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习时间: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农学1101
姓名(学号):周晓阳20114369
2014年11月25日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姓名:周晓阳专业:农学班级:1101 学号:20114369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大型种子企业也应迅速与国际接轨,种子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根据我国种业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种子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是我国的民族种业在现实无序的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
关键词:种业分析;发展战略;科技;制度创新
引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是农业中最具科技含量的领域,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首选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产业化体系的建立,种子经营和管理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种业应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强做大,以适应新的形势。
一、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宏观管理环境不畅我国虽初步建立了种业法律法规框架,但在种业宏观管理方面仍存在政企不分、品种保护不力、执法环境较差以及与WTO规则相冲突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国有种子公司仍由各级政府或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控制,尽管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已经或者正在分开,但由于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大多数属于同一主管部门,且分设目的不明确、做法不妥当,分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我国植物新品种选育者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育种经费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育种者缺乏保护意识或无保护实力,而种业企业育种能力弱,造成育、繁、销严重脱节。
2.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现阶段来看,我国种业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有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资本需求、产业风险、规模经济性、技术要求、产品异质程度等。尽管我国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对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和实收资本制度,但由于市场监管难度大、整体执法环境差,资本要求低,种子科技含量低,产品雷同,规模经济未充分显示出来等原因,进入种业门槛较低。同时,由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企不分使得种业行业退出壁垒较高。“低进高出”壁垒的存在是造成我国种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大且呈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
3.农户规模太小,素质不高,且劳动产出率低我国有农户2.3亿户,其中77.5%的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农户生产规模很小,户均0.5公顷,仅为美国的1/400,欧盟的1/40,日本的1/2,由于农户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低下,劳动生产率也较低。我国一个劳动力平均只养活2—3个人,而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60—100人,欧盟20—60人,日本20—30人。
由于农户规模小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单位耕地面积的劳动力成本也较高。
4.加入WTO对我国种业的冲击我国现有的种业企业无论从科技创新、内部管理、市场营销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均与国外种业巨头无法抗衡。随着入世协议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种业进入壁垒将逐步降低或取消,国内种业企业将会面临外国种业巨头在我国种业市场上争夺优秀人才和分销网络、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份额,甚至被收购、兼并的巨大冲击。如果我国种业体制不进行彻底变革,种业市场将面临被外国种业巨头控制的威胁。
二、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
基于当前的形势,中国种业要想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快速发展,必须确立如下基本指导思想:立足国内种业市场的规范、整合,放眼全球种业市场的开拓,树立种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的观念,确立种业企业是种业主体的思想,营造宽松、公平、公正的种业市场环境,加快以人格化种业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创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步伐,造就和培育种业企业家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促进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更新观念,树立竞争意识
国际种业竞争是激烈的。中国种业要树立竞争意识,学习和熟悉市场规则,了解WTO有关协议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国际市场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要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宏观对策观念和双赢、自主、创新、风险、科技、法治、公平、守信、服务等微观操作观念。
合理运用WTO有关规定,保护国内种子市场
加入WTO后,外国种业会采取低价倾销的方法占领我国市场,也可能会争夺廉价劳动力和技术成果等资源。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大执行反倾销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力度,对国外种子进口设计合理实用的关税配额和关税结构。目前,我国关税结构十分不合理,名义关税率很高,但实际保护关税率低。即使参照WTO规定,也还有改善空间,完全可以对一些进口较多的种子在降低名义关税的同时,适当提高有效关税保护率,并合理运用技术壁垒。
3.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提高我国种业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种业新品种创新能力较弱,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应树立种业企业是品种创新主体的观念,种业企业要按照专业化和一体化的模式建立自身新品种引育体系,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加强与育种科研单位的联合。育种科研单位应尽快转成企业或进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种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快优质、高产、抗逆等专用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步伐,有条件的种业企业、科研单位应联合起来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测定、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4.实施种业企业家战略,培养高素质的种业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和重要竞争要素,是企业的决策者、拥有者和“委托者”,对企业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种业企业体制和观念等落后于工业企业,加上种业从业人员又大多数来源于落后的农业,种业企业家更加缺乏。造就和培养一大批种业企业家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启动“种业企业家人才工程”,创造有利于种业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大我国种业企业家的培养和培育力度。
5.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理念
种子质量事关企业的生存死亡,优质的种子不仅能带给农民丰收,而且能给企业自身带来很好的效益。对任何一家种子企业而言,现在都应该树立创品牌,建立“精品种子”的理念。种子企业应严格控制、管理自己经营的种子质量,树立自身的品牌不但可以使农民受益,更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要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给农民提供全程服务。
6.建立种业风险保障制度,提高竞争力
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市场因素。只有加强风险意识,才能避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