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3.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
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知道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吗?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
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张骞通西域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知识模块二丝绸之路
自主阅读课本P64内容,完成第3题。
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当时汉朝的兴盛也产生积极作用。
知识模块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自主阅读课本P65内容,完成第4题。
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意义。
(1)公元前60年;
(2)西汉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3)今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张骞通西域概况,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话说丝绸之路。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B )
A.大秦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D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C )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
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B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6.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B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7.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用于灌溉又能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于( A )
A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B .班超经营西域之后
C .西域都护设立之后
D .昭君出塞之后
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C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控制西域各族
C .促进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 .设立西域都护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骞”指的是谁?受谁的指示前往西域?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2)材料一中“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3)材料二所展示的这条路线的即“西域道”,是哪一条路?起点是?这条路线有何作用?
丝绸之路;长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骞”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
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然矢志不渝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时间影响西域都护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