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考古学视野下的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工业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交叉学科,适用于人们对工业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
贵州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用工业考古学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贵州工业发展的这段历史。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局势日趋紧张,1964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的重大战略转移。
当时将中国各地区划分为一、二、三线,将“三线”作为全国建设大后方。
贵州地处“三线”腹地,且山多、林密、多溶洞,成为了三线建设重点省份。
01
工业考古学概述
工业考古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新技术的开拓,许多工厂、生产设备被淘汰、拆除,记载着工业发展历史的印迹逐渐消失,曾经工作、生活在工业区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些遗迹是其存在过的历史见证,而工业区所在管理机构
也意识到工业遗迹的价值,政府、民众渐渐地加入到研究、保护工业遗迹的运动中来,于是一门源于近代考古学理论,与普通考古物不同,以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工业考古学应运而生。
1.1 工业考古学的缘起和发展
工业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新的分支,1955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者Michael Rix在《工业考古学》中首次使用这一术语,将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旧的工业建筑、机械、纪念物等的研究称为“工业考古”,并提出要对英国现存的工业遗迹、纪念物、机械加强研究与保护。
1963年英国学者Kenneth Hudson在其《工业考古学导论》中提出工业考古学理论,对工业遗产的时间界定、研究领域作了划分,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随着1974年英国巴斯大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R Angus Buchanan撰写的《英国工业考古学》出版,工业考古学概念和研究也被更多学者所接受。
1978年Theodore在其出版的《工业考古:一种美国遗产的新视角》一书中,将工业遗产列入美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并对美国重要工业遗产作了案例分析。
1998年Marilyn Palmer 和Peter Neaverson合作撰写的《工业考古学的原则和实践》,阐述了工业考古的概念、内容,并以实例说明工业考古与工业景观、工业建筑、结构及机器的关系,
尝试建立起工业考古的原则。
2008年美国学者Douglas的《美国工业考古:野外工作指南》,按照工业遗产类别列举实例,研究其历史背景及技术史、功能属性,探索了保护利用方法。
在亚洲,日本1978年由黑岩俊郎和玉置正美合著《工业考古学入门》,讲述了工业考古的一些方法。
2009年平井东幸等编著的《调研工业遗产——致初学者的工业考古学入门》,介绍了日本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
中国在1986年由吕强发表了《要重视工业考古学》,界定了“工业考古是一个与发掘、鉴定、复制和保藏各种工业设备和制品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史领域”。
其后国内鲜有学者再深入探讨,直到近十几年人们才开始重视工业考古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张柏春等编著的《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介绍了工业考古学,并总结了工业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工业考古学创立和推动工业遗存抢救保护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是工业考古学确立和工业遗产保护建制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工业考古学从关注工业遗迹、遗物个体历史的保护(使其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不被毁坏),逐渐转向研究和保护遗迹、遗物的整体时期。
1.2 工业考古学的研究策略
1.2.1 工业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相对于其他的考古学研究对象,工业考古学的研究范围集中于与工业有关的事物及关系上,其实体包含工业厂矿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原材料、技术设备、人工制品、地图、文件、照片等实物证据,非物质则包含工业遗产的社会背景、企业文化、职工生活等方面。
且其实体证据大部分存在于地表上,并且很多记载的文件与物质资料证据还存在,这些优势可以便捷地对所研究的工业遗产做出全面的解释。
随着工业考古学的发展,工业考古学的研究具体对象扩展为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工业遗迹。
同时受新考古学和后过程主义的影响,工业考古学将工业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等非物质文化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的个体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将研究对象放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工业技术的视野下进行分析研究,解释这些遗产如何体现人类行为的变化与传承。
