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 三线建设 历史沿革与揭秘
“三线建设”大揭密
“三线建设”大揭密作者:曹永胜李旭之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7年第9期开展三线建设国家共投入2052亿元的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 5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 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宅前壮举。
三线建设,是1964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
所谓三线地区,是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的中西部地区。
一线地区是指东部沿海和边疆省区。
处于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则被称作二线地区。
开展三线建设国家共投入2052亿元的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5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空前壮举。
核打击威胁之下的“三线建设”1994年,尘封在美国档案馆中的一批机密档案已满30年,由于美国历史学家的不懈努力,其中一部分终于被曝光解密,证实1964年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且不仅仅是设想而是变成了具体实施方案。
1963年4月.通过卫星U-2高空侦察机侦察,美国确认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十分惊恐。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
1963年9月,蒋经国到美国,商谈使用空降兵部队打击中国核设施问题。
1964年9月16、17日,也就是美国最后讨论对中国核基地进行袭击的时候,周恩来主持了由军委和国务院负责人组成的第九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研究是否按时爆炸原子弹。
9月21日,周恩来给毛泽东写去特急信,附上罗瑞卿起草的请示报告,提出三种方案:一、“今年爆炸”;二、“明年4、5月与空投航弹连续试炸”;三、“推迟爆炸”,到西南的第二批核试验基地建好以后。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攀枝花钢铁厂是三线建设的产物。
与宽广的武钢、包钢厂区不同的是,攀钢的厂址颇为局促。
按照国际惯例,建设一座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至少需要5平方公里的平地,但这里却只有2.5平方公里、高80米的山坡。
设计人员大胆提出了台阶式设计方案,通过大规模爆破,将山坡平整成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的台阶平地,辅以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和相应的工艺流程,浓缩安排下钢铁厂的布局,被人们誉为“象牙微雕”式立体大型企业。
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厂矿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厂房、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校舍、医院等一应俱全。
图为四川洛带512厂宿舍。
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的今天,有的企业搬迁后成为“弃城”,而更多的企业通过改制、转型、重组、合并而重获新生。
1966年,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
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工厂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为化肥厂。
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
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当时三线建设决策不仅凝聚了毛泽东等中国决策者应对复杂战略形势的思考和筹划,而且还和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安全有着深层的关联。
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
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
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
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
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中国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
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
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
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我国的三线建设,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不少的贡献。
(一)“三线”建设的起因众所周知,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
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中国人民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与此同时,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代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
1964年8月,美国一手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将侵越战争规模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对我东南边境地区及内地进行侦察、轰炸和破坏。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在六十年代以前,党中央制定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靠沙发(苏联)面朝东”,在战略方向上可以专顾美、蒋集团,我国的总体形势还算乐观。
即使发生了“朝鲜战争”,党和毛泽东也仍然保持着清醒头脑,认为:“美国并没准备在目前发动世界战争。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26页)“说马上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吓唬人的。
我们要争取十年工夫建设工业,打下强固的基础。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26页)基于对形势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到1964年我国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经济形势好转,因此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热切渴望在即将制定的“三五”(1966――1970)计划中,将尽快解决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这年2月到4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由我国农业、财政和工交三方人员参加的长期规划会议,在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的主持下召开。
其中,谭震林负责研究落实我国5亿亩农田的稳产、高产问题;李先念主持财贸会议,重点讨论我国农产品的收购政策;薄一波主持工交会议。
追溯军工文化遗产:“三线”峥嵘史
追溯军工文化遗产:“三线”峥嵘史作者:非马来源:《军工文化》2018年第08期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威为历史;但作为蕴合特色精神摇篮的工业遗产,正期待着新生。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解密,而《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三线”这个词是在90年代,这使得这段历史如同当年建于崇山峻岭中的西南和大漠荒烟中的西北三线企业一样,让人只知其名、不知其详。
