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香港诗歌及创作代表诗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者以力匡、舒巷城、何达为代表,在50年代前 期起着主导作用。后者则以创办《文艺新潮》的 马朗为核心,集合了创办《诗朵》的王无邪、昆 南、叶维廉以及刚刚崭露头角的蔡炎培(杜红)、 卢因等一批本港的青年诗人。50年代后期逐渐成 长为香港诗坛的中坚。这一时期,还有一批香港 青年游学台湾,接受台湾的现代诗影响,成为融 通港台两地现代诗的桥梁和载体,其中一些人留 在台湾或去了海外,如叶维廉、张错等,而一些 人在返回香港后,参与香港诗坛的建设,成为香 港现代诗的重要一翼,如戴天、蔡炎培、温健骝 等。
三、香港诗歌(70年代以来)

1970年代以后,香港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如中国 结束了10年“文革”动荡、60年代经济的起飞,带 动了香港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进入97回归过渡 期。这一切都对香港诗坛发生影响,无论在诗人群 体的构成、诗歌表现重心、艺术风格的变化、还是 诗对香港现实的锲入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它自觉 地建构都市文学品格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香港诗 坛在诗人群体的形成,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香港现 实的锲入,和对母体传统的继承等方面,都表现出 走向自觉和自立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五六十年代活跃的那一批诗人逐渐退出诗坛,这时 的诗坛主体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随60年代“文社潮” 的兴起,在香港文化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成 为诗坛的中坚,包括六七十年代的西西、也斯、羁魂、 黄国彬、古苍梧、何福仁、张景熊、钟玲玲、关梦南、 李国威、淮远、叶辉、康夫、叶辞等。80年代的王伟明、 胡燕青、温明、郑镜明、陈德锦、秀实、钟伟民、王良 和、洛枫、吴美筠等,以及90年代更年轻一批作者。二 是从内地新移民中脱颖而出的南来诗人,如碧沛、蓝海 文、黄河浪、傅天虹、王一桃、晓帆、秦岭雪、张诗剑、 梦如、舒非、林子、路羽以及近处十分活跃的黄灿然等。 三是此时从台湾、澳门或海外移居或客居香港的诗人, 如余光中、钟玲、犁青、原甸、韩牧等。
然而我是这个岛上的旅人 我孤独寒冷得不到暖和, 我怀念在北国的冬天晚上, 纸窗内有温热明亮的炉火。

何达(1915-1994),1949年来港定居。新中 国“征服着荒凉,征服着贫穷和不幸”的历程, 使他“感染到这大时代的欢乐”。这种感觉与 同一时期的其他南来诗人迥异,也决定了50年 代后何达的大部分作品,主要不是从香港本地 的社会现实,而是从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世界 民族民主运动中获得激情和灵感的火花。这正 是何达诗歌艺术个性所在,但也是他的不足之 处,因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难免流于空泛 肤浅。

力匡(1927-1992),1952年移居香港,出自有诗集 《燕语》、《高原牧铃》等。1958年移居新加坡。力 匡的诗多以内心感伤的浪漫情怀打动读者。也斯曾指 出,力匡的作品中那种回忆的气氛,温柔的调子,亲 密的语气以及大部分整齐的段落,有着何其芳《预言》 的温馨的回响。诗人常常借助历史大转折中的爱情悲 剧,来倾诉内心对往昔岁月不无伤感的美丽忆念。透 过爱的失灭,传达的是那个特殊年代涌入大量内地移 民的香港社会普遍弥漫着的伤感和失落情绪。如作者 在《重门》中所写的:


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香港无论在文化生态还是政治 生态上,都 是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作为殖民者统治 意志的体现,以英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成为香港 社会的主导文化,决定着香港社会的走向,然而,香港 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建 构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是体现香港华人文化意识的 主体性文化。二者之间对峙,碰撞、融摄和共处,既构 成了香港社会文化矛盾的基本形态,也成为香港社会特 殊的文化生态环境。

舒巷城在抗战期间流浪内地,复出后出版的诗集有 《我的抒情诗》、《回声集》、《都市诗钞》等。 从《回声集》开始,以及后来的《都市诗钞》,舒 巷城逐渐把自己诗歌的观照视野由较多地从自然意 象出发的人生感遇,集中到现实都市环境。以冷峻 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剥析现代都市社会的贫富不 均、物欲横流、拥挤污秽和人际关系的冷淡隔膜, 以及都市发展对传统农业社会和大自然的瓦解与破 坏。在诗人笔下,所谓都市的繁华,是以一部分人 的贫困为代价的:“繁华是一把金剪刀/它不会错过/ 即使你伤上的一根羊毛”(《繁华》)。都市诗是 舒巷城创作中香港本土性的体现。