1.2.2 工业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工业考古学研究通常利用地层学、类型学等理论,注重对工业遗迹时间界定和工业物质遗产的研究;采用对现存遗址、遗物、史料(包括照片、文字记载)进行调研、收集、分类,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归纳与评估,使用所有可得证据重建一段已消逝的人类工业生活[12]。
同时由
于工业遗产的年代因素,很多遗产还与当今社会生产、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还参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因此研究时,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口述历史等方法也是经常采用的。
1.2.3 工业考古学的研究目标
工业革命对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所以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将其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生产、经济、文化、城镇建设产生较大发展的事物进行的。
工业遗产作为人类对社会贡献的一种表达形式,不是简单的物质构成,而是联系工业生产与社会的媒介,包括生产发展方式联系、运输网络联系、工业的社会背景联系,以及遗产周边城镇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02
基于工业考古学的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研究体系
“三线”工业建设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大转移事件,在国内外历史上实不多见,这次转移给贵州带来巨大的变化,强有力地推动了贵州
工业的发展。
当时的贵州还是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偏远省份,由于“三线”工业建设,国家向贵州输入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工业技术设备,建造了大量的工业建筑群,成为贵州现代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后因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政策的调整,大量厂矿企业“关停并转”,为数不少的具备工业遗产价值的厂区建筑群及生产设备闲置,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利用。
此外,围绕当时“三线”工业厂区而发展起来的一批小城镇,又使得贵州城镇布局和发展有了很大改观,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2.1 调查研究
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分为五大板块,“011(航空工业)基地”“061(航天工业)基地”“083(电子工业)基地”和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以及其他三线建设厂矿。
首先,运用工业考古学方法,深入这五大板块地区进行现场踏勘,掌握厂矿地址、保存现状;其次,根据其保存状况区分出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第三,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遗产构成、设施设备、建/构筑物的特点、厂矿的文献资料,以及三线工业遗产周边城镇发展情况,是否改造再利用等制定详细和深入的调查表,对调查内容、范围、深度进行设定,逐项填写调查结果。
同时对“三线”建设时期老员工进行人员访谈、对厂区周边居民问卷采集,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1.1 建设历史研究
1964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召开会议,对“三线”建设的一些重大项目做出初步安排,贵州省委成立了“三线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贵州“三线”建设,贵州“三线”建设从1964年9月开始到1978年年底基本完成。
国家第二、第三、第四机械工业部和第七机械工业部相继在贵州建立办事处和筹备处。
在安顺地区建成“011(航空工业)基地”及直属46个单位;在遵义地区建成“061(航天工业)基地”及直属单位36个;在都匀、凯里地区建成“083(电子工业)基地”及直属单位27个。
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并设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指挥部。
冶金工业部将大连钢厂、本溪钢厂以及鞍山钢铁公司部分设备搬迁至贵阳钢铁厂;煤炭工业部从吉林、湖南、山东等地调集煤炭勘探队支援贵州,迅速开发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农机部将天津拖拉机厂部分设备迁入贵州,组建成贵阳农机厂;国家计委和一机部将上海等沿海一批电器制造企业迁入贵州建立长征电器生产基地等。
其间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家“一、二线”企业、科技人员及职工随厂迁入贵州。
国家对贵州“三线”建设项目投资100亿元,1964年到1976年13年间,完成生产性建设投资87.36亿元,完成非生产性建设投资11.57亿元。
“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工业薄弱的状况。
