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管

鼻肠管
鼻肠管

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管)的置入方法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讲解置管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取得病人的合作。

2、将鼻肠管内导丝完全插入管道使钢丝末端的连接柄与鼻肠管末端连接处固定好。

3、留置长度的测定方法使病人处于坐位或半坐位,测量需要置入的管道长度的方法是从胸骨剑突至鼻尖再到耳垂的距离,然后在离管道末端同样距离处做一记号,另外在该记号外25厘米和50厘米处各做一记号。二、操作步骤

1、鼻肠管头端用石蜡油润滑,以便利于置管。

2、评估病人鼻腔情况后选一侧鼻腔将管道沿鼻腔壁慢慢插入,当管道进入喉部时,将病人的头轻轻向前弯曲,要求病人尽量多做吞咽动作,同时将管道轻轻推进,不得强行插入,注意避免误插入气管。置管至第一个记号处。

3、鼻肠管位置确定后将导丝撤出管道约25厘米,然后继续插管至第二个记号处将导丝全部取出。

4、不将鼻肠管固定于鼻部,可将鼻肠管悬空约40厘米将鼻肠管固定在耳垂部。

5、在胃动力正常的情况下,管道会在8~12小时内通过幽门。当鼻肠管的第三个标记达到病人鼻部后再将鼻肠管固定在鼻部。三、置管后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1、确认鼻肠管位置正确后即可输注营养液。

2、清洁双手,检查准备输注的营养液并摇匀。

3、打开瓶盖更换瓶塞,用75%酒精消毒瓶塞。

4、连接输注管,接通泵设置滴速。应从低浓度、低容量开始,泵注速率与总用量应逐日增加。

5、泵注时要注明开始时间,500ML营养液最长泵入时间不超过8小时。

6、患者采取半卧位,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帐等不适。

7、如经鼻肠管给药,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冲洗,可用0.9%的盐水30ML冲管。

8、留置鼻肠管后每次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20ML冲洗管腔,另外使用过程中每隔6小时也应冲洗管腔,以免管道堵塞。 9、鼻肠管42天更换一次。

10、拔除管道拔除管道之前,应先用0.9%盐水冲洗管腔,为避免在拔除管道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要关闭鼻肠管连接头处的防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慢慢地拔出鼻肠管。

2.1.1向患者解释目的及过程,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头部轻微向后靠稳。

2.1.2插管前遵医嘱肌注胃复安10mg, 促进胃蠕动,使鼻肠管进入十二指肠

空肠。

2.1.3 先用20ml 温开水注入管道,再插入引导钢丝,将引导钢丝末端连接柄

与鼻肠管连接头固定,清洁鼻腔,量好长度做记号,取鼻肠管前端螺旋处蘸水,经水激活起润滑作用(免用石蜡油)后按普通胃管插入方法插入胃内,鼻肠

管进入空肠一般所需插入长度为75-85cm 左右,确定管道在胃内后,取出引导钢丝,由于材料具有特殊的螺旋形记忆性能(已获Folcare Beng Mark专利),引导钢丝取出后,鼻肠管远端恢复螺旋状,在胃动力正常或具有部分胃动力时,鼻肠管可在8-12h 内通过胃肠蠕动功能自行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并

以理想的状态停留在肠腔内。为方便管道进一步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因使留在鼻腔外的管道保持松弛状态,用胶布固定在管道75-85cm 处。对胃潴留及丧失胃蠕动功能的患者可通过纤维胃镜直接带至十二指肠或空肠。

2.1.4 胃功能良好的患者,确定管道在胃内后,30min 后再肌注胃复安10mg ,

以增强胃蠕动功能。

2.1.5 经鼻腔进入到预定刻度后行X 线拍片确定鼻肠管在十二指肠或空肠

才输入营养液,以免影响管道进入空肠的速度。营养液均使用能全力或瑞素营养液,每天1000-1500ml, 从少量开始,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患者用后出现腹泻现象,应减慢速度或减少每天用量,待适应后增加用量。