傅天虹(1947~ ),出版《火花集》、《酸果集》、 《花的寂寞》、《香港情诗》、《夜香港》、《流 入沙漠的河》、《星岛小诗》、《天虹山水》等诗 集。人生逆旅的坎坷经历和不屈于命运的自强精神, 构成了傅天虹早期诗歌情感和理性的焦点。后一时 期的作品,则把这种自尊、自强的人格精神和力量, 化为对移居香港之后新的生存环境的体验和观照。 他写《魔方》般的香港变幻着凶杀、色情和腐败的 时空颠倒,他写《老乞妇》伸出的手,《西洋菜女》 流空的泪,《舞女之女》重蹈母亲悲剧的结 局,……这些诗闪烁着爱憎怨怒的批判的锋芒。
诗人希望在这危机四伏、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以现代主 义的文化理想来拯救心灵。但香港现代诗与台湾现代诗不 同,具有对时代的介入倾向。最为典型的是马朗在《文艺 新潮》创刊号上发表的“献给中国的战斗者”的两首长诗: 《焚琴的浪子》和《国殇祭》。这两首诗是他对投身中国 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所发出的失落与幻灭的感慨。大时代 的变革必须以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代价,而“殖 民地统治下带来资本主义的腐化与官僚形态,物质文明带 来精神空虚的香港”,又让他感到“焚琴煮鹤”的时代压 迫。同时,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诗人,马朗也有 着自己独特的都市体验。这种体验搀入了他一贯的知识分 子的焦虑与不安,使得反映出的都市影像都是“浮动的, 惊栗的,危机四伏而又未可预言的”,如《北角之夜》等。

黄国彬(1946~ ),出版《攀月桂的孩子》、 《指环》、《地劫》、《息壤歌》、《翡冷翠 的冬天》等十余部诗集。他对时代、历史、国 家、民族有着殷殷关怀之情和深刻的思考,表 现出他强烈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他为周恩来 逝世所写的两首长诗《丙辰清明》和《星诔》, 以史诗式的明喻,表现出对一代伟人极尽褒荣 的哀悼,文字古雅感人。
其实,感情丰富而又歌哭随心、“血着肉着” 的诗人,是使他创作实现多元的深刻原因。来 自离乱年代,他不能没有对于民族、时代和历 史的“情节”。早在《坐听琵琶》中他便唱过: 再过便是宋皇台,再过海心庙 啊!这些泥做的东西 我们的山川河岳震撼过 不禁纤长而冷的指触
那种对于交错在中国历史皱折中的香港自身 的关怀,跃然纸面。从整体看,蔡炎培旷达疏 放、热情浪漫的性格,使得他有着许多个人至 情至性之作。
而在描写唐山大地震的长诗《地劫》中,以极其感性的口语, 传达出对中国历史命运忧心心忡忡的关切和对吾土吉民生生死死 的眷恋: 生时他们没有得到什么, 也不懂得希望什么, 死亡却没有因此对他们仁慈; …… 大地遗弃出卖了他们, 终生信仰的大地, 一夜将他们埋葬, 埋葬从此永远失眠的灵魂。
诗人谴责“大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地之劫,隐喻的是 人之祸,在悲恸中深具抗议的力量。 诗人在描写个人感情生活的万象中,十分看重亲情,乡情, 友情和人情。他写过许多给母亲、妻子和儿子的诗篇,语言朴素, 感情深挚,充满了至情至爱的人生情趣。
二、50至70年代前期的香港诗歌

由于1940年代后期活跃于香港文坛的南来诗人, 大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返回内地,与此同时, 左翼文化创办的报纸刊物和社团也多被停刊或取缔。 50-60年代的香港诗坛呈现空疏的状态。香港诗 坛也和整个文坛一样,面临沉寂和重组。而与此同 时,一些对新中国政权持怀疑和拒态度的文化人, 则陆续来到香港,香港诗坛以第三波内地南来诗人 和本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诗人为主,在艺术上体现 为对“五四”新诗写实与浪漫传统的接续和现
30年代中期以后 50至70年代前期 70年代以来
代表诗人