“三线”建设虽然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但是在其建设期间其他工业部门生产能力也有极大提高,至1976年原煤生产能力增加至6.5倍,发电机容量增加至3.1倍,铁矿石开采能力增加至7.6倍,炼铁能力增加至4.5倍,烧碱生产能力增加至8.7倍,水泥生产能力增加至5.2倍,电石生产能力增加至16.4倍,到1976年全省工业企业6 788家,比1965年增长81.1%,还扩大或形成了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工业城市。
1983年11月,国务院做出“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决策。
对于“三线”建设时期规模过大、战线过长、选点过散、布局不合理、配套建设薄弱、建筑标准过低、经济效益较差等实际问题进行改革。
贵州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小组,通过“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年调整改造规划项目28个,涉及“三线”企事业单位60个,投资30.5 454亿元,搬迁职工59277人。
“七五”改造项目12个,涉及搬迁单位23个。
其中:“011基地”共5个项目8个单位;“061基地”10个单位;“083基地”3个单位。
其他行业5个单位(贵州拖拉机电机厂、贵阳汽油机厂、贵州动力机械厂、贵州高强度螺栓厂和电子第38所),其中4个单位搬迁到贵阳,电子第38所迁建到安徽省合肥市。
“七五”改造后又经历“八五”“九五”两轮改造,使得贵州工业分布更合理高效。
2.1.2 现状调查
随着“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大量的三线厂矿迁、并、转、停,在当年的原址上遗留了一批工业及生活建筑群和生产设备。
这些“三线”工业遗产承载着当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史,值得后人用心研究、系统总结,并做到史为今用。
图1 420厂厂房
Fig.1 The plant of 420 factory
图2 264厂被民居蚕食的办公楼
Fig.2 The office building of 264 factory eroded by residents
图3 264厂被农田蚕食的厂房
Fig.3 The plant of 264 factory eroded by farmland
这些遗留的厂区目前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已被当地政府拆除或拟拆除,这类厂矿大多在“七五”计划期间已完成关、停、并、转,且靠近城乡结合部,过去由于保护欠缺,厂区部分已经破损不堪,形成危房;或者由于厂区所处地段的商业价值较高,在城市更新建设中被纳入旧城改造范畴。
如遵义市“420厂”和“264厂”,这两个厂矿都处于城乡结合部,“420厂”区被历次房开项目侵蚀得只剩几间厂房(图1),一间食
堂和一栋办公楼,且由于常年无人管理,这些建筑的门窗甚至屋顶都已经没有了。
“264厂”现存的厂房被出租给私人用于木材加工和塑料管材堆放,而住宅和办公楼常年空置,“264厂”还出现厂区被周边民房、菜地逐步蚕食的状况(图2,图3)。
目前这两个厂区已经被新一轮城镇规划列入房开和棚户区改造项目。
这些厂矿的非物质遗产,即工业遗产社会背景、企业文化、职工生活等方面的部分资料可以在其上级管理部门档案馆查到。
第二类厂区保存完整,留有部分老旧淘汰的生产设备,但是局部建筑有破损。
这一类厂矿一般都处在大山深处,远离城镇,没有受到旧城改造的影响,原厂搬迁以后有专门留守人员管理厂区,厂房、办公楼和职工住宅楼或出租给私营企业生产或周边居民居住,或空置。
遵义市团泽镇“3405厂”就属于第二种类型(图4),该厂整体搬迁以后,有专门留守人员,老厂区部分厂房出租给私营企业。
这类厂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整,厂矿从建设到改制的历程,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大量图片,详尽介绍厂矿建设历史、取得成就、历届领导、劳动模范事迹等,每年新进员工都会来老厂址接受“三线”艰苦奋斗精神再教育。
第三类厂区改造再利用,这类厂矿一般位于市区或者城市周边,厂矿建筑保存良好,还保留有部分生产设备和产品。
改造思路多是结合城市发展,融入城市空间,赋予新的功能,在高楼
林立中创造出体验不同的多功能空间。
故多改造成创意园、主题公园、养老院等。
如六枝特区利用地宗矿洗煤厂修建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并将老厂房改建为展览厅,展示六枝特区“三线”建设时期的各种展陈品(图5)。
而遵义市长征电器集团“1964文化创意园”(图6)则是以贵州长征电器集团公司十二厂原址为主体改造的。
改造再利用的厂矿大多编有厂史,图文并茂地介绍厂矿建设历史、取得成就、历届领导、劳动模范事迹等,还有厂矿职工口述历史,以及整个改造再利用的历程。
图4 3405厂空置的办公楼
Fig.4 The vacant office building of 3405 factory
图5 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
Fig.5 The Liuzhi memory third-tier building museum
图6 “1964文化创意园”鸟瞰
Fig.6 The aerial view of 1964 cultural creativity park
2.2 价值评价
贵州“三线”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对人类在某一时段贡献的形式,见证了历史的演进,存在着多重价值。
尤其是当时的“三线”军工企业,为中国航天、航空、雷达等产品制造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军工产品在国际上处于较为先进行列,为中国和平建设争取了至少五十年时间。
本文结合前期工业考古资料,参照徐苏斌等《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工业遗产评价指标,针对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自身特点,从国内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指标的共性中,选择适合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特性的价值评价指标。