鼻肠管盲插法

鼻肠管盲插法 一、促胃动力等待法 (1)按摩法 四指并拢,掌面紧贴患者腹壁,沿着胃部的体表做顺时针按摩,同时给予腹部一定的压力,每次按摩时间为5 min。但费时、费力。 (2)胃动力药物应用: 药物应用可促进胃肠蠕动,使放置在胃中的鼻肠管蠕动进入幽门。 文献报道:放置鼻肠管前分别给予红霉素250mg和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注射,12h后重复使用,24h后2组的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4.3%和71.8 %。 在放置鼻肠管前15min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注射液,2h后置管成功率为58.7%。证明此法安全有效,而对于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在置管前、后均使用促胃动力药的效果更佳。 (3)操作步骤: 测量插入长度,做第一处标记;再延长25cm 处做第二处标记 导丝完全推入导管内 通过导丝向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导管送入胃内,到达第一个标记时停止 确定在胃内时,通过导丝向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缓慢抽出25cm 导丝, 再向胃内送管至第二刻度处 将导丝全部抽出 距第二刻度处,留出10cm 导管可移动的长度 清洁病人面部,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病人脸颊上 24h 后拍胸片已确定导管位置是否通过幽门 妥善固定导管,记录鼻肠管留置刻度 二、PH值引导下胃内充气盲插鼻肠管法 (1)采取的方法:在PH值引导下,胃内充气法 (2)材质:小肠喂养管 (3)操作步骤: 先按照放置鼻胃管方法,将导管放置到胃内(导丝顶到头端) 平均分几次将20ml气体分别打入胃内,并抽吸胃内容物,确认导管的位置,用PH试纸测定抽吸物的PH值,并记录。同时进行气过水声的听诊。

改变体位 降低病人床头至0位,翻转病人直至其完全右侧卧位。分次注入5ml~10ml(用20ml注射器)送过幽门,此时边注气边抽吸,直至抽出液体,立即进行PH测试。(总气量不超过500ml) 注意点:快注器,慢送管。 (4)确认位置 最后进行X摄片,确认导管的位置。(金标准)(带着导丝照片子) 听诊法:在确定位置上是不可靠的,成功率只有34.3%。 pH法的准确率虽然高于听诊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抑酸剂的患者,pH值受到干扰;另外,对pH试纸颜色的判断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5)确认位置后拔出导丝 如果小肠管未到达空肠,可把导丝拔出,给予2-3天的胃动力药,可自行蠕动进去。

鼻肠管盲插置管方法研究进展

鼻肠管盲插置管方法研究进展 江淑敏褚梁梁张淑香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21世纪是肠内营养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逐步认识其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更经济,在维持胃肠粘膜屏障、促进机体康复、降低死亡率具有独特优势。营养途径也从1790年Hunter 首次使用鼻胃管开始到1901年Einborn发明十二指肠管,直至近几年的螺旋鼻肠管的应用,鼻肠管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中因能预防反流、误吸在胃肠动力差、急性胰腺炎、机械通气等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鼻肠管盲插法与手术置管、X线引导或内镜置管相比,成本低、创伤少、风险低,临床应用更广泛。近几年人们在盲插方法上,不断的技术改进,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现将鼻肠管盲插置管方法进行综述。 1置管方法徒手盲插鼻肠管法就是在床边不利用其他仪器设备,单纯凭手法将鼻肠管间接或直接送入 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该方法侵袭性小,经济方便,但对胃肠动力或置管手法要求高,置管成功率不是很高。根据是否直接植入空肠分被动等待法和主动植入法。 1.1被动等待法 是先将鼻肠管插至胃后,导丝撤出25cm继续插管25cm,导丝完全撤出,管道悬空40cm 固定,结束置管。依靠胃肠蠕动,管端自行过幽门入肠腔,到达时间取决于胃肠动力。动力正常时8-12小时过幽门,国外报道这种方法成功率接近80%。但胃肠动力紊乱的危重病人成功率会低一些。 1.2主动植入法是将鼻肠管插至胃后,不撤导丝,直接将鼻肠管过幽门送至十二指肠或 空肠上段,总的置 管深度在95-115cm左右。常见的置管手法有螺旋推进法和多导丝置管法,国外报道的两种方法置管成功率均达到了95%,蓝惠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显示多导丝法置管成功率(90%),高于螺旋推进法置管成功率(35%)。 2置管技巧及方法改进 2.1使用胃动力药物目前此类药物已经成为盲插法置管前的常规使用药物。黄碧灵、陈 纯波置管前给患者乳糖 酸红霉素250mg静脉输注或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注射,置管12h后如管端未到达空肠上段则重复使用,结果红霉素、胃复安的使用较未用药组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刘生保等在置管后将多潘立酮5mg(碾碎)加水10ml经管道注入,每6小时1次,24小时后置管成功率81%。王军等对重症颅脑疾病病人使用多潘立酮、胃复安证明也有良好效果。 2.2延长导丝胃内留置时间 在鼻肠管置入胃内后,将导丝向外退出3cm后留置在管内6h,跟直接撤出导丝相比,减少 ·1397·

