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研究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机制,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接受情态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
本文以“人本”发展观为视角,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理论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使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方法创新
一、国内外接受理论研究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接受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而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
其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解释和理解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移情交流到同一的过程,至于它们的差异,只有克服解释者的主体因素才能消除。
作为对解释学的发展有重要建树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被理解者总是与理解者相互关联的,理解总是受到解释者的“前有”、“前见”和“前悟”或理解的“前结构”所制约和引导。
所谓“前有”即“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见”指“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前悟”是对对象“预先己有的假定”,而“前结构”则是这三者所组成的结构。
接受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以文学
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接受美学,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等都从一定角度研究了接受问题。
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传播者—受众相互影响、作用的“交易”、“商谈”等新的模式,可以称之为交互主体性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传播是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行为。
对接受问题的研究,除了解释学、传播学、接受美学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例如教育心理学(以加涅为代表)、发生认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等。
注意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们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即“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按照“主—客”模式,把教育对象作为单纯的被动客体来研究,而不是按照“主—主”模式,把接受者作为主体来研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这必然导致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在表面,只是停留在道德说教、命令的层面,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表现为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
展,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选择权和自主权,一切都按照统一的、规范的培养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担任主角,而学生担任配角,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扮演着权威者、独奏者的角色,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缺少探讨和质疑精神,在学习上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人的主动性的培养是教育的灵性所在,是人自我实现的根本,失去主动性只能导致人和教育的异化;在师生关系上,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观念,把师生间的关系定位在长幼关系上,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同教师亲近、沟通,师生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这种关系,一方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够更好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上,表现为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以惩代管,把学生单纯看成教育、管理的对象,没有当作服务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不能被调动起来,而且因沟通不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易于产生矛盾,受教育者易于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运用接受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接受理论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更加重视研究大学生群体
的接受视野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转换观念,站在接受者的立场,换位思考,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从单纯的灌输转向共同参与、互动,从以管理和惩罚为主转向以引导和激励为主,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心情愉悦的前提下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
忽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双方协调配合来完成。
在这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
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和被教育者,而且应当是德育过程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接受者是否接受。
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就要考虑接受者的实际需要。
(二)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也不是主体在反映客体时仅仅从感性到理性的简单线性飞跃,而是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客体的碰撞和交流。
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范畴对认知过程进行描述和界定。
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
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有一种“期待视野”,如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道德觉悟、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阅历等,以此为前提,他们对来自外部的教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和加工,然后将其全部或部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一旦教育信息与已有的“期待视野”和认知结构发生冲撞,那就意味着痛苦的抉择。
那么,如何使接受者放弃原有的偏狭信念,能够快乐、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的思想道德内容,确立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接受媒介要与接受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因此,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善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心理,弄清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更关注,并采取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避免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差异性。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结果。
由于接受者的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千差万别会致使他们对同一信息
的反应各异,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研究接受者的差异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不能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引导受教育者,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单纯的只采取集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那么我们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
因为这种
教育理念和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与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他们的实际需要相违背的。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差异,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在课堂上,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采取灌输的方式,而是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敢于向权威、向师者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为教育的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和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应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而抹杀其个性和创造性,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
总之,接受理论为我们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我们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接受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维岳.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j].青年工作
论坛,2004,(5).
[2]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3]胡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