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学科中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史料需要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阅读一些历史事件和史料,让学生了解阅读历史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提取信息、如何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等。

此外,在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史料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历史学科中有许多争议性和复杂性较强的事件和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和复杂性。

同时,老师还可以教给学生如何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历史事件和问题,并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综合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对历史事件和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能力。

写作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历史学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写历史论文、写历史读书笔记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史料收集和整理,如何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如何精炼语言,让学生体验到历史研究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思考能力。

此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历史研究小组、历史杂志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历史学科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探索的内容。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小组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究,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要:?历史与社会?是此次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门崭新课程。

作为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不是天生所具有的,它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教师作为教育者和课程的实施者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在教改的实践中,我着重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综合素质合作创新读图阅读质疑实践能力社会在不断改革,课程改革也已与时俱进。

?历史与社会?正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之一。

在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大量地理名词,增加了相当分量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

继承了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内容的综合性。

教材这样的化难为易的编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强化了对学生方法的训练,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上收集资料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视野的扩大。

再说课程改革中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

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要求社会课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开展,强调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重视实践活动和获得社会经验的过程,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我深有感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历史与社会?将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在内容设置上表达了历史、地理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既突破了学科界限,又更好地表达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综合。

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久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开展过程,而且贴近现实,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表达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

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识别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针对每一课题的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想到很多与此相关的课外内容。

针对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特点,在授新课前,我让学生讲些与历史、地理、时事相关的内容。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重视,只讲授知识而不发展学生的能力,就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广度、深度,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就会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应适应和服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这一教育的需要,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育侧重点也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知历史、分析社会实际、解决社会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我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将原来的课时安排作了适当的调整,在每节社会历史课中拿出十分钟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将这种方法称为每课“能力锻炼10分钟”。

在每节社会历史课的“能力锻炼10分钟”里我精心设计了能力锻炼的题目,使学生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对社会历史知识温故知新,能积极思考、掌握要点、理清线索、提高兴趣、锻炼能力。

为了检验每课“能力锻炼10分钟”的教学效果,我在任教的学生中作了教学改革的试验,试验的安排和方法是:从任教的八年级的4个班中,挑选班风、学习气氛、基础知识相对接近的2个班,每班各抽40名同学组成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

对照班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完整。

整堂课按照原来模式,一般可分为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归纳、作业布置等几个步骤。

实验班因每次上课时间较对照班少十分钟,但由于每次上课前布置了能力锻炼的题目,学生预先作了复习和预习的练习,这样就压缩了讲授和的时间。

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我在课前预先布置实验班的学生阅读教材上新课的内容以及课文中框题文字、图片说明、注释和阅读材料。

用图片内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精心布置阅读思考题,鼓励学生结合新课查阅相关历史书籍、史料。

浅谈初二历史与社会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二历史与社会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法上 理解教 材 。在进行 观察 中 ,引导 学生 由整体到部 分 , 再 由部 分到整体 ,由粗到 细 ,由表及 里 ,使学 生对 所观察 的对象 获得完整 、系统 的认 识 ,这样 下结论 时更能够做到 完整 、准确 而全 面。 三、编 写教材提纲 . 养思维能 力 培
中如何有 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这些能力呢? 重视阅读教材 .培 养 自学能 力 学生获得 知识 的来源是 多方面 的 ,而教 材则是学 生获 得知识的基本工具 。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课 的主要依 据。学生学习首先必须预习教材 ,预习了教材既可使学生 正确掌握纲要的 “ 教学内容” ,又是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的 主要方法。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编排的教学内容来 看既有统一的层次安排 ,如单元的篇章页、起导人作用的 课前语 、正文 、活动 、 自我测评 、单元综 合探究 等等 ,也 安排 了丰富的呈现方式 。除 图片 、地 图 、卡通外 ,如名人 名言 、作 为扩展性知识 的阅读 卡 、统计 图表 、调 查表 、测 试表等 ,这些都加强了可读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情 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 在 感知 的基础 上发展起 来的 , 过感觉 、知觉获得大量具 通 体而生动 的材料 。学生 阅读教 材后 ,教 师要有计划有 目的 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等独立思考能力。而 指导学生编写教材提纲 ,就 目 前来说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 好方法 , 其实也是培养学生对教材分析、综合的过程。不 过初 中学生 编写教 材提 纲还 是在 老师 指导 和练习 中进行 。 方法是 把本册 、本 单元 、本课 的教 材 内容划分 几个部 分 , 然后又在 这些部分 之间建立起 内在联 系 ,把 内容合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彼此将各部分 内容概括、抽象、简述、编写 大小标 题。这种过 程就是 由整体 到部 分 ,再 由部分到整体 的分析综 合过程 ,使 学生深人 理解 教材的系统性后促进 分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更是指导未来的重要工具。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包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包括对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指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方面。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对比分析、史料鉴别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和看法。