舒巷城


蔡炎培
黄国彬 傅天虹






余光中

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寇加紧侵华和全面抗战的爆发, 内地的文人相继转入香港,解放战争的爆发又使得一批 在国统区的文化人,从内地来到香港。两次南来的文化 人中,不乏重要的诗人,如郭沫若、戴望舒、臧克家、 黄药眠、袁水拍、徐迟、力扬、吕剑、邹获帆、沙鸥、 芦获、韩北屏、陈敬容等。他们在港期间,大都有作品 发表,或在香港出版诗集。有些诗人在居港时间长达十 年以上,如戴望舒参与了香港许多重要的文学事件,并 主持香港多家报纸副刊笔政,与香港共同经历沦陷的黑 暗岁月,其一些重要诗篇如《元日祝福》、《狱中题壁》 即写于这一时期。内地文化人两度南来,给香港新文学 注入了活力,使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的香港诗坛呈现活 跃状态。

马朗(1933~ )1950年离沪来港,1963年离港赴 美。他身历中国历史巨大转折,对自己身处的时代 有着复杂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 “热辣辣”的时代,又感到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 悲剧阶段”,因此对于献身给这个时代的战斗者, “一是鼓舞和赞颂,一是悲哀和幻灭”。他从上海 移居香港,要在幻灭之后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三个 岛屿”,但当时的香港也令他感到迷茫。于是他重 新走向文学,他回忆《文学新潮》的创办时说道: “面临新的黑暗时代,彷徨迷失,于是感到需要一 个中心思想,在文学上追求真善美的道路,在艺术 上建立理想的乐园。这……就是现代主义”。

犁青(1933~ ),1980年代后,连续出版了《踏浪归 来》、《千里风流一路情》、《情深处处》、《犁青的 诗》、《犁青山水》、《台湾诗情》等多部诗集和各种 选集。犁青自谓:“我大部分的诗都是跟自然风光或跟 时事政治有关的。在前一类诗中,我追求完善的艺术;在 后一类诗中,我重视哲理的通达和深度。”他钟情于人 化的自然,其山水诗往往浸透着诗人强烈的主体意识。 如在《桂林月》中,他主体感受中的桂林月以多样的姿 态出现,既在天上也在水底,还挂在山间。他看月亮, 月亮也看他,在互相的陶醉中月与人构成一个具有共同 生命的超然物外的审美佳境。在整部《台湾诗情》里, 绝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从国家与民族统一的祈愿出发对 台湾山水的观照。因此他超越时空将日月双潭和杭州的 三潭印月熔为一炉而写成《月印五潭》。
第三章第三节
香港诗歌及创作代表 诗人
历史情况与文化环境
香港诗歌发展概况 香港代表诗人
一、历史情况与文化环境

香港的新诗创作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彼时受到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推动,香港新文学开始呈现勃发 之势,新诗为其最早的实绩之一。从20年代后期出发的 香港新诗,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接受了“五四”新诗 写实、浪漫和现代的多种影响,呈现出向不同风格发展 的走向。二、与内地诗歌的密切联系。三、表现出对都 市的特别关注。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解放战争的爆发,使得大批诗人南来, 这是香港文学发展的两个特殊时期,对香港文学有着特 殊的意义。一方面它密切了香港文学与祖国文学的关系。 另一方面,两次内地文人南来,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都使得香港文学的主题和重心发生变化。

羁魂(1946~ )曾出版诗集《蓝色兽》、《三 面》、《折戟》、《趁风未起时》、《山仍葡 匐》、《我恐怕在黎明前便死去》等。羁魂的 诗歌对香港城市的书写经常带有强烈的历史意 识,意图展示她发展过程中复杂的背景和文化。 香港多难的过去,纷纭的历史过客,华洋杂存 的市井百态都是他书写的对象,《官富场》、 《屯门》、《旺角街市》和《凿》这些诗歌体 现了诗人对香港“草根”文化的执著写照,相 对而言,他对香港都市化的一面,则略显观照 不足。

蔡炎培(1935-)笔名杜红,1938年随母亲来港 定居。受何其芳、卞之琳的梁文星的影响,工整 的句式、起承转合的结构、想象的运用和抒怀的 心境,都有着何其芳《预言》时期的温馨的回响。 然而,作为一个从战争离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 他在颠沛、坎坷人生中获得的极为丰富的内心感 遇和不拘形迹、疏放热情的性格,使他不可能永 远将自己拘役在形式严谨的温馨抒情里。50年代 后期以来,台湾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认和在张扬超 实现主义同时与老庄哲学和禅佛精神相沟通所出 现的多种样貌,对身在台湾的蔡炎培有一定的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