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硬化

大鼠肝硬化
大鼠肝硬化

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1 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医学动物实验学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肝硬化大鼠的综述

【摘要】:肝硬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任何破坏肝脏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炎症、毒性损害、肝血流改变、先天性代谢障碍、化学物质和药物毒性、肝内循环紊乱和胆汁流动阻塞等都可导致肝硬化。大部分麻醉药在肝脏代谢,肝硬化对麻醉药及手术后苏醒影响较大,建立一个类似于人类肝硬化的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与肝硬化有关课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适宜的肝硬化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的基础,对于评价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大鼠为肝硬化模型,从模型的优缺点、建立、临床研究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模型、大鼠、临床研究

【正文】: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不仅是研究肝硬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大鼠的肝硬化模型具有人类肝硬化的基本形态特征,其病理改变呈阶段性进展,且造模方法简单,模型形成率高,重现性好、死亡率低等特点。但同时大鼠动物模型因肝硬化病因的多样性、与人的种属差异等原因,在很多研究领域不能作为理想的实验对象。

现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肝硬化大鼠的建立方法进行阐述:

(一)化学损伤法

1. 四氯化碳法该法是最为常用的肝脏毒素,最早、最广泛用于实验性肝纤维化研究[1]。其作用机制是:在肝细胞内质网中,四氯化碳通过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激活后,产生自由基—CCl3。—CCl3 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破坏肝细胞功能。此外—CCl3还可攻击膜上不饱和脂质,引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从而导致狄氏间隙内原本静止的贮脂细胞活化,释放Ⅳ型胶原酶,降解Ⅳ型胶原,肝细胞从合成分泌Ⅲ型胶原变为合成分泌I型胶原,取代了Ⅳ型胶原,促使肝脏纤维化。

2. 乙醇法乙醇可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直接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从而建立肝硬化模型[2]。乙醇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小板聚积,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并相互作用,激活贮脂细胞变成纤维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胶原并沉积,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常用的乙醇法有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灌胃,8周末肝细胞变性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12周末,形成轻度纤维化改变,贮脂细胞活化明显并分泌大量胶原。

3. 致癌物法常用的有二甲基亚硝胺、硫代乙酰胺等。二甲基亚硝胺是常见的致肝癌剂。它通过肝微粒体代谢,其中间产物与核酸、蛋白质等结合致肝细胞损伤,同时产生的活性甲基化产物使核酸、蛋白质甲基化导致肝坏死[1]。常用的造模方法是用1%二甲基亚硝胺按1mL/kg腹腔注射,每周前3d给药,每天1次,持续3周,第4周仅在周一给药1次,4周后大鼠肝硬化形成…。硫代乙酰胺在肝内代谢成硫氢化合物,与肝大分子物质结合,引起肝损伤,同时还能激活磷脂酶A,,引起肝细胞膜损害,肝细胞坏死。制模时可用3%硫代乙酰胺50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天1次,8周成模。

4. 铁代谢法可给大鼠喂饲铁负荷饮食和肌内注射右旋糖苷铁,导致肝内铁堆积和Ito细胞内-I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强。长期铁负荷使大鼠线粒体氧化代谢减少,库普弗细胞铁负荷。许多证据表明,铁超负荷肝硬化沙鼠铁沉积Ito细胞,导致这些细胞胶原水平增高,而在给同样程度铁负荷的沙鼠予富维生素E饮食却可以完全预防肝硬化的发生,提示脂质过氧化参与铁负荷诱导肝硬化过程[3]。

5. D-半乳糖胺法半乳糖胺进人体内后可造成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及其他尿嘧啶核苷酸的消耗,

干扰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干扰膜结构和功能,诱导肝细胞坏死[4]。用D-半乳糖胺和生理盐水配成20%的溶液,按2.2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造模型[5]。

(二)外科法通过胆管阻塞法,可形成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大鼠模型[1]。通过结扎、切断动物的胆总管,造成胆管完全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胆管压力增高、肝内胆汁淤积,从而引起肝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坏死、增生,肝硬化形成。

(三)复合法该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节约时间,提高成功率[1]。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每100g体质量0.3mg分2次腹腔注射,及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每100g体质量0.3mI,每3天1次,首剂加倍,结果使原先单独使用四氯化碳需时8周的肝纤维化在4周内完成,加速了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缩短了造模时问。

(四) 营养法通过膳食不平衡或缺乏特种营养素而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形成肝硬化。给大鼠高脂.低蛋白饮食,制造肝硬化模型,该模型与人的乙醇性肝病相似,较适用于人类乙醇中毒性肝纤维化的研究[6]。

