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 牛头刨床机构简介 (3)

3.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

4. 设计内容 (5)

5. 体会心得 (15)

6. 参考资料 (16)

附图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

附图2:摆动从计动件凸轮机构的设计

附图3:牛头刨床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

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空回程时刨刀快速退回,即要有急会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为了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在工作行程时,刨刀要速度平稳,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

3.)曲柄转速在60r/min,刨刀的行程H在300mm左右为好,切削阻力约为7000N,其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2、牛头刨床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4-1。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约5H的空刀距离,见图4-1,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3、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3.1.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

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装飞轮来减小株洲的速度波动,以减少切削质量和电动机容量。3.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设计数据

4、设计内容

4.1.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见图例1)

已知 曲柄每分钟转数n 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 位于导杆端点B 所作的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要求 做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的动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9为工作形成起点和终点对应的曲柄位置,19和79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位置,其余2,3…12等,是由位置1起顺?2方向将曲柄圆周作12等分的位置。

步骤:

1)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6的导路x-x 的位置可根据连杆5传力给滑块6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x-x 应位于B 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例1)。

2)作机构运动简图。选取比例尺l μ按表4-2所分配的两个曲柄位置作出机构的运动简图,其中一个位置用粗线画出。曲柄位置的做法如图4-2;取滑块6在上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十二个曲柄位置,显然位置8对应于滑块6处于下极限的位置。再作出开始切削和中止切削所对应的1’和8’两位置。共计14个机构位置。

3)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选取速度比例尺v μ=0.0168(

mm

s

m /)和加速度比例尺a μ=0.0168(

mm

s m 2/),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该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并将起结果列入表。

4)作滑块的运动线图。根据机构的各个位置,找出滑块6上C 点的各对应位置,以位置1为起始点,量取滑块的相应位移,取位移比例尺s μ=0.0109(

mm

m

),作c s (t )线图。为了能直接从机构运动简图上量取滑块位移。然后根据c s (t )线图用图解微风法(弦线法)作出滑块的速度c v (t )线图,并将结果与其相对运动图解法的结果比较。 5)绘制滑块的加速度线图(见图1)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选取长度比例尺μl ,作出机构在位置4 的运动简图。

如一号图纸所示,选取μl =l A O 2/O 2A (m/mm)进行作图,l A O 2表示构件的实际长度,O 2A 表示构件在图样上的尺寸。作图时,必须注意μl 的大小应选得适当,以保证对机构运动完整、准确、清楚的表达,另外应在图面上留下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等其他相关分析图形的位置。

2.)求原动件上运动副中心A 的v A '和a A

v 2A =ω1 l A O 2 =0.829m/s

式中v 2A ——B 点速度(m/s ) 方向丄AO 2

a A =ω

1

2 l A O 2=6.247m/s 2

式中a A ——A 点加速度(m/s 2

),方向A →O 2

3.解待求点的速度及其相关构件的角速度

由原动件出发向远离原动件方向依次取各构件为分离体,利用绝对运动与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关系矢量方程式,作图求解。

(1)列出OB 杆A 点的速度矢量方程 根据平面运动的构件两点间速度的关系

绝对速度=牵连速度+相对速度

先列出构件2、4上瞬时重合点A(A2,A4)的方程,未知数为两个,其速度方程:

V4A =

v 2A + v 24A A

方向:丄AO4 丄AO 2 ∥AO4 大小: ? ω1 l A O 2 ?

(2)定出速度比例尺 在图纸中,取p 为速度极点,取矢量pa 代表v 2A ,则速度比例尺μv (m ? s

1

-/mm )

μv =

pa

v 2A =0.002 m ?s

1

-/mm

(3)作速度多边形,求出ω2、ω4根据矢量方程式作出速度多边形的pd 1部分,则v 2A (m/s)为

v 2A =μv pa=0.829m/s ω4= v 2A / l 4AO =1.3rad/s

其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V4B =ω4l 4bO =0.612 m/s

B 点速度为V4B ,方向与v 2A 同向.