三线建设已经过去五十多年,我们挖掘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虽然艰苦卓绝但又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是简单地搜珍猎奇,而是力图客观中肯地还原历史真相,努力探寻它在纷繁复杂历史时空中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从而理解历史与当下。
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西部建设战略。
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歷史;但作为蕴含特色精神摇篮的工业遗产,正期待着新生。
何为“三线”和“三线建设”“三线”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我国国防上指后方,是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官方的说法是,按照当年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从地理上划分,中国沿海是一线,中部地区是二线,西部纵深地带为三线。
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当时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这些西部三线地区,距西边的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当年战备的特定形势下,成为最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三线建设:奠定新中国生产力布局坚实基础
三线建设:奠定新中国生产力布局坚实基础作者:胡新民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20年第3期胡新民关于三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这样的论述:“60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美国对越南北方侵略战争逐步扩大,我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备战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程上来。
1964年五六月间,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专门讨论‘三五’计划时,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的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
”“据此,中央改变‘三五’计划的最初设想,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备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苏为鉴立足备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开启国家现代化进程。
建立强大的国防和独立的工业体系,是这个进程中的两个基本点。
毛泽东1949年年底出访苏联,着手打破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雅尔塔体系,同时争取到工业建设急需的外部经济援助。
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举扭转中国近代在世界上的颓势形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
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党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尽快实现工业化,加快国防建设,时不我待。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
首先是中苏关系从分裂到恶化,发展到苏联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
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
1964年8月12日,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向中央和毛泽东转交一份报告说,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很多,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比如工业、人口、交通设施过于集中在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附近,遇到空袭,将遭受严重损失。
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
(完整word版)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沿革与揭秘
(完整word版)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沿革与揭秘第三节决定性的三线建设一三线建设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中西部发展工业和科研的大布局。
三线建设的开展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在之后的数十年内工业发展的类型和水平。
倘若没有三线建设,今天的西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能源、资源”西部。
在极少布局三线企业的云南、贵州,甚至于广西、江西,其工业发展水平与四川、重庆、陕西这样的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地区到目前为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里的三线建设,统称为从1958年中苏交恶起,国家开始在中西部布局工业和国防科研单位开始至1984年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和改制时止。
二从1958年中苏交恶开始,中央决策层吸纳抗战中的教训,认识到战时中国中西部作为战略大后方所起到得重要作用。
开始了二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贵州中北部进行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的“备份”。
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一方面需要完善的交通为其运输设备和产品,另一方面又需要紧邻城市来提供后勤物资,更为重要的是某些项目需要背靠大山来保证安全。
1958年开始的小批次建设和1965年开始的大批次建设都将重点放在了有铁路线或水运、有山区、靠近城市的重庆、成都、广元、德阳、绵阳、汉中、十堰、攀枝花等地区和附近地区。
1958年通车的四川第一条出川要道宝成铁路,背倚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远离东部沿海,铁路沿线有广元、江油、绵阳、德阳、成都等城市。
使得宝成铁路沿线成为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地区。
从二五期间的1958年开始建设的涪江机器厂、涪江有限电厂、长虹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器材厂初步奠定了绵阳电子工业基础。
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靠山、分散、隐蔽布点”的大三线建设开始,绵阳专区陆续布局了以西南重机厂(二重,德阳)、东方电机厂(德阳)、东方汽轮机厂(绵竹)、长城钢厂(江油)、朝阳机械厂(绵阳)、西南金属制品厂(江油,后改制为国营857厂,已破产)为主的重型工业企业,以081基地(广元)、东方绝缘材料厂(绵阳)为主的电子工业企业,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梓潼、剑阁、绵阳)、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安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绵阳)为主的国防科研院所,以3536厂(射洪,现迁绵阳)、江油发电厂(江油)、东河印刷公司(旺苍,后迁成都为成都印钞厂)为主的后勤服务工业企业。