(五) 细菌细胞壁产物法大鼠腹腔内注射由链球菌细胞壁提取物肽聚糖-多糖,可引起门脉区周围肉芽肿,为T细胞依赖性肝纤维化[7]。

目前肝硬化模型相关病理机制的研究十分受到广大科研者重视,肝硬化大鼠模型的临床研究方向有很多,最近的新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

(一)研究ii-6和PIAS3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的变化规律与肝脏再生的关系[8]。

方法:实验分为肝硬化切除组(E组)和正常肝切除组(C组),观察比较术后0、1、2、4、12、24、48、72h肝再生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肝组织II一6mRNA、PIAS3mRNA的表达。

结果:术后72hE组肝再生率明显低于C组(P

结论:硬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障碍机制与IL一6和PIAS3表达失衡有关。

(二)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中,观察内脏血红素氧合酶(HO)活性的变化[9]。

方法:用CCl4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采用动脉插管生理多导仪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门静脉插管测定门静脉压力,用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一氧化碳(CO)水平,用胆红素生成量反映组织HO的活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15.92±0.74)对(18.93±0.71)kPa ,P〈0.01],门脉压力显著增高[(16.67±0.63)对(8.82±0.29)cmH2O,P〈0.01];血浆CO水平显著上升[(18.69±1.86)对(10.27±1.21)μmol/L,P〈0.01];脾脏、小肠、肠系膜HO活性显著增加[分别为(6.55±1.12)对(11.87±1.49),(1.29±0.36)对(2.59±0.28),(1.20±0.33)对(5.18±1.08)nmol/(m g蛋白),P〈0.01],而肝脏H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4±0.33)对(2.73±0.28)nmol/(mg蛋白,P〉0.05]。

结论:内脏HO活性增加可能是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原因之一。

(三)观察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中,CO及肺泡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10]。

方法: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动脉插管生理多导仪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门静脉插管测定门静脉压力,血浆CO水平的测定用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测定肺泡血管壁通透性。

结果:CCl4成功复制肝硬化模型,显微镜下见正常肝小叶被完全破坏,有典型的假小叶形成.肺组织肺泡壁增厚,肺毛细血管管腔扩张,部分肺泡腔变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15.92kPa±0.74kPa vs 18.93kPa±0.71kPa,P 〈0.01),门脉压力显著增高(16.6 7cmH2O4±0.63cmH2O vs 8.82cm H2O4±0.29cmH2O,P〈0.01):血浆CO水平显著升高(1 8.69μmol/L±1.86μmol/L vs 10.27gmol/L±1.21 μmol/L,P〈0.01):肺组织EB含量明显增加(36.57μg/g±1.69μg/g vs 29.83μg/g±2.34μg/g,P〈0.01)。

结论:HO—CO的激活、肺泡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能是肝肺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四) 观察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时Th1/Th2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casepase-3的变化,以探讨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机制[11]。

方法:以50%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肝硬化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肝硬化基础急性肝衰竭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成模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及Caspase-3,应用生化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结果:大鼠出现明显肝硬化、腹水及黄疸症状后,Th1/Th2细胞因子比值降低。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后,Th1/Th2比值升高,Caspase-3活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还原型GSH活性降低(P 均<0.01)。

结论:Th1/Th2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细胞氧化应激共同参与肝硬化基础急性肝衰竭的发生。

肝硬化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领域内的研究课题。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成为其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工具。综上可知,大鼠是比较理想的肝硬化动物模型。肝硬化大鼠的研究广泛,模型的建立方法多样,临床研究领域深,对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及其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安书,文正荣.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0,16(7):1047.

[2] 王亚南,刘儒林,程秀臻.酒精中毒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4(12):319-320.

[3] 唐映梅,杨晋辉.肝硬化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与研究现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3(5):191-193.

[4] 林冬静,金政.常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874 88.

[5] 杨洁,王安辉,聂青和.天然蒙脱石对大鼠急性肝衰竭血中内毒素及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J].肝脏,2009,14(4):295-298.

[6] 王晓昆,唐瑛.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3):95-98.

[7] 马玉珍,叶路,韩景田,等.肝纤维模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5(15):494496.

[8] 袁晟光,温江涛,吕军,农卡特,张明慧,杨波.IL一6和PIAS3与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1,40(14):1373.

[9] 杨树平,王吉耀,郭津生.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红素氧合酶活性的变化[J].肝脏,2011,16(1):45-47.

[10] 杨树平,王吉耀,郭津生.CO及肺泡血管壁通透性在肝硬化大鼠中的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3):281-283.