(4)列出C 点速度矢量方程,作图求解V 6C 、V 46B C

V 6C = V4B + V 46B C

方向:水平 丄B O4 丄BC 大小:? ω4l 4bO ? 通过作图,确定C点速度为

V 32A A =μv bc=0.2909m/s V C =μv pc=1.2207m/s

式中V 32A A ——C5点速度,方向丄BC 式中V C ——C点速度,方向为p →c 。

4.解待求点的加速度及其相关构件的角加速度

(1)列出C点加速度矢量方程式 牵连速度为移动时

绝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由于牵连运动与相对运动相互影响)

绝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哥氏加速度

要求C点加速度,得先求出B点加速度,

a A = a

A n +

a

A τ

= a

2

o n

+ a

2

o τ

+ a A ’+ a 哥

方向:? ∥AB 丄AB ∥AO 2 丄AO 2 ∥AB 丄AB 大小:? ω

4

2l 4AO ? ω2

l 2AO 0 ? 2ω4v 24A A

(2)定出加速度比例尺 在一号图纸中取p 为加速度极点,去矢量pa ’代表a A n

,则加速度比例尺

μa (m

?s

2

-/mm )

μa ='

a n pa B =0.219 m/s 2

/mm

(3)作加速度多边形,求出a B

τ

、a A 、a B 根据矢量方程图的pa ’nka 部分,则 a

A τ

=μa

a '

a=0.7949 m/s 2

a A ’=μa ka=6.247m/s 2

a A =μa pa=0.519 rad/s 2

方向为 水平向右下12o

a

B

τ

= a

A τ

?

l 4bO / l 2AO =3.279m/s 2

a

B n

=ω4

2

? l 4bO =1.225 m/s 2 (4)列出C 点加速度矢量方程,作图求解a c 、a

CB

n

、 a

CB

τ

a c = a

CB

n + a CB

τ

+ a B n +

a

B

τ

方向: 水平 ∥BC 丄BC ∥AB 丄AB 大小: ? V 46B C 2

/l BC ? ω

4

2l 4bO a

A τ

l 4

bO

/ l 2AO

由上式可得:

a

CB

τ

=0.0.15m/s 2

a c =0.178m/s 2

确定构件4的角加速度a 4由理论力学可知,点A 4的绝对加速度与其重合点A 3的绝对加速度之间

的关系为 3343444a a a a a k

a a r a a n a t a ++=+

方向:⊥O 4B ∥O 4B ∥ O 4B ⊥O 4A ∥O 2A 大小: ? ?24l o2A ? 2?4V a4a3 ?2

2l o2A

其中a 的是和444a n a t a a a 法向和切向加速度。a k

a a 34为科氏加速度。

从任意极点O 连续作矢量O '

3a 和k ’代表a A3和科氏加速度,其加速度比例尺1:0.219;再过点o 作矢量oa 4”代表a n

a a 34,然后过点k ’作直线k ’a ’4平行于线段oa 4”代表相对加速度的方向线,并过点a 4’’作直线a 4’’a 4’垂直与线段k ’a ’4,代表a t

a 4的方向线,它们相交于a 4’,则矢量oa 4’便代表a 4。

构件3的角加速度为a t

a 4/lO 4A

将代表a t

a 4的矢量k ’a ’4平移到机构图上的点A 4,可知α4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4. 根据以上方法同样可以求出位置九的速度和加速度

5

4..2. 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 各构件的重量G (曲柄2、滑块3和

连杆5的重量都可忽略不计),导杆4绕重

心的转动惯量Js 4及切削力P 的变化规律。

要求 求各运动副中反作用力及曲柄上所需要的平衡力矩。以上内容做在运动分析的

同一张图纸上。 步骤

1) 选取阻力比例尺Q μ= 555.6

)(

mm

N

,根据给定的阻力Q 和滑块的冲程H 绘制阻力线图。

2) 根据个构件的重心的加速度即

角加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i P 和惯性力偶

矩 i M ,并将其合为一力,求出该力至重心的距离。

3)按杆组分解为示力体,用力多边形法决定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合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M的结果列入表中:将所有位置的机构阻力,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矩

y

动态静力分析过程:

在分析动态静力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刨头,摇杆滑块,曲柄三个部分。

首先说明刨头的力的分析过程:

对于刨头可以列出以下力的平衡方程式:

∈F=0 P + G6 + F i6 + R45 + R16=0

方向:∥x轴∥y轴与a6反向∥BC ∥y轴

大小:8000 620 -m6a6 ? ?

