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现状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养老现状分析研究

刘迪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状况日趋严重,加上时代发展为农村青壮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农村养老出现危机。本文是作者在对河北省T市L县某乡镇老年人养老状况进行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养老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资源配置、养老传统、现实条件等角度对存在问题做出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原因分析

一、引言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达到均衡状态,区域养老方式及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8亿①,其中有超过50%以上居住在农村,全国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人,其中有60%生活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农村青壮年为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比例已经达35%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日益严重的空巢趋势削弱了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功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开始显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是较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状况依然处于薄弱环节,其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同时,由于其他家庭主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

将农村与城市养老条件和现状相比,两个区域在养老传统方面相差甚微,但是在现实环境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服务等资源配置方面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一)基础设施条件尚需改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我们在看到这些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农村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在对河北省某T市L县某乡镇的实地走访中,发现当地的交通、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为老年人提供晨练等活动的广场每个村庄只有一个,并且比较简陋,器材和场地都十分有限;另外为老年人提供的娱乐设施十分有限,许多观影区、读报区形同虚设,无法满足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需求。

(二)医疗资源不足

在对河北省T市L县某乡镇的实地走访中,获知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费体检的机会,但由于医护人员、医疗设备有限,只能保证老年人获得常规检查,应对疑难杂症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当地的卫生院、诊所医疗设备简单,药品资源也十分有限,例如,用于老年人慢性病的药物由于保存条件要求比较高,当地诊所几乎无法提供,用药老人只能去距离较远的定点医疗点购买。另外,医疗应急能力十分弱,几乎没有应对突发急症的老年人的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无法实时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三)自主选择能力弱

在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大多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还未得到发展和普及,甚至被村民排斥。多数老年人认为将子女抚养成人,自己却去养老机构养老是一件毫无光彩的事情,家庭养老符合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养老预期。并且在调查中,在“老年生活由谁主导”选项中,多数老年人选择了“全权由子女主导”这一选项,对子女有较强的依赖性,可见老年人在晚年养老生活的安排中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加上一些老年人受“担心自己会给儿女添麻烦”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儿女的负担”,对子女具体的养老行为不做过多要求,无形中进一步弱化了老年人自主选择自身养老方式以及安排晚年生活的能力,这会对老年人养老状况及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现状原因分析

(一)收入水平低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并且收入来源具有非连续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年轻时务农,年老时除薄弱的基本养老金外,不再有其他方面的主要经济来源,不能自给自足;同时,子女的补贴又具有主观性,只有一部分子女能够做到定期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多数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费提供具有不定期性,没有规律可言,导致其晚年生活水平甚至不如壮年时的水平高,限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农村老年人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为基本生活支出以及看病医疗支出。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农村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其日常医药花销甚至已经超过其衣食住行的开支,甚至有老人为了满足日常的医药花销,不得不在生活、娱乐方面缩减开支,严重影响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甚至危害其身体健康。

(二)投入力度有限

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地区发展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精准扶贫有力推进,乡村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农业、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等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通过深入了解农村现状,特别是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发现农村养老事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养老事业还未形成一套配套完整、有程序可依的标准和体系,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几率越大,大多数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慢性病,因此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支出,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由自己或子女承担,来自农村合(下转第35页)

项目来源: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Fund Project of Hebei University;项目编号:hbu2018ss08。

食清单和健康的生活指导。老年人健康报告也会定期发送给医疗机构。在给出老年人身体报告后,医疗机构通过提供远程诊断、处方咨询、医学知识普及等服务,与在线平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超出正常范围的,健康管理平台将以通信的形式自动通知系统中受约束的保管人。当老年人去医院时,日常健康数据的结果可以用来做医生的诊断。当老人身体不适或意外失去亲人时,他们可以通过一个“一键寻呼机”和一个健康手镯向背景发送救援信号。后台将根据信号向合作组织提供老龄服务,并酌情处理。此外,老年家庭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访问平台系统,详细了解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是医疗与维护相结合的平台。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为准确把握供需关系提供了途径。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医疗资源集中、操作模式单一的问题。同时也为双方信息的整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大程度的节约了资源。

