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一阶段:“评”。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也和其它文体一样,往往只停留在笔答试卷上。
《新课程标准》强调“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并指出:“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这一单元,我和学生商量,采用了非笔答的形式考查:全班同学,每人选一首新诗(可几人合诵,可分角色),自配音乐,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进行。
并由大家选出十位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标准如下:①内容思想健康,流利背诵;②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晰响亮;③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艺术感染力,准确、鲜明、形象地表现内容;④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停顿,语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重音,拖音,颤音等;⑤仪态举止(包括上下台)、表情自然大方,恰到好处地辅以动作语言;⑥配乐恰当。
学生兴味盎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知识积极准备。
第二阶段:“学”。
这是诗歌学习的主要阶段。
这个阶段学习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读、悟、述、品、评、诵等等。
“读”是熟悉诗歌。
任务是大体把握诗意,初步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和读文章一样,学习诗歌也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构思,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读,可以是学生自读,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悟”是感悟诗歌。
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
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
“好的有分量的诗,往往只说出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没有说出来,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就不容易看了。
咱们必须把可以体会的体会出来,才算真能了解”。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
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琢磨品味,激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挥,通过想象领悟诗歌形象,猜测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熟悉诗词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手法在开始诗词教学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诗词的基本知识,例如诗、词的定义,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点等。
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常见手法,如比喻、借代、对仗、排比等,这些手法是诗词表达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开展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词鉴赏活动。
可以通过课堂朗读、诗词比赛、课外诗词秀等形式,让学生开展诵读和演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师要准备精美的诗词教材,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诗词作品欣赏,通过解读诗词的内涵和情感,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与理解能力。
三、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在诗词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
可以通过写诗词、填词、模仿古诗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品质量,同时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四、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背诵,提升语言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精华,通过背诵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名篇佳作,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要让学生逐行理解和品味诗句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通过反复的背诵和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鼓励学生参与诗词比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能力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诗词比赛。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能力。
参赛不仅是一次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也是一次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检验。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老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中学语文老师需要通过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
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古代诗词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观赏画作等,帮助学生培养细腻的艺术感受能力,从而为后续的诗词创作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其次,中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来培养他们的诗词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随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散思维,激发他们对于诗词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开展创作训练和指导除了培养审美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中学语文老师还应该开展创作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诗词创作的技巧和水平。
教师可以安排定期的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定数量的诗词作品。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诗词创作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积极性。
四、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与引导除了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中学语文老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引导。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等,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有关诗词创作的知识和技巧。
五、鼓励学生多样化创作最后,中学语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诗词创作。
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诗歌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和审美修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入手,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1. 提供丰富多彩的诗歌教材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诗歌教材,涵盖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等不同类型的诗歌,以丰富学生的诗歌阅读体验,拓展他们的诗歌视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 注重诗歌鉴赏课堂教学诗歌鉴赏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诗歌鉴赏课堂上,可以通过解读诗歌的意境、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通过对诗歌背景、诗人生平等方面的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3. 鼓励学生诵读和创作诗歌诵读是对诗歌理解的一种深化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比赛、诗歌朗读会等形式,鼓励学生用声音、表情和语调,传达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感知诗歌的美丽和力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
1. 创设诗意的课堂氛围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营造出诗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和向往,让他们在诗意的世界里游走,感知诗歌的美丽和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精品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是提高学生对诗歌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各个时期、各类别的优秀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诗歌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内在美。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赏析,帮助学生增进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诗歌欣赏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诗歌创作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在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方面,教育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基础知识在开始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之前,必须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如押韵、节奏、意象和韵律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经典诗歌作品,教育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要素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二、创设激发创作灵感的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育者可以创设一个积极、开放的诗歌创作环境。