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的认识、感受和理解,是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实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历史意识包括对历史的珍视和热爱,对历史的认同和自觉,对历史的认知和认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历史素材的引导和历史事件的讲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和自觉,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观点。

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是指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包括严谨的逻辑思维、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勤奋好学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课外读物的推荐和团队合作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具备严谨的思维和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和研究;学生需要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读物的学习;家长需要关心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成长,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分析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分析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不论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及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乃至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阶段都被重视。

当前,有些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强,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巩固和构建知识中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要求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实质上要求自主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概述学习能力作为一种发展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首先,自主学习能力。

该能力是学习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新课标要求下,学生需要具有自主分析、收集、阅读材料的能力。

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发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以及发现问题的潜能。

其次,阅读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涉及较广的知识面,而学生知识相对匮乏,学生阅读资料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适当指导学生参阅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能力。

该能力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拓展思考与横向比较。

最后,分析能力。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科学筛选、归纳总结资料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常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注重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要提高教研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加强实际与理论的联系,更好地指导教学。

(2)《历史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浅谈综合学习能力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综合学习能力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培养与提高

新 的航 线 ,地 中 海 作 为 贸 易 通 道 的地 位 日益 下 降 。 阅 读 卡 在 ” 帮 助学 生 简 明扼 要 地 了解 威 尼 斯 日渐 没 落 的 原 因 的 同 时 .或 许 也 已激 发 起 了学 生 渴 望 了解 更 多 相 关 知 识 的欲 望 。 如 :威 尼斯 到 底繁 荣 到 何 等 程 度 ? 欧洲 人 开 辟 了哪 几 条 新 航 线 ? 又 是 如何
课改 前沿
浅 综 学 能 在 《史 社 教 中 培 与 高 谈 合 习力 历与 学 学 阮光 法
— —
《 史 与 社 会》 同样 要贯 彻 历 ,
学 生的 综 合 学 习 能 力 .以 增 强 学
历 史 与 社会 是 此 次 基 础 教 育新 课 程 改革 出现 的一 门综 合 了
本 的新 课 程 理 念 .强 调 学 生 作 为 学 习 活 动 主 体 的 自主 参 与 ,一 地 中海 沿 岸 著 名 的商 业 港 口 。优 越 的 地 理 位 置 ,使 威 尼 斯 一 度 切 要 以学 生 的 “ 主动 发 展 ”为 出发 点 ,课 堂 教 学 应 当 是 在 充分 成 为 当 时 欧 洲 最 大 的 商 业 城 市 。 那 么 ,后 来 威 尼 斯 为 何 会 E ” l 把 握 学 生 的 基 础 状态 和学 习需 要 的 基 础 之 上 来 进 行 。 那 么 ,如 渐 衰 落 呢 ? 教 材 正文 中未 提 及 原 因 .但 在 阅读 卡 中介 绍 了 ,原 何 利 用 新 教 材 培 养学 生 的综 合 学 习 能 力 呢 ? 下 面 是 笔 者 几 年 教 来 是 “ 耳 其 人截 断 了通 往 东 方 的 贸 易 路 线 ,欧洲 人 又 开 辟 了 土 改实 践 的一 点 体 会 ,期 望 抛 砖 引 玉 。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学王一云《历史与社会》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门崭新课程。

