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吴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2月

目录

一、“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1)

二、存在的问题 (4)

三、“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任务 (5)

(一)发展目标 (5)

(二)发展思路 (6)

(三)发展重点 (6)

四、推进措施 (8)

(一)推进转型升级,扩大新兴产业规模 (9)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9)

(三)狠抓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10)

(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拓展市场 (11)

(五)推进集约利用,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 (12)

一、“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是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新兴产业则是吴江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是当前吴江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十二五”期间,我区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区委、区政府一系列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引导下,全区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产业优势:

一是规模总量优势。“十二五”以来,我区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值规模也逐年增大,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截至“十二五”末,全区新兴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643.7亿元,占比达到53.3%(见表1),为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2015年,全区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中,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瑞仪光电、亨通集团、中达电子等5家企业销售超100亿元,8家企业超50亿元,恒力集团、亨通集团、盛虹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吴江新兴产业总量优势已经形成。

表1:吴江新兴产业产值情况表(单位:亿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企业数107 189 230 246 241

规上产值1283.4 1421.3 1516.4 1561.5 1643.7

同比增长28.6% 10.6% -0.1% 1.0% 4.0%

占比43.3% 47.4% 49.1% 51.1% 53.3%

二是产业集聚优势。随着我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根据苏州市新兴产业划分和统计数据,新材料、智

能电网和物联网以及新型平板显示等三大主导产业克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集成电路等“短板”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后劲(见表2)。各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群发展态势: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于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新型平板显示则主要集中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成为我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地,七都镇则成为苏州市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光电缆)新兴产业基地等等。

表2:新兴产业分行业情况统计表

产值(亿元)

产业名称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型平板显示426.4 392.7 322.9 313.0 385.6

新材料410.3 447.5 498.4 510.1 541.3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269.4 318.1 352.4 365.8 380.4

高端装备制造28.8 91.4 142.2 159.5 155.2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32.8 37.2 38.3 46.3 40.5

新能源78.6 75.0 64.5 65.0 50.1

节能环保20.8 27.0 70.0 73.0 70.7

软件和集成电路16.4 32.3 27.6 28.7 19.9

合计1283.4 1421.2 1516.3 1561.4 1643.7

三是科技创新优势。“十二五”时期,吴江全面推进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引擎,企业创新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

一是创建了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全区拥有313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了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余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1件。二是创建了一批技术创新载体,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吴江高新区三大科创园被评为国家级,太湖新城科创园晋升省级,成为了我区新兴产业企业的摇篮,孕育了大批的科研成果。三是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到“十二五”期末,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3万人,高层次人才数1.5万人,万人拥有高层次人才数超过183名,这些人才为吴江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成本比较优势。“十二五”以来,我区工业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开展技术改造,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区骨干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超过3500台套,极大地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工艺和技术装备的更新,也为我区工业较好地对接长三角甚至国际国内消费品生产,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政策激励优势。近年来,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完善我区新兴产业产业链,撬动创新发展新引擎,吴江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着眼点,以智能工业为主攻方向,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制造智能化,着力推动吴江制造迈上新台阶。2010年吴江设立了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鼓励新兴产业企业,扶持新兴产业项目,支持新兴产业平台。2015年区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出

台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为我区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有待提高。虽然我区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但是,全区14700多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不到300家,我区绝大多数企业还属于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旧以“铺摊子”为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过度依靠资源消耗,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起来,我区新兴产业的绝对值还并不高。加快集约用地,降低单位能耗,提高单位生产率和附加值,是我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

二是企业管理有待创新。我区部分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方式还停留在家族式、作坊式的生产管理阶段,对政府政策导向还不够敏感,对行业走势还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法跟上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脚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大力推进,综合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增量减小。从“十二五“后期开始,企业投资明显下降,新增长点不多。二是存量不强。由于人口红利优势的不断下降,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国际竞争力相对减弱,现有企业增产潜力不足。三是要素制约。土地供给的严重不足,造成许多项目难落地;区域产业政策的严格限制,造成产业配套不能成形;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融资压力大。

四是智造水平亟须提高。虽然我区“机器换人”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我区的工业总量规模,全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