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联系的基本内容是地方性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为加强这种联系,需要地方和地方性高校的共同努力。就地方性高校而言,解决好认识问题之外,还需要内在机制的保障。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的依据在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地方性高校的任务。联系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情况下,地方性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同时,地方性高校也在服务中得到自身的发展。为加强这种联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办学效益,需要地方和地方性高校的共同努力。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和智力支持。应当说,知识和智力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发展的效益与质量的作用是始终存在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这种作用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当中,体力劳动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位置让位于思维产品和服务,知识产品、知识服务成了经济发展的主题。这样,知识会极大地推进和催化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国及全球性的发展方式转变期,也正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适时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地方发展的历史性跳跃。可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中介,知识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这就决定了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对知识和智力的依赖。
其次,地方性高校能为地方提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知识。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但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的知识,不能简单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地方实际加以改造,还需要从地方的实际出发创新知识。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研究地方问题,能够把一般知识改造为适用于地方的知识,相关研究成果适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容和水平。这种知识既包括新的科学技术,也包括制度、组织、管理等。
第三,地方性高校能够带动区域社会成员素质的总体提高。地方性高校通过其科技、文化等活动,与地方各类组织和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交流,高校的知识素养在这种交往交流中也会对地方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带动带动区域社会成员素质的总体提高。如果有意识地进行短训、宣传、演出、科普等活动,则这种促进区域社会成员素质提高的作用会更加明显。陕西理工学院于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艺术系,这被认为使汉中的艺术水平提升了十年。
二.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性高校的责任和发展方式
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政府、企业、高校有着不同的责任和作用。政府的责任和作用主要是政策指导与行政支持,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先导和智力支持。
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校而言,全国性的高校和地方性的高校在功能、作用上是不同的。从层次上看,全国性的大学主要解决卫星上天之类的高精尖问题,地方性高校主要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从人才培养上看,全国性大学重在培养创新人才,地方性重在培养应用人才。
从大学布局调整上也能看到地方性高校为地方服务的内在统一要求。我国高校的布局调整与服务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新增设本科院校(均为“专升本”) 114所,其中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有83所(占新增本科院校的近3/4),分布在省会城市的本科院校仅有31所,明显向地级市倾斜。高校布局向地级市的延伸,使高校在地级市的分布和设置状况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在高等教育网络中,地方性高等学校一头连结着高级别的高教中心,接受科研型大学提供的科学源泉,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另一头则连结着地方。这种地位说明,地方性高等学校应当主要以人才、知识、文化、产业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层,在服务中向基层传播先进的文化成果,在生产第一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基层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可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地方性高校的价值就在于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持上,支持的越多,其价值越大。
有人担心,地方性高校注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会影响学校的学术发展。这种把服务地方和学术发展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其片面的。事实上,由于地方性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结合,就更易发现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只要抓住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一个时期的积累,也会在学术上有自己的建树,甚至会获得学术上的突破。
三.地方性高校要在解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机制
根据我们的体会,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与地方相互支持,携手共进,这除了要解决好认识问题之外,还需要机制的保障。
首先,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纳入战略规划。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学校发展的应有之义,因而是长久的事业,所以必须把其纳入战略规划。与此相关联,学校还应有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规划的落实,处理相关事宜。这样,就会长期坚持不懈,不断拓宽服务空间,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这样的战略规划,应当把为地
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与教学、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丰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制定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相关政策、规定。这里说的政策规定主要是用以引导、支持和鼓励校内各部门和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通过这些规定,使各部门和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方向明确、道路清楚,能够得到相关的配合和支持,能够有事业的成就感,以及能够获得正当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政策规定能够调动和发挥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有内在动力的局面。
第三,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共建等协议。为了使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一个基础性的平台,学校和地方签订相关科技合作、共建等协议是必要的。就基础性、全面性、重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相关部署和安排。学校的部门和教师,以及地方政府、企业的部门和有关人员,相互之间也便于接洽,便于议事。
第四,找准切入点: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在内容上找到切入点。就一般性而言,这样的切入点主要在应用性、基层性、现实性等几个方面。应用性指的是地方性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有符合地方实际,能为地方所适用的,提供的是适用人才和技术。基层性是指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面向基层。这是因为地方基层是人才和技术的薄弱环节,也是问题最多、最具体的环节。现实性是指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着眼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在做的事情。着眼予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在做的事情,把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起来,一方面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扎扎实实地落实规划、方案等,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科学理论的实际检验,其鲜活实践材料也丰富和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
第五,发挥地方性高校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提升作用。地方性高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体现者、宣传者和教育者,因此,在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中绝不应当是被动的,而应当主动发挥其引导和提升作用。根据我们的体会,这种引导和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上,并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研究,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决策作好参谋、顾问,提供咨询服务。
第六,发挥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大学,总会有一定量的校友分布在地方各处。这些校友工作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又与母校有着知识、文化和思想的渊源,有着师生的情谊。因此校友是学校与地方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利用这一桥梁和纽带,学校与地方就便于联系和沟通,增强信任,容易达成共识和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同时高校也能够更好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