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因其特殊性,在价值设定指标上和普通工业遗产有着一定区别,例如年代,各厂矿几乎都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造的,这条不在评价指标范畴内;工业设备技术,地域产业链或生产线完整性,对于“三线”工业遗产涉及军工的厂矿,这些指标不进行评价。
参照国内对于古建筑遗产的评估量化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
即将层次分为四个层级,目标层即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综合价值,准则层即物质遗产价值、非物质遗产价值,次准则层即实用价值、
艺术价值、环境价值、技术价值、保存状况、文献记录状况、历史价值、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再结合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稀缺性、脆弱性、代表性,又将次准则层分为总共22个指标层(表1)。
然后根据以上评价体系打分计算,对得出的分值多次进行论证,最终形成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后续保护、再利用提供较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表1 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评估方式
Table 1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Guizhou third-tier industrial heritage
2.3 工业遗产的保护
运用工业考古学,在对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进行深入调研、解读、分类、价值评估和保护名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数据库,为后续研究提供详尽资料。
2.3.1 工业遗产分类
围绕前期调研的结果,运用工业考古类型学分类方法对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进行类型划分。
首先是大的工业类型体系划分,即航空、航天、电子、煤炭工业和其他产业厂矿划分。
其次,在此基础上将每个大的生产基地的工业遗产按照生产设施不同分为:生产型工业遗产(即从事具体机械、电子、化工等产品生产的厂矿)、生产配套型工业遗产(服务于产品生产的工厂)、生活配套型工业遗产(工人生活的居住区、医院、学校、宾馆等生活配套类设施)、基础设施型工业遗产(厂区水、电、运输轨道、公路等设施)。
第三,每一个生产设施类型又可细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物质遗产包括建/构筑物、生产设备、周边景观和文献资料等,非物质遗产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历任领导、模范代表、企业成立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等。
最后在总结以上三方面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数据库。
2.3.2 重要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贵州“三线”重点工业遗产部分保护名录见表2。
2.3.3 工业遗产保护模式方法
根据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实际状况,结合“三线”厂矿所在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贵州省“三线”工业旅游规划,探索其保护利用的模式。
“三线”工业遗产由于厂区庞大,内部有面积较大广场且自成交通体系
(有的甚至还留有铁轨),厂房多为大空间,宿舍、办公楼层数不高,建筑为红砖砌筑,具有时代感。
在城镇控规中,可结合控规将保存较好的“三线”遗产规划为城镇的文化、景观结点。
例如六盘水市盘州“671厂”,就被打造成盘州的文化中心——“三线文化园”,该园包含“三线”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图7),厂区还配套设计铁轨、站台作为广场重要景观元素;当年的职工宿舍楼改为酒店(图8),内部装修为火炕风格、庭院风格、青年公寓、套房、复式楼、“三线”风格、工业风格等多种形式(图9、图10);破损的老厂房外罩玻璃房子,展现老厂房的内外结构,别具特色。
贵州目前正在打造全省“三线”旅游规划,预备将安顺、凯里、遵义、都匀、六盘水等几个“三线”工业遗产集中的重要城市串成一条旅游线路,每个城市将保存较为完整的“三线”厂矿或设计为创意园、或为主题公园、或为展览馆等,配套娱乐、餐饮、住宿,以保护利用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利用。
表2 贵州“三线”重点工业遗产部分保护名录
Table 2 Part of the preservation list of Guizhou third-tier priority industrial heritage
图7 盘州三线文化园接待中心
Fig.7 The centre of visitors reception in Panzhou third-tier cultural park
图8 盘州三线文化园铁轨景观
Fig.8 The rail-line scene of Panzhou third-tier cultural park
图9 盘州三线文化园酒店内景
Fig.9 Interior view of hotel in the Panzhou third-tier cultural park
图10 盘州三线文化园特色酒店
Fig.10 The feature hotel of Panzhou third-tier cultural park 2.4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
2.4.1 功能延续型
适宜于保存较为完好,厂区相对集中,与城镇距离不是很远的厂矿。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组建的风华工业园,就是利用“061航天基地”的四家国防工厂旧址改造的。
