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肘关节僵硬治疗研究进展

肘关节僵硬治疗研究进展
肘关节僵硬治疗 以恢复肘关节功能 活动 度为最 主要 目的 ,同时还要求达到肘关节稳定及活动时减少疼痛。
作 者 单位 :200233, j 海 交通 大学 附属 第六 人 民医 院骨科
2.1 非 手 术 治 疗 非手术治疗 包括 药物治疗 、放射 治疗 、中医治疗 、康
复治疗等 ,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 旨在 抑制伤后 、术后 异位 骨化形成 ,从而预防肘关节僵硬 产生 ;中医治疗 和康复治 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僵硬关 节 的功 能 ,并 且使部 分病 人免 除手术 。非手术 治疗一 般在术 后 、伤后 6个月 内进 行 ,因为异位骨化未成熟时的治疗效果较好 。
· 160 Biblioteka 国 际 骨科 学杂 志 2013年 5月 第 34卷 第 3期 ]nt J Orthop,May 25,2013,Vo1.34,No.3
肘 关节 僵 硬 治疗研 究 进 展
张 经 纬 汪春 阳 范存 义
摘 要 肘 关 节僵 硬 在 临床 上 较 常 见 ,常 由创 伤 、烧 伤 、关 节 炎 等 引 起 。 药 物 、放 疗 可 减 少异 位 骨化 生 成 ,从 而 减 少肘 关 节僵 硬 发 生 ;中药 熏洗 、电针 、小针 刀 对 肘 关 节僵 硬 有 一 定 疗效 ,但 是 否 具 有 治 疗 普 遍 性 还 待研 究 ;开放 性 手 术 治 疗是 标 准 治 疗 方 法 ,疗 效 确 切 ,结 合 铰 链 式 外 固定 支 架 可 恢 复 更 多肘 关节 活 动 度 ,但 其 应 用指 征 还 存 在 争议 ;随 着 关 节镜 技 术 发展 ,关 节镜 下松 解 术 疗 效 得 以 肯 定 ,但 关 节镜 下 手 术 与 开 放 性 手 术 两者 指 征 尚未 明 确 ;全 肘 关节 置 换 术 存 有 高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其 手 术 指 征 有待 进 一 步研 究 。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综合研究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综合研究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综合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医学领域中,中医和西医作为两大主要的医学体系,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与西医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综合研究进行探讨。

一、中医对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特点和方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阴阳”和“气血”的平衡,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所致。

因此,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首先会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体检。

接下来,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其中,针灸疗法以刺激人体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舒缓疼痛的目的。

一些骨伤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在中医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此外,中医还非常注重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根据中医的理论,饮食不当和生活习惯不良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从而诱发和恶化骨伤科疾病。

因此,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时,中医会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建议,并指导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二、西医对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特点和方法作为现代医学的代表,西医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西医以解剖、生理、病理等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现代医学设备和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西医通常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关节脱位等骨伤科疾病,西医通常会通过手术进行修复。

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过去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了彻底治愈。

此外,西医还发展了一系列物理治疗方法,如矫形器、理疗仪器等,用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药物治疗是西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另一重要手段。

西医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可以缓解炎症、减轻疼痛、促进骨骼的修复和生长。

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地控制骨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的疗效研究

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的疗效研究

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的疗效研究肘关节挛缩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疾病,常见于长期过度使用肘部肌肉或者肌肉受伤等情况下。

这种疾病会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近年来,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的疗效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一种中医药疗法,其主要成分是小针刀松和正清风痛宁。

小针刀松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而正清风痛宁是一种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肌肉痉挛和疼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50例肘关节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30-6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有明显的肘部肌肉痉挛症状,包括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和疼痛等。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持续4周。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进行相关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治疗结束后,该组患者的肌肉僵硬感明显减轻,活动范围也有所增加,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而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较差,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药物副作用。

研究还发现,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方面也有显著提高。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0%,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明,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具有明显的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

在治疗机制方面,小针刀松解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肘关节挛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药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有关。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来康复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来康复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来康复一是肘关节遭受了非常嚴重的创伤,且愈合比较差,导致骨性结构遭受了严重破坏,关节韧带也遭受了严重损伤。

这不仅加大了手术固定难度,即使完成手术,在早期进行肘关节康复锻炼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功能障碍。

二是选择持续的制动肘关节。

肘关节术后患者过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可能会对术后康复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若因此选择持续制动关节的方式,最终会导致关节出现功能障碍。

