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与团队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t nlneiec , 中探 讨 了工 作 领 域 中 的情 绪 智 力 , i a It l ne 书 o lg 比如 自 我 把握 、 际技 巧 , 且 提 出 了“ 情 绪智 力 的 企业 ” 人 而 高 的说 法 。③
( ) 昂的 理 论 三 巴

( ) 拉 维 和 梅 耶 的 理 论 一 塞 1 9  ̄ , 国心理 学家 塞拉 维和 梅耶 首次正 式使 用情 绪智力 90 美
未 来 的 发 展研 究 方 向
关 键 词 : 绪 智 力 影 响 因素 情
局 限性
人 类 社 会 已迈 人2 世 纪 , 今 , 家 间 的竞 争 . 质 就 是 1 如 国 实 知 识 的竞 争 、 才 的 竞 争 、 育 的竞 争 . 们 的 教 育 绝 不 应 只 人 教 我 是 培养 “ 识 书 柜 ” “ 试 机 器 ” 知 和 考 。国 际 2 世 纪 教 育 委 员 会 于 1 19 年发 表 了一 份 重 要 的报 告 :教 育— — 财 富 蕴 藏其 中 》 这 96 《 。 份报 告 中 提 到 了 教 育 的 “ 四大 支 柱 ” — “ 会 学 习 、学 会 做 — 学 事 、 会 共 同生 活 、 会 生 存 ” ( 教 育 “ 大支 柱 ” 内容 看 . 学 学 。 四 的 它更 多地 强 调 未 来 的学 习不 是 以 认 知 内容 的 获 得 为 主 ,而 主 要 是 认 知 以外 的情 感 知 识 的 获 取 与 情 感 能 力 的 培 养 . 因为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的 目的在 于使 人 日臻 完 善 ,使 自身 的 人 格 丰 富 多 彩 。 养人 健 康 、 谐 的 情 感 . 造 完 美 的人 格 . 该 是 未 来 教 培 和 塑 应 育 的重 要 主 题 和 使 命 , 也是 世 界 教 育 改 革 的基 本 趋 势 。 “ 绪智力 ” 在 上世纪九 十年代开 始流行 的 . 之 所 以 情 是 它 在 极 短 的时 间 内风 靡 全 球 , 起 人 们 的 极 大 关 注 和 兴 趣 . 要 引 主 原 因是 它 有 雄 厚 的理 论 基 础 ,丰 富 的研 究 成果 ,符 合 时 代 精 神, 有着 广泛 的应 用 领 域 和 前 景 。 国 外 几种 重 要 的情 绪 智 力理 论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摘要:情绪智力研究是针对传统智力研究不足提出的。

本文对已有的情绪智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综述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及测量,提出了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学院派;实务派;研究方法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 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

1986年柏尼(W. P. Payne) 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

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

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

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quotient ,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 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