绵阳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资源状况及保护模式
4 绵 阳 工 业 遗产 保 护 模 式 总 结
4 . 1 保 护 模 式 概 述
近 年中 国工业遗 产 的保 护模 式多种 多样 。从工业 遗产 旅游开 发 的角度可 分为 : ( 1 )博物馆模 式 ; ( 2 )景 观公 园模 式 ; ( 3 )购 物 与旅游相结 合模式 ; ( 4 )综合 的科 学、商业和 服务等产 业区模 式 ; ( 5 )区域综合一体化 开发模式 。 从 实施工业遗产保 护的策略与手 段 的视 角分 类有 :1 )原样 呈现 式 ;2 )产 业升 级 式 ;3 )精 华式 ;4 ) 生态修复 式 。 而本文 则总结前 文所述 的两种案 例 ,以及 国内如北 京 7 9 8 ,成 都东郊 记忆等成熟 案例 ,从开 发改造主 体的不 同将 其保护 模
射面 积广 , 影 响着 几代人 , 仅靠工人 自发的改造振兴 , 力度远远不够 ,
业 基地 ,不 仅是绵 阳 三线 建设 历史 的见证 ,也从侧 面反 映了 工业社 故 中央 、地方政 府的领 导扶 持就 显得尤 为重要 。长钢集 团 的工业 改 会 发展 的不 同时期 ,军 工 国营 企业 的形成 与发展 历程 。厂 区独特 的 造 保护 需要 当地政府 乃至 中央政府 的规 划决策 ,与开 发商和 民众共 地 理位置 与整体 布局 真实反 映了 那个 时代 工人 的生产 、生活 环境 。 然而 , 由于厂区破坏严 重 , 整体风貌没 有妥 善保存 , 可利用 资源有 限。 因此综 合评价给 出以下几点建议 : ( 1 )建设 户外活 动胜 地。8 5 7 厂具有 独特 的地理优 势和 良好 的
2 2 9
山 泉工案 技术
理 论
其 他两大 片 区的建筑 都遭 到了严 重的破 坏和拆 除 。沿 着厂 区 内 的水泥 路探 寻 当年 的工厂 ,只 能看到 满是断 壁残垣 ,在梧桐 树 下的 地面上 凸现着 许多建 筑 的墙基和 碎砖块 。距 离入 口不远处保 留 了一 栋办公楼为三层 的砖混建筑 , 也 是厂区 内最高 的建 筑 , 基本保存 完好。 在 厂 区北部有 两栋 较为完 好的 厂房 ,皆为两层 的红 砖房 ,墙 面上 醒 目的 口号清晰可 见 ,极具时代 风格 。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1. 引言1.1 三线建设的背景三线建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困境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当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苏冷战加剧,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和威胁。
国内经济步伐缓慢,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生产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工业化和军事化来加强国防力量。
三线建设应运而生,以解决国内资源分配不均和国防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战备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定了“三线”战略,即以重要的内陆工业区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三大战略性支撑点,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和资源整合。
这种策略性的调整,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为国家后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线建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是应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困境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1.2 三线建设的定义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为实现国防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实施的重要战略。
三线建设是根据国家安全需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主要是在南北战线之后建设了以西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三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防设施相对安全的内地地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工业基地,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三线建设的基本思想是在军事上依托山川地貌,以分散化和备战状态为原则,以地下防空工事等为主要军事设施,加强国防能力建设,以应对可能的全面战争。
三线建设是中国国防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1.3 三线建设的重要性三线建设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障国家安全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线建设作为我国国防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基础,能够保障国家在面临各种挑战时的自主性和自主权。
三线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三线建设,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世纪50年代通过“一线”工业基地和城市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开始启动“三线建设”工程,即在内陆、山区、偏远地区建设大量的军工和民用工厂、设施,以分散敌方轰炸的目标,保障国家安全。
三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国策工程,它是中国知识分子辈出、国家民族自力更生的产物,彰显了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工业意识,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传承的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初期。
当时,美国和其盟国的军事人员和设备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使得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和长江流域陷入了严重的威胁之中。
中国北京城和东北的一些大城市成为敌军拿手的目标,当时,中国军队与敌人在一线疆场遭遇,交战十分激烈残酷。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必须加快国防工业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以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随着“一线”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始,中国政府意识到全国工业在经济上、军事上、国家安全上的严重不足,人民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在战争中,满洲地区和东北的工业基地在经济上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破坏,各种军事设备、战略物资的交通运输过于集中易受其害。
这就需要国家发展新的工业基地,建立军工和民用工厂设施的重要生产中心。
中国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和地理实际情况,颁布了三线建设方案,自内陆向西部山区、边疆地区分流化建设。
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实行经济转移的计划,三线建设的历程实质上就是一项全国工业分散和布局的过程。