鼻肠管盲插法

鼻肠管盲插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鼻肠管盲插法一、促胃动力等待法 (1)按摩法 四指并拢,掌面紧贴患者腹壁,沿着胃部的体表做顺时针按摩,同时给予腹部一定的压力,每次按摩时间为5min。但费时、费力。 (2)胃动力药物应用: 药物应用可促进胃肠蠕动,使放置在胃中的鼻肠管蠕动进入幽门。 文献报道:放置鼻肠管前分别给予红霉素250mg和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注射,12h后重复使用,24h后2组的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4.3%和71.8%。在放置鼻肠管前15min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注射液,2h后置管成功率为58.7%。证明此法安全有效,而对于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在置管前、后均使用促胃动力药的效果更佳。 (3)操作步骤: 测量插入长度,做第一处标记;再延长25cm处做第二处标记 导丝完全推入导管内 通过导丝向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导管送入胃内,到达第一个标记时停止 确定在胃内时,通过导丝向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缓慢抽出25cm导丝,再向胃内送管至第二刻度处 将导丝全部抽出 距第二刻度处,留出10cm导管可移动的长度

清洁病人面部,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病人脸颊上 24h后拍胸片已确定导管位置是否通过幽门 妥善固定导管,记录鼻肠管留置刻度 二、PH值引导下胃内充气盲插鼻肠管法 (1)采取的方法:在PH值引导下,胃内充气法 (2)材质:小肠喂养管 (3)操作步骤: 先按照放置鼻胃管方法,将导管放置到胃内(导丝顶到头端) 平均分几次将20ml气体分别打入胃内,并抽吸胃内容物,确认导管的位置,用PH试纸测定抽吸物的PH值,并记录。同时进行气过水声的听诊。 改变体位 降低病人床头至0位,翻转病人直至其完全右侧卧位。分次注入5ml~10ml(用20ml注射器)送过幽门,此时边注气边抽吸,直至抽出液体,立即进行PH测试。(总气量不超过500ml) 注意点:快注器,慢送管。 (4)确认位置 最后进行X摄片,确认导管的位置。(金标准)(带着导丝照片子) 听诊法:在确定位置上是不可靠的,成功率只有34.3%。 pH法的准确率虽然高于听诊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抑酸剂的患者,pH值受到干扰;另外,对pH试纸颜色的判断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5)确认位置后拔出导丝

