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药物外渗的特殊处理
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可用5mg酚妥拉明 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或用10mg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1ml配 成0.5%的稀释液湿敷。去甲肾上腺素雷同于多巴胺的处理方法, 因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不能使用50%的 硫酸镁湿敷。 刺激性药物如葡萄糖酸钙、可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3-4次/d(硫 酸镁只能用于因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或0.5%的利多卡因封 闭。 氯化钾可用1%普鲁卡因做局部封闭,50%的硫酸镁湿敷。 20%甘露醇外渗可用25%的硫酸镁湿敷24-48小时使肿胀消退。
皮肤保健禁忌
禁忌三:忌衣着不当。要给宝宝穿着比较宽 松、透气的衣物鞋袜,如果衣服、特别是鞋 子过紧不仅会限制宝宝的活动,而且不利于 血液循环,这样反而更不易于产热,正确的 保暖方法是要使宝宝全身,特别是手部、脚 部的血液循环通畅。
婴幼儿皮肤常见病
水痘、风疹、传染性红斑、幼儿麻疹、痱子、 晒伤 、光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过敏性 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
儿科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经常遇 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 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 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患儿因素
2.药物因素 3.疾病因素 4.技术因素
3.疾病因素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儿,由于微循环 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容易发生外渗。
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 情况)
①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 楚。 ②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③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缺乏了解。 ④使用钢针。据有关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 倍。 ⑤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⑥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⑦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⑧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选择合适静脉 2.提高穿刺一次成
功率 3.加强责任心,多 巡视 4.掌握药物的性能、 特点及使用的注意 事项
1.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
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 留置针。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 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三.调节体温作用皮肤是不良导热体,汗腺 分泌汗液可以散热,小儿汗腺未发育,即 使在炎热季节,常常少汗或无汗,易高热。 四、 吸收功能:虽然皮肤有很能的屏障作 用,但由于小儿皮肤的表皮薄,血管多, 具有较高的吸收和透过能力。 五、 分泌和排泄功能,小儿及青春期皮脂 腺分泌旺盛,所以小儿常常有皮脂溢出, 婴儿期可见厚而黄的乳痂青春期常有痤疮。
皮肤保健禁忌
禁忌二:忌洗澡水温过热。冬天天气寒冷, 夜晚尤甚,因此很多宝宝很怕脱光衣服洗澡, 妈妈也怕孩子着凉,便使用温度过高的水给 宝宝洗浴,但这更容易使宝宝皮肤瘙痒。给 宝宝洗澡时应先放冷水,然后再放热水,将 水温调试至37~40摄氏度。水量要多一些, 以能盖住宝宝身子为宜,洗澡时间不要超过 l0分
4.掌握药物性能、特点及使用的 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 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 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 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 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 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 能滴入药物。
三、处理措施
2.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 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 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 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 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 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 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皮肤的结构
小儿皮肤结构功能的特点
1 小儿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儿童皮肤较成人的薄,表皮细胞只有3—4层, 皮肤外观平滑、细嫩,纹理不清,且容易受 损伤。
1 小儿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儿童体表的面积,各部位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儿童皮肤和全身的比重也较成人大,加之儿童皮肤 血管丰富,血管网接近表皮,所以散热量大,对外 界温度反应敏感。儿童真皮的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 脆弱,结缔组织中基质丰富,皮肤细胞含水量较成 人高,所以受机械、化学、温热刺激容易水肿出血 ,但吸收亦较成人快,容易发生糜烂,尿布皮炎等 。
1.患儿因素
患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头 皮静脉不清楚,可见的血管 少,血管不充盈,血管细, 穿刺难度大,再加上患儿年 龄小,易动,不配合,家长 要求高,给护士心理造成很 大的压力,判断错误易导致 穿刺失败,即使固定后也易 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外渗
2.药物因素
四、护理对策
1.小范围外渗 2.大范围外渗 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护理对策
1.小范围外渗
①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 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 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 肿胀很快就会消退; ②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 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 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 敷。
2.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 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穿刺 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 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 性约束,向家长宣教正确的 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 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 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3.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 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 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 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 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 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 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 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 行床头交接班。
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 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 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 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谢谢!
谢谢!再见!
婴幼儿皮肤保健
要点三:防晒。新生儿 的皮肤很娇嫩脆弱,所 以爸爸妈妈外出时要避 免宝宝过度暴露在阳光 下,尤其是强烈的阳光 下。
皮肤保健禁忌
禁忌一:忌偏食。 蛋白质使皮肤光泽柔润;脂肪不足量会导致皮 肤干燥,色泽灰暗;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 干燥脱落;铁元素使孩子面色红润,锌元素缺 乏可诱发皮炎。
因自身特性易发生外渗的药物有: 1)收缩血管药物:多巴胺、儿茶酚胺类、去甲肾 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间羟胺等; 2)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化钙等; 3)高渗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 4)化疗药物; 另外,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 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可成为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
婴幼儿皮肤保健
要点一:清洁。清晨起床,要用柔软的毛巾 或纱布浸温水给宝宝擦脸,注意五官部位的 清洁,刚吃完奶或食物之后,特别要对嘴边 。 关键区域进行彻底清洁。 要点二:保湿。爸妈除了要多让宝宝喝水外, 每天都要用湿热的小毛巾轻轻地敷在宝宝的 嘴唇上,让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宝 宝专用的润唇油或香油。
3 小儿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小儿的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很 容易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引 起中毒。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不仅覆盖整个身体,它还有一些生理功 能,包括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和排 泄、吸收、代谢免疫等功能。
一、 保护作用:皮肤对外来的化学品,微生物、
射线、外力(摩擦、压迫)有抵御作用,又能阻 止体内外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还能防止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侵入,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 二、 感觉作用:可感知触觉、压觉、温热、痛 及痒,但年龄越小,皮肤感觉功能越差,尤其新 生儿更差。
2 小儿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亦 较成人为大。小儿时期的发热可以是生理反 应,也可以是病理征象。小儿发热的高低并 不能完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时病情虽 然很严重,但是并不一定发热。相反,有时 高热不退,而病情并不很重。 小儿时期体温调节能力差,年龄越小,这种 调节能力就越差。尤其是新生儿,皮肤脂肪 薄,肌肉不发达,运动能力弱,所以体温调 节功能更不稳定。
1.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 2.药物外渗的特殊处理
1.药Hale Waihona Puke Baidu外渗的一般处理
发现药液外渗及时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部位,然后根据 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局部皮肤护理。 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 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用热敷促进 扩散吸收。 药液对组织有刺激性的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6h 内可以用冷敷,24h后热敷,但对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 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 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 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做好三查七对,发现重 名、重姓患者一定要做好性别、年龄的查对。必要时将 其中一人的名字更换为其父母的名字较为安全,这样可 以避免交叉用错药的危险发生,使之保证安全输液。
小儿皮肤护理及 静脉输液外渗的 预防和处理
国际造口治疗师 李海艳
2015.4.2儿科
皮肤的讲解
皮肤的定义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 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Skin)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 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 为0.5毫米~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