这个环境可以包括观看诗歌创作相关的视频、组织诗歌朗诵会、邀请专业诗人进行诗歌创作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诗歌创作,并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三、提供创作素材和主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创作素材和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者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自然、家庭、友谊等常见主题的创作素材,以帮助他们更容易地进入诗歌创作的状态。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鼓励他们将所见所感转化为诗歌的语言。
四、进行创作实践和反馈实践是提高诗歌创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应该得到充分的机会来进行创作实践,并接受教育者的及时反馈。
教育者可以组织创作比赛或诗歌分享会,鼓励学生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其他人,从中获得肯定和改进的建议。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定期组织创作工作坊,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创作和互相评价,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五、鼓励多样化的创作形式诗歌创作并不仅限于传统形式,如抒情诗或古体诗。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诗歌创作,如自由诗、现代派诗歌、象征主义诗歌等。
通过了解和尝试不同的创作形式,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并拓宽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六、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习惯阅读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非常重要。
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和当代诗歌作品,并通过赏析诗歌的语言、意境和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平。
培养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关注课外知识的诗歌写作
培养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关注课外知识的诗歌写作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是他们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我们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关注课外知识的诗歌写作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并结合课外知识进行创作。
一、为中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机会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我们首先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创作机会。
学校可以开设诗歌创作的课程或者设立诗歌社团,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可以举办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培养中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要想培养中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诗歌阅读会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和阅读诗歌来感受其美妙之处。
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与解读一些经典诗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诗歌形式与韵律规律。
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创作技巧。
三、引导中学生关注课外知识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中学生在创作诗歌时,可以结合他们关注的课外知识,以此为创作的素材。
比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或历史知识点,将其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这样一来,既能增加诗歌的内容丰富度,又能让学生在创作中扩展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关注,写下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或者,学生可以通过诗歌记录一些历史事件,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通过关注课外知识,中学生的诗歌创作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与展示中学生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交流与展示。
学校可以组织诗歌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接受来自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革新和调整。
在初中阶段,语文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教学内容的鲜活性。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名家诗词的经典之处,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美;或者通过儿童诗歌、现代诗歌等形式来打破学生对诗词的刻板印象,使他们产生兴趣。
教师在选取课文时也要注重时代的选择,尽量选取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现代诗歌,让学生能够产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采用现代音乐与古典诗词结合的方式,制作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诗歌的内涵;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方法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诗词解析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美。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诗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学生的诗词感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自己的诗歌作品,或者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诗词作品,提高他们对诗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诗词,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跨学科融合语文诗词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
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
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用深刻的意象、艺术的语言构筑出美丽动人的艺术世界。
教
育界也普遍认为,通过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
验能力。
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应当注重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
中提高的语文的文艺素养。
首先,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对诗歌基本形式的教育。
诗歌是一种特别的文学形式,
它在文学中有着它自己的语言、形式和规律,学生应该通过诗歌教学,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
学会识别诗歌的各种技巧,音韵、韵律、格律、押韵、排比等一些诗歌的基本形式。
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基本的形式,才能真正地欣赏一首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艺术的
美。
其次,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对诗歌内涵的教育。
学生在欣赏一首诗歌时,需要了解
其中诗人的审美情感和思想,体会诗歌所传递的意思和情感,体味诗歌所表达的美。
因此,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发掘诗歌内在的深意,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手法和情感,使学生在理解
诗歌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欣赏其语言之美、意象之美、创造之美、情感之美等方面的
美。
再次,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体验教育。
诗歌是一种情感共鸣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通过感官的直接接触,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从
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造力。
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让
学生深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与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让他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彻底陶醉于其中。
诗歌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语感
诗歌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语感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文学形式,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观感。