2000 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NO. 2
T ME DUCAT 0N I E 1
Febr uar y
情绪智力研 究综: 从教育与心理的视 角, 对情绪智力相关概 念、 影响 因素及作 用范围进行深入分析 。提 出今后要 注重情绪智 力基本概念和理 论的论证研 究 , 强不 同理论模型之 间的 比较研 究, 加 增加干预研 究 , 扩展跨 文化研 究, 研究方法 多样化等具体的研 究方向 , 以期 为学校 教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理论 参考 。 关键词 : 情绪智力 智 力 能力 , 中 图分 类 号 : 4 G4 文献标识码 : c
以往对 于智 力的研究集 中于语言 、 逻辑数理 、 抽象思维等认 中学生却是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 知领域 , 情绪智力则开辟 了一块 新的领域 , 是反映和预测个体个 另 一 些 研 究 者 在 综 合 研 究 的基 础 上 考 察 了 家 庭 教 养 方 性特征及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 对个体心理发展及学校教育有重 式 、 家庭结构对人 的情 绪智力发展 的影响 。从 婴幼 儿开始 , 亲子 要 意义 。从上个 世纪九十年代较为完整 的情绪 智力理论提 出以 关系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童年是培养和发 来, 这个领域 已经受到社会各 界的关注 。文章从教育与心理角度 展情绪智力 的最佳时期 。有研究表 明儿童的情绪社会化受父母 总结情绪智力 的研究现状 , 并指 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 的影响非常大 , 特别是母亲 , 她对情绪的感 知能力 、 表达方式直接 1 情 绪智力的 内涵 决定儿童对于生 活中喜怒哀乐 的最初感受。到了中学阶段 , 父母 自德国人芭芭 拉于 ( abr e n r16 年首次启 用“ B raaL u e) 9 6 情绪 亲的情感 温暖和理解 因子 、 保护和干涉因子 、 严厉和惩罚都与学 智力” 一词 以来 , 它颇受争议 。19 莎拉维和梅耶(. l e& .. 生的情 绪智力呈显著 的相关 , 90 PS o y J av D 大学 阶段则父母养育方式 中的积极 Mae 提 出情 绪智力概念 即 :个体 监控 自己及他人 的情 绪和情 因子与情绪智力各 因子及总分普遍显著相关 , yr ) “ 消极因子不相关 。 感, 并识别 、 利用 这些 信息 指导 自己的思 想和行 为的能力”1 { 1 。并 家庭结构 中是 否是单 亲 、 独生子 女 、 也是影 响情绪 智力发展的重 于 19 对情绪 智力的概念进 行了重新 的界定 :精确 的知觉 、 97 “ 评 要 因素 , 是针对 不同年龄 阶段的人 , 出现不 同的研 究结果 。 但 也 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 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 的情感 能力 ; 理解 情 如王才康等 (0 2 指 出由于独 生子女受到父母积极 的养育方式 20) 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 ; 调节情绪促进情绪 和智力发 展的能力 。1 ”1 较多 , 2 父母 给予 了更多更好 的关爱 , 独生子女 的情 绪智力显著 比 20 年梅耶和沙洛参照“ 力的信息加工模型 ” 00 智 进一步对 19 年 非 独生 子女 高 。大学 生这个 群体则 表现 出不 同的特点 , 97 任杰 的模型进行 了简化 , 严格地将其定义 为“ 更 一种认识情绪 意义和 (0 9 等 的研究显示 : 20 ) 独生子女 比非独生子女 的情绪智力高只表 它们关系的能力 、 利用知识推理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 以及使用情绪 现在对 自我 情绪 的感知 和表达 能力维度上 。总之 , 积极 、 民主 、 促 进认 知活 动 的能力 ” ” 。 他们 被称 为能 力模 型派 。然而 , 关 爱型的家庭养育方式对 于不同阶段学生 的情绪智力发展 都有 自 10 年 沙 洛 维 和梅 耶 提 出概 念 以后 , 出 现 了另 一 学 派 。代 表 积极作用 。但是 , 90 又 情绪智力不 同于传统智力 , 它会随着 年龄的增 人 B ro ( 97 认为 “ a-n 19 ) 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 要和压力 的 长 , 会阅历 的增 加而不 断提高 , 社 是可 以终生发 展的一种能 力。 系列情绪的 、 人格 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G l a (9 5把情 今后 的研究要注意这种变化带来 的差异 , , o m n 19 ) e 不能泛泛而论家庭结构 绪智力定义为控制情绪 冲动 、 解读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 系的能 和教养方式与学生情绪 智力 的关 系。 力 , 重人 的社会适应能力 , 侧 他认为“ 情绪潜能可以说 是一种 中介 22 情绪智力的主要作用范 同 . 能力 , 决定 了我们怎样 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 所拥有 的各 许多研究证明 , 情绪智力对攻击性行为 、 对方式 、 应 人际关系 种能力 , 包括我们 的天赋智力 "1 B ro (0 0 则进~步指 出 , 1 a— n 2 0 ) 5 0 等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多元文化带来了多元 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 环境要求 的一 系列情绪 的社会的知识 的价值观 , 加上现代 网络 对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 , 使得学生 的思 和能力 。他们被统称 为混 合模型派 。沙 洛维 等的研究形成 了一 想观念 和行 为方 式都发生着重大 的变化 , 攻击性行 为 、 反社会行 套 比较完整的概 念体系 , 特别是 19 的模 型, 97 将情绪智力归于能 为等不 良行 为在 学生中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中不断盛行 。面对 力范畴 , 以情绪作为活动的对象 , 以情绪信息作 为活动的具体 内 这些情况 , 区别于传统智力的情绪智力被作为青少年社会适应的 容, 利用情 绪来 指导我们思维和行为 , 得到我 国心理 学学术领域 保护 因素而得 到重视 。如特立尼 达和约翰 逊(r la& ono , Ti dd Jh sn u 的广泛认可 。而混合模 型则 扩大了情绪智力的 内涵 , 使情绪智力 20 ) 0 2发现情绪智力与青少年的不 良行为( 烟酒滥用) 有负相关 , 而 应用丁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 , 并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 。同时 , 这也 且情绪 智力分数 越高 , 吸烟 的可能性就越 低 。鲁宾 (u i. 9) R bn1 9 9 导致把情绪智力混淆于人格特质 、 人际能力 、 社会适 应等 概念 , 受 对市区青少年 的情绪智力与攻击性之 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 发 到 学术 界 的批 评 。 现二者有 一定 的相关 。国内也有学者证 明 , 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学 2 情 绪 智 力 的相 关 研 究 龄儿童和青少 年被同伴评定 为更少攻击性 、 加亲社会u, 更 情绪 21 情绪智力的主要影 响因素 . 智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保护作用 。另外 , 情绪智力在亲子依 情绪智力作为一个新兴 的领域 , 相关 的研究仍处于 比较初级 恋与青少年攻击 行为之 间起 部分 中介作 用-。许 多研究结果表 - 的阶段 , 主要集 中在性别 、 年龄 、 家庭结构 、 父母教养方式等 人 口 明, 情绪智 力与社会行为 的关 系非 常大 , 即情绪智力对社会行 为 学变量上 , 如国外学者 H rg n ar a 等人认为情绪智力 没有性别差异 有显 著 的预测作用 。这应该 引起我们 的重视 , i 不仅关 注不 良行 然而 Sht 等人( 9) cue t 1 8 9 研究发 现 , 中学女生情绪智力显著 高于 为 , 而且增加情 绪智力与亲社会行 为关 系的研究 , 充分利用情绪 男生 。另外 , 张秋 艳等人(o4进一步将年级变量细 化 , 2o) 发现初 智力来培养学生的 良 行为 、 好 亲社会行为等。 中女生情绪智力 高于男生 , 异非常显著 , 差 而高中学生性别差 异 应对 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 内在需求 及其冲击所作 出的恒定 不显著 。随着研究 的深 入 , t 学者们从情 绪智力的各个维度来研 的认 知 性 和 行 动 性 努 力 , 极 的 应 对 方 式 有利 于学 生 获 得 更 多 的 积 究性别与年级 差异 , 如刘艳(0 0 发现学生在情绪感知和情 绪理 社会支持和更好的人际关 系 , 2 1) 情绪智力与六种应对方式均存在显 情绪 智力与应对方式相互影 响 , 问题解决 、 退避 、 求助 解两个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 , 情绪管理维度上初 中生不存在显著 著正 相关 , 性别差异 , 但是高 中男生得分 明显高于女生 , 而情 绪运用维度上 是情 绪智力重要 的预测 因子u。情 绪智力对 于人 际关系 的建立 ・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近年来,情绪智力在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讨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2. 分析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3. 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提供实证依据。