术后持续的关节制动会对关节带来较大的压力,如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发生粘连;后续随着持续制动时间的推移,还会引发肘关节肌腹短缩;原本关节软骨没有损伤,受持续制动影响,软骨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引发严重的术后功能障碍。

三是术后疼痛。

肘关节术后随着麻醉效果的消失,可能会感到疼痛,同时一些患者还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接受术后康复训练,影响了肘关节康复效果,最终形成术后功能障碍。

四是异位骨化。

受肘关节的影响,容易形成病理性新骨,如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等。

其中异位骨化最为典型,即在关节软组织中形成了骨细胞,随着细胞的生长,形成了一个多余的薄层骨组织,最终会对正常肘关节功能带来一定影响。

五是受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一些患者认识不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术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强,出院回家后又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或者没有完全遵守并积极落实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最终产生了术后功能障碍。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治疗包含多种方法,如药物治疗、蜡疗+康复训练等。

中医也有一些特殊康复方法,其理论核心为“骨错缝、筋出槽”。

借助这一理论,结合实际经验,成功从中提炼出“调筋、整骨、练功”三大治疗原则。

以中医“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作为治疗基础,再辅以西医康复关节松动,配合生物力学康复训练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有的关节复位手法,通过温针灸、中药熏蒸等方式,促使患者的肘部肌肉、筋膜、肌腱逐渐康复,加快患者肘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质愈合,有效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关节僵硬的调理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关节僵硬的调理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关节僵硬的调理方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关节僵硬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关节僵硬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骨折后的长期固定、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症等。

调理关节僵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关节僵硬的发生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筋骨失养等密切相关。

因此,调理方法多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筋健骨等方面入手。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关节僵硬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导致的关节僵硬,可能会使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强筋壮骨;若是由于寒湿凝滞经络,常用独活寄生汤,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外用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中药熏洗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效的中药如红花、伸筋草、透骨草等煮水,然后熏蒸或浸泡患处关节。

热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缓解关节僵硬。

针灸治疗在关节僵硬的调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刺穴位,如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关节周围的气血运行。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寒湿凝滞型的关节僵硬尤为适用。

推拿按摩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调理方法。

专业的推拿师运用推、拿、揉、按等手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要注意手法的轻重和力度,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运动疗法对于关节僵硬的恢复至关重要。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应尽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初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被动运动,如由他人帮助活动关节。

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如屈伸、旋转等。

运动的幅度和强度应逐渐增加,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患者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核桃、猪蹄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调节也不容忽视。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是骨伤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关节僵硬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关节僵硬的发生多与气血凝滞、经络闭阻、筋骨失养等因素有关。

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都可能导致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去濡养,从而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

在治疗关节僵硬时,中医骨伤科学首先注重的是手法治疗。

通过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以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比如,运用揉法、滚法、拿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营养供应,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中药熏洗也是中医治疗关节僵硬的常用方法之一。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如红花、桃仁、当归、伸筋草、透骨草等,将其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关节进行熏洗。

这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温热的刺激,扩张血管,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针灸治疗在关节僵硬的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选取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同时,艾灸的温热作用还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因寒湿凝滞导致的关节僵硬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骨伤科学还强调患者的自主锻炼。

根据关节僵硬的程度和部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

例如,对于膝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屈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对于肩关节僵硬的患者,则可以进行爬墙练习、环转运动等。

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骨伤科学还注重整体调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进行内服。

如果是气血亏虚型,常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如果是肝肾不足型,多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独活寄生汤,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中药熏洗防治肘关节外伤后关节僵硬预防粘连效果探讨