这个工程由中国人民政府及其军事部门,经济部门、工业部门,和军民工程部门共同制定并实施,从而形成军民结合的协调联合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全国的房产计划。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这个工程确已有了明显的成效,不仅仅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建设和扩大生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在实施三线建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面临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政府决心有力,民众团结协作,不惜重金、精力、人力进行战胜了一个个难题,赢得了三线建设中的辉煌胜利,显然,中国的敌人也深深感到三线建设的伟大。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
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作为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给人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多多。
笔者因有着数年在三线深山军工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三线建设有着更多更深的感受、认识和记忆。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冀中仁三、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分析当时和之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世界形势,邓小平同志果断决定对划分一、二、三线地区的国家防御战略进行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与进行三线建设时的60、7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到1980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10多个。
中国在联合国讲坛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代言人,国际威望得到很大提高。
那种由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甚至以“联合国军”名义与中国作战的局面已经销声匿迹;二是1975年以来随着美国从越南撤军,越南南北方实现了统一,越南战争最后结束。
中国边防部队在与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后,中国的南部已经不再有大的战争威胁;三是80年代初苏联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很快就表达了中苏“进行睦邻合作”的愿望。
这些国际变化,使中国不再面临大的战争威胁,三线建设不再有和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的紧迫需要。
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深刻分析了当时和之后一个长时期的世界形势后,作出了一系列大决策。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国际形势和军队装备建设应服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在谈到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分析时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四川“三线”建设
来源:中国期刊网《城市规划》1988年06期四川“三线”建设樊丙庚“三线”建设作为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分祈认识它对于正确地引导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中心,分析认识四川的情况有助于其他建设工作借鉴。
一、“三线”建设的组织过程所谓“三线”实际上是从国防战略角度考虑的一个地域上的概念,泛指我国的腹地省区,以四川为核心,包括陕、甘、青、黔、滇、鄂、豫、湘等省的全省或部分地区。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四面环山,农业发达,矿藏丰富,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是主要的战略后方。
四川三线建设,是以攀枝花钢铁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军工配套、成昆、川黔、湘渝三条铁路干线为建设重点。
总的进程是:1964年准备,1965年大上,到1976年基本建成,前后用了约12年时间。
三线建设强调攀枝花是西南三线的总名称,重点在四川。
规划上主要研究:①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②以重庆为中心的重点建设配套;③三省(云、贵、川)的三线布局。
三线建设的建设项目涉及的方面有冶金、煤炭、电力、石油、机械、农机、化工、轻工、建工、建材、邮电、铁道、交通、地质、高教、卫生、广播、科研、银行等各个部门,从基础工业到加工工业,从尖端到一般,从重工到轻工,从文卫到商储,基本是行业配套,部类齐全。
当时的攀枝花基地的几十个厂矿企业只算作一项。
为了保证三线建设的顺利进行,组织了全国性的支援。
建设高峰时,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施工队伍,山东、河北、北京、安徽等五省市支援的汽车达一万多辆。
有150多个重点企业采用与沿海老企业对口包建的形式,以保证工程进度和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攀枝花基地建设,涉及的部门很多,面很广。
中央决定成立攀枝花基地建设总指挥部和以各部为主组成分指挥部。
同时成立矿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统一建设。
规划、计划、管理、物资供应、设计施工,由总指挥部抓,避免和减少了部门之间互相制约的扯皮现象,保证了建设的顺利进行。
原四川省绵阳地区三线建设中央直属项目述论
2021年10月 第38卷 第5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ct. 2021Vol. 38 No. 5原四川省绵阳地区三线建设中央直属项目述论张 勇(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原四川省绵阳地区是三线建设中央直属建设项目布局的重点区域。
1964-1980年,通过三个阶段的建设,中央在绵阳地区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根据笔者近两年的调查研究,中央29个直属部门在绵阳地区下辖13个县域建设了113个项目,实际建成了104个项目。
主要有国防工业、基础工业、配套保障和交通邮电设施4大板块,涉及核、军事电子、航空、兵器等13个行业领域。
在绵阳地区的中央直属项目由中央、地方和项目三个层级管理,形成了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领导管理体制,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关键词】三线建设;绵阳地区;中央直属项目【中图分类号】K27: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1)05-0016–10收稿日期:2021-06-10 修返日期:2021-08-10作者简介:张 勇(1973-),男,汉族,四川绵阳人,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军民融合、三线建设。
基金项目:2020年四川省、重庆市社科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军工遗产群的旅游开发研究‛(SC20ZDCY013)·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三线建设‛是指1964-1980年,中央在三线地区组织开展的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交通、国防和科技设施建设。
原四川省绵阳地区(专区)(以下简称‚绵阳地区‛)是全国三线建设中央直属项目布局的重点区域,国家在此建成了包括‚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在内的尖端武器科研生产基地。
三线建设在绵阳地区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上)——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上)——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作者:冀中仁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6年第8期1964 年到1978 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