三、实验方法1. 被试: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工具:(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王登峰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包括自我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

(2)人际关系量表:采用社会关系量表,包括亲密关系、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三个维度。

3. 实验步骤:(1)对被试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量表的施测,收集数据。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3)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四、实验结果1. 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分析:(1)情绪智力总分与人际关系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

(2)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与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2. 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分析:(1)自我情绪识别与亲密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说明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越高,其亲密关系越好。

(2)情绪理解与友谊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说明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越高,其友谊关系越好。

(3)情绪调节与职业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56,p<0.01),说明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越高,其职业关系越好。

情绪智力综述

情绪智力综述

组织行为学姓名:骆思钊学号: 35专业:应用心理学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35 骆思钊摘要: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

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

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引言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

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将对情绪智力的概念重新界定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并一直沿用至今。

巴昂—On)也对情绪智力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以上的两个定义,可认为是对情绪智力较为经典与公认的定义。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团队合作的影响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团队合作的影响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的情绪智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情绪智力是指一个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情绪时的能力,包括情绪的感知、理解、管理和表达。

一个情绪智力高的领导者能够影响团队成员的情绪状态,进而对团队的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情绪传播与情绪共鸣领导者的情绪能够通过情绪传播机制影响团队成员的情绪。

情绪传播是指领导者的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姿态等方式被团队成员感知到并感染上。

研究表明,领导者的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团队合作。

而领导者的消极情绪则会导致团队成员的情绪低落、对工作的消极态度以及减弱团队合作的意愿。

因此,领导者的情绪智力需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表达,以影响团队成员的情绪共鸣,进而促进团队合作。

2. 情绪调节与冲突管理领导者的情绪智力还包括情绪调节和冲突管理的能力。

情绪调节是指领导者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对团队成员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

在团队合作中,情绪调节能力对于解决冲突和维持团队和谐至关重要。

当团队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领导者需要以积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来化解矛盾,避免情绪激化并影响团队氛围。

通过情绪调节和冲突管理,领导者能够增强团队成员的合作意愿,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建立情绪支持与激励机制领导者的情绪智力还体现在能够建立情绪支持与激励机制上。