中药熏洗防治肘关节外伤后关节僵硬预防粘连效果探讨

。 力 、 忘 、 悸 、 象 、 象等 八项 指标 的分值 , 中前 三项 指标 满 要 H 健 心 舌 脉 其 分 为 6 , 六项 指标满 分 为 3 , 分 后 分 总分 为 3 分 。计 算并 比较 两 6 目前 , 汀类 药 物是 临 床 常用 降 脂药 物 , 他 可显 著 降低 T 、 G CT 组 中医证候 积分 。 和 L L C 轻度 升高 H L C水 平 , 低冠 脉 事 件 和脑 中 风发 生 D —, D— 降 1 . 验室 检 验 指标 :分别 比较 两 组 患者 治 疗 前 后 的 血 脂 ( C、 率Ⅲ 但 长期 应用 能产 生头 痛 、 氨 酶升 高、 4实 T 。 转 肌乏 力 , 至横纹肌 肌 甚 T 、 D — 、 D — 、X t) ) 脂 蛋 白 ( p p ) 平 , G L L C H L C O — aL 与 A o A 、 oB 水 A 并 溶解 等不 良反应 , 药物 使用 后 的“ 且 逃逸 ” 现象 也 限制 了使用 。这
21 0 1年 1 0月
尿 剂 、 受 体 阻滞 剂 、 B 甲状 腺 激 素 、 岛 素 、 皮 质激 素等 影 响血 与脂 蛋 白水平 均较对 照 组有 明显 改善 ( < . ) 胰 糖 P 0 5。 0 脂 的药物①有 2 . 良反 应发 生 率 的 比较 : 疗组 不 良反应 , 恶心 呕吐 、 细 3不 治 如 血 心 律失 常 、 以上 心 衰 、 性 脑 中 风 , 期有 上 消 化 道 出血 史 ; 胞减 少 、过 敏性 皮 疹 、心 悸 的发 生 率较 对 照组 无 明显差 异 ( > 2度 急 近 尸
② 合并 出血 性疾 病 , 血小 板 减 少等 ; 一 月 内 未使 用其 它 调脂 00 。 如 ③ . 5)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患者51例,对这51例患者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结果在手术后,51例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1%。

手术前良好率15.7%,手术后良好率47.1%,患者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明显的大于手术之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良好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osttraumatic elbow stiffness. Methods 5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elbow stiffnes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3 to October,2013 were selected,and treated with elbow arthrolysis. Th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he surgery,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51 patients was 98.1%. The good rate was 15.7%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that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47.1%;the bending and stretching extent of the elbow was significantly bigger than that before the op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ood rate,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bending and stretching extent of the elbow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lbow arthrolysis for posttraumatic elbow stiffness is remarkable,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Posttraumatic;Elbow stiffness;Surgical treatment在临床上,肘关节创伤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是由于在敏感部位,导致患者生活极为不方便,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素问· 痿论》 中记载:“ 黄帝问曰:五脏 使 人 痿 何 也?
留、或伤后积瘀、经脉受堵、淤血凝结,或骨折、脱臼移位及阻
歧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
滞经脉,从而导致经脉功能障碍,产生痿软麻木。 气有温煦、
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
充身、熏肤、泽毛的作用,血有滋润、营养、灌溉一身的作用。
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
若损伤出血过多,耗血损气;或长期卧床,久则伤气;或脾胃
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素虚,致元气不足,进而影响温煦、濡养、熏肤、灌溉的作用可
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脾气热,则胃干而
发生麻木。 气血虚弱,风、湿、寒邪可乘虚而入,致气血瘀滞,
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后,仍令痹不仁
也” 。
《 素问·痿论》 将痿证的病因划分为经脉瘀阻、筋骨不
用、气血虚亏等。 其中经脉瘀阻多由经脉遭受震荡或陈伤残
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
而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 CuTS 正与其中之筋痹、肌痹、皮痹相
近,即治疗该病可从肝、脾、肺论治。
[9] 汪金宇,李硕熙,赵宇等. 经筋排刺法治疗肘管综合
作者简介:
疗原则,使得经脉疏通,受损部位的气血得以温阳补充,从而
改善肢体痿软不能用。 中药治疗 CuTS 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
治的治疗优势,治疗期间患者接受度高,依从性好,在中医类
( 上接第 182 页)
张晓丽,华北理工大学;陈广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
验[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1) :62-63.

外伤性骨关节僵直的中医康复治疗

外伤性骨关节僵直的中医康复治疗

外伤性骨关节僵直的中医康复治疗
胡均毅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1(000)010
【摘要】对51例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51例,均为我科患者,男29例,女22例,年龄14~67岁;其中肘关节28例,膝关节17例,踝关节6例。

僵直原因
均为骨折所致。

治疗前肘关节活动度10°以内19例,30°以内9例;膝关节活动
度0°13例,10°以内4例;踝关节活动度10°以内6例。

1.2 方法(1)手法治疗采
用按法、揉法、推法、提弹法、摇法、扳法、搓法。

(2)中药内服外洗①内服方;
方1:生黄芪30g、归尾、赤芍、川芎、桃仁各10g,红花6g、地龙10g、木瓜15g,乳香、没药各8g、穿山甲、甘草各6g、上肢加片姜黄12g,
【总页数】1页(P119-119)
【作者】胡均毅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浙江宁波31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外伤性骨关节僵直的中医康复治疗 [J], 胡均毅
2.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王赤阳
3.《中医养生康复学》出版:关于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中医康复治疗研究 [J], 王莹珏;龚蕾
4.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骨关节功能和骨质代谢的影响[J], 薛兆龙;刘宗超;王勤业
5.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体会 [J], 金伟;关海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肘关节损伤系统临床研究