以作图法求得:

位置4 R45 = 7958.3 N 位置1’ R45 =8550.648 N

位置4 R16 = 284.7 N 位置 1’ R16 = N

力矩平衡方程式:

∈M=0 P*y p+G6*h g+F i6*h6+R16*h16=0

我们还可以得到:

R45=R65

对于摇杆滑块机构可以列出平衡方程式:

∈F=0 R54 + R34 + F i4 + G4 + R14=0

方向: ∥BC ⊥O4B ∥a4 ∥y轴 ?

大小:R54? m4a4 220 ?

力矩平衡方程式:

∈M=0 R54*h54-R34*h34-M i4-F i4*h i4-G4*h4=0

由此可以求得R34的大小:R34= 7958.3 N 位置1’ R34=14366.93

最后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方程式做力的多边形解出位置4 R32=12023.66 N

位置1’ R32= 244.376N

在摇杆上可以得到R34=-R32

最终得出位置4 My=1257.11Nm 位置1’=689.612Nm

4.3. 飞轮设计(见图3)

已知及其运动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由动态静力分析所得的平衡力矩M y,具有定转

动比的各构件的转动惯量J,电动机、曲柄的转速n o’、n2及某些齿轮的齿数。驱动

力矩为常数。

要求用惯性立法确定安装在轴O2上的飞轮转动惯量JF。以上内容做在2号图纸上。

步骤:

1)列表汇集同组同学在动态静力分析中求得的个机构位置的平衡力矩M

y

,以力矩比例尺

μ

m

和角度比例尺μ?绘制一个运动循环的动态等功阻力矩M*c= M*c(φ)线图。对

M*

c (φ)用图解积分法求出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阻力功A*

c

= A*

c

(φ)线图。

2)绘制驱动力矩M

a 所作的驱动功A

a

= A

a

(φ)线图。因M

a

为常数,且一个运动循环中

驱动功等于阻力功,故将一个循环中的A*

c = A*

c

(φ)线图的始末两点以直线相连,即为A

a

= A

a

(φ)

线图。

3)求最大动态剩余功[A']。将A

a = A

a

(φ)与A*

c

= A*

c

(φ)两线图相减,即得一个运动

循环中的动态剩余功线图A'= A'(φ)。该线图的纵坐标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距离,即表示最大动态剩余功[A']。

4)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J

F

。由所得的[A'],按下式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

J F =900 [A']/πn2

1

δ

按照上述步骤得到飞轮的转动惯量为J F=8.37.

4..4. 凸轮机构设计(见图2)

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摆杆长度l o9D=130mm,最大摆角χmax=158,许用压力角[α]=208;凸轮与曲柄共轴。要求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划出土轮世纪轮廓线。以上内容做

在2号图纸上。

步骤:

1) 根据从动件运动规律,按公式分别计算推程和回程的(

?

ψ

d d )m ax ,然后用几何作图法直接绘出

?

ψ

d d (φ)及φ(ψ)线图。 2) 求基圆半径r 0及凸轮回转中心O 2至从动件摆动中心O 4的距离l O 2O 4。按φ(ψ)线图划

分ψ

m ax 角时,可将其所对的弧近视看成直线,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用图解法按预定比例分割ψ

m ax 角所对应的弧,自从动件摆动中心O 4作辐射线与各分割点想连,则ψm ax 角便按预定比例分割。

作图时,如取μ

1

= l O 4D*μ

?ψd d ,则可直接根据?

ψ

d d (φ)线图上各纵坐标值,在O 4点的相应辐射线上由D 点分别向左或右截取各线段,线段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就等于等于l O 4D*

?

ψ

d d 。截取方向可根据D 点速度方向顺着凸轮转向转过900

后所指的方向来确定。然后按许用压力角[а]作出凸轮轴心的安全区,求出凸轮的基圆半径r 0和中心距l O 2O 4。

3)根据凸轮转向,摆杆长l O 4D ,角位移线图ψ=ψ(φ)图和以上求得的r 0,l O 2O 4,画出凸轮理论廓线,并找出其外凸轮曲线最小曲率半径P min 。然后,再选取滚子半径r g ,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

设计过程:

1)根据给定的r 0=60mm 和摆杆位置画出从动件的初始位置O 9D 0,再根据χ--ω线图画出从动件的一系位置O 9D ’1 、O 9D ’2 、O 9D ’3 、O 9D ’4 、O 9D ’5、、O 9D ’6 、O 9D ’7、O 9D ’8、O 9D ’9 、O 9D ’10 、O 9D ’11 、O 9D ’12 、O 9D ’13 、O 9D ’14,使得∠D 0O 9D ’1 =χ1、∠D 0O 9D ’2 =χ2 、∠D 0O 9D ’3 =χ3、∠D 0O 9D ’4 =χ4 、∠D 0O 9D ’5 =χ5、、∠D 0O 9D ’6 =χ6 、∠D 0O 9D ’7 =χ7、∠D 0O 9D ’8 =χ8、∠D 0O 9D ’9 =χ9 、∠D 0O 9D ’10 =χ10 、∠D 0O 9D ’11 =χ11 、∠D 0O 9D ’12 =χ12、∠D 0O 9D ’13 =χ13 、∠D 0O 9D ’14 =χ14。

2)从基圆上任一点C 0开始,沿(-?)方向将基圆分为与图χ--ω线图横轴对应的等份,得C 1、C 2、C 3、C 4、C 5、C 6、C 7、C 8、C 9、C 10、C 11、C 12、C 13、C 14。

过以上各点作径向射线OC 1、OC 2、OC 3、OC 4、OC 5、OC 6、OC 7、OC 8、OC 9、OC 10、OC 11、OC 12、OC 13、OC 14。

3) 以O 为中心及OD ’1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OC 0和OC 1于E’1和E 1,在圆弧上截取E 1D 1= E’1D’1得

点D1。用同样方法,在以OD’2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2D2= E’2D’2得点D2,在OD3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3D3= E’3D’3得点D3,在OD4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4D4= E’4D’4得点D4,在OD5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5D5= E’5D’5得点D5,在OD6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6D6= E’6D’6得点D6,在OD7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7D7= E’7D’7得点D7,在OD8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8D8= E’8D’8得点D8,在OD9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9D9= E’9D’9得点D9,在OD10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10D10= E’10D’10得点D10,在OD11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11D11= E’11D’11得点D11,在OD12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12D12= E’12D’12得点D12,在OD13为半径的圆弧上截取E13D13= E’13D’13得点D13。将D0、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连成曲线便得到凸轮轮廓曲线。

5.心得体会

美丽的花朵必须要通过辛勤的汗水浇灌.有开花才有结果,有付出才有收获.

通过几天日日夜夜的奋斗,在老师亲切地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密切配合下,当然也有自己的努力和辛酸,这份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心里无比的高兴,因为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晶.

在这几天中,我有很多的体验,同时也有我也找到许多的毛病,仅就计算机辅助绘图而言,操作的就远远不够熟练,专业知识也不能熟练应用。但是通过这次实践设计,我觉得我有了很打的提高。

其次,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查找一些相关的工具书,并初步掌握了一些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

再次,自己的计算机绘图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当然,作为自己的第一次设计,其中肯定有太多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得到改正,使自己日益臻于成熟,专业知识日益深厚。

我在这次设计中感到了合作的力量,增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功到自然成.”只有通过不锻炼,自己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我自己一定能够在锻炼成长.

6.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邹慧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曲继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机械原理>>黄茂林,秦伟主编.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5.《机械原理》邹慧君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连杆机构》伏尔默J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7.《机构分析与设计》华大年等主编,纺织工业出版社

8.《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邹慧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机械设计>>吴克坚,于晓红,钱瑞明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机械设计>>.龙振宇主编. 北京: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机械设计基础(下册)》张莹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3.《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Ⅱ)》周立新主编.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

14.《机械系统设计》朱龙根,黄雨华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5.《机械设计学》黄靖远,龚剑霞,贾延林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6.《机械设计手册》徐灏,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7.《设计方法学》黄纯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8.《机械传动设计手册》江耕华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19.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罗洪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1.《机械原理教学大纲》制定人张荣江

22. 机械原理郑文经吴克坚等主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完整图纸)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名称: 机电系 专业班级: 04机制三班 姓名: 学号: 0405110057 目录

概述 (3) 设计项目...............................1.设计题目 (4) 2.机构简介 (4) 3.设计数据 (4) 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 (5)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2) 3.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设计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附图····························· 概述