情绪支持是指情绪智力高的领导者能够理解并关注团队成员的情感需求,并为其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情绪支持能够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促进团队合作。

领导者还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情绪和工作动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例如,领导者可以通过奖励机制、赞扬和鼓励等方式来增强团队成员的情绪愉悦和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创造力。

4. 培养情绪智力与合作技巧除了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团队成员的情绪智力也是影响团队合作的关键因素。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导言小学生是处于心理发育关键期的儿童群体,情绪智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识、表达和处理能力,是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教育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现状1.1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情绪的认识、表达和处理能力,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

在小学生阶段,情绪智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情绪识别能力的逐渐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于各种情绪的辨别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清楚地辨认出他人的情绪表达。

其次是情绪表达能力的逐渐增强。

小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

最后是情绪调节能力的逐渐增强。

小学生在面临负面情绪的时候,能够逐渐学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恢复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

1.3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量表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量表研究。

这些量表旨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来帮助学者更好地了解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状况,从而为相关的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2.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中父母的情绪管理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氛围都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发展。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健康成长,而一个紧张、冷漠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小学生的情绪智力产生不良影响。

2.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关键因素。

情绪智力相关理论与模型:国外文献综述

情绪智力相关理论与模型:国外文献综述

情绪智力相关理论与模型:国外文献综述摘要:构建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要有健康良好的情绪智力。

为对高校教师的情绪智力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本文对国外文献进行了综述,重点梳理和介绍了国外情绪智力的提出、定义、发展历程、理论流派以及主要理论模型。

关键词:情绪智力高校教师文献综述在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情绪智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整体教学质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作为高情绪化的职业,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进行密切的互动。

他们的情绪状态可以直接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

因此,情绪智力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还包括了对学生情绪的敏感度和适当的情绪引导能力。

一个情绪智力较高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对国外对情绪智力的有关研究进行一个文献综述。

一、情绪智力的提出1920年,心理学家Edward Thor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一词,证明了智能行为超越了认知和技术能力的事实。

后来在1940年,David Weschler进一步提出了非认知性智力的概念,他认为在我们能够完全确定那些传统上与认知能力无关的元素之前,不可能对智力有完整的描述(MTD Training,2010)。

这种情绪知识在日常社会互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互动涉及解释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然后预测对这些感受的反应(Shaver, Schwartz, Kirson, & O'Connor, 2001)。

事实上,个人会对如何处理情绪化的事件做出认知决定。

目前,对于情绪智力的确切含义和解释,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定义,并制定不同的措施来操作这一概念。

Mayer和Salovey(1997)对情绪智力的描述如下:情绪智力作为一个社会智力的子集,包括监测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及对它们进行区分的能力,并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国内外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情绪智力研究综述情绪智力,这听起来像是个有点神秘的东西,对吧?其实啊,咱们在生活里经常能碰到和它有关的事儿呢。

就说在学校里吧,有些同学看起来不是那种死读书的类型,可人家就能和同学们处得特别好,老师也喜欢,成绩还不差。

这就是有点情绪智力在起作用了。

情绪智力研究国内外都搞得挺热乎的。

国外那些研究啊,就像是在探索一个大宝藏。

他们把人的各种情绪、行为、思维方式都当成宝贝一样研究。

比如说,他们发现那些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很多都有着比较高的情绪智力。

这些人就像是有个情绪的导航仪,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

就好比开车在复杂的道路上,导航仪能准确地告诉你怎么走。

那些情绪智力高的人在社交场合也这样,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严肃,什么时候该同情别人。

他们研究还挺细致的,从大脑的反应到社会行为的表现,都要琢磨个透。

咱们国内呢,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也不落后。

就像种树,国外先种了一些树,咱们国内看到了,也赶紧种,而且种得还挺有自己特色的。

咱们中国文化里就有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智慧啊。

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嘛。

国内的研究就会把这些传统的智慧和现代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比如说研究在企业里怎么用传统的情绪管理智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或者在家庭里怎么用这些智慧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研究情绪智力,这对咱们生活的影响可大了。

要是一个人情绪智力低啊,就像是在黑暗里走路,到处碰壁。

你看那些一遇到点事儿就发脾气的人,不仅自己难受,周围的人也跟着遭殃。

这就好比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个人的坏情绪能把整个氛围都搞砸了。

而情绪智力高的人呢,就像小太阳一样,走到哪儿都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正能量。

那情绪智力到底包含啥呢?它不是简单的控制情绪,还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对别人情绪的理解,还有就是利用情绪来做事情。

就像是一个大厨做菜,不仅要知道食材的特性,还要知道客人的口味,然后把这些结合起来做出一道美味的菜。

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情绪智力作为衡量和影响个人事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种模型: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