这几个厂均建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厂矿相继搬迁,遗留下大量闲置的建筑,县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在保证“三线”工业遗产的原真性基础上,将厂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残破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学校、医院等进行修缮、改造,既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又充分再利用了“三线”工业遗产,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2.4.2 功能转变型
在市区或者城市周边的厂区,可结合城市发展,利用三线厂矿建筑密度低、开敞空间多、绿化好等优势,融入城市空间,改造成创意园、主题公园、养老院等新功能。
目前工业遗产改造成文化创意园是国内大多数政府或企业采取的保护再利用方式,例如贵州省遵义市长征电器集团“1964文化创意园”“都匀三线文创园”(图11)、贵州晶体管厂改造的板桥艺术村(图12)等。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多溶洞,工业遗产很多远离城市,处在大山深处,有的厂直接建在溶洞里。
20世纪60年代,由于这些厂矿的建立,在其周围往往形成了小型县城,
因此对于这种偏远的工业遗产可以采取结合城镇用地的发展来考虑。
这些地方常常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之处,可以利用工业遗产的建筑以及基础设施探索发展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
同时亦可将工业遗产中的部分建筑设施与当地所需公共设施结合使用,如过去厂矿的医院、学校可完全为地区所用,形成“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的模式。
图11 都匀三线文创园
Fig.11 Duyun third-tier cultural creativity park
图12 板桥艺术村
Fig.12 Banqiao artistic village
03
长征电器集团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长征电器集团第十二厂位于遵义市汇川区西安路、温州路与南宁路交汇处,为1971年上海电器成套厂内迁支援建设的三线企业,1977年7月建成投产,2003年随着遵义实施了“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等工业布局调整,长征电器集团下属生产企业、技工学校,以及附属的职工
宿舍等搬迁后余留下的旧址,在上几轮的旧城改造以及房开项目中大量损毁和灭失,目前仅剩十二厂的四个车间、两个仓库和一栋后期加建的综合楼。
四个车间中均为三角形排架、梯形排架不等高或等高连续双坡屋顶或单个双坡屋顶;仓库则是平板屋顶,这六栋建筑大多是外围红砖的大空间结构,只有原成品仓库是彩钢板围护,它们的局部空间根据需要设有楼层,四周根据功能开两层或单层大玻璃窗。
厂区基础设置保留完整,但规模很小。
十二厂现存的物质遗产是建筑,部分生产设备、产品,厂区生产设施,各种文献资料。
它的非物质遗产有较为完整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记录了从建厂至改制的整个企业发展过程,经历的艰难困苦,战胜苦难的心路历程;历任企业领导,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企业取得的成绩;企业的劳动模范、优秀班组和他们的艰苦创业事迹;还有企业老职工的口述历史等。
“十二厂”旧址已经被批准为贵州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遵义市政府批准以十二厂为基础建立“1964文化创意园”(图13、图14)。
该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划分为“三线”建设展示馆、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管理服务区和艺术广场五大功能板块,目前已招商引资57家,2018年创造年产值达一千余万元,创意园正逐渐形成新的城市商业文化中心。
图13 “1964”文化创意园立面
Fig.13 The stereoscopic view of 1964 cultural creativity park
图14 “1964”文化创意园博物馆内景
Fig.14 The interior view of 1964 cultural creativity park 04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对“三线”工业遗产研究的深入,其在经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以及城镇建设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
本文尝试用工业考古学建构起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希望对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更深入,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规划,地区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探索不同类型、不同保存状态的“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使“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更科学合理。
同时将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为后续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较为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