.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 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设计名称]牛头刨床 一.机构简介: 机构简图如下所示: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心得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心得 篇一:牛头刨床的设计与分析 一、概述 、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

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课程设计的任务 (1)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调研、比较设计的可能方案,比较方案的优劣,最终确 定所选最优设计方案; (2)确定杆件尺寸; (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对机械行运动分析,求出相关点或相关构件的参数,如点的位移、速度、 加速度;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列表,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5)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飞轮; (6)根据方案对各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如对连杆机构按行程速比系数进行设 计;对凸轮机构按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对齿轮机构按传动比要求设计齿轮减速机构,确定齿轮传动类型,传动比并进行齿轮几何尺

寸计算,绘制齿轮啮合图。按间歇运动要求设计间歇运动机等等; (7)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 (8)编制设计计算程序及相应曲线、图形;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的方法 (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的几 何概念气清晰、直观,但需逐个位置分别分析设计计算精度较低; 1速度分析: 1、曲柄位置“1”速度分析,(列矢量方程,画速度图,加速度图) 取曲柄位置“1”进行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V A2=V A3,其大小等于W2l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rad/s=/s υA3=υA2=ω2·lO2A=×/s=/s(⊥O2A) 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

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机械1007 姓名:台永丰 学号:0806100904 指导老师:何竞飞 分组:Ⅵ方案 题目:牛头刨床

目录 第1章 1.1设计题目........................................ (3) 1.2机构简介 (3) 1.3设计任务 (4) 第2章 2.1电动机的选择 (5) 2.2齿轮变速装置设计 (5) 2.3导杆机构尺寸设计 (6) 2.4机构的运动分析 (7) 2.5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6) 2.6速度波动的调节与飞轮设计 (19) 第3章 3.1体会心得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1.1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 1.2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1-1 a。电动机经一级带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驱动执行机构,使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直线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加工,称为工作行程,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要求速度快以节省时间。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大,对主轴(曲柄2)匀速运转有很大影响,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功率。同时,要求刨刀不进行切削的过程中,工件随工作台实现自动进给运动。 图1-1

1.3设计任务 (1)电动机的选择; (2)设计齿轮变速装置; (3)设计导杆机构; (4)设计刨程及其位置的调节方法; (5)机构运动分析; (6)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7)速度波动的调节与飞轮设计。 图1-2

第2章2.1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转速选择1440r.p.m 2.2齿轮变速装置设计 如图1-2 i13H=n1?n H n3?n5=?z2z3 z1z2 ……………………………………[2-1] * 式中i——转速比 n——转速 z——齿数 i45=n4 n3=?z5 z4 …………………………………………[2-2] i67=n6 n7=?z7 z6 …………………………………………[2-3] 联立以上各式,并令n1n H n H n7 =24,可选取z1=50,z2=50,z3=150,z4=55,z5=78 可得各齿轮数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自093 姓名: 学号:

目录 概述 (3) 设计项目...............................1.设计题目 (4) 2.机构简介 (4) 3.设计数据 (4) 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 (5)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2) 3.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设计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附图·····························

概述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 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

海南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 小组成员: 20110504310007 20110504310006 专业班级:11级交通运输(一)班 指导老师:陈致水 2013年6月26日

目录 一、概述........................................................... (2)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 四、参考文献 (11) 五、设计小结 (12)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题目 牛头刨床 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a.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b.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c.齿轮机构设计;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2.1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2.2设计数据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1.牛头刨床机构工作原理 (1) 2. 设计目的 (2) 3. 设计任务 (3) 二设计计算过程及说明 (3) 1. 牛头刨床机构示意图及原始数 据.............................................................. ..3 2.齿轮机构基本参 数…….…..........................................…........... (4) 3.连杆设计和运动分析 (5) 4. 编写的计算源程序................................................................... .. (7) 5. 电算的源程序和结果....................................................…............