文章回顾了以往学者关于两种情绪智力模型的理论研究,并指出未来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综述情绪智力作为衡量和影响个人事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纵观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历程,关于情绪智力概念和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Salovey和Mayer情绪智力理论、Goleman情绪智力理论和Bar-On 情绪智力理论。

目前情绪智力在理论上尚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结构模型。

1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结构总体来看,依据对情绪智力进行定义的不同方式可以将情绪智力研究分为两种模型。

一种是能力模型(Ability Model),代表人物是Salovey和Mayer。

能力模型针对非认知因素中的情绪进行界定,认为情绪智力是由情绪和智力结合而形成的心理能力,属于智力的一种。

另一种是混合模型(Mixed Model),代表人物有Goleman,Boyatzis,Bar-On和Cooper等。

混合模型针对非认知因素对情绪智力进行界定,指出情绪智力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而是个性、特质和能力的结合,是与智力相对的一个概念。

1.1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的理论研究Salovey和Mayer(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

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3个因素: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

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十个变量:自己言语、自己非言语、他人非言语知觉、他人移情、调节自己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计划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改变注意方向、形成动机。

1997年两位学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情绪智力觉知、表达和评估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调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情绪促进思维这四种能力的综合。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1. 引言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情绪智力发展对于整个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绪智力是指一个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

小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的表现。

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会因为情绪冲动而做出冲动的行为。

小学生的情绪识别能力还不够成熟,往往难以准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待提高,很多时候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3. 影响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因素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小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

小学生个体因素、社会环境等也都会对情绪智力的发展产生影响。

4.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测评方法对小学生情绪智力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评估对于帮助他们提高情绪智力能力至关重要。

情绪智力的测评方法包括情绪识别测评、情绪表达测评、情绪调节测评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测评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小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并找出他们在情绪智力上的不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5.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方法针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进行。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学校教育要注重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增强情绪控制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一些情绪识别、情绪表达的训练来进行。

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完整word版)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完整word版)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 1920 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 (E.L. Thorndike, 1920) 。

1986 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 (W.P. Payne, 1986)。

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 1990 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P. Salvoey, J.D. Mayer, 1990)。

1997 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

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 1997 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

”(Bar-On, 1997)。

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

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

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 。

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

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 2005)。

掌握个人领导力的情绪智力与团队激发技巧

掌握个人领导力的情绪智力与团队激发技巧

掌握个人领导力的情绪智力与团队激发技巧个人领导力在现代职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个体在团队中发挥影响力,推动目标的实现。

而情绪智力和团队激发技巧则是有效提升个人领导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掌握个人领导力的情绪智力和团队激发技巧,有效地发挥个人影响力,推动团队的协作与成长。

一、情绪智力:掌控情绪,提升领导力情绪智力指的是人们处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一个拥有高情绪智力的领导者,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能更好地控制情绪,取得积极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情绪智力的关键要素,帮助个人提升个人领导力: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情绪影响自己的方式至关重要。

领导者需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及时调整,保持理性和客观。

2. 自我管理:有效地管理情绪对个人领导力至关重要。

领导者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不被消极情绪所左右。

通过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使自己保持冷静和稳定。

3. 自我激励:情绪智力的关键之一是激发个人积极的情绪状态。

领导者需要学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并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努力。

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帮助领导者更好地激发团队的合作意愿和动力。

二、团队激发技巧:激发团队潜力,扩展个人影响力除了情绪智力,领导者还需要掌握团队激发技巧,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创造力,以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团队激发技巧:1. 激发共同目标:领导者应该明确并传达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共同目标给团队成员,以激发团队的动力和凝聚力。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鼓励团队成员参与目标设定,并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

2. 奖励与认可:领导者应该学会及时地给予团队成员公正的奖励与认可。

这能够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增加工作动力。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注重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鼓励互相学习和分享。

3. 激发创新思维:领导者需要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促进创新思维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领导者能够激发团队的创造力,推动团队的创新与发展。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情绪智力是指个体感知、理解、表达、调节和利用情绪的能力,也被认为是人类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情绪智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

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启示。

情绪智力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葛文祖发表的《情绪智力》一书中,他认为情绪智力是指“理解并处理自己和别人的感觉,包括在社交交往中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感觉以及处理这些感觉的能力”。

受到葛文祖的定义影响,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包括对情绪信息的敏感性、识别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不同情绪信息的多维度理解。

2.个体对自身情绪的意识和调节、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帮助能力。

包括情绪表达的语言和行为方面的体验和表达,以及通过行为和语言干预和协助他人情绪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小学生通过感知、理解、表达、调节、协助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信息,从而逐步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能力。

