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2月清史研究Feb12006第1期S t udies i n Q i ng H isto ry N o11文化研究
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
李良玉
[摘要]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的各类书院中,历史教育均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书院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历史教育内容的扩大以及历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等,均为前代书院所不及。书院长期积累的一些有益的历史教育经验,在今天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书院清代书院历史教育特点借鉴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87(2006)-01-0070-09
Acade m ies and H istor ica l Educati on i n the Q i ng Dynasty
A cade m i es reached the apex of the ir deve l op m ent in the Q i ng dynasty1A ll academ ies regarded h i stor i ca l education as an i m portant co m ponent of t he ir curricu l u m1Scho lars a ttached m ore i m po rtance t o hist o rical education,expanded its con-tent,and an increasi ng nu mber of st udents rece i ved historica l i nstructi on1St udy ing the h i stor i ca l curricu l u m of Q i ng acade-m i es affo rds abundant and pro fitab l e experiences for contemporary education1
书院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自唐至清,书院在中国古代存在时间达千余年之久。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鼎盛时期,其新建书院数量之多、书院之普及、书院种类之齐全、内部规章制度之严密以及学术成就之突出,均是前代书院所无法比拟的,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和学术的繁荣,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代书院从其教育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但无论在何种类型的书院中,历史教育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历史教育成为书院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历史以及地方志书均被纳入历史教育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历史教育的内容,历史教育的对象同前代书院相比也更具广泛性。一些史学大家、著名学者讲学于书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教学方法和历史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遗产,在今天仍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清代书院的兴盛与
历史教育的发展
清代的书院政策经历了一个由禁止、限制到鼓励、提倡,最后到改革、废止的发展、演变的过程。顺治时期,一方面由于清朝统治尚未稳定,另一方面也鉴于明末士大夫藉书院讲学抨击时政的教训,诏令各地/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0¹。在清廷的压制下,清初书院的发展步履维艰。康熙以后,伴随清朝在全国统治的
[收稿日期]2005-3-15
[作者简介]李良玉(1963)),男,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阜阳236032 70
渐趋稳定,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清廷对书院的政策也由抑制转为提倡。康熙、雍正、乾隆多次为各地书院御书匾额,颁赐书籍,清代书院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清代,修复及新建书院达4365所。º从其教育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二是以考试时文为主,为科举服务的书院;三是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四是以西学为主,为培养时务人才服务的书院。在各类书院中,历史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视,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清代初期,一方面由于宋明理学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对理学的倡导,因此理学在书院教育内容中占了主导地位。如高世泰主持无锡东林书院,聘请陆世仪、施璜等理学家讲学其中,以继承东林先绪为己任;孙奇逢主讲苏门百泉书院达25年之久,使苏门一地/遂为海内理学渊薮0;李颙主讲西安关中书院,以弘扬关学为己任,使关学盛极一时;张伯行倡建鳌峰、文溪、紫阳等书院,崇程朱理学,刊理学著作数十种;耿介主讲嵩阳、大梁等书院,恪守程朱;邵念鲁主讲姚江书院,宣扬陆王;施闰章讲学景贤、鹭洲书院,主张朱陆同归。
在以传播理学为主的书院教育中,历史教育是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汤来贺在其制定的5白鹿洞书院学规6中强调:/世俗读书,其学者不过认真举业,未敦实学也,他年纵掇巍科,而六经、廿一史,茫然不知为何物,则平日不潜心之过也,又安能通达时务,济世而安民哉!0»康熙五十六年(1717),李文炤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学规以立身、敦品、养性等教育士子,同时强调了学史的重要性,认为/学者欲通世务,必须看史0¼。陆世仪制定分年读书程序,认为一个人在5)30岁为读书时期,其中5) 15岁为诵读时期,15)25岁为讲贯时期, 25)30岁为涉猎时期。在他所开列的各个阶段的必读书目中,历史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在讲贯时期,要阅读5资治通鉴纲目6、本朝史事、本朝典礼、5文献通考6等;在涉猎时期,要阅读5二十一史6、本朝实录等。张伯行在所订5紫阳书院读书日程6中,告诫诸生要深研经史,留心世务,淹贯博通,并要求/每日看史,自某处起至某处止,有所发明论断,悉书于后0½。李颙制定的5关中书院学程6亦要求诸生/每晚初更,灯下阅5资治通鉴纲目6或濂洛关闽及河会姚泾语录0¾。
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为清朝统治服务,自顺治二年(1645)始,清廷即在其占领区开科取士,并逐渐扩展到全国。由于科举制度是清代知识分子步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因此以讲授举业、考试时文括帖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书院在清代书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经久不衰。在这类书院中,历史教育也是其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自乾隆年间开始,在殿试时务策中增加了大量的关于经史方面的内容,使专心科举的士子不得不学习经史书籍。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殿试试题称:/史有二体,纪传法5尚书6,编年法5春秋6,有志三长之学者,夙习发明书法,考异集览百家之言,能研核折衷而切指其利病否?0¿乾隆三十一年(1766)试题云:/史以重彰瘅而体例不必尽同,5循吏6、5儒林6,始于5史记6; 5文苑6、5独行6,始于5后汉书6;5忠义6始于5晋书6,5道学6始于5宋史6,其分门各当否?5梁书6有5止足传6,5隋书6有5诚节传6,5唐书6有5卓行传6,同异果何如也?0À五十二年(1787)试题谓:/史非徒纪事,所以监先式后,等百世以为因革损益者,则表、志尚矣。顾曰书、曰志、曰考,或有或无,或取他家以益之,或越数代以补之,或统及古今,或并详五朝,征其体例,能较然欤?0Á在科举指挥棒的带动下,各地书院纷纷改订章程、学规,聘请经史大家来书院讲学,以加强对生徒经史功底的训练,历史教育在那些专事举业的书院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如史学家章学诚先后受聘于直隶的定武书院、清漳书院、敬胜书院、莲池书院和河南商丘的范文正公书院等,在其制定的5清漳书院条约6中,强调/大义乃通经之源,古论乃读史之本0,要求诸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5六经6、5三史6,诸子百家0,均要/切磋究之,抵于古人之学0Â。乾隆三十一年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