(9) 6. 设计图解法的图纸................................................................... (13) 三设计小结 (13) 1. 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讨 论 (13) 四参考文献 (13) 1. 列出主要参考资 料........................................................…... (13) 一. 绪论 牛头刨床机构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 牛头刨床的滑枕的直线运动不能说是偏心轮的作用。牛头刨床的动力,经过减速后,在大齿轮的一面有一个固定短轴,短轴和齿轮中心有一定距离,装一个方形滑块。在齿轮的下方,有一个轴承座,安装了一个长摇杆,齿轮上的方形滑块始终在长杆上滑动。摇杆的上端,有滑枕的方形滑块,也是在杆上滑动,摇杆就使得滑枕前后运动。这两个滑块都是能够转动的。当大齿轮转动时,由滑块带动摇杆前后扇形摆动。滑块位置在中心下面时,同等的转动圆心角,摇杆可以运动较大的角度,带动滑枕快速后退。当大齿轮滑块在上方时,同样的圆心角,摇杆的运动就慢得多,这样滑枕就能够有较大的切削力。调整大齿轮滑块的中心距,就能够调整滑枕行程。滑枕是慢进快退,这样符合工作要求。 本实验以牛头刨床刀具运动的主传动机构为设计对象,通过对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的设计,掌握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报告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报告

1题目要求 如下图所示牛头刨床的功能简图。刨刀水平作往复直线运动,切削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刨刀每切削一次,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的水平垂直方向进给0.3,0.4,0.5mm/次,分3档 2题目解答 2.1工艺动作分析 由设计题中牛头刨床的功能可得,牛头刨床加工平面(槽)时由两个工艺动作协调完成。即刨刀每刨削一次,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水平垂直方向(上下垂直方向)进给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两个动作发生干涉,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的水平垂直方向(上下垂直方向)移动,必须在刨刀切削运动完成后在退刀运动时进行;为了避免工作台的进给与退刀时刀具产生干涉,刀具装有自动弹起装置。据此,可以画出牛头刨床的运动循环图。 刨刀工作行程(切削)空回行程 工作台停止进给停止 2.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 ①动机及其运动形式分析

一般情况下,牛头刨床是在工厂车间使用。在工厂车间里的设备大多是电动机,具有连续回转的运动特点。由题知电动机转速n=1420r/min,因此牛头刨床原动机的运动功能单元符号表达如图。 ②机械传动部分及其运动形式分析 根据牛头刨床使用功能描述,牛头刨床每分钟切削102,126,158次,一般原动机转速要远大于这个值。因此需要减速,即传动比i>1,也就是说,机械传动部分应具有传动缩小功能,把一个转速较大的输入传动转换为转速较小的输出运动,其运动功能单元符号如图。

③ 过载保护及其分析 金属加工机床的原动机与传动部分之间通常会加载一个过载保护单元,以便在过载时保护机床免于损坏。多数情况下,这一过载保护单元同时还有减速功能,表达符号如图。 ④ 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及其分析 在过载保护与机械传动输出之间 ,要实现牛头刨床每分钟切削102,126,158次,要采用有级变速。由于电机转速为1420r/min 。为了输出转速达到要求的值则传动比为: 99 .8158142027 .11126142092.131021420 321====== z z z i i i 过载保护系统的传动比为3.21,让传动比为 92.13102 1420 == 总i ,经过过载保护后,33.421 .392 .13=='i ,机械传动部分采用两个变速齿轮使其转速降至102r/min 。得: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

海南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11级交通运输(一)班 指导老师:陈致水 2013年6月26日 目录 一、概述........................................................... (2)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 四、参考文献 (11) 五、设计小结 (12)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题目 牛头刨床 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a.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b.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c.齿轮机构设计;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 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

机械原理大作业-牛头刨床运动分析(附图)

机械原理大作业 ——10A 班级:姓名:学号: 位置方程 利用两个封闭图形ABDEA 和EDCGE ,建立两个封闭矢量方程,由此可得: ? ??+=++=+' s l l s l l l l 56431 643(1)