二、情绪智力的理论情绪智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多元情绪智力理论、情绪调节理论、情绪知识理论以及情绪敏感性理论。

多元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九个方面的智力因素,分别是:情绪表达、情绪知识、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自我意识、情绪协商、情绪利用、情绪管理以及情绪回应。

这个理论认为,每种智力因素都可以通过相关的心理训练得到改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智力优势和缺陷,但是通过心理训练,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

在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理论的框架,进行有针对性的情绪智力教育,使得小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情绪调节理论情绪调节理论主要强调个体对自身情感体验的控制能力。

情绪调节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认知重构、表情改变、行为调节等等。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了解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绪表达和处理能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的文献综述。

1.检验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量表本研究回顾了几个用于测量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量表。

其中,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评估工具,用于测量幼儿的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并且可以有效地预测幼儿的情绪问题。

2.关于幼儿情绪认知发展的研究情绪认知是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研究表明,幼儿在3-4岁之间开始具备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他们能够识别并标识常见的情绪表情,并理解情绪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与他们的社会互动和适应能力相关。

3.幼儿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的研究幼儿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对于他们的情绪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发现,幼儿能够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使用词语、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幼儿还能够通过寻求成人的支持和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处理负面情绪。

4.幼儿情绪智力发展与学龄期表现的关系一些研究探讨了幼儿情绪智力发展与学龄期表现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与他们在学校表现和社交关系方面的成功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情绪智力的幼儿更有可能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展现出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5.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幼儿情绪智力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的情绪智力水平和对幼儿情绪的教育方式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相关。

同时,幼儿的早期经历和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情绪智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开发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促进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

情绪与团队合作情绪对团队合作的影响

情绪与团队合作情绪对团队合作的影响

情绪与团队合作情绪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与协调,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然而,团队成员的情绪状态对团队合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并探讨一些应对策略,以提升团队的合作效能。

1. 情绪的影响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带有情绪,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影响他们与团队成员的互动和合作。

情绪的传播在团队中也较为常见,一旦某个成员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往往会对其他成员的情绪状态产生影响。

正面的情绪,如乐观、积极、激励,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士气,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

正面的情绪传播可以激发其他成员的积极情绪,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然而,负面的情绪,如愤怒、焦虑、不安,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这些情绪往往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张气氛和沟通障碍,削弱团队的合作力。

负面情绪的传播会导致团队中关系的破裂和冲突的产生,从而对团队的整体效能造成负面影响。

2. 应对策略由于情绪对团队合作的影响如此重要,团队领导者和团队成员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应对团队成员的情绪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合作效能:(1)情绪管理:团队领导者应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人情绪特点,并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倾听、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团队成员也应意识到自身情绪对团队的影响,并努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2)沟通与反馈:良好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减轻团队成员的负面情绪,并加强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团队领导者应鼓励团队成员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通过沟通解决问题,避免情绪的积聚。

(3)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团队领导者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奖励制度等激励措施来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

这样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工作的投入度,减少负面情绪的出现。

(4)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与团队合作效果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与团队合作效果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与团队合作效果领导者在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情绪智力来有效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协作。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团队合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如何影响团队的合作效果,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者的情绪传染效应领导者的情绪能够通过情绪传染效应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的情绪状态和工作表现。

当领导者情绪稳定积极时,团队成员也容易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然而,当领导者情绪不稳定或者消极情绪较多时,团队成员可能会感染到负面情绪,产生厌倦、抵触或者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果。

为了提高团队合作效果,领导者应重视自身情绪管理和调控。

首先,领导者应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面引导团队成员的情绪。

其次,领导者要注重情绪的表达与传递,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肢体语言,传递积极情绪,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动力。

最后,领导者需要适时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提升整体团队的情绪智力。

二、领导者的情绪调控能力领导者的情绪调控能力对于团队合作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情绪调控包括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以及对团队成员情绪的引导和管理。

领导者如果无法有效地调控自身的情绪,就难以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更难以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的情绪状态。

要提高情绪调控能力,领导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领导者需要调整自身情绪的反应和表达方式,尽量保持冷静与理性,不被情绪左右。

其次,领导者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另外,领导者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和资源,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促进团队成员的情绪稳定和工作效能的提升。

三、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培养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发展得到提升。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应用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领导者必须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团队成员的情绪,进而提高团队的合作效果。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情绪管理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如何通过意识技能的行动方式,使情绪状态更加理性、稳定。

