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传染病病理学 武大版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 纤维组织增生呈星芒状向小叶内伸展,形
成纤维间隔分割小叶结构 • 晚期则假小叶形成(早期肝硬化)。
(二)重型病毒性肝炎
最严重的一型病毒性肝炎,少见。
根据起病缓急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 (1)急性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 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 病程<3周 • 重度黄疸,出血,肝功能衰竭(肝昏迷),
• 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 两个中央静脉之间以及两 个汇管区之间肝细胞带状 融合性坏死
• 坏死区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及纤维增生,形成纤维间 隔分隔小叶
• 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d.大片坏死
❖大范围肝细胞 坏死,多见于 重型肝炎
❖残留网状支架 ❖残留肝细胞无
明显再生
几乎累计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
肝肾综合症,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死亡原因: 肝功能衰竭, 消化道出血, 急性肾衰,
DIC
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点
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仅少量变性的 肝细胞残留---似“大火燎原”; 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肝窦扩张充血、出血,Kupffer细胞增 生肥大,小胆管增生; 小叶内、门管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 润;
各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致病特点
类型
传染途径
慢性化
重症
大流行 肝癌
HAV
RN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肠道
HBV
DNA
血源, 体液
HCV
RNA
血源, 体液
HDV HEV
复制缺陷 RNA
RNA
血源, 体液 肠道
HGV
RNA
血源
无 5-10%
70% 80% 合并
无 无
0.2% 1%
<0.1% 3% 合并 20%-妊娠
(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 愈复期)。
病毒性肝炎
Review
➢最大腺体 1.0-1.5kg ➢人体化工厂
代谢中心 解毒中心 生命脏器
病毒性肝炎 • 定义: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
变性、坏死和凋亡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 病因:6种肝炎病毒
HA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HGV(庚)
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黄疸型肝炎
●肝细胞坏死稍多、 稍重
●肝细胞淤胆、 毛细胆管胆栓形成
肝细胞轻度淤胆、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
临床病理联系 肝大、肝区疼痛:肝细胞弥漫变性肿胀,肝体
积增大,被膜紧张 血清谷丙转氨酶↑:肝细胞坏死,释放出大量
酶。 胆汁排泄受阻:食欲下降、厌油、呕吐。 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
(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 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 浸润,淋巴滤泡形成
(2)中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1.坏死明显: 中度碎片坏死及桥接坏死 •2.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 •3.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中度慢性肝炎
(3)重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 肝细胞坏死较严重: 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 围桥接坏死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1.普通型肝炎
(1)急性普通型肝炎
临床特点: 常见,有全身症状,肝大,肝区
疼痛、肝功能损害(GPT, 胆红素)。 黄疸型: 甲型、丁型、戊型 无黄疸型:多见,乙型、丙型
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1.广泛肝C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 •2.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 •3.可见肝细胞内瘀胆 •4.门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 网状纤维支架完整,完全恢复原结构功能
基本病变(basic lesions) • 1.显著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 2.汇管区、坏死区炎细胞浸润:淋巴
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 • 3.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及纤维母
细胞增生;肝细胞再生
(1)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
• 肝细胞肿大,胞浆 疏松呈网状、半透 明
• 显著肿大呈球形, 胞浆透明,状如气 球。
谢障碍+胆栓 预后 半年恢复, 90%以上治愈, 少数转慢性(HBV 5-10%,HCV70%)。
1.普通型肝炎
(2)慢性普通型肝炎
• 病毒性肝炎病程一年以上者即为慢性肝 炎 • 主要为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 分类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1.肝细胞变性坏死较轻: 轻度碎片坏死 2.汇管区纤维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 3.小叶结构基本完整
传染病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由病原微生物(传染源)通过 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个 体引起所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 群中引起流行。
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特异的病原体。 2、具有传染性。 3、有一定季节性。 4、有一定的侵入门户,具有一
定的嗜器官性和嗜组织性。
5、基本病变是炎症变化。 6、具有一定的免疫性。 7、临床经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3)溶解性坏死
• 高度气球样变发展而来 • 胞核固缩、溶解、消失→细胞解体 • 根据坏死范围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点状坏死 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 大片坏死
a.点状坏死
❖小叶内单个或数个肝 细胞坏死。
❖累及1至几个肝细胞, 小灶性分布
❖伴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

b.碎片状坏死
c.桥接坏死
2点.炎状症坏细死胞:浸中润性粒细胞 坏死灶、汇管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散在、 灶状
➢肝细胞坏死时,由邻近肝细胞再生
修复。
➢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染
色深,有时可见双核,胞浆略呈嗜碱 性
➢若坏死严重,网状支架塌陷,再生
的肝细胞呈团块状(结节状再生)
临床病理类型:
病毒性肝炎
急性 普通型
慢性
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肝窦受压变窄
(1)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
电镜 • 内质网扩张、囊泡
变 • 核糖体颗粒脱失 • 线粒体肿胀、嵴消
失。
(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 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 • 胞浆浓缩,嗜酸性染色
增强,胞核浓缩以至消 失 • 嗜酸性小体: 深红均 一浓染圆形小体 • 凋亡(Apoptosis)
不详
易 少 少 少 易 不详
无 可 可 可 不详 不详
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
➢全身症状: 乏力,全身不适,低热,黄疸 ➢消化道症状:厌油,食欲↓,腹胀,稀便,腹 泻 ➢肝区症状: 疼痛,不适, 压痛, 肝肿大, ➢肝功能异常: GPT↑, 胆红素↑, A/G↓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查: HBsAg, HC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