作为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它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选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勇于创新,特别是在“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过分追求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经过半年的教改实践,我深有感触。

一、利用教材每一单元的篇章页、每一课的课前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新教材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的篇章页和课前语,这也是本套教材的亮点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例如:第四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设计的课前语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

平原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

平原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有的一马平川,有的水网密布,有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在不同的平原上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这种起导入作用的课前语,既点明了新课的学习内容、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悬念进入学习活动,为接受新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去领悟编者的创意,把它纳入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授课前,可先让学生朗读篇章页或课前语,使之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

授完课文内容后,再回首详细讲解该段篇章页或课前语,帮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每当结束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归纳篇章页或课前语,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二、利用教材中的阅读卡,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处理能力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彩,除图片、地图、卡通、名人名言外,还安排了作为扩展性知识的阅读卡。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浙江省仙居县下各第二中学 丁 坚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目前历史与社会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竞争的核心。

如果人们没有创新能力,那么人类文明将会倒退;如果人们没有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失去色彩。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发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历史与社会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善于进行反思,逐渐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看待历史问题,从而正确看待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分析(一)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历史与社会教学比较偏向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

课堂现状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灌输什么,学生吸收什么。

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没有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谈不上创新。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容 既 相 对 独 立 , 有 内 在 联 系 的 , 缺 少 过 渡 环 节 。这 就 要 又 但
了培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力 , 我在 《 史 与社 会 》 堂 教学 中作 历 课
了许 多积极 的尝试 , 主要有 以下五个方 面。

求 教师 根据 知识 间 的相互 联系 及分 析 和解 决 问题 的需要 .
2 周 这 段 历 史 的 划 分 及 其 名 称 的 由来 : . 东
3春秋时期农业 生产领域 出现 了什么新 现象? . 4春秋 时期最典 型的时代特征 是什么? . 5诸侯 争霸 出现 的原 因是什么 ? . 老师把 学生分 成 四个小 组 , 每个小 组完 成不 同的问题 , 之后 , 每组派代表 发言 , 他同学在书上 做记号 。这样 , 其 学生
《 变革与 争霸》 一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本课 教材 的内容较 散 , 而容量 又
很 大 , 老师就 对教材 内容进 行 了整合 , 该 把那 些分散 在教材
各 个板块 的小知识 点全都 集 中到一张幻 灯 片上 ,转化 为 以
下 几 个 问题 。
1 . 东周建立 的时间 、 建立 者 、 都城 ;
按 照从 简 到繁 、 易到难 的原则 , 从 以学生 的接受 能力为教 学
出发 点 ,妥善 、恰 当地 安排教 学 内容和选 择或 改进教学 方 法. 对教材 加 以重新 的排 列和组 合 . 形成新 的有 意义 的知 识

营造积极 的情感 氛围 。 启发 创新
“ 人 心者 , 先乎情 ” 感 莫 。伟 大 的 导 师 列 宁说 :没 有 人 的 “
1 中都 讲到 了哪些历史人 物? . 文 2你们对 他们又 都 了解 多少 呢? . 之后 师生 通过 双方 的相互 沟通 、 相互 理解 . 同完成 了 共 唐太 宗实施 新政 中 “ ” 新 在哪 里 的探 讨 。由于前 面情 感铺 设 到位 , 学 中 , 教 有一 同学 就 问了这样 一个 我预先 设计 好 了但 还没 来得及 抛 出的 问题 :老 师 , “ 唐太宗 他是 一个 封建 君王 . 他怎么 能容忍他 的 臣子 们如此对 他?他不生气 吗?” 虽然那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是中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社会现象、人文事件和文化传承,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

历史学科中的学生能力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中将就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所具备的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历史知识教育和历史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形成明晰的历史观点和独特的历史思维方式。

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参观历史文物和举办历史活动等方式,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研究和历史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问题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

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志愿活动和历史文化体验活动,熏陶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的情感表达。

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精神传承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进行历史情感实践,培养学生对历史价值和历史文化的维护意识和情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文化的热爱。

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在线索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历史表达能力和历史情感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只有通过全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才能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提升和成长,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关注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历史学科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制定调查计划与设计实践探究的能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质就是学会学习。