把(1)式分别向x 轴、y 轴投影得: ??? ? ? ??=+=++=++=+ h l l s l l l h s l l h s l 334 45 334411133441 123344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θθθθθθθθθθ(2) 在(2)式中包含3s 、5s 、3θ、4θ四个未知数,消去其中三个可得到只含4θ一个未知数 方程: [][]{}[ ] [] sin sin sin 2sin cos cos sin sin 2 441112 3 442 4 2242 441122 44111 =-+--+-++-+θθθθθθθθl l h l hl h l l l h l l h (3) 当1θ取不同值时,用牛顿迭代法解(3)式,可以求出每个4θ的值,再根据方程组(2)可以求出其他杆件的位置参数3s 、5s 、3θ的值: ? ?? ? ???-+=+=-= 3 4 41113334453 4 43sin sin sin cos cos )sin arcsin( θθθθθθθl l h s l l s l l h (4) 速度方程 对(2)式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并把结果写成矩阵的形式得: ????????????-=????????????? ???????? ??? ? ?-----00cos sin 0 cos cos 01sin sin 00cos cos sin 0sin sin cos 11 111 434 43344334 43334 4333θθωωωθθθθθθθθθθl l v v l l l l l s l s C e B (5) 其中C v 为刨刀的水平速度,v e B 为滑块2相对于杆3的速度。由于每个1θ对应的3s 、3θ、 4θ已求出,方程组式(5)的系数矩阵均为常数,采用按列选主元的高斯消去法可求解(式 5)可解得角速度ω3、ω4、e B v 、 C v 加速度方程 把(5)对时间求导得矩阵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1)待续 2008-11-21 02:13 目录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题目---------------------------------------2 §1.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2 §1.3、课程设计的要求---------------------------------------3 §1.4、课程设计的数据---------------------------------------3 二、运动分析及程序 §2.1、拆分杆组------------------------------------------------4 §2.2、方案分析------------------------------------------------4 §2.3、程序编写过程------------------------------------------5 §2.4、程序说明------------------------------------------------6 §2.5、C语言编程及结果------------------------------------6 §2.6、位移,速度,加速度图------------------------------10 三、各运动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3.1 方案一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2 §3.2 方案二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3 §3.3 方案三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5 §3.4 方案四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6 四、小结--------------------------------------- 19 五、参考文献---------------------------------20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题目 此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结构的设计. §1.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1 牛头刨床的机构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 2 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3 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要求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4到5种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使其可以满足牛头刨床的传动需要。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1.4.课程设计的数据 方案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7点11点汇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设计 学校:广西科技大学 院(系):汽车与交通学院 班级:车辆131班 姓名: M J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学生第一次全 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起 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有关课程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 念,具备计算,和使用科技资料的能力。在次基础上,初步掌握电算程序的编制, 并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题机构进行运 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的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次基础上设计;或对 各个机构进行运动设计。要求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制计算程序和 编写说明书等。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 比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再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图,列矢量运动方程; 2.作机构两位置之一的动态静力分析,列力矢量方程,再作力的矢量图; 3.用描点法作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 4、设计数据 设计 内容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符号n2 L0204 L02A L04B L BC L04S4 X S6 Y S6 G4 G6 P Y P J S4 单位r/min mm N mm kgm2 方案Ⅰ60 380 110 540 0.25 L04B 0.5 L04B 240 50 200 700 7000 80 1.1 Ⅱ64 350 90 580 0.3 L04B 0.5 L04B 200 50 220 800 9000 80 1.2 Ⅲ72 430 110 810 0.36 L04B 0.5 L04B 180 40 220 620 8000 100 1.2 表1-1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一位置和位置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 计方案一位置和位置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_________xxxxxxxxxxxxxxx__ 班级:x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xxxxxxxx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_xxxxxx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牛头刨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5年 7 月 10日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设计数据 (2) 1、概述 牛头刨床简介 (3) 运动方案分析与选择 (4) 2、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位置4的速度分析 (6) 位置4的加速度分析 (7) 位置9的速度分析 (11) 位置9的加速度分析 (12) 3、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位置4的惯性力计算 (15) 杆组5,6的动态静力分析 (15) 杆组的动态静力分析 (16)

平衡力矩的计算 (17) 4、飞轮机构设计 驱动力矩 (19) 等效转动惯量 (19) 飞轮转动惯量 (20) 5、凸轮机构设计 (22) 6、齿轮机构设计 (26) 1.概述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

摘要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学会运用团队精神,集体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1.1、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 (1) 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 1.3、设计内容 (3) 1.4、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3) 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 2.1、速度分析 (4) 2.2、加速度分析 (5) 三、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7) 3.1、运动副反作用力分析 (7) 3.2、曲柄平衡力矩分析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一、设计任务 1.1、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所示。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导杆机构

