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 星期三 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
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
看到岩石的新鲜面。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
岩解理较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
溶蚀现象。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
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
土矿物、石
英粉砂、铁
质微粒、海
绿石、有机
质等。其中
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
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
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
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灰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链子崖: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 ,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 至1300m ,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
留系(S )、泥盆系(D )和二叠系(P )
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 )堆积物。志
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
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叠系以厚
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
体,其底部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
基和大面积采空区。危岩体东、北两面临
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但大部分被裂
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 ,
南窄北宽,宽度30m 至180m 不等,被30
多条裂缝切割,大的裂缝又13条,分别为
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m3。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m3
破
链子崖危岩体远观
链子崖上的检测设施
危岩体上部锚固治理措施
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整体
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其
入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
危害性较小。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
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
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
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
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
防止西侧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
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通过监测表明,链子崖危岩体主体工程从锚固开始到竣工以来,其岩体变形已趋于稳定,危岩体已停止了持续20多年朝长江临空方向的变形,有的缘缝已逐渐闭合。其中1996年从施工开始就朝锚固方向移动1.2至5.7毫米,1997年向锚固方向移动6至10毫米,1998年运移基本稳定。1999年防治工程全面竣工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135~139米后,通过了4个水文年的监测。从变形趋势分析,危岩体在防治工程结束以后,通过岩体应力重新调整,变形趋势逐步稳定,防治工程已经发挥效力。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以红房子和“民”子为界,
后面为山尖,上半部东南走向,下半部西北走向,呈
牛角尖状。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的开始,同时也是
我校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新滩
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
3000万m3,滑动面积1.1km2,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
48m 。为巨
型推移式滑
坡滑坡,主
要由后缘崩蹋,坡脚泥化地层引起,具有周期
性。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
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才得以及时撤离,幸
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
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
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
新滩滑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