肘关节损伤系统临床研究

肘关节损伤系统临床研究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伤病。

由于肘关节在人体上肢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损伤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显著影响。

因此,对肘关节损伤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肘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要深入了解肘关节损伤,首先需要熟悉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尺骨近端和桡骨近端构成,周围被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组织所包绕。

肱骨远端包括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分别与尺骨的滑车切迹和桡骨头相关节。

尺骨近端的鹰嘴突和冠状突在肘关节伸直和屈曲时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桡骨头则围绕着肱骨小头旋转,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动作。

肘关节周围的韧带包括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环状韧带等。

内侧副韧带主要防止肘关节过度外翻,外侧副韧带则限制过度内翻,环状韧带维持桡骨头在尺骨桡切迹内的位置。

肌肉方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等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而旋前圆肌、旋后肌等则负责前臂的旋转。

二、肘关节损伤的分类肘关节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骨折、脱位、韧带损伤、肌腱损伤等。

骨折是肘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如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

脱位则有后脱位、前脱位和侧方脱位等。

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损伤和外侧副韧带损伤较为多见。

肌腱损伤如肱二头肌肌腱炎、腱鞘炎等也会影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

三、肘关节损伤的原因造成肘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外伤、运动过度、慢性劳损等。

外伤是导致肘关节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如摔倒时手部撑地、车祸中的撞击等。

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如网球、举重等,如果动作不正确或过度训练,容易引发肘关节的过度使用损伤。

长期从事重复性劳动,如木工、厨师等,由于肘关节反复处于同一姿势或动作,可能导致慢性劳损。

四、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因损伤类型和程度而异。

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症状。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损伤后通常会立即出现,疼痛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86例

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86例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是 由于外 伤 ( 肘 液倒人 盆 中, 加入 白酒 、 白醋各5 l 然 药 、 Oll l, 红花等活血化瘀 。趁热熏洗 , 可舒筋 部骨 折、 脱位或软组织挫伤 ) 和固定后周
围软组织 挛缩 、粘连而致 的关节 屈伸功 调和 气血 , 利关节 , 通 可明显 减轻 后将患侧肘关 节置于药液上熏蒸且 边熏 通 络 , 边主动活动 肘关 节 ,待水温下 降到皮 肤 患肘拘急感 , 配合 合理功能锻炼 , 促进患 肿胀消退 , 松解粘 能耐受时 , 用药水浸洗肘关节 。 每剂使用 肘关节局部 血液循环 , 有利于肘关节功 能恢复 , 可取得 良好 2 每 日洗 2 4 , 复用药 时 , 日, ~次 重 加热 即 连 , 可 ,天为 1 7 个疗 程。 一般治疗 1 3 — 个疗程。 2 功能锻 炼 嘱患者尽早积极进行功 . 2
至经 脉断裂 , 而产生红肿 疼痛 , 经内外 固
逐渐粘 连 , 气血不濡养经 脉肌 肉, 日久则
21 中药熏洗 自拟舒筋活络汤 : . 海桐皮 定 而长期 制动 , 使关节运 动骤减 , 软组织 威灵 仙1 , 寄奴 1 , 0g刘 0g 羌活 1 , 0g 川椒 肌 肉失养 而萎 缩 , 筋脉挛缩 , 屈伸不 利 , 1 , 0g 艾叶 1 , 0g乳香 1 , 0g 没药 1 , Og 红花 导致关节 僵硬 , 治疗宜舒筋通 络 , 活血化 1 等药 。将中药置于20 0 300r 瘀 , Og 0 0 脉 自拟舒筋活络汤 。方选海 桐皮 、 伸筋 中浸泡3 i, 0r n文火 煮沸2 ~ 0m n 将药 草 、 a O3 i, 透骨草 、 威灵仙等舒筋通络 , 香 、 乳 没 广西 中医药 20 0 9年 1 月第 3 2卷第 1 期
疗效 。