[关键词] 培养提问计划合作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具体地说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教学的革命。

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反思与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自己喜爱的探究活动,围绕探究的主题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和走向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学习素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全新教学理念,决不能在教学中按照原来的一套教学模式,这样只能是“穿旧鞋走老路,死路一条”。

学科探究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这几年我历史与社会教学成绩突出,得益于课堂探究教学。

现就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做的尝试谈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能够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涵盖了很多需要研究和探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出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历史学科中常常有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的不同版本,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考察,并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每一个版本,还要具备自己的看法和分析能力。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逻辑思维、判断思维和推理思维,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建立逻辑、推理和判断思维等各种思考方式。

历史学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写历史论文,而写历史论文就需要有扎实的研究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应该掌握历史文献的阅读,对史料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研究等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小组,让学生多进行历史文献的阅读和探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历史文献的研究,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历史学科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交流和表达能力,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是不停变化和更新的,所以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

学生在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清楚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和评论,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需要分析大量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梳理事件或人物的历史脉络,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进行全面的剖析和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剖析和分析,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推理。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 作 者 在 《 史 与 社 会 》 教 学 中进 行 了 改 革 的 尝 试 . 实 验 历 课 在 班 的教 学 中主 要 抓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极 引导 , 养 学 生 的 阅读 积 培 分 析 能 力 ; 零 为整 , 养 学生 的 归 纳 总 结 能 力 ; 化 培 专题 讨 论 , 着 力培 养 学生 的 辨 析 能 力 :循 循 善 诱 .提 高 学 生 论 文 写 作 的 能 力 : 心选 题 . 精 多方 面 培 养 学 生 的 解题 能 力 . . 关 键 词 :《 史与 社 会 》 学 “ 力锻 炼 1 历 教 能 0分钟 ” 能 力
