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质量与体积 2.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料 3.掩盖不良风味、降低挥发性 4.控制释放 5.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物料的质量与体积
液体物料经微胶囊化转变成细粉状固体物质,如液体香料、 液体调味品、酒类和油脂等,可经微胶囊化后转变成粉末香精、 粉末食用油脂、粉末乙醇等固体颗粒,以便于加工、贮藏与运 输。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通过预先设计并选取适当的壁材,还可实现特殊的释 放模式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
如一种微胶囊化的低酸性杀菌剂,是利用微胶囊缓慢 释放出乙醇,让定量的乙醇在包装容器中形成一定的蒸汽 压,以收到长期的杀菌防腐效果。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食品加工新技术与应用现状
一、食品新技术概述
• 1.食品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永恒 不衰的产业,它与人类整个工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在 工业革命之前,食品的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
• 1763 —1870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食品工业的诞生。
硬胶囊
软胶囊
微胶囊粉末鱼油
Spray drying
2020/2/14
Spray drying system
Gwk.baidu.comQ 19
Modern Spectrum
2.1 微胶囊的功能
经微胶囊化后,可改变物质的色泽、形状、质量、 体积、溶解性、反应性、耐热性和贮藏性等性质,能 够储存微细状态的心材物质并在需要时释放出。由于 这些特性,使得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上能够发挥许 多重要的作用。
2020/2/14
GXQ 27
Modern Spectrum
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
1.中草药微 胶囊 2.靶向治疗 癌症 3.量子点生 物分析和医 学诊断
➢医药医疗
1.农药微 胶囊
2.肥料微 胶囊
1.益生菌 微胶囊
2.营养素 微胶囊
➢农牧业方面
➢食品保健方面
1.无碳复 写纸 2.污水处 理 3.香料
➢工业方面
2020/2/14
GXQ 29
Modern Spectrum
类胡萝卜微胶囊化
大蒜素、大蒜粉的微胶囊化
(8)甜味剂:甜味素(Aspartame)、甜菊苷、甘草甜素和 二氢查尔酮等; (9)酸味剂:柠檬酸、酒石酸、乳酸、磷酸和醋酸等; (10)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钠等; (11)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维生素酶等; (12)香精香油:桔子香精、柠檬香精、樱桃香精、薄荷油 和冬青油等; (13)其它:焦糖色素和酱油等。
• 2. 食品新技术的内容
食品新技术是指为了克服传统食品生产中的某些缺陷、 提高食品的产量、尽可能的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在食品生 产工业中不断更新和发展,并代表当今科技发展水平和食品 加工业发展趋势的技术和方法。
食物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在任何 历史阶段,在任何国家,食物始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二十 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食品加工行业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尤 其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综观影响和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微粉碎技术 2、食品微胶囊化技术 3、冷冻浓缩与冷冻干燥技术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5、微波加工技术 6、膜分离技术 7、食品非热杀菌新技术 8、食品包装新技术 9、食品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酶工程技术
二、食品新技术及应用现状
• 1、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1.1 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2:骨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磷脂质、磷蛋白; 骨胶原(氨基酸)、软骨素、钙、铁、维生素A、B1、B2、 B12等营养成分。 鲜骨煮、熬之后食用,但鲜骨中大量的营养成分没有 被人体吸收,造成资源浪费。
利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技术,将鲜骨多级粉碎加工成超 细骨泥或经脱水制成骨粉,既能保持95%以上的营养 素,且吸收率高。
2020/2/14
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
Modern Spectrum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生物活性物质:膳食纤维、活性多糖、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硒化物和免疫球蛋白等; (2)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胱氨酸等; (3)维生素:维生素A、B1、B2、C和E等; (4)矿物元素:硫酸亚铁等; (5)食用油脂:米糠油、玉米油、麦胚油、月见草油和 鱼油等; (6)酒类:白酒、葡萄酒和乙醇浸出液等; (7)微生物细胞: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等;
利用微胶囊控制释放的特点,用在食品工业可以滞留一 些挥发性化合物,使其在最佳条件下释放。
例:乳品工业中益生菌的包埋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经过蛋白质双层微胶囊化包 埋处理后,保证了在胃酸中不被溶解,而在肠液的中性环境 中经过2-3min后释放出来,保证了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
2020/2/14
Modern Spectr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