盲插鼻肠管的技巧

表1 300例孕产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n(%)] 阶段教育内容很想了解一般了解 入院期教育住院规章制度介绍275(92)25(8.3) 检查治疗的配合270(90)30(10.0) 主管医生护士的情况268(89)32(10.7) 医院环境236(77)64(21.0)分娩期教育产程中减轻疼痛知识介绍294(98)6(2.0) 产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80(93)20(7.0) 产程中相关检查知识273(91)27(9.0) 并发症的预防知识230(77)70(23.0)产褥期教育婴儿观察及护理知识290(97)10(3.0) 母乳喂养知识288(96)12(4.0) 婴儿洗澡抚触270(90)30(10.0) 饮食与作息242(81)58(19.0) 婴儿预防接种240(80)60(20.0) 产后房事130(43)170(57.0) 计划生育知识120(40)180(60.0) 中应善于调动孕产妇积极性,帮助其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在分娩期最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有:产程中减少疼痛的知识,应注意的问题,需做的相关检查(分别为98%,93%,9l%),说明孕产妇很注意与个体健康直接相关的实用教育。掌握这一特点,很有利于我们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从而顺利分娩。在产褥期,产妇最想了解的是婴儿观察及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洗澡、抚触、游泳知识(分别为97%,96%,90%),因此对产妇应加强婴儿护理知识教育。但对产后房事、计划生育知识认识不足(想了解率分别为43%、40%),应强化这方面健康教育,帮助她们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1]。入院教育主要目标是以孕产妇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合作行为。分娩期教育应以减轻疼痛及解除恐惧、忧虑、紧张,顺利完成分娩为目标。产褥期教育主要以婴儿观察及护理和产妇自身康复护理知识,坚持以母乳喂养为目标。3.2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及教育方式 ①接诊时耐心细致地进行入院介绍,使她们尽快消除陌生感,并协助她们完成必要的检查治疗,认真解答她们提出的问题。②分娩期健康教育,建立以个别指导为主,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服务,在分娩期由专人陪伴讲解分娩期生理现象,产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深呼吸、宫缩间歇时全身放松等,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及时调整产妇的心态,以利于顺利分娩。③产褥期间健康教育,以个别指导、示范式教育为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婴儿洗澡、抚触、游泳的方法。帮助产妇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同时嘱产妇加强自身锻炼,注意营养及休息。④出院时为产妇提供书面和口头指导及热线电话,随时反馈信息为产妇进行健康指导。 3.3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孕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个体情况,充分运用各种交际、沟通技巧保证健康教育正确且有效地实施。同时,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能增进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满意率的提高。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并列入护士的工作绩效考核,形成制度化,做到时间上有安排,内容有要求,实施有记录,并有反馈及质控措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梁红菱,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妇 幼保健.2000,15(9):589-590. 收稿日期:2006-04-20 ?经验交流? 盲插鼻肠管的技巧 曲慧利 苏惠芳 卢云清 宋 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青岛266003) 2004年7月~2005年6月,我们对34例肝叶切除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均盲插胃管及鼻肠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原发性肝癌2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萎缩6例。术前均采用盲插方式置胃管及鼻肠管,所用鼻肠管均长130c m,内有导丝的复尔凯鼻胃肠管。盲插成功21例,成功率达62%,无盲插鼻肠管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充分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插管成功的前提条件。患者神志清醒,有良好的理解及吞咽能力。术前患者需置胃管及鼻肠管两条管道,充分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烦躁、恐惧心理,使其心情平静,配合治疗,避免置管过程中出现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造成置管阻力,导致置管失败。 2.2 置管护理 抬高床头,患者取半卧位,头略前倾,避免误入气管。先置入胃管,接负压引流球,有胃液吸出,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肝脏疾病术后需长时间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应选择胃管和鼻肠管由同侧鼻孔插入。鼻肠管注入生理盐水20m l,避免置入后管腔内积满胃液或肠液导致导丝抽出困难。导丝全部插入管腔后,取少量石蜡油润滑鼻肠管前端,沿同侧鼻孔缓慢进入鼻腔,通过会厌部,嘱患者放松并做明显的吞咽动作,每天咽1次迅速插管5~10cm,若未感到有阻力,继续往下送鼻肠管,至100c m刻度,不抽出导丝,用20m l注射器抽吸鼻肠管,见深绿色或墨绿色液体吸出,测pH值在7.0以上可证实鼻肠管已入十二指肠段,于鼻肠管105cm处用Y型带妥善固定在鼻翼两侧,末端固定在耳廓。如插管途中感到有阻力,可撤出至50c m重新插入,或嘱患者饮水50m l,借助水流和吞咽动作将鼻肠管送入十二指肠。 3 讨论 盲插鼻肠管具有安全、便捷、经济等优点,并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手术进行及术后康复。静脉滴注红霉素可增加胃动力,提高盲插鼻肠管的成功率,红霉素静脉滴注亦有肝功能损害的可能,故在临床应慎用。盲插鼻肠管强调的是经验,掌握盲插技巧,可提高成功率。 收稿日期:2006-04-09 2041 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7月第12卷第7期 JOURNAL O F Q I L U NUR S I N G J u l.2006Vo l112No17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