在 重 视 素 质 教 育 的 今 天 ,对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正 E益 t 受 到 重 视 , 讲 授 知 识 而 不 发 展 学 生 的 能 力 , 会 直 接 影 响 学 只 就 生掌握知识的速度 、 度 、 度 , 会影 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 广 深 就 最 终 就 会 影 响 到 所 培 养 的 学 生 的 质 量 。初 中《 史 与 社 会 》 教 历 的 学 模 式 应 适 应 和 服 从 对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培 养 的 这 一 教 育 的 需 要 , 中《 史 与 社 会 》 初 历 的教 育 侧 重 点 也 应 从 传 授 知 识 转 移 到 能力培养上来。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 史与社会》 历 教 学 的全 过 程 中 , 高 学 生 的学 习 的 学 习 兴 趣 , 养 学 生 涮 知 历 提 培 史 、 析 社 会实 际 、 分 解决 社会 问 题 等 各 方 面 能 力 , 在 《 我 历史 与 社 会 》 教 学 中进 行 了改 革 的尝 试 , 原 来 的课 时安 排 作 了 适 课 将 当的 调 整 . 每 节 社 会 历 史课 巾拿 出 十 分 钟 时 间 , 培 养学 生 在 来 的各 种 能 力 . 高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我将 这 种 方 法 称 为 每 课 “ 提 能 力 锻 炼 1分 钟 ” 存 每 节 社 会 历 史 课 的 “ O 。 能力 锻 炼 l 分 钟 ” 我 0 里 精 心 设计 了 能 力 锻 炼 的 题 目 ,使 学 生 通 过 练 习牢 固掌 握 教 学 内容 , 社 会 历 史 知 识 温 故 知 新 , 积 极 思 考 、 握 要 点 、 清 对 能 掌 理 线索 、 高兴趣 、 炼能力 。 提 锻 为 了 检 验 每 课 “ 力 锻 炼 1 分 钟 ” 教 学 效 果 , 在 任 教 能 0 的 我 的 学 生 中作 了 教学 改革 的 试 验 , 验 的 安排 和 方 法 是 : 任 教 试 从 的 八 年 级 的4 班 中 , 选 班 风 、 习气 氛 、 础 知 识 相 对 接 近 个 挑 学 基 的2 班 , 个 每班 各 抽 4 名 同学 组 成 一 个 实 验 班 和 一 个 对 照 班 。 0 对 照班 课 堂教 学 结 构 比较 完 整 。 堂 课 按 照 原 来 模 式 , 整 一 般可分为复 习 、 入新课 、 导 讲授 、 纳 、 业 布 置 等 几 个 步 骤 。 归 作 实 验 班 因 每次 上课 时 间 较 对 照 班 少 十 分 钟 ,但 由 于每 次上 课 前 布 置 了 能力 锻 炼 的题 目 , 生 预 先 作 了复 习 和 预 习 的 练 习 , 学 这 样 就压 缩 了讲 授 和 的 时 间 。 在 实 验 班 的 教 学 巾我 主 要 抓 以 下 几个 方 面 积 极 引 导 , 养 学 生 的 阅读 分 析 能 力 培 我 在课 前 预先 布 置 实 验 班 的 学 生 阅 读 教 材 上 新 课 的 内 容 以 及 课 文 中框 题 文 字 、 片 说 明 、 释 和 阅 读 材 料 。用 图 片 内 图 注 容 吸 引 学 生 的 『 读 兴趣 . 读 材 料 加 深学 牛 对 课 文 的 理 解 , 到 以 精 心 布 置 阅读 思考 题 , 励 学 生 结 合新 课 查 相 关 历 史 书 籍 、 鼓 史 料 。 要 求 学 生 存课 外 阅读 中做 到 “ 读 ” “ 读 ” 结 合 , 我 粗 与 精 相 “ 读” 粗 即浏 览一 下 材 料 , 了解 大 意 即可 , 精 读 ” “ 即根 据 问题 详 细『 剌读 . 与 问 题 有 关 的 重 点 字 、 、 、 释 甚 至 引文 的 处 对 词 句 注 都不 能疏 忽 大 意 , 必 要 学会 掌 握 蒯读 的要 点 。 要求 学 生 成 务 我 为 自己学 习 的 主人 , 正 成 为 教 学 过 程 中认 识 活 动 的 主 体 , 真 让 他 们 通过 自己 的学 习 和探 索 , 取 自己 的感 受 和体 验 , 出 自 获 做 己 的 判 断 和结 论 。 提醒 学 生 在 阅读 史 料 时 , 我 应该 学 习运 用 所 学 的 知 识 , 史 料 进 行 鉴 别 、 伪 , 他 们 学 会 区分 历 史 材 料 对 辨 要 中的客观事实和 主观见解 , 在新课 的“ 力锻炼 十分钟 ” 并 能 的 时 间 里 , 他 们 阐述 课 文 内 容 、 史 事 件 的 因 果 关 系 , 而 在 让 历 从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设置了历史与社会这门综合课程,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此展开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要教好这门课程就要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新课程改革虽然使很多教师为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违背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没有转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确实采用了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模式,课堂中也确实热闹非凡,但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盘散沙,没主题、没中心可言,学生课后收获也甚少……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有见识的行动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重视个性发挥,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

