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唤起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
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样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了。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条件,让学生敢问
1.设计开放的教学情境。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包括教学方法开放、学习方法开放、问题开放、课型开放等。
不管是什么课型或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突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师生合作交流,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建构,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
2.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型课堂。
教师在每节课中应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即使是对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奇思异想的问题,也不应批评,而应耐心地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问题产生和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
老师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环境和机会。
例如:在“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一节的教学中,我用一张儿时的照片吸引学生的目光,并告诉他们儿时的老师是一个问题“宝宝”,总爱向大人问“为什么?”。
比如:秋天为什么会落叶?鱼有没有耳朵?雨是怎样形成的?顿时我与学生的距离接近了,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这一节课,学生便与老师有了说不完的问题。
3.留给学生敢问的时间。
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
不管是开始上课、课后练习,甚至是课中老师讲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重点、难点、关键处时,学生要提问,都可以让他发问,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
三、积极评价,及时肯定和引导,让学生爱问
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总喜欢提“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在大人们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
我们常说这是童心的体现,其实倒不如说问题意识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性。
要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见解、思路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秀之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否则,学生的好奇
心、问题意识将会泯灭。
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教师必须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而且爱问。
四、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让学生会问
教学中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进而乐于提出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具有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提问行为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说:“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
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但另一方面,与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指导不无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从文章矛盾处设疑;(2)从文章的留白处设疑;(3)从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4)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5)从回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6)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五、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做法,积极诱导学生提问。
只有教师提前具有了问题意识,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做到:
(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
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
(2)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
(4)课堂中有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以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5)在备课阶段切实做到备教材、备学生,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
(6)改变预习方式,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而要在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环节实施的有效性。
(7)改变教学思路,把原来在教学中提问题,然后读课文,思考、找答案的做法,变为先出示答案,再让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8)不要因重提出问题而轻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城东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