本文将探讨诗歌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语感,并通过一些实例来支持这一观点。
第一部分:诗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诗歌是语言的精粹,它以简练、押韵和节奏感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
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和创作诗歌,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诗歌要求使用准确和精炼的词汇来表达意义。
学生在创作诗歌时需要思考每个词的选择,并将其组织成韵律优美的句子。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敏感度。
其次,诗歌通常使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这要求学生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最后,诗歌的朗诵和表演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要求。
通过朗读诗歌,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语调和节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诗歌培养创造力创作诗歌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方式。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恰当的词汇、构建有内涵和感情的词句,并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种创作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
此外,创作诗歌还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事物,激发他们发现和思考世界的独特方式。
第三部分:诗歌培养审美观感欣赏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观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阅读名家诗歌及其赏析,学生能够体验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和哲理,培养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学生从诗歌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并从中汲取情感上的满足和灵感。
同时,通过学习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诗歌,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体验。
总结: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观感的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创作和欣赏诗歌,学生能够提高词汇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诗歌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欣赏。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狸和乌 鸦》 一文 , 我充分利用 课 文 , 让学 生在 学 中思 , 思 中疑 , 鼓 励他 们敢 于 超 出书本 , 超越教 师 , 用 发展的眼光 去发 现问题 解决 问题 , 培 养学 生的 创新 思维 。 如: 我利用结 尾悟空 白, 培养思维 的创造性 。文 中最 后一 句写“ 狐狸 叼起 肉 , 钻 到洞 里去了 。 ” 我引导学 生展开 , 从 不同角 度去考 虑 : 钻 回洞 的狐狸 得意 洋洋 地 夸 自己聪明 , 笑乌鸦是个 大笨蛋 ; 有的说狐狸 美美吃了一顿 , 然后舒 舒服服地 睡 觉 。我接着 问: “ 当乌鸦眼睁 睁地看 着狐 狸 叼着 肉钻进 洞 时 , 乌鸦 会 怎么 想
一
如 何 培 养学 生 的 自学创 新 能 力
柴 海 平 河 北 邯 郸 市 第 十 九 中 学
【 中图分 类号 】 B 8 4 8 . 2
文献 标识 码 : B
0 5 6 0 0 0
文章编 号 : 1 6 7 3— 8 5 0 0 ( 2 0 1 3 ) 0 3— 0 0 9 0 — 0 1
祖 国 Βιβλιοθήκη 呢?一石 激起千层浪 , 有 的说 乌鸦很后悔 , 它明 白了狐狸说 自己歌唱得 好听 , 是 为 了骗 自己嘴里 的肉 ; 有 的认 为乌鸦会这 样说 ‘ 这下该 怎么 办?孩子 们还 没有
饭 吃呢?我真不是个 好爸爸 ’ 。我适 时加 以引导 : 以前 我们还学 过有 关乌 鸦 的 哪篇 文章?话音未落 , 一个学 生就叫起来 : 老师, 我知 道 , 我们在 一年 级 的时候 还 学过《 乌鸦 喝水 》 这篇 文章 。这 时我 紧迫 不 舍 : 它 们有 什 么不 同? 为什 么? 学生们各抒 己见, 课 堂气 氛十分活跃 。有 的说 : 《 乌鸦 喝水》 这篇 文章 中的乌鸦 很 聪明 , 能够 动脑筋 ; 而《 狐 狸和 乌鸦》 这篇 文章 中的 乌鸦很 愚蠢 , 被 狐狸 给蒙 骗了。有 的说 : 乌鸦爱 听好 听 的话 , 所 以被狐 狸 给蒙 骗了 。有 的说 : 乌鸦 真聪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1.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背景和内涵,激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逸事、社会背景等手段,使学生产生对于诗词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诗词的学习中。
2.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悟能力。
诗词作为文学的精华,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意境,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于理解诗词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诗词的意象、描写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培养他们对于诗词的感悟能力。
3.开展艺术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精华,通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可以组织学生观赏名家诗词的朗诵、诵读,欣赏名家的作品诠释等活动,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
4.注重诗词的真实性和可理解性。
诗词的真实性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共鸣;诗词的可理解性即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不过于晦涩难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近的诗词,通过学生生活经验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诗词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诗词的内涵。
5.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诗词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吟诵、诵读、创作等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合唱某个名作诗词,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诗词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均可以与诗词进行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宽学生对于诗词的认知范围,提升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感悟能力、开展艺术欣赏活动、注重诗词的真实性和可理解性、突出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诗歌写作教学有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诗歌写作教学有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诗歌写作教学是中学生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能够促进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下我将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培养创造力几
个方面论述。
诗歌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它要求
用有限的词语表达出深刻的意境、丰富的情感。
通过诗歌写作训练,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
的思维敏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精心选择和搭配词语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在诗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和感觉,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
敏感度和理解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在阅读、写
作和口语表达方面都会更加流利和准确。
诗歌写作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它融合了
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来表达。
通过学习诗歌写作,中学生可以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诗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他们会学会关注并思考诗人在使用
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用意和意义,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诗歌写作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它要求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诗歌作品。
通过诗歌写作教学,中学生会学会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他们会学会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
心感受和理解,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学方案中的现代诗教育与创作能力培养
教学方案中的现代诗教育与创作能力培养引言:现代社会中,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而现代诗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教育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教学方案中如何融入现代诗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现代诗教育的意义现代诗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创作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现代诗教育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现代诗教育在教学方案中的融入1. 融入语文教学现代诗教育可以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学习现代诗歌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代诗歌创作,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融入艺术教育现代诗教育也可以与艺术教育相结合,通过学习现代诗歌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
