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与地区发展的空间关系研究--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研究91

临空经济与地区发展的空间关系研究——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为例

1 临空经济与临空经济区

1.1 概念与内涵

临空经济(airport economy )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指在特定区域依托机场(尤以国际性枢纽型机场为代表)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从空间模式看,是以机场为内核、各种经济资源要素集中,并逐渐向机场周边地区扩散,协同发展形成的区域经济模式。从历史进程看,临空经济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

与临空经济紧密相关的临空经济区(airport industrial park ),是指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1)区域概念,即区位条件。临空经济区必须是中枢机场的所在地,以枢纽机场为依托,客流量和货流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且,机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2)产业概念,即临空产业。临空经济区已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与机场、航空运输直接相关或间接关联的产业,如空港服务业、航天航空产业、物流急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业和现代制造业等。

(3)经济概念,即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区是在枢纽机场的客流量和货流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机场周边的区域经济达到一定的发展高度之后,以空港为核心,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区域发展与空港形成相互关联和依存的互动关系。

临空经济与地区发展的空间关系研究

——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为例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port Economy and Loc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n Peripheral Locality of Pudong Airport

周筱兰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周筱兰

临空经济是在依托机场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区是其空间载体。首先对临空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培育临空经济区的时空结构模式;进一步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例,探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等相关课题;最后,就国内方兴未艾的“空港城”建设热潮,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Airport economy is the new economic form which is near the airport especially including a big stream of people and cargo, and its special body is airport industrial park.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airport economy, and citates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propose the pattern of how airport industrial park comes; Further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locality by Pudong Airport as the example, explains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industrial choice an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so on; Finally, facing on the domestic wide of “the airport city”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

Keywords

临空经济 | 临空经济区 | 浦东机场 | 产业发展 | 空间结构 Airport economy | Airport industrial park | Pudong Airport |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Spatial structure

作者简介

在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布局服务型产业和关联型产业,机场与临空区互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规划上,呈现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

城市研究

92上海城市规划 | 2011 | 4

图1 临空经济区的时空格局示意图

图2 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区位图1.2 经验与启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型机场的发展相继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机场建设模式,呈现出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开发模式转变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依托机场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纷纷在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布局服务型产业和关联型产业,机场与临空区互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规划上,呈现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如德国的法兰克福,日本的东京等。此外,各地还同时推出临空地区开发建设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因地制宜建设空港城,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达拉斯、阿联酋的迪拜等(表1)。

综合国际经验可知,临空经济区的培育养成,需要经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并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核心区—紧邻区—相邻扩散区—外围辐射区”的圈层结构,其时空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基本规律是:

(1)起步阶段,在1公里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主要以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的产业为主,包括航空物流业、商业零售业、航空食品业、航空器维修业、保税仓储业等,在机场周围零星分布着宾馆、银行、餐馆等,相互联系不多。

(2)发展阶段,非航空服务业增多,形成豪华酒店、商业中心、旅游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依靠机场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企业,占据5公里的空间地域范围的,主要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通信业、特色花卉业等。

(3)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比重上升,在10公里的空间地域范围内并不断向外延伸发展,商务贸易、旅游博览、会务会展、文化娱乐、教育科研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

2 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空间规划实践

2.1 发展背景

到2020 年,上海将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

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

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外,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试先行、后世博效应的持续释放、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型商用飞机项目的有效带动、新城建设的有序推进,都是浦东机场地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应成为这一地区未来发展思路的主线。

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