[11] 朴正福,张海燕,卢静,王晶晶,李胜利,温韬.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时Th1/Th2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Casapase-3的变化 [J].山东医药,2009,49(33):29.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未来同类模型的展望。方法:主要对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T2DM大鼠模型目前可以分为自发性T2DM 和实验性T2DM模型,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结论:经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各种建模方法均有优缺点,目前较认可的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因价格低廉,造模方便而广受欢迎,但仍缺乏一定的造模标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T2DM占了较高比例,大概占了糖尿病发病率的90%。T2DM是因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继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表现,同时还伴有身体消瘦、疲乏、烦躁、口渴等临床症状。 选择一些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试验成了我们研究糖尿病的良好途径,我们可以从中比较一些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效果以及其药动学的特点,在临床用药上对评价某套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研究的临床T2DM动物模型主要集中在大鼠上,这可能是由于大鼠作为T2DM动物模型相对较稳定且与人T2DM表现相似的优点。因此我们在下面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临床T2DM大鼠模型研究的情况。 总体上来说,目前临床T2DM研究的大鼠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另一类则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考虑到成本及方便程度,目前以后者居多。 1 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 1.1 单纯高脂高糖引发的T2DM 在试验中,通过较长时间给予大鼠过量的高糖高脂饮食,发现能够诱导出较满意的T2DM大鼠模型,从而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认为其机理可能是高糖高脂饲料会导致胰岛B细胞超负荷,进而使胰岛细胞发生损伤、萎缩甚至死亡,胰岛的功能因此下降,继而建立起伴胰岛素抵抗的T2DM模型。鲁瑾[1]等采用61%的高脂饮食,饲养大鼠7周后,大鼠就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且形成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十分可靠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张丽锋[2]等给予W istar大鼠脂肪热比为59%的饲料, 喂养4周,均出现胰岛素抵抗,多项研究试验表明高脂饮食可以诱发产生可靠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1.2 应用STZ药物诱导产生的大鼠模型由于高糖高脂饲料相对用时较长,且饲料成本相应较高,因此合理使用链脲菌素(STZ)是目前许多研究者所推崇的

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档

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乔伟1,2,鲁建国1,王青1,李鹏超1 作者单位:(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陕西西安710038;2. 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普外科,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了解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等分为5组:4个实验组(80只,每组2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酒精溶液进行诱导;对照组(20只)给予普通饮水和饲料。 分别于2、4、7、10周后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过程中肝细胞经历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的形成;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发生 相应变化,平均动脉压(MAP)表现为逐渐下降,门静脉压力(PVP)、下腔静脉压(IVCP)及门静脉阻力(PVR)表现为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PVF)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内脏血管阻力 (SVR)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结论本方法可建立稳定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且适于大批量制作;在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组织病理学均发生了变 化,可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方面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组织病理学;血流动力学;大鼠 Histopathological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of rats with liver cirrhosisQIAO Wei1,2, LU Jian guo1, WANG Qing1, LI Peng chao1 (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angdu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 an 710038; 2.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Xi an Railway Center Hospital, Xi an 71005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portal hypertension (PHT) by establishing a model of liver cirrhosis in rats. Methods Totally 100 healthy male SD rats were assigned to 5 groups randomly (1 control group and 4 experimental groups with 20 rats in each group). Animal model of cirrhosis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and drinking alcohol. Ra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ater and forage. The changes in the portal hemodynamics during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liver tissues were observed after 2, 4, 7 and 10 weeks. Result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experimental cirrhosis, the hepatocytes of rats underwent 4 processes: degeneration, necrosis, fibrosis and pseudolobular proliferation.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declined gradually after injection, but the portal venous pressure, the inferior vena cava pressure and the port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creased slowly. The portal venous flow reduced after ascending whereas the splanchn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creased after descending.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establish a

肝硬化腹水偏方

.肝硬化腹水饮食:四忌:忌油腻忌辛辣忌生冷忌粗糙食物。二限制限制饮水量限制食盐量。 2.清淡饮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对肝腹水病人较为适宜。新鲜蔬菜、水果、肉、蛋、鱼、乳等,既可开胃健脾增加食欲,又可利水消肿。首选新鲜蔬菜。青菜甘平,有清热开胃通便之功,对证属湿热蕴结者较宜;白菜甘温,通利肠胃,消食下气,除胸中烦,适宜于寒湿困脾之证。新鲜蔬菜一定要切碎炒熟食之,每次以50~100g为宜。 3.养肝护肝对肝脏也是比较有益的,日常可以适当补充肝脏所需硒,硒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效养肝护肝,保护肝脏。日常肝脏不好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目前比较好的养肝产品有:体恒健养肝片,体恒健养肝片含硒和五味子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适当服用体恒健养肝片,进行养肝护肝保护肝脏。 (一)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二)气滞血瘀: 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三)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四)寒湿困脾。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五)脾肾阳虚 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六)肝肾阴虚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讨论 专业:药理班级:六班姓名:刘畅学号:150517 摘要: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估计,现在全球约%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亿。在2013年,全球约有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亿。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2012年1月9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因此,为治疗糖尿病建立简单、稳定、经济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因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90%以上,本文主要综合讨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得出结果为:使用体重在190g~240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通过连续两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辅以去抗氧化剂处理,合理饲养并通过尾静脉采血方法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较理想。 关键词: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基本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等,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长期的高血糖最终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 (Type2diabetes)两种,1型患者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每日胰岛素分泌量非常少,空腹基值及糖刺激后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表现为绝对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细分为两类:体重正常患者胰岛素分泌量低于正常人,糖刺激后峰值低并且延迟出现;肥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量大于正常人,空腹基值和糖刺激后高峰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延迟出现,因此,表现为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且释放反应迟钝。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拮抗。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95%属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根据体重可分为肥胖和不出现肥胖两