(二)与社区服务平台对接,促进线上线下多模式结合

鉴于居家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使空巢老人享受到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将老年服务平台与社区服务平台相结合,使老年人获得文化娱乐、维修、美容、美发、物流、社区便利店、药店、餐饮、网购、心理舒适等综合服务。老年人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将上述服务需求上传到系统。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将信息分发给提供不同服务的企业或社区服务站的员工,为老年人提供“基于订单的服务”。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目前,一些老年人更被排除在智能设备之外作为负担。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社区和养老机构的帮助下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使用,从而培养老年人对这种设备的认识和依赖性。动员工作人员为老年人着装,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定期开展社区示范,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展示平台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建议。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扩大社会宣传,提高项目的社会知名度和接受度。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整合“互联网+养老”政策体系

政府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让很多社会资源帮助“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顺利进行。通过政府的不断引导,可以用市场的方法解决与养老服务面临的很多结构性问题。

(五)打造安全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化团队

针对平台安全和线下服务跟踪不足的问题,可以建立防御系统,保护系统安全,兼顾各方权益,响应政府对平台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标准。老年服务供需双方信息同步联网,实现实名制。供应商的信息可以由家庭查看、咨询和选择。对需方的信息也应进行实名认证和核对,并进行核实,为服务人员提供安全依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护士培训体系,不断更新护士知识和技能,建设专业服务队伍。积极与合作伙伴沟通,评估运营效果,定期整理服务人员反馈信息,跟踪服务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健全运营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金娟.“互联网+”视域中透视社区养老服务走向[J].北方经济,2016(11).

[2]贾伟,王思惠,刘力然.我国智慧养老的运行困境及解决对策[J].中国信息界,2014.

[3]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4]陈莉,卢芹,乔菁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人口学刊,2016(3):67-73.

(上接第33页)作医疗的医疗补贴对于高额医药费来说简直杯水车薪,再加上农村老年人口几乎不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因此其面临的医疗负担依然很重。另一方面,村级卫生院医疗费用虽然不高,但存在规模较小、设备简单、医护人员不足、医疗水平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求,同时,村级卫生院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卫生与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政府对医疗资源的分配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规划,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传统观念影响

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更加倾向于家庭养老,不愿意入住养老院等机构进行养老,但是由于人口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家庭养老功能被不断削弱,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家庭照料,无法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调查显示,即便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中能够获得日常生活照料,但子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等精神需求的关注度却不高,多数老年人有孤独寂寞的情绪,甚至有少数老年人存在轻生、厌世等自杀倾向。深入思考多数人倾向于家庭养老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子女的认知和观念也发挥重要作用,爱面子、虚荣等思想的作祟使得他们宁愿“打肿脸充胖子”,也要将父母留在家里养老,把将父母送入机构养老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一般情况下,需求影响供给,受多数人的选择倾向影响,农村地区对社区社会化养老以及机构养老需求不高,调查中只有极少数老年人“接受政府对其提供社会化养老”,造成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养老服务机构的扩大与设备配置更新,不利于养老服务多样化发展,进一步阻碍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四、结语

通过走访、交流等方式,获取了河北省T市L县某乡镇的养老状况以及部分老年人的诉求,由点到面的对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现状及原因做出分析,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为出发点,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农村居民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现有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在关注农村养老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成本以及心理负担,对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tjsj/pcsj/.

参考文献:

[1]刘媛媛.中国当代老年人养老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国经验研究,2014(7):241-243.

[2]田玲.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及养老保障支撑体系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4):34-37.

[3]银平均,黄文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 2011(2):195-199.

[4]张邦辉,杨乐.贵州省劳动力流出地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现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2): 97-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