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目录 1设计任务及要求……………………………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 程序框图…………………………………… 4 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5 设计总结…………………………………… 6 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姓名郭娜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械08-3班学号0807100305 五、要求: 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A4或A3图纸)。 2)用C语言编写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打印出程序及计算结果。 3)画出导轨4的角位移?,角速度? ,角加速度? 的曲线。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 开始日期:2010年7月10 日完成日期:2010 年7月16日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要求 (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 (2)用C语言编写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动态显示,并打印程序及运算结果。 (3)画出导轨的角位移Ψ,角速度Ψ’,角加速度Ψ”。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数学模型

如图四个向量组成封闭四边形,于是有 0321=+-Z Z Z 按复数式可以写成 a (cos α+isin α)-b(cos β+isin β)+d(cos θ3+isin θ3)=0 (1) 由于θ3=90o,上式可化简为 a (cos α+isin α)-b(cos β+isin β)+id=0 (2)

根据(2)式中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得 acos α-bcos β=0 (3) asin α-bsin β+d=0 (4) (3)(4)联立解得 β=arctan acosa asina d + (5) b= 2adsina d a 22++ (6) 将(2)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 ω2=β’= b a ω1cos(α-β) (7) υc =b ’=-a ω1sin(α-β) (8) 将(2)对时间求二阶导数得 ε3=β”= b 1[a ε1cos(α-β)- a ω2 1sin(α-β)-2υc ω2] (9) a c = b ”=-a ε1sin(α-β)-a ω2 1cos(α-β)+b ω2 2 (10) a c 即滑块沿杆方向的加速度,通常曲柄可近似看作均角速转动,则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目录 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电动机经过皮带和齿轮传动, 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

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 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运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 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 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 前后各有一段的空刀距离,见图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 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转动,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 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a) (b) 图d

一.设计任务 1、运动方案设计。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5、汇总数据画出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以及平衡力矩的变化曲线。 二.设计数据 本组选择第六组数据 表1 表2

三.设计要求 1、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1~2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给出机构简图并简单介绍其传动特点。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用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的尺寸,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注意:为使整个过程最大压力角最小,刨头导路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d)。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每人做曲柄对应的1到2个位置(如图2中1,2,3,……,12各对应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要求用图解法画出速度多边形,列出矢量方程,求出刨头6的速度、加速度,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表二对应组的数据,每人确定机构对应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图部分与尺寸设计及运动分析画在同一张纸上(2号或3号图纸)。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5、12点

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1. 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次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

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少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图1-1 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已知曲柄每分钟转数n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要求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1.1设计数据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装飞轮来减小株洲的速度波动,以减少切削质量和电动机容量。 设计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内容 符号n2L O2O4L O2A L o4B L BC L o4s4xS6yS6 mm 单位r/mi n 方案 60 380 110 540 0.25l o4B0.5 l o4B240 50 Ⅲ 1.2曲柄位置的确定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全是受力图

齐齐哈尔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题号:牛头刨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电131班 学生姓名:迟涵威 指导教师:包丽 2015年6月21日

齐齐哈尔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 给定数据及要求

二.应完成的工作 1画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2设计说明书一份。

目录 摘要 (4) 一、设计任务......................................................................................................5.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5) 三、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7) 1、设计数据 (7) 2、机构运动简图 (7) 3、速度分析 (9) 4、加速度分析 (10) 5、动态静力分析 (15)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摘要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的分析以及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施行自行设计。每组各自选择一个相互不同的位置,独立绘制运动简图,进行速度、位移以及机构受力分析,绘制相关运动曲线图,最后将上述各项内容绘制在图纸上,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工作独立性内容联系性,和能够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将相关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有关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定稿版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目录工作原理............................................................ 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数据......................................................... 三.设计要求......................................................... 1、运动方案设计.................................................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四.设计方案选定..................................................... 五.机构的运动分析................................................... 2.加速度分析.................................................... 2.加速度分析.................................................... 七.数据总汇并绘图................................................... 九.参考文献.........................................................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Ⅰ的3点和9点

目录 一、概述........................................................... (2)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 四、参考文献 (11) 五、设计小结 (12)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题目 牛头刨床 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a.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b.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c.齿轮机构设计;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2.1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装飞轮来减小株洲的速度波动,以减少切削质量和电动机容量。 2.2设计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