四氯化碳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_叶春华

·论著·四氯化碳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 叶春华 刘浔阳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湖南 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复制方法并加以评价,为下一步探索肝硬化门脉 高压症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0只)采用四 氯化碳(CCl4)+苯巴比妥钠+食用白酒进行诱导,诱导期间CCl4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增加,并用食用白酒 替代医用乙醇溶液;对照组(20只)给与普通饮水和饲料,频度及剂量同实验组。同时采用一系列的检查方 法加以评估。【结果】实验组70只大鼠造模结束时,死亡9只,死亡率12.86%。实验结束时,按照成模标准, 造模成功大鼠共61只,均可观察到肝硬化结节及镜下假小叶形成,成模率87.14%。实验组门静脉压力比对 照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 血清白蛋白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20只全部存活。【结论】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肝 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可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方面的相关研究。此模型制作周期短(仅需9周),成模率高, 死亡率低,具有简便、快捷、高效的优点,适于大批量制作。 [关键词] 肝硬化,实验性;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四氯化碳 Study on Method of Inducing Hepatic Cirrhosis Model in Rats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Y E Chun-hua, LIU X un-yang(Department o f General Surgery,the T hird X iangy a Hosp 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 o dev elo p and evalua te an ideal means to induce cir rhotic model in rats for nex t study o n live r cir rhosis with po r tal hypertension trea tment.【M ethods】N inety male SD rats we re randomly di- vided into two gr oups,T he e xperiment g roup(n=70)wa s treated with CCl4,PBS and ea table alcoho l and the co ncentra tion of CCl4and eatable alcohol were increased stage by stag e in a ce rtain range during the ex peri- ment.T he co nt rol g roup(n=20)wa s trea ted w ith common drinking w ater and animal feeds,the f requency and do se w ere the same a s the experime nt g ro up,meanwhile evalua ted by a se ries of check methods.【Results】 Af te r being induced w ith above means,the ra t mor tality of the ex periment gr oup w as12.86%,and the fo rma- tion rate of liver cir rhosis false lobe was87.14%.T he po rtal v eno us pressure of the e xperiment g roup w as higher than the co ntrol g ro up(<0.05),ST B,G PT,G O T we re higher than the co ntro l g roup,but SA B de- crea sed(P<0.05).T he contro l g r oup w as all surv iv al.【Co nclusio n】T he pro cedure is fair ly stable and relia- ble,the model is useful for resea rch in liv er cir rhosis w ith po rtal hy pe rtension.T he cy cle time of inducing cir- rhosis model is shor t the mor ta lity is low. [Key words] liver cir rho sis,ex pe rimental; disesase models,animal; rats; carbon tetr achloride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171(2005)05-0619-04 由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原因造成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近十年来有关门脉高压症的研究成为消化学界的热点。本实验通 [作者简介] 叶春华(1967-),男,湖南安乡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 2005-04-01过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CCl4)加饮用苯巴比妥钠和食用酒精,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肝硬化模型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90只Sprag ue-Daw ley鼠(简称SD大鼠),全部雄性,体重180~220g,普通大鼠饲

治疗肝硬化的偏方

治疗肝硬化的小偏方 (1)水湿内阻型: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症见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两胁胀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细。 治则: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各10g,云苓、白术各15g,车前子30g。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十枣汤以逐水;腹胀以气滞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若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各40g~60g;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挟淤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2)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肝硬化代偿期,亦可见于失代偿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外,尚有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质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消积。 方药:化瘀汤加减。丹参、牡蛎各30g,当归、炮甲各15g,郁金、桃仁、红花、青皮、白术、赤芍各10g。如伴目黄、溲黄,加茵陈、金钱草;兼阴伤者,加生地、石斛;兼脾功亢进者,加阿胶、熟地、大枣等。 (3)肝郁脾虚型:多属早期肝硬化患者,并见胃纳减少,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入暮可有足趺微肿,舌色或暗红或淡,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治则: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g,茯苓、太子参各15g,炙甘草6g。若湿滞较重,加苍术、厚朴、泽泻;短气神疲者,加党参,并重用黄芪。