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自行选择解决的途径。

当然,教师在评价方法上,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的答案,而是要重视每个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个性发挥,以便于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和理解。

历史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浅谈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理论探讨1.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了解和思考社会变迁中的原因和结果,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的研究过程是逐渐深入的,需要学生逐渐能够辨别真伪,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现实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思考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文献阅读和资料处理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和资料的阅读和处理,学生需要对丰富的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自己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能够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

因此,历史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文献阅读和资料处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历史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还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还可以从中看到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而对当今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在历史的研究中,学生也可以学习到历史上人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所持的态度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作出更加明智、负责任的决策。

二、实践探讨针对学生成绩较差的情况,可以开展一些浅显易懂的历史案例研究,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了解历史事件。

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可以让学生理解历史最真实的内涵,从中看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历史发展逻辑。

学生需要从中找出历史事件背后的道理和社会内在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思考能力。

2.结合探究和创新历史学科作为文献和实物研究的一个学科,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种调查分析活动。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

不断创新。因此课前准备和课后实践 就
显得尤 为重要 了。 如七年级上册 《 综合探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自觉行使社会
监督的权 利 , 培养学生 的社会 责任意识 。
究一 : 从地 图上获取信 息》 是按三个板块
进行的。
例如 , 在学 习综合探究七《 我是社会小 主 人》 , 时 笔者 以学习小组 为单位 , 样引 这
求学生去关注社会发现 问题 ,并对社会
热点问题或 日常生活 中经常碰到 的有关 问题进行分析 ,敢于就发现 的问题 向有
关 部 门 提 出 自 己的 建 议 。 因此 在 教 学 中
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 历史与 社 而《 会》学科中每一单元后 的综合探究课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最 好 基
素 ;③如何 使用地图来解决生活 中的实
际 问题 。
相关 资料 , 整理成文后推举一人 , 在全班
( 口、 人 资源 、 形 、 地 气候 、 流 、 河 民族分
成共识 ; ③小组商议通过什 么途径 、 什么
它们 。
以 “ 小记 者”的身份对 当地 的 自然状况 方 式向有关 部门反映这些问题 ,并解决
学 生提供 了充分表 达 、 质疑 、 究 、 探 讨论 问题 的舞 台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动手 能力 、 发散思 维能力 、 合探究 能力 、 综 团
如何收集资料 , 如何整 理资料 , 如何运用 资料发现 问题 、 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
程 中, 小组成 员分工 合作 、 团结 一心 , 有 利于他们养成 良好 的合作意识和 团队精 神 ,同时让学生们在合作 的氛 围中感受 知识的熏陶、 探索 的快乐和心灵 的净化 。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发展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

通过对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发展能力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认识学生发展能力学生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发展能力包括:1.认知能力:学生应当具备历史和社会知识的掌握能力,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应当具备正确的历史和社会观念,对历史人物和社会事件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3.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环境和要求,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创新与创造能力:学生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5.沟通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进行沟通和表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校活动。

二、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以上学生发展能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历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2.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历史和社会教学应当加强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传授历史和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从学生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探讨和实践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习历史和社会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和文化,从而形成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上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将历史和社会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现象、判断价值观和进行社会参与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和社会过程中,需要从事实中挖掘和发现历史背后的规律和原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不同史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分析史料的意义和局限性,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观点。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多角度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历史和社会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政治、历史与公民、历史与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立体的历史和社会认知,促进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推荐各种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历史和社会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式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开展独立或小组的调查和研究,做一些展示和分享。

老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历史和社会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与社会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因此,教学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一、培养信息素养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必须要重视的。

学生需要发展获取、理解、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复杂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文化素养四、提高社会责任感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实,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进行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培养创新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发现课程中的不足,通过探索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如互联网、电子白板等,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该从学生发展能力出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文化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要:《历史与社会》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门崭新课程。

作为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不是天生所具有的,它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教师作为教育者和课程的实施者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在教改的实践中,我着重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综合素质合作创新读图阅读质疑实践能力社会在不断改革,课程改革也已与时俱进。

《历史与社会》正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之一。

在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大量地理名词,增加了相当分量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

继承了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内容的综合性。

教材这样的化难为易的编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强化了对学生方法的训练,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上收集资料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视野的扩大。

再说课程改革中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

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要求社会课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强调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重视实践活动和获得社会经验的过程,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我深有感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历史与社会》将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在内容设置上体现了历史、地理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既突破了学科界限,又更好地体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综合。

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久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过程,而且贴近现实,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

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识别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针对每一课题的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想到很多与此相关的课外内容。

针对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特点,在授新课前,我让学生讲些与历史、地理、时事相关的内容。

有的同学讲《地理百谜》,有的讲《历史故事》,有的讲《东方世界》栏目,有的讲《科学时空》。

这样不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不断地进行整合,并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二、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的能力。

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开放教学格局。

我在社会课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例如,调动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发挥特长生的特长,注重给胆小的同学“发言”的机会,为“淘气”学生提供他们活动的空间。

在小组学习中,注重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再如,社会课中经常开展一些调查,如“到社区调查”社区如何为居民创造方便的生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制定调查计划:时间、地点、调查路线、调查对象、调查报告的提纲撰写等。