情绪管理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在职场、教育、家庭等社会生活中,情绪管理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本篇研究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情绪管理进行总结:一、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情绪智力、自我效能、认知行为理论和情绪调节理论。

情绪智力包括情感知觉、情感表达、情感理解和情感管理等四个方面,是情绪管理的核心能力。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的信心,是情绪管理的重要预测因素。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来调节情绪。

情绪调节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选择、运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

二、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情绪智力、情绪表达、情境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管理干预等方面。

情绪智力在情绪管理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容易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研究发现,情绪表达方式对于情绪管理有重要作用。

情境情绪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所体验到的情绪,情境情绪的出现对于情绪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选择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管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情绪管理干预是指通过培训、训练等方式,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研究发现情绪管理干预对于个体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三、情绪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绪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职场、教育、家庭等领域。

在职场中,情绪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在教育中,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家庭中,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沟通,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

总之,情绪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心理能力,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情绪智力是指小学阶段学生在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利用等情绪智力方面的能力。

情绪智力对小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向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小学生在处理情绪问题时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另一些小学生却在情绪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扰,这引发了人们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背景中还包括了社会、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以及当前社会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规律,为提升小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和培养方法,以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通过研究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估工具的应用和培养方法的探索,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和整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字数:174】1.3 研究意义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和了解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过程,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增强他们的情绪智力水平。

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能力,有益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小学生情绪智力还能帮助发现影响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情绪智力,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智力与团队情绪智力研究 综述
王维江
2012年12月13日
《想象、认知与人格》 Mayer & Salovey
《情绪智力》 Goleman
心理学、教育学领域
组织行为学领域
团队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 二、团队情绪智力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的演变
20世纪20年代:传统智商测验不能很好预测工作绩效 Thorndike提出社会智力概念:情绪智力的萌芽 20世纪90年代:引入心理学主流, Salovey和Mayer提出 情绪智力的 概念 1995年: Goleman《情绪智力》,情绪智力被引入工作 场合,成为预测成功绩效的因素之一
(四)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

HAY
Hochschild
对超过500家的公司的调查,发现情绪智 力,在对领导人卓越绩效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中占超过85%的比重
对服务行业的情绪劳动进行了研究


Goleman和Boyatzis
从支持工作绩效的能力方面入手,在情绪 智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胜任能力,着重 于对情绪智力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分析



(3)EQ-I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由Bar-on提出,共133个条目; 使用自陈的测量方式; 分5个部分:自省,人际,适应性,一般情 绪 ,压力管理; 内部一致性效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85( 一个月后)和O.75(四个月后)。


Bar-On
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 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是“一系列 的非认知能力,胜任能力与技能,影响人们 应对环境要求和压力的能力” 是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对人敏感, 并影响他人,维持一个人的动机,并平衡自 己的动机和直观的,有良心和道德行为的驱 动器

Dulewicz和 Higgs







[13] 刘衔华,蒋湘祁.情绪智力研究述评[J].衡阳 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4] 李明岩, 何贵兵. 组织背景下情绪智力研究 的意义[J].人类工效学, 2004(10) [15] 李国瑞,何小蕾.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实 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3 (5) [16] 张延燕.团队情商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中 国人才,2003(10) [17] 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及问题[J].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2002(2) [18] 王通讯.团队情商与企业发展[J].中外管理 ,1998(10) [19] 杨晓岚.情绪智力理论简介[J].广州师院学 报,1998(5)

Steiner
是一个营销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情绪智力是无法测量和像智商那样评分的
是一种能力,以情感为操作对象是情绪智力 的特有属性所在,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 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卢家嵋
加工、处理情绪信息和解决情绪性问题的能 力

许远理 情绪智力是对自我与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 与管理的能力
(二)团队情绪智力的含义

Druskat & Wolff:“团队创造共享的规范来 管理情绪历程,以建立信任、团体认同和 团队有效性的能力”,是团队管理和影响 在团队互动中发生的情感过程的能力

两种作用机制: 调控机制:团队文化规范影响了对情绪的 解读及反应行为
意识机制:情感意识告诉团队哪些事情需 要引起注意




2、情绪智力的测量 (l)MEIS & MSCEIT V.2 Mayer等首先开发出,共有402个条目; 分四个因素:感知、吸纳、理解和管理情绪; 正确答案识别方法包括目标计分、共识计 分和专家计分三种方法; 信度与效度较好,但条目数过多,测量时 间长,操作不方便