3. 融入社会实践现代诗教育还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和创作现代诗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可以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关怀和呼吁。
三、现代诗教育对创作能力的培养现代诗教育对学生的创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现代诗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中文诗词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诗词认知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策略,帮助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基础,只有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学生才能看懂诗词中复杂的文学表达和形象的描写。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现有的词汇量,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古诗词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中的生僻字、熟语、俗语等,鼓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古诗词以增加词汇量。
二、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表现出的古代文化背景也是学生需要了解的。
例如,学生通过了解唐代“诗经风格”和宋代“破诗风格”,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特征和它们表现出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和理解古诗词。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引导学生阅读史书、名人传记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视角阅读古诗词古诗词是多维的,既有语言音韵、句式结构等层面,也有情感、意境等层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理解古诗词,包括按字词、按意境、按表现手法等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理解古诗词。
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演变历程。
四、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古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介绍外国古代文学作品,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五、启发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古诗词是历代文学大家借助语言编织的艺术品,也是他们对人生、自然、社会种种方面的感悟与思考的产物。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找到自身灵感,体验艺术的乐趣。
论初中新诗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记叙 文 的讲 解相 对透 彻 , 歌似 乎 被大 部分 教 师放 置 于次 诗
要 的 位 置 , 语 文 教 学 中 充 当着 一 种 “ 赏 析 ” 角 色 。 诗 在 被 的
传统也 是格格不入 的。” 审美 能力培养 的过程 , 价值观不 Ⅲ 是
断形成 的过程 , 是 人文关怀 的过程 。 也 每 个 人 的 审 美 能力 都 不 同 ,这 一 特 质 也 让 我 们 在 审 美 中 产 生 自 己独 特 的 个 性 。“ 会 容 许 个 体 为 自 己 , 是 关 注 社 这
歌 是 一 种 形式 简 洁 、 意蕴 深 刻 的 体裁 , 里 行 间深 藏 着 作 字 者 的情 感 和思 想 , 歌精 简深 刻 的语 言 也是 其他 文 体所 不 诗 能 替代 的 。通 过新 诗教 学提 高学 生 的审美能力 是一 个新 的 话 题 。新诗 以其 独 特 的语 言艺 术感 染 学生 , 使学 生 获得 美 的感 受力 , 而 在 写作 、 从 阅读 或者 观 察 生 活 等方 面 的能 力 都 有所提 高 。
功 能 因 为 ‘ ’ 特 性 和 本 质 , 成 为 诗 的 最 重 要 、 根 本 的 美 是 而 最
活经历 、 知识 深度 为基 础 。每一个 人 的审美 能力都 不 同 。 因
为人与 人之间看 待事物 的角度不 同 、 侧重点 不 同。但 审美能 力 也不 仅仅具 有 “ 专属 性 ”审 美能 力有共 通性 , 以人们 在 。 所
动有趣 、 予新 诗新 的意义 , 赋 而且 能激发 学生在诗歌 方面 的潜能 , 使他 们善 于观 察生活 、 感悟生 活 从 而更具诗 意地生 活。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语文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诗词教学的目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明确培养认知能力的目标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诗词欣赏中,能够辨析诗词的意境、韵律和表达方式,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感知诗词的美感,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和生活情感的表达。
只有明确了这些具体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可以采用讲解法、导读法、对比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韵律和表达方式。
还可以结合诗词朗诵、音乐欣赏、戏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诗词的认知。
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对诗词的解读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深度解读,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对诗词的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或者给学生一些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诗词作品。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注重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论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论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诗歌是人类文学的瑰宝,是一种运用语言艺术创作出来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高中生作为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因此培养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从课堂教学、诗歌阅读、诗歌创作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诗歌鉴赏的过程。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进行课堂教学,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加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其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度。
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诗歌朗诵、诗歌创作比赛、诗歌分享会等,激发学生自发地参与和学习,增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参与诗歌鉴赏的积极性。
二、拓展诗歌阅读,提升审美能力三、鼓励诗歌创作,培养文学素养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通过诗歌创作来进行。
诗歌创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者组织一些诗歌创作的比赛、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使诗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通过诗歌创作,学生可以理解诗歌艺术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诗歌是我们伟大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都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但是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
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我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
课前要导趣,如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我利用投影展现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陶醉时,就用录音机放一段轻音乐,再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又如在教学《江雪》《咏柳》这类写景的古诗时,新课伊始,我出示图画,播放相关乐曲,让学生听一听,这样能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中,有时我巧用音乐渲染气氛,精心设计有趣的板书,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细读感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小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鼓励学生细读感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
浅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几种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几种能力的培养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
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成为国人的骄傲,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
“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首要目标。