(4)脾肾阳虚型:除水湿内阻症状外,尚有面色萎黄或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白,大便稀溏,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健脾温肾,化气行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化裁。附子、党参、白术各10g,干姜6g,泽泻、茯苓、大腹皮各15g,车前子30g 。兼阳黄者,加茵陈;腰痛劳困者,加杜仲、川断、狗脊;夜寐多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神志异常者,加菖蒲、胆星、郁金或至宝丹。 (5)肝肾阴虚型:除水湿内阻症状外,尚有面色灰滞,形体消瘦,潮热心烦,手足心热,唇干口燥,失眠多梦,鼻衄牙宣,舌红瘦而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则:滋补肝肾,育阴利水。 方药:一贯煎加减。沙参、麦冬、枸杞、阿胶各10g,生地、泽泻、猪苓、车前子各15g,白茅根30g。若神志异常,可加鲜菖蒲、郁金;潮热起伏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神志昏迷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凉营清热开窍;出血甚者,用大黄末或三七粉止血;气随血脱,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影响

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差别,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提供依据。方法用四氯化碳液体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和酒精 喂养的方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将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肝硬化未移植组、门静脉 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构建对比实验,观察并评估。结果三种 不同的途径移植MSCS肝硬化模型到小鼠体内,四周后移植组较未移植组肝功能 明显改善,转氨酶明显降低,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变,三种移植方式无明显统计 学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肝细胞大鼠后,门静脉,肝动脉组, 尾静脉组移植MSCS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对肝硬化的质量均有效,而且三种治 疗效果类似。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肝硬化 随着社会城镇化、老龄化的出现、器官组织病变以及细胞组织因素的增多患病的风险几 率增高,人体机能器官细胞内不断适应甚至损伤。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 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 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 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通过此类病情的发展将选 择有利的因素进行对肝硬化进行治疗,所以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差别进行研究。成体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的 作用,在肝硬化的微环境中可以转分化为肝细胞,或者与残存肝细胞融合,或者通过旁分泌的作用,改善肝功能。大量实验及临床已经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减轻肝硬化程度, 改善肝脏功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对象选取48只5日龄的健康大鼠,雌雄不限,重量200-220g之间,用于 分离成熟的肝细胞,由长沙医学院机能实验室提供。 1、1、2 实验仪器与试剂Ⅳ型胶原(collagen Ⅳ),四氯化碳分析纯,橄榄油分析纯,胰蛋 白酶,染色剂,一次性无菌注射剂,35 mm培养皿,培养液,培养箱,同型对照抗体,手术 显微镜一套等。 1.2 实验方法 1.2.1大鼠模型的构建取48只健康大鼠,分为两组正常组8只为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 40只,用四氯化碳液体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和酒精喂养的方法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4周之后,对大鼠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将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肝硬化未移植组(n=8)、门静脉移植 组(n=8)、肝动脉移植组(n=8)、尾静脉移植组(n=8)。8周之后,将处死所有大鼠并取出肝脏。 1.2.2 MSCS的获取制备无菌条件下分别将四组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等移植到肝细胞 悬液中,通过不同方法构建三种对比试验,提取健康SD小鼠骨髓,利用全骨髓贴壁的方法原 代培养骨髓MSCS,利用CM-DIL(活细胞染色剂)标记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条件获取股骨,去除 骨上肌肉组织,培养液反复冲洗收集细胞悬液,培养传代3次。,然后通过3种途径分别进行 移植,均需常规麻醉,备皮,消毒,铺巾,打开腹腔,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MSCS悬液。 1.2.3 病理学检查 HE染色切片观察,正常的大鼠肝脏,肝小叶清晰可见,形态正常。实 验组肝细胞有些脂肪病变,部分坏死并有炎症,肝小叶不清晰,肝细胞索杂乱,形成许多假 小叶,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实验组较正常组对比,转氨酶显著升高,血清蛋白明显降低, 肝纤维化严重,有明显伤害。MSCS移植后,肝细胞有所恢复,结构有所改善,肝细胞损伤 降低,三种途径对大鼠肝硬化有明显效果,但三种方式效果相似无明显区别 讨论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主要死亡原因 之一。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