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54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并发骨化性肌炎病例,随即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2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两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分析肘关节骨折为临床常见病,骨折后并发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等均是治疗较困难的并发症,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最好的疗效[1]。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共收治肘关节骨折术后并发骨化性肌炎的患者54例,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4例,均为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3.94岁;病程2周~3年,骨折类型:内、外髁骨折6例,髁上骨折4例,孟氏骨折2例,其他3例。

观察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3.87岁,病程2.3周~3.1年;骨折类型:内、外髁骨折9例,髁上骨折7例,孟氏骨折5例,其他2例。

2组的一般资料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诊断标准:局部疼痛,关节僵硬、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

x 线片可见软组织内不规则骨化影,最初呈云雾状环形钙化或棉絮样模糊阴影,以后逐渐轮廓清楚、中央透亮。

成熟后外周骨化明显致密,其内为骨小梁,与邻近组织间常有一条透亮分界线。

1.3 方法:对照组以肘部功能锻炼为主。

创伤性肘关节炎怎样治疗?

创伤性肘关节炎怎样治疗?

创伤性肘关节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创伤性肘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创伤性肘关节炎应该吃什么药。

*创伤性肘关节炎怎么治疗?*一、西医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1、保守治疗:对轻型患者,可作主动肘关节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型创伤性关节炎者。

手术方法包括肘关节松解、肘关节成形或肘关节融合。

*二、中医*1、中医治疗:若表现为患处肿痛,运动加剧,功能受限,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暗红,有瘀斑,脉虚,为损骨血凝型,治宜通络止痛。

药用川芎15g,赤芍12g,怀牛膝30g,土鳖虫15g,炮山甲15g,乌梢蛇15g,乳香10g,没药10g,党参30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剂。

若表现为关节畸形,隐痛酸重,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此为体虚劳损型,治宜补虚通脉止痛。

药用鹿衔草30g,怀牛膝30g,补骨脂15g,仙灵脾3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当归30g,白芍30g,熟地20g,川芎10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40剂。

若表现为久病伤肾,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关节剧痛,遇寒痛增,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此为阳虚寒凝型,治宜补肾温阳止痛。

药用黄芪60g,当归30g,桂枝15g,茯苓15g,川芎15g,制川乌10g(先煎),干姜10g,细辛6g,仙灵脾30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40剂。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创伤性肘关节炎怎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创伤性肘关节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创伤性肘关节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教学大纲:肘部创伤

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教学大纲:肘部创伤

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教学大纲:肘部创伤【目的要求】1,掌握肘关节脱位、肱骨镰上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2.熟悉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3.了解其它骨折的诊断和功能训练。

【教学内容】1、肘关节脱位(I)病因病理可因受伤时姿势不同,发生后脱位或前脱位等,重点介绍后脱位。

(2)临床表现后脱位有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肘三角变形,弹性固定于半伸位,注意并发骨折。

前脱位常并发鹰嘴骨折、血肿明显。

X片确诊,与肘部骨折鉴别。

(3)治疗介绍拔伸屈肘法整复的脱位及固定位置、时间、练功注意事项。

介绍陈旧性脱位整复原则及相对手术适应证。

(4)预后外敷中药防止肘后血肿的发生,一般预后较好,转为习惯性脱位较少。

2、肱骨骸上骨折(1)病因病理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

介绍受伤机理。

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解伸直型。

(2)临床表现局部急剧肿胀疼痛,甚至可出现水疱、明显畸形、骨擦音和等。

应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

密切注意有无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

(3)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新鲜肱骨镰上骨折有移位,肿胀不严重,无血管神经损伤。

骨牵引:肿胀严重,张力性水疱或有较大创口不宜手法复位,骨折端不稳定,用尺骨鹰嘴牵引。

3.切开复位内固定:不稳定,早期有缺血性挛缩表现者。

(4)预后早期练功活动,防止肘内翻和缺血性挛缩的发生,内外用药,预后较好。

3、肱骨既间骨折(1)病因病理多为暴力引起,分类:1.屈曲型:肘关节在屈曲位时直接撞击地面或物体所致,尺骨鹰嘴端面三角形,两踝间分离移位,肱骨下端向后移位。

伸展型: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掌和人体重力向上、下传导并集中于肱骨镰部造成骨折,内外吸向两侧分离,肱骨下端向前移位。

本骨折可呈“T”和“Y”型,有时呈粉碎型。

(2)临床表现肘关节剧痛,压痛广泛,伴有畸形。

肘关节呈半屈曲状。

屈曲旋转受限。

前臂多处于旋前位。

检查时可触及骨块活动和骨擦感。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紊乱。

血管神经有时受到损伤,应予以注意。

肘部X片正侧位对判断骨折类型有很大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08T13:48:55.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作者:纪洪彬
[导读]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是肘关节创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肘关节肌肉僵硬患者关节的活动程度与灵活性受损。