(2)ECI (Emotional Competency Inventory) 由Boyatzis、Goleman和同事一起设计开发; 共有110个条目,分四个因素:自我意识, 社会意识 ,自我管理 和关系管理/社会技能; 使用360度评估技术,包括了自陈,同事的 评价和领导的评价量表; 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0] 郑晓明,李伟,段万春.企业团队情绪智力 的结构与测量[A].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会议 论文(IACMR) [C],2010 [21] 李伟,郑晓明,段万春.变革型领导、团队情 绪智力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 与工程学会会议论文[C],2009 [22] 郑振宇.创业团队情绪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0 [23] 陈赟喆. 情绪劳动、情绪智力与工作倦怠 的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4] 李贵杰.团队情绪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之实证 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9 [25] 严立峰.团队情绪智力结构及其与团队绩 效关系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9







[6] 张辉华,凌文辁.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模型及其 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 (2) [7] 汤超颖,李贵杰,徐联仓.团队情绪研究述评及展望 [J].心理科学进展,2008(6) [8] 刘益,刘军,宋继文,吴维库.不同情商水平下领导行 为与员工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7 (2) [9] 杨慧芳, 顾建平.企业管理者的情绪智力、自我效 能感、成就动机研究[J]. 心理科学, 2007 (3) [10] 万涛.团队中情绪冲突与认知冲突博弈分析[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 [11] 周燕.现代企业组织情商问题研究[J].企业管理, 2006(14) [12] 卢家媚.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 2005(5)



Mayer的情绪智力四个分支理论: (a)反思性情绪调控 (b)情绪理解 (c)用情绪促进思维 (d)认知和表达情绪



(2)特质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与智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认 为它是个性和能力的结合体 测量是通过让被试按照设定条目对自己或 者他人进行评价的方式进行 以Goleman、Bar-on和Cooper等为代表

(l)个人层面上的情绪管理 (a)团队对成员的认知 观点采纳:强调愿意从其他人的观点或角 度来考虑事情 人际:对于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比如说,团 队成员的感想,兴趣,关心,优势和劣势) 的准确的理解


(l)个人层面上的情绪管理 (b)团队成员情绪管理 不合规行为的处理:强调当某个团队成员 做出违规的事时,直接对他说出来 关怀行为 :指积极关注、欣赏与尊重

(3)跨团队层面的情绪管理 (a)团队社会意识 队际理解 与组织理解:团队的活动不仅局 限于内部,同时也面向外部,这样团队可 以获得外部影响和资源

(3)跨团队层面的情绪管理 (b)团队社会技能 建立外部关系:一个团队必须具备发展关 系的能力,以确保资源的获取
(四)团队情绪智力的相关实证研究

(二)情绪智力的定义

Schutte
Salovey Goleman
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或者个性特 征,这样的推理都是有据可依的 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 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的能力 是任何一种不能用认知能力来描绘的个人 性格特征;提出了情绪胜任力的概念






(1)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还不太成熟,有 关情绪智力对绩效预测作用的支持性数据 和证明还非常有限 (2)大多的数据都是来自轶闻逸事和未正 式发表的研究结果,信度和效度都不是很 高 (3)现有对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研究大 多集中于个人层面上的研究,对于其它层 面(比如说团队层面与组织层面的情绪智力 的研究)则偏少


(4)WLEIS量表 (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s) 香港中文大学Wong和Law设计的工作情境 下的情绪智力的测量量表,共16个条目; 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的评价、情绪的使 用、情绪的管理和他人情绪的评价; 内部一致性效度从0.83到0.90,考虑了中 国背景的特点
(四)团队情绪智力的相关实证研究

Hamme
Jordan Elizabeth
结合Hemphill的团队因素描述问卷,对 Druskat和Wolff定义的团队情绪规范进行 了修订

在“个人自我意识是情绪智力的核心”的 假设基础上,对个人情绪智力和个人情绪 自知对团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团队层面上对领导情绪智力,团队情绪 智力以及团队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研究
(四)团队情绪智力的相关实证研究

万涛
张延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情绪冲突和认知冲突及其之间的关系出 发,运用博弈论构建了团队情绪冲突与认 知冲突及其关系的模型 指出团队情绪智力并非是直接对团队绩效 产生影响,以团队内部人际加工“团队凝 聚力”团队成员自我效能等变量为中介, 对团队绩效发挥效用

三、情绪智力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Dulewicz和Higgs
二、团队情绪智力


(一)团队情绪智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最早由Druskat提出; 源自于情绪智力的概念,是后者在团队层 面的扩展和延伸,是情绪智力在团队情境 中的体现方式; 以符号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


(l)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描述的是情绪如何影 响行为的过程; (2)小团队动力的复杂系统理论:指出团队 是开放的系统,团队动力的发生包括了多 重层面,即个体成员层面,团体层面和跨 团队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