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_的影响_戚忠玺

第11卷 第5期 2009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No. 5 May,2009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弥散性肝脏损害,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消臌软坚丸是我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制剂,临床研究显示对腹水具有良好效果[1]。为了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本实验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然后给予药物治疗,以观察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和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影响,以揭示其延缓肝硬化进程,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实验动物 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180±20)g,雌雄各半,由河南安阳华兴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豫)2004-0007。 1.1.2 实验用药 消臌软坚丸由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制剂室制备(该院自拟方,由黄芪30g,车前子30g,葶苈子15g,沉香6g,鳖甲30g等组成,课题组监制)。实验时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1.1.3 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药对照组)由内蒙 古福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05)Z-71号。实验时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1.1.4 主要试剂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试剂盒(批号:20051202),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 1.1.5 主要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1-15K型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Sigma公司;HH-W21-600型电热恒温水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LEICA RM2125型切片机,德国LEICA公司;TDL-5-A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2方法 1.2.1 模型制备60只大鼠均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造模组48只和正常组12只。参照文献[2],48只造模组大鼠首次予皮下注射40% 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0.5mL/100 g体重,以后每周2次皮下注射0.3mL/100g,共9周。造模开始前2 周均以20%猪油,0.5%胆固醇,79.5%玉米面混合饲料(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加工)喂养,第3~9 周 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α的影响 戚忠玺1,耿兰书1,耿束华1,王少贤2,魏 萱2 (1.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河北 正定 050800;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摘 要:目的:观察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消臌软坚丸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和TGF-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将正常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肝小叶结构亦受损,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形成间隔。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消臌软坚丸能显著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同时可降低血清和肝组织TGF-α水平,具有显著的抗肝脏纤维化,阻断肝硬化进程的作用,对腹水的产生与消退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消臌软坚丸;肝硬化;病理形态学;转化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5- 0193- 02 Effect of Xiaoguruanjian Pill on Hepatic Pathological Histology and Bloo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of Hepatic Cirrhosis Rat QI Zhong-xi1,GENG Lan-shu1,GENG Shu-hua1,WANG Shao-xian2,WEI Xuan2 (1.HeBei Hepatopathy Hospital of TCM,Zhengding 050800,Hebei,China; 2.College of TCM,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91,He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iaoguruanjian pill on liver Cirrhosis rats blood and live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 Methods: reproduced the rats models of cirrhosis by adopting complex factors, compared with Fufangbiejiaruanganpian, the effect of Xiaoguruanjian Pill on hepatic pathology and TGF-α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extensive fibrous tissue hyperplasia can be seen in hepatic mesenchyme of the model group, the liver pseudolobule formed,the contents of TGF-αin serum and liver were increased(P<0.01 or P<0.05).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re were a few fibrous tissue hyperplasia in high-dosage group, low-dosag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o fibrotic septa formed. the contents of TGF-αin serum and liver were decreased(P<0.01 or P<0.05). Conclusion: Xiaoguruanjian pill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the cirrhosis rat pathology, decrease the contents of TGF-αin serum and liver, decrease or restrain the happening or development of ascites. Key words:Xiaoguruanjian pill;hepatic cirrhosis; patholog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收稿日期:2008-12-21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07150) 作者简介:戚忠玺(1972-),男,山东威海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各种急慢性肝病的中西医研究。 193

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

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 此方是安徽黄山的一名姓杨的退休工人(男,现年79岁)祖传治疗肝炎、肝腹水验方,其外祖父卢少华,享年88岁,系安徽省庐江县人,祖籍世代业医,本人是当时庐江县知名中医,尤以祖传专治肝病见长,晚年悬壶乡里,因医德崇尚,医技精湛,深得居地方园数百里民众准崇.杨自幼耳闻目染,秉承家训,得此传方,自五十年代移居太平县(现黄山区)后,用此传方在民间治愈肝病患者达千人之余,方药疗法独特鲜为人知,据笔者考证,中国医史书尚未见记载,确属祖传中医经验秘方。 方药组成:针砂,皂矾,茵陈,黑白丑,槟榔,陈皮,六神曲,山楂,鸡内金,肉桂,桂枝,桔梗. 制备方法 上药按剂量调配,皂矶生用,肉桂干燥.茵陈、陈皮、桔梗、桂枝等晒干,针砂、鸡内金、山楂、神曲同炒黄,二丑盐水炒制,上十二昧中药同研细粉,过100目筛,另加红糖适量拌匀,装入容器内干燥贮存备用. 服用方法每服药粉一汤匙(约l0克左右),早、晚各服一次 服药宜忌及注意事项 严禁饮酒及服食晕腥,辛辣物品(包括公鸡、鸡蛋、鲤鱼等),严禁房事。服药期间大便变黑色属正常现象,停药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开始服药时有呕吐、烦燥表现,可改为先小剂量服用,逐渐加大到正常剂量。 功效用途 祛湿热,退黄疸,解毒活血祛瘀,消肿利水。主要用于治疗甲、乙型肝炎(急、慢性),肝脾肿大并早期肝腹水。 治疗效果 急性肝炎(甲肝)需服药30~40天左右;慢性肝炎(乙肝)需服用药2~4个月;早期肝腹水需服药l~2个月左右,临床治愈率达95%以上,随访5年以上均未复发。中、晚肝脾肿大并腹水常期服用有软缩痞块,消退腹水作用,可减轻或延缓病情恶化,近期疗效明显;肝癌患者服用镇痛效果明显.近期有抑制癌细胞扩散或延缓死亡时间作用。重复服用有效,无毒付反应. [病案1]孙××男42岁,山区村民1985年4~5月间,困目肤发黄,小便黄赤短少,周身乏力,大便秘结.纳呆,以急性病毒性肝炎人某医院治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病毒性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应用中药治疗肝硬化已经历了长期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乙肝病人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一要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分析气血阴阳和寒热虚实;二要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 下面分类介绍各种不同症状与证候肝硬化的治疗方案及药方。 (一)辩证论治 1.湿热内蕴 (a)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利湿。 药方: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g,栀子12g,大黄9g(后下),制鳖甲9g,生石膏50g。 (b)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

