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活”时代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活”时代浅析

“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七夕”“光棍节”……近年来,每当这些中西混搭却难免语焉不详的日子来到时,各类商家与主流大小媒体便会很早地开始相互配合,积极筹划推出各种“表白攻略”“恋爱攻略”“浪漫行动计划”,为每一次机不可失的消费仪式铺垫造势,笑脸迎接好各位你情我愿的信男善女相继到来,默契共度每一个“终于等到你”的幸福时刻。可以看到,一方面,电视媒体上人们通过相亲节目、婚恋情感类节目或爱情肥皂剧等不断地观看消遣着这个时代有关情爱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不少年轻人出现了因“爱”而生的个体焦虑和迷茫。为了化解一己之迷茫,告别“剩男剩女”“单身狗”“剩斗士”似的戏谑身份,就必须积极行动走向“脱单”,但是面对如何“脱单”的问题时,往往又只能去借助平时大众传媒所提供的那些既往感受和方法,自然而然地转向对各种“婚恋攻略”的主动求取和接受的过程。

所谓“爱的攻略”———礼物攻略、美景攻略、美食攻略、脱单攻略等,均可在各商家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最终以珍馐美食、佳地美景、鲜花美酒、良辰美人等服务的形式,呈现在作为“消费者”的男女面前。然而,此类脱单行动的流行,其实仅仅是城市未婚男女们在商业和服务业的介入下参与到恋爱或结婚行动中去的一个侧面,只

要我们细心留意一下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持续上升的晚婚率、不婚率、离婚率[1],尤其关注一下农村的婚育嫁娶状况[2],就不难发现,其实许多看似热闹实质却止步于消费目的的恋爱活动与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结婚难现象之间,并没有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后者的低潮状况相反只衬托出前者的高涨繁荣中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当然,在一个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都早已被席卷入全球化浪潮的时代里,结婚难的现象也绝非中国特色。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在2008年出版的著作《“婚活”时代》(Discover21出版社,白河桃子共著),就是针对当代日本社会未婚率不断上升、少子化问题日益深化、未婚适龄(甚至超龄)青年结婚行动和意识消极的社会状况,而特意撰写的一部研究著作。“婚活”(结婚活动)一词出现后,便立即激起日本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仅时隔一年之后,《“婚活”时代》的中译版也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呼应着中国近年来的相亲热、结婚难、“剩女剩男”现象,再加上几部以“婚活”为主题的热播日剧的影响,“婚活”一词很快刷新了中国的语词库,引起了大众和相关研究者们对“婚活”问题的诸多关心。20XX年1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又出版了山田教授编著的另一部著作———《“婚活”现象的社会学:日本的择偶现状》,其中几位研究者就日本的择偶问题分别从不同面相上展开论述,及时生动地为我们进一步揭示出当今日本社会的“婚活”状况。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状况,究竟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是本文主要思考并力争求解的问题。同时,相信这个探析的过程,也可以映射出今日中国年轻人正面临的一些相似甚至共通的

问题,希望更多人能够超越现象的流行,回到连续的、历史的因果认识的视角上,重新获得思考自身境遇之所以然的主动性契机。

一、“婚活”的含义与命名者的初衷

日语“婚活”,即结婚活动的略语,根据山田教授的定义,可将其视为“以结婚为目的进行各种积极活动的意识或行为的称谓”。这个词首次在日本媒体出现,是在2007年11月5日发行的周刊志AERA 上。随后经2008年《“婚活”时代》的出版,这个说法就更加广泛地出现在媒体视野中,形成关注热潮;与此同时,各种“婚活”商业开始相继出现,如“婚活福袋”[3]、棒球场“婚活座位”、高尔夫俱乐部“婚活卷”“婚活咖啡”等;2009年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以“婚活”为主题的随笔漫画、电视剧等[4];各地方自治体也对此引起重视,推出了诸如“婚活和男女共同参与”“作为少子化对策的婚活”等政策与之呼应。可见,“婚活”这个流行语,已经成为得到广泛认知并得到了具体命名的社会现象。

流行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某种既存的社会现象进行确认、表征和定义的过程。“婚活”一词,是山田教授和白河桃子女士基于“虽然社会状况已经改变了,但人们的意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词语。这也是对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男主外、女主内为前提的婚姻观的重新审视。山田教授意识到,对于日本目前过高的未婚率(准确说是无恋爱对象比率、零恋爱经历比率),无论是在社会的普遍认识上、未婚者自身认识上,还是应对少子化的政府和自治体的认识上,人们的认识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差距,所以他想通过“婚活”的提倡,向未婚当事人们展示“如果不积极进行活动是无法结婚的”这一现实[5]。

那么,认识与现实的差距在哪儿呢?首先,与日本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比较关注少子化问题有关,人们一般认为少子的主要原因在于托儿所不足、地方政府对教育机构设置和育儿政策保障的投入不充分等,但实际上少子化的七成原因来自未婚者数的增加———根据日本总务省的“国势调查”显示,25—34岁之间的男性未婚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46.1%(25—29岁)和9.9%(30—34岁),分别上升到了2005年71.4%和47.1%,2010年又升至71.8%和47.3%。同龄层女性的未婚率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21.7%(25—29岁)和9.4%(30—34岁),分别上升至2005年的59.1%和32%,2010年继续升高至60.3%和34.5%。[6]这说明,35岁以下的男性中大约一半、女性中大约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是单身。其次,人们一般认为未婚者增加等于不想结婚者增加,但事实不是不想结婚,而是因没有理想对象而无法结婚,也就是说,是想结而无法结的人增加了。另外,人们一般谈论的是由于想继续工作的女性增加了(不想辞职或结婚生子之后也想继续工作)所以不结婚,但更真实的未婚化原因在于女性寻求的高收入、稳定的男性在日益减少,虽然想结婚,但难以满足高收入的条件宁可放弃结婚。还有未婚者对自身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反差,男性坚信即使自己收入低也会有女性愿意与其结婚,而女性则坚信一定能够遇到高收入的男性,殊不知当40%左右的女性(东京地区为例)都在期望理想对象的年薪达到600万日元时,“全国年收入600万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