完全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

教师只是提供一些供他们参考的意见。

尽管开始学生的调查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每个组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后,他们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以后的调查积累了经验。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观察、组织能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时代在呼唤教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社会学科本是许多学不重视,马马虎虎对待的学科,现今又不算中考成绩,这样一来,给教学带来更困难。

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这种情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故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语),在社会教学中,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很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兴趣,如针对学生正处于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旺盛时期的特点,突出社会教学内容的趣味化,这是加深学生印象,引起兴趣的途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画,搜集实物或制作教具等,配合课文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其兴趣。

这是因为“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兴趣”。

2.尊重每一个学生。

创造学认为,人人都有创造的欲望,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更不能打击学生的每一个想法,让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持久,让学生在尊重和鼓励的氛围中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教学具有开放性。

表现在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师生交流的互动性。

开放性的课堂应该是民主、和谐的。

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战争发生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世界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果会如何?你希望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吗?为什么?答案是多种多样,理由是百花齐放,学生在讨论辩驳中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

4.给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

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相互间汇报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

有时我还开展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自己导、自己演,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

如《张骞出使西域》就曾表演过。

四.培养学生从图象中挖掘有效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读图能力。

图象是反映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的重要信息载体。

阅读和使用图象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新教材图像系统完整、类型多样、版式活泼,有地图、景观图、照片、示意图、统计图等。

其中七年级上册,则增加了许多景观图,力求在知识传授上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新教材的图像内容相当丰富,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了信息资源,为学生各种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可能。

新教材的图像比较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较多的文字内容,图文并茂,图与文有机配合,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同时,由于文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减少了学生的“畏图”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例如《自然环境》这一课中讲述“气象万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对世界气候的多样性获得感性认识。

首先,图2-11标出了十多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图,说说图中共有哪些气候类型,从而引出气候多样、气象万千的标题。

其次,教材在《气候分布图》的边缘,给出6个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文字描述,并配以相应地区的人物头像,来描绘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使“死”的图像知识“活”起来,更容易使学生有亲近感。

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这些描述性文字,思考“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时使用了哪些词汇”或“这些词语主要说明了气候哪两方面的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书上的读图练习。

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形容自己家乡所在地的气候”,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这样,通过读图,学生获得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万千”和“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等地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学会了对气候特点进行对比和归纳,发现规律,并掌握了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处理能力。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彩,除图片、地图、卡通、名人名言外,还安排了作为扩展性知识的阅读卡。

在这些阅读卡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内容涉及历史、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有关的重要问题。

例如,讲《水上都市──威尼斯》时,提到“六七百年前,这里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威尼斯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

”那么,后来威尼斯为何会日渐衰落呢?教材正文中未提及原因,但是在阅读卡中学生能了解到这是因为“土耳其人截断了通往东方的贸易路线,欧洲人又开辟了新的航线,地中海作为贸易通道的地位日益下降。

”由于阅读卡内容简明扼要,对许多知识只是点到为止,学生阅读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他们的求知欲已被激发,渴望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例如,威尼斯鼎盛时期是何等的繁荣?欧洲人又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资料,使知识的获取不仅限于课本内,而且向课外延伸,从而使学生拓展视野。

从这一例子中不难看出,阅读卡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搜集、处理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就地取材”,对于教材中的“第一手资料”要珍惜,不能熟视无睹,轻易放过。

要主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理解资料──处理资料,使教材的正文部分和阅读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阅读材料真正地融入正文之中。

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断质疑,同时教师要更认真对待、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力求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敢于质疑。

并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在课堂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思考,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当时质疑,并可随时陈述自己的疑惑或见解,教师还可适当的启发、引导和点拨。

更要激励勇气,引导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学生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那么它会更积极更主动地提出各种问题,激发起更大的学习欲望。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对自己充满信心。

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a、用故事质疑。

讲故事质疑,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加深了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如学习《石油宝库》一目,讲伊拉克战争的故事,美国控制中东地区,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目的是什么?然后讲解波斯湾地区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带来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