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利湿清热,健脾和中。 药方:?茵陈五苓散。茵陈30g,茯苓20g,白术15g,猪苓20g,泽泻15g,桂枝6g,制鳖甲9g。 2.寒湿困脾 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药方:茵陈术附汤。茵陈20g,制附子9g,白术15g,干姜6g,茯苓15g,泽泻12g,甘草6g,制鳖甲9g。 3.热毒内陷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药方: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水牛角30g(先煎)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2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2g,制鳖甲9g。 4.肝郁气滞 证候:右胁或两胁胀痛,痛无暄外,胸闷腹胀,易急躁,

大鼠肝硬化

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1 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医学动物实验学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肝硬化大鼠的综述 【摘要】:肝硬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任何破坏肝脏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炎症、毒性损害、肝血流改变、先天性代谢障碍、化学物质和药物毒性、肝内循环紊乱和胆汁流动阻塞等都可导致肝硬化。大部分麻醉药在肝脏代谢,肝硬化对麻醉药及手术后苏醒影响较大,建立一个类似于人类肝硬化的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与肝硬化有关课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适宜的肝硬化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的基础,对于评价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大鼠为肝硬化模型,从模型的优缺点、建立、临床研究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模型、大鼠、临床研究 【正文】: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不仅是研究肝硬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大鼠的肝硬化模型具有人类肝硬化的基本形态特征,其病理改变呈阶段性进展,且造模方法简单,模型形成率高,重现性好、死亡率低等特点。但同时大鼠动物模型因肝硬化病因的多样性、与人的种属差异等原因,在很多研究领域不能作为理想的实验对象。 现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肝硬化大鼠的建立方法进行阐述: (一)化学损伤法 1. 四氯化碳法该法是最为常用的肝脏毒素,最早、最广泛用于实验性肝纤维化研究[1]。其作用机制是:在肝细胞内质网中,四氯化碳通过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激活后,产生自由基—CCl3。—CCl3 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破坏肝细胞功能。此外—CCl3还可攻击膜上不饱和脂质,引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从而导致狄氏间隙内原本静止的贮脂细胞活化,释放Ⅳ型胶原酶,降解Ⅳ型胶原,肝细胞从合成分泌Ⅲ型胶原变为合成分泌I型胶原,取代了Ⅳ型胶原,促使肝脏纤维化。 2. 乙醇法乙醇可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直接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从而建立肝硬化模型[2]。乙醇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小板聚积,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并相互作用,激活贮脂细胞变成纤维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胶原并沉积,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常用的乙醇法有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灌胃,8周末肝细胞变性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12周末,形成轻度纤维化改变,贮脂细胞活化明显并分泌大量胶原。 3. 致癌物法常用的有二甲基亚硝胺、硫代乙酰胺等。二甲基亚硝胺是常见的致肝癌剂。它通过肝微粒体代谢,其中间产物与核酸、蛋白质等结合致肝细胞损伤,同时产生的活性甲基化产物使核酸、蛋白质甲基化导致肝坏死[1]。常用的造模方法是用1%二甲基亚硝胺按1mL/kg腹腔注射,每周前3d给药,每天1次,持续3周,第4周仅在周一给药1次,4周后大鼠肝硬化形成…。硫代乙酰胺在肝内代谢成硫氢化合物,与肝大分子物质结合,引起肝损伤,同时还能激活磷脂酶A,,引起肝细胞膜损害,肝细胞坏死。制模时可用3%硫代乙酰胺50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天1次,8周成模。 4. 铁代谢法可给大鼠喂饲铁负荷饮食和肌内注射右旋糖苷铁,导致肝内铁堆积和Ito细胞内-I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强。长期铁负荷使大鼠线粒体氧化代谢减少,库普弗细胞铁负荷。许多证据表明,铁超负荷肝硬化沙鼠铁沉积Ito细胞,导致这些细胞胶原水平增高,而在给同样程度铁负荷的沙鼠予富维生素E饮食却可以完全预防肝硬化的发生,提示脂质过氧化参与铁负荷诱导肝硬化过程[3]。 5. D-半乳糖胺法半乳糖胺进人体内后可造成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及其他尿嘧啶核苷酸的消耗,

