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课大多是在机房上,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部分更适合在教室上。

如何把讲授课讲得更精彩,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

八中的信息技术组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以视频为主,也有图片、文字等。

将资源库与教材有机整合,既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脱离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体现了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教材的加工处理和延伸的能力。

具体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这个题目,选自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内容。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并不是教材中主要的内容,仅出现在“知识链接”中。

教材中提及的不多,正好为教师加工整理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有两条主线。

一是知识主线,以传递信息为线索,按前后顺序讲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如果仅按时间为序,课堂很容易变得枯燥,像是流水账一样,因此渗透了德育主线。

传递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的骄傲,古代中国信息技术远远领先,只是近代时慢慢落后了,可是当代中国正奋发努力、迎头赶上。

银河、天河等巨型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而引出要把“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创造”,这时课堂也在此高潮时结束。

三、教学过程分析
1. 导入
以 1999 年拍摄的《黑客帝国》电影的图片,引出现在信息化社会不再是个传说。

然后复习了什么是信息技术?
纵观历史,正因为人类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管理信息和表达信息方面的信息技术一次一次的进步,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滚滚向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关情况,以及对于现在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处理。

2.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在三万五千年——五万年前,时间对学生来说太久远,如果没有视频,学生是无法想象出远古的情景。

在观看视频之前,要求学生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时间、意义。

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到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分析得出,以语言为标志的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在获取信息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3.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有了语言,如果距离比较远怎么办?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想方设法进行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我通过一张图片引导学生真正意义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字有什么关系,再看一段视频,然后进行总结:标志、时间、意义。

人类由于记载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而创造了文字,并且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完善。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长期存储信息,跨时间、跨地域地传递和交流信息,因此和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对比,以文字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在存储信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4.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写在竹简上,太重太沉,怎么办?写在丝绸上,又太贵。

遇见难题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就应运而生了。

这部分知识我仍是通过短片让学生了解的。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们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

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的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强调了德育渗透。

5.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二、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离人们还比较遥远,但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离我们就十分接近了。

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多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法。

比如,莫尔斯、泰坦尼克号等。

电报发明人莫尔斯,是一个传奇人物,学生们几乎是想不到他原来的职业是画家,这就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电,从此痴迷不已。

1844 年 5 月 24 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力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讲到了莫尔斯,肯定要提到与之相关的莫尔斯电码,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工作原理,并且展示了 26 个英文字母所对应的莫尔斯电码的示意图。

而我这时暗藏玄机,学生听一段电报的声音后猜出是什么?有的学生猜出来了“ SOS ” 这个词,学生听得多,但未必知道“ SOS ”到底是什么声音,自然我又引出来与“ SOS ”有密切关系的故事。

现在的学生对于电报接触很少,但电报对于信息技术发展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我使用了一个模拟发报的软件,学生争先恐后的上来尝试。

我通过这些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快乐的参与中学习到了新知识。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可以说是人类重大变革的转折点,从此以电作为载体的各种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管理信息和表达信息方面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开启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6.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946 年 2 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随及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就应运而生了。

从那时起,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之快及应用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更熟悉的了,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多采用的是“讨论法”:现在的信息技术如何影响着你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观看视频《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纵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二次之间隔了几万年,二三次之间间隔缩小到了几千年,这个趋势一直在延续。

在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后仅仅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就开始了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7. 中国信息技术发展
世界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变革,但是学生对于我国有代表性的机型并不是很了解,如:跨银河、迎曙光、显神威。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这也是本节课“德育主线”的体现。

介绍“银河一号”时,把它放在世界中进行比较,是继美国、日本,世界上第三个运算速度 1 亿次以上的机器。

而介绍“天河一号 A ”时,由于当时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快的电脑了,就没必要和其它国家比较了,而是与普通电脑、与人进行对比,用数据说话!学生当时震撼了!
信息技术发展将把中国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也将从现在的世界加工厂变为未来的世界办公室。

这个过程还是任重道远的,同学们共同努力吧!这样就结束了本节课。

【教学反思】
1. 正确的选择资源很重要,而适当的利用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都使用的视频,在观看视频短片之前,提醒学生关注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时间和意义,由于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这样做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关键问题上,提高收视效果。

在每次观看视频之后,会让学生总结、进一步提炼观看的内容,这样会对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帮助的。

2. 上课时采用了视频、软件、图片等几种手段的组合应用。

比如莫尔斯电码发报的原理,学生没有见过电键,但是通过软件,学生亲自见到了莫尔斯电键的结构,并且还通过软件亲自尝试了一下发报的乐趣,给学生们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3. 教师在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之前,先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

如信息技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影响,以及根据五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预测一下未来的信息技术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学生会想哪些是我想到的,哪些是我没有想到的,同样可以提高收视效果。

4. 不足之处
( 1 )用黑客帝国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不合适,应该改为视频比较合适。

( 2 )电话等发明人,虽然作为一般了解,但是速度也有点快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