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知识构建:

考点一: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的差异,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如在我国北方可种植小麦、南方栽培水稻、北方生产甜菜、南方生产甘蔗;北方盛产苹果、桃、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因此,南北跨纬度广,为我国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种位置首先使我国气候受大陆大洋影响明显,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东部广大平原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在夏季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降水较多,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夏季也是我国最热的时期,使我国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其次,我国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既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又便于同海外各国交往。第三,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界漫长,邻国众多,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欧亚大陆桥等。

考点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要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位置,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欧区图来记忆。具体方法如下:①在地图上按教材中所划分的七大片分区记忆。如位于东北的黑、吉、辽三省,位于北部边疆的内蒙古等。②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分类记忆,如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由北向南临海的省区依次是辽、冀、津、鲁、苏、

沪、浙、闽、台、粤、琼、桂12个;按逆时针方向有陆上邻国的省区依次有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9个。③在地图上联系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经纬线等地理事物记忆,如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洞庭湖以南是湖南省,以北是湖北省;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通过滇、桂、粤、台四个省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④根据各省区的个互位置进行记忆。如吉林省的北面是黑龙江省,西面是内蒙古自治区,南面是辽宁省等。⑤根据各省区

的轮廓特征及大小记忆,如黑龙江省的轮廓以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吉林省的轮廓像一个三角形等等。这种运用地图多方式多角度记忆方法,既形象直观,又把名称与位置的记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死记硬背、地名与位置不相符的现象。

考点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

考点四我国人口压力及其对策

典型例题剖析

例1 (2005年北京文综试题)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B.京、吉、苏C.吉、苏、鲁D.粤、吉、苏

(2)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解析】第(1)题,我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向南至长江地区及黑龙江,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而玉米主要分布在华北及东北的松辽源平原。图中乙省区,小麦产量很低,玉米产量很高,应分布在东北松辽平原。丙省区,水稻产量高,小麦有一定的产量,应分布在长江至秦岭—淮河之间。而丁地小麦、玉米产量高,应分布在华北地区。综上所述,乙、丙、丁三省区依次是吉、苏、鲁。

第(2)题,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戊省区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与全国相比有特殊性,由图中的两组数据可知,戊省区相对于全国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低。造成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属粗放型农业;二是粮食种植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低。由粮食增量图可判断戊省区位于江南地区,水热条件好,技术条件高。故应选项D项,而A、B、C三个选项只能使人均耕地减少,不能影响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

例2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面积(万平方千米)118.3

国境线长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9(2000年)

7月均温(℃)16~26

1月均温(℃)-28~-14

年降水量(毫米)50~500

土地利用情况耕地林地草地

(1)该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解析】本题有较强的综合性,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其次是综合分析内蒙古的地形、气候、植被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由于该省区东西跨度大,受距离远近的影响,东西降水变化大。因此,植被类型自东向西呈现规律性变化。

【答案】(1)内蒙古

(2)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其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400mm左右),东部是我国温带草原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草场分布规律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

巩固练习

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1~3题。

1.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解析】B 依据题中表格数据——人口、面积,计量出云、贵、陕、甘五省的人口密度(单位:人/km2)依次为:110.3;218.2;190.4;65.2;7.08。故选B。

2.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均为4100元

【解析】D 根据各省人口和GDP的总值,计算得出各省人均GDP。

3.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