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降低。 2. 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3. 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阳日性。 4. 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可升高。 (2)自身抗体:抗核坑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 (3)其他免疫学检查: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率下降、CD8( 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 5. 纤维化检查:P E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0上升, 血清板层素(LM)上升。 6. 腹水检查:新近出现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二、影像学检查 1. X光检查:食道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道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 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 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三、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四、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五、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六、门静脉压力测定: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J 为门脉高 压症。 鉴别诊断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10-08-20T17:45:18.187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高山 [导读]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大鼠肝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高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大鼠肝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加高脂饮食法造成大鼠肝硬化模型,银杏叶片以20 mg/kg 、15mg/kg、10m g/kg的量给药30天,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计算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A/G)。TUNEL测肝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各组能显著降低ALT、AST、TBIL含量,增加白蛋白含量,提高白/球比例,显著降低血清HA、LN和PCⅢ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肝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肝硬化肝细胞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R9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03-0004-03 银杏树叶的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记忆;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和癌症。已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肝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6],临床上已有银杏叶提取物成功用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例子,本文主要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mg,萜类内脂2.4mg)对大鼠肝硬化的作用,并进行初步的机制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实验动物:60只SD大鼠,体重180-220g,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豫)2005-0001,动物房温度为 25±2℃,标准大鼠颗粒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银杏叶片,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批号08011301。使用时用0.5%的CMC-Na混悬,配成不同浓度。 1. 2 主要试剂及仪器: 四氯化碳(CCl4):郑州化学试剂二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上海浦东化学品有限公司,批号:20071026;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放免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其它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BT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意大利Vialicenza,Roneoo156。TUNEL 试剂盒, 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模型制备: 6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造模组50只和正常组10只。采用复合造模方法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 [7] ,每周2次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3ml/100g体重,共10周。造模开始第1-2周均以20%猪油、0.5%胆固醇、79.5%玉米面混合饲料喂养,第3-9周以0.5%胆固醇和99.5%玉米面混合饲料喂养。整个造模期间以30%乙醇作为饮料让大鼠自由饮用。正常组则以正常饲料和纯净水喂养。造模过程中死亡3只。实验10周末造模组随机抽取3只经肝组织病理切片确认造模成功后予以分组治疗。 将造模成功的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即模型组、EGb 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5%的CMC-Na及20m g/kg 、15mg/kg、10m g/kg的EGb。给药30天,给药过程中模型组死亡一只。给药结束后,大鼠禁食14小时,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离心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计算白蛋白/球蛋白(A/G)比例;放免法测定血清中HA、LN、PCⅢ含量。肝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进行,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即确定为凋亡肝细胞:(1)出现凋亡小体;(2)核呈新月形;(3)核浓缩。每张切片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400×),共计数500个肝细胞,取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作为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即:凋亡指数=(5个高倍视野内阳性肝细胞数之和/500)×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值以±S,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及相关性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银杏叶片对肝硬化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影响: 肝硬化模型建立后,肝细胞受损,细胞中的酶释放进入血液中,导致血清中ALT、AST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肝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不能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进入胆汁而在血液中蓄积,引起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升高。经EGb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TBIL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 2.2 银杏叶片对肝硬化大鼠血清中T-P、ALB、A/G的影响 肝硬化大鼠肝脏受损后,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T-P、ALB的量降低,同时肝细胞损伤时球蛋白生成增加,故A/G显著降低。经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各剂量组可显著升高T-P、ALB和A/G。 2.3 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HA、LN、PCⅢ水平的影响 2.4 对凋亡指数的影响: 正常组肝组织中TUNEL染色阳性肝细胞较少见,多散在分布于中央静脉周围。模型组可见不同程度的TUNEL染色阳性肝细胞,发生凋亡的肝细胞常位于脂肪变严重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区域附近,随着脂肪肝程度以及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加重,其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给予EGb后发现TUNEL染色阳性肝细胞减少,与模型组相比,EGb高、中剂量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 3 讨论 肝硬化是肝脏慢性反复损伤后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之间平衡失调、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当肝细胞被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及线粒体损伤时,AST和ALT被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肝细胞受损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