换言之,就是要摒弃教学实践中一惯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法,修正较纯粹的架空分析的教学模式,努力挖掘作品的审美符号功能,注重诗歌自身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逐渐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从中获得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审美思想和语文能力,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整健全的人生修养。
明确了高中诗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那么,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则是诗歌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要防止僵化的、片面的解读,鼓励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审美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呢?这就需要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比较、联想和鉴别,使学生思维呈现新颖、独特、有意义的趋向。
对于一些有关联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认真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有异中有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对作品的掌握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从而锻炼出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诗歌欣赏”题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语言概括,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的看法。
目前的高考全国卷、上海卷等均要求考生用文字来表述,对诗歌欣赏的表达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察。
他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壶里的汤圆儿”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读懂了,弄清楚了,还得写通顺了,且表达准确了,才可能得高分,得满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到了首位,在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中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并要求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①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都是新诗,属于文学作品单元。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
教学中,很容易将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于提高学生能力不利。
怎样贯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能力培养,历来是一个难点。
笔者就这一单元的教学所得,从“导”“学”“评”三个阶段谈一谈教学体会。
第一阶段:“导”,它包括“学前导”和“学中导”。
一般“导”,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材料,向学生简介该诗的主题、情感。
但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向学生介绍,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
诗歌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导”法也应生动活泼多样。
教材所选
的诗歌,大多是一些名家之作,现在学生手里有关这些作家和作品背景方面的资料很多:教参(我从不反对学生手里拥有语文教参)、课外书籍、网上资料,比比皆是。
应激发学生自己做课前准备,自查资料,课上向大家展示自己查得的成果,大多数学生都有极强烈的表现欲,做起来非常起劲。
学生自查资料,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师也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并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资料来源。
“导”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的情景,将学生引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有些诗歌,教师一上来就可以范读,将学生“导”入诗歌的意境中。
“范读,教师范读,尤非讲究不可。
”②教师的精彩的范读,常常会使学生跃跃欲试,急于模仿。
“导”的方法多种多样,应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能让学生去读书、查资料、动脑思考的方法,灵活运用。
第二阶段:“学”。
这是诗歌学习的主要阶段。
这个阶段学习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读、悟、述、品、评、诵等等。
“读”是熟悉诗歌。
任务是大体把握诗意,初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和读文章一样,学习诗歌也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构思,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读,可以是学生自读,也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悟”是感悟诗歌。
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
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
”
③“好的有分量的诗,往往只说出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没有说出来,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就不容易看了。
咱们必须把可以体会的体会出来,才算真能了解。
”④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
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琢磨品味,激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挥,通过想象领悟诗歌形象,猜测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述”要强化形象描述,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
可以是教师运用富有感情的有响声有光彩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在“导”时,要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
对学生的“述”,教师应教给以方法,如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抒写入手,抓住具体的形象,用语言将这一形象描述出来;再如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自己头脑中那幅幅画面描绘出来。
这一步既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述”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
“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
清代诗人吴修龄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喻之为米,认为一般的文章只是把米煮成饭,诗则是把米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
⑤诗歌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去“品酒”,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这一点,和“悟”相一致。
“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可示范性
地讲一些精妙的词,让学生学会“品”的方法;更多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品”,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评”是谈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谈自己对诗句字句的看法,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入角色诵读诗歌。
通过诗歌的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等,体味并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朗诵时要求朗诵者“进入到原作品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即所谓‘进入角色’,把原作品创作时燃烧着的思想感情,在朗诵中再一次燃烧起来。
”⑥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诗歌,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再现诗歌的激情,和诗人产生共鸣,并用好“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蕴含的美。
学生在练习“诵”中进一步学会学习,大大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阶段:“评”。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也和其它文体一样,往往只停留在笔答试卷上。
《新课程标准》强调“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并指出:“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这一单元,我和学生商量,采用了非笔答的形式考查:全班同学,每人选一首新诗(可几人合诵,可分角色),自配音乐,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进行。
并由大家选出十位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标准如下:1.内容思想健康,
流利背诵;2.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晰响亮;3.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溶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艺术感染力,准确、鲜明、形象地表现内容;4.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停顿,语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重音,拖音,颤音等;5.仪态举止(包括上下台)、表情自然大方,恰到好处地辅以动作语言;6.配乐恰当。
学生兴味盎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知识积极准备。
朗诵会上,较为准确地再现了诗歌意境。
朗诵准备、台上表演以及相互评价,无疑使学生的理解、欣赏、表现、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诗歌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教师适当的精当的“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