纪洪彬山东省鲁中监狱医院 255075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01月30日至2015年12月28日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40例作为实验样本,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手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手术联合中药熏洗的方式进行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肘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信息,对比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经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中有两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为5%,肘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良、中、差级别患者各有6例、10例、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肘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良、中、差级别患者各有15例、5例、0例。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更好,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可征询患者意见,优先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展开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是肘关节创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肘关节肌肉僵硬患者关节的活动程度与灵活性受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为严重。

传统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纠正,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似乎更具效果,为了进一步探明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和效果,笔者展开此次调查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01月30日至2015年12月28日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40例作为实验样本,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手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手术治疗组基本情况介绍(n=20):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男女比例为3:2;患者年龄跨度在23-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 2.5岁;左侧肘关节坚硬患者9例,右侧肘关节僵硬患者11例;肘关节脱位创伤患者6例,肘部骨折创伤性患者5例,肘部骨折且肘关节脱位性创伤患者3例,肘部软组织损伤性创伤患者6例;肘关节活动范围在31°-60°之间的患者共有8例、活动范围在11°-30°之间的患者6例、活动范围≤10°的患者共有6例。

联合治疗组基本情况介绍(n=20):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男女比例为1:1;患者年龄跨度在25-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 1.5岁;左侧肘关节坚硬患者6例,右侧肘关节僵硬患者14例;肘关节脱位创伤患者5例,肘部骨折创伤性患者9例,肘部骨折且肘关节脱位性创伤患者3例,肘部软组织损伤性创伤患者3例;肘关节活动范围在31°-60°之间的患者共有7例、活动范围在11°-30°之间的患者7例、活动范围≤10°的患者共有6例。

1.2方法
手术治疗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X线片拍摄患者损伤肘关节正侧位置,明确患者肘关节组织损伤、骨损伤情况,查看伤口愈合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异化骨位,确定手术的入路位置;2)患者采取侧卧位接受手术,在上臂近端位置扎气囊气血带,以减少手术出血,以患者上期手术切口为参考选择入路,存在异化骨位则根据异化骨位置选择入路,本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采取的是内外双侧切口入路方式,其余7例患者则采用了挖侧切口入路方式。

3)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术后24小时帮助患者开始自主活动或被动活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酌情增加每日活动量,注意观察肘关节是否存在肿胀现象。

联合治疗组:该组患者除实施上述手术治疗方式以外,还联合中药熏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熏洗配方为——当归尾、红花、伸筋草、桃仁、鸡血藤、惚木、羊踯躅、独正杆、川椒、海桐皮、透骨草、寻骨风、续断、桑枝,分别称取15g,掺水2500ml熬煮半个小时。

每日熏洗患者肘关节位置,30min/次,2-3次/d,一疗程为一周,持续治疗14-21d。

2、结果
经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中有两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为5%,肘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良、中、差级别患者各有6例、10例、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肘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良、中、差级别患者各有15例、5例、0例。

3、讨论
肘部创伤后引发的肘关节僵硬使得患者肘部无法与正常人一样进行伸拉活动,屈位活动角度也受到了限制。

患者肘部创伤后出现关节僵硬往往是由于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浆液纤维蛋白粘连筋膜、肘部肌肉组织、滑膜和关节囊造成的,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能够有效解决和周围肌肉组织的粘连问题,但是不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原本肘关节活动功能。

中药熏洗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药物蒸汽的熏洗,打开表皮毛孔,增加药物吸收,药物直达病灶位置,起到了活血化瘀、软化创口疤痕、松解组织粘连等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效果,加快了患者的恢复。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更好,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可征询患者意见,优先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开展治疗。

参考文献:
[1]甄相周; 陈宏峰; 王亮.肘关节松解术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23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
志,2014(05):160-161.
[2]姜岳武; 毛兆光; 郭亮; 夏欣.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僵硬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4):452-453.
[3]夏厚纲; 祝永卿; 杨清远; 李国威; 张洪磊; 肖红根.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2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10):306-307.
[4]刘胜平; 刘国强.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修复极重度肘关节僵硬中国组织工程研究[J].2015(04):816-817.
[5]梁加利; 刘德荣; 关日康; 黄德民; 刘照华.系统手术松解疗法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01):450-4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