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作为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给人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多多。
笔者因有着数年在三线深山军工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三线建设有着更多更深的感受、认识和记忆。
冀中仁1964 年到1978 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
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 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 多万,安排了1100 个建设项目。
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立起战略大后方体系,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做了必要的准备,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下,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表现的艰苦奋斗精神,造就的“三线”军工文化,都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愈发不协调。
鉴于此,国家着手对三线建设进行了持续的调整改造,使三线建设必将以其独有的资源、技术等优势,为国家战略基地建设,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由“吃穿用”向战备转变。
1964 年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前前后后,中央高层曾经产生过不同的认识分歧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直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援建的156 个大型骨干项目中,航空、兵器、电子、造船等国防工业项目就占41 个;“二五”计划期间,国家相继安排大型国防工业建设项目44 个;“三五”计划期间,在辽阔的三线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作者:赵大志罗兴社李立冬张影莹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9期【摘要】党中央在60年代中期出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务必加强备战考虑,决定进行以国防工业为主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建设和调整历时38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建设者们用血汗与生命凝结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具有深刻的含义,值得中华民族广泛弘扬。
【关键词】三线建设民族精神精神内核1、建设缘由及战略布局“三线建设”是建国后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以及中俄、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在1964年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作出的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党中央出于战略备战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国防前线地区,主要是直辖市京津沪、东北黑吉辽、沿边蒙新藏、沿海鲁苏浙闽粤等14省市区;三线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13省区,其中西部的川贵云、陕甘宁青7省区称“大三线”,以及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广西等6省区为“小三线”,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是二线地区。
在空间布局上,一线是战略前方,三线属战略后方,相对安全正好搞建设;在选址原则上,远离都市,隐蔽分散,进山进洞;在优选项目上,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和交通建设;在地区布局上,建设基地有:攀枝花、六盘水的钢煤生产,酒泉、西昌的卫星发射,重庆的常规武器制造,贵州、陕西的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铁路干线有:成昆、湘黔、襄渝、青藏(西格段);还有湖北十堰的“二汽”,葛洲坝、刘家峡的水电枢纽等,这些至今仍然是我国中西部的工业重镇。
2、建设历程与辉煌成绩从1964年开始,国家对“三线建设”总投资2052亿元,投入了数百万人力,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在中西部16个省区建成了以国防基础工业为龙头的近两千个大中型工矿、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
从1983年开始,在国务院领导下,又对全国三线企业进行了23年的调整和改造,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发展。
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
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中文名称:绵阳外文名称:Mian Yang别名:涪城,绵州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安县,平武县,三台县,盐亭县政府驻地:涪城区电话区号:0816邮政区码:621000地理位置:中国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人口:540.7万(2008年末)方言:四川方言绵阳话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涪江、安昌江沿岸的城市观光带。
富乐山、西山、南湖、仙海等景区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火车站:绵阳站车牌代码:川B市树:香樟树市花:月季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目录一、历史沿革市名来历二、地理环境位置与面积水系、水文特征城市环境宜居之城气候特点地质情况资源概况三、行政区划四、财政金融五、交通运输六、科学教育教育之城科技之城七、文化艺术文化界名人娱乐圈艺人八、旅游观光绵阳美食绵阳购物绵阳娱乐绵阳住宿绵阳最佳旅游时间景点汇总九、对外交流十、体育运动十一、三线建设一、历史沿革市名来历二、地理环境位置与面积水系、水文特征城市环境宜居之城气候特点地质情况资源概况三、行政区划四、财政金融五、交通运输六、科学教育教育之城科技之城七、文化艺术文化界名人娱乐圈艺人八、旅游观光绵阳美食绵阳购物绵阳娱乐绵阳住宿绵阳最佳旅游时间景点汇总九、对外交流十、体育运动十一、三线建设展开绵阳临园路绵阳市主城区位于东经104度44分,北纬31度29分。
绵阳全境位于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
#三线记忆#平凡之路-给曾经生活在绵阳5023厂的人们。
#三线记忆#平凡之路-给曾经生活在绵阳5023厂的人们。
作为#三线军工#企业,有些关于5023厂,也就是绵阳朝阳厂的介绍。
编者基本上都是外来的探秘爱好者。
对这个厂的了解其实不多。
今天想留下的这些映像,也是为了纪念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的童年、青春、一生和他们喜怒哀乐的空间。
这个地方曾经是位于厂二号门和58所之间的一个池塘,以前这里有鸭子,很多蜻蜓,是小孩子们曾经愿意玩的地方。
这条路,既是工人们去二号门到厂区上班的路,也是通往市区连接朝阳厂和58所共同的道路。
后来通了交通车,有了17路和55路。
感谢原来厂里的子弟指出并非92路,而是55路车。
路边的小水沟,如果是60/70/80后的孩子们,一定会记得这条小沟里曾经还有小虾,螃蟹,甚至还有小鱼和蛇。
这是每个顽皮孩子必定会来捉虾摸螃蟹的地方。
这条路是从厂门口上到厂部,车队,灯光球场和家属区的必经之路。
厂部大楼面对的家属楼是后期修建的。
以前这是个空地,有很多沙,在70-80年这里简直就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
车队,厂部大楼,远处上去的是灯光球场。
再往上是后来修的大礼堂。
没有大礼堂之前,灯光球场就是放坝坝电影所在。
有好电影提前去占位置是例行公事。
厂部大楼以前没有围墙,就是个小广场。
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灯光球场曾经连续放了6次《红楼梦》,每次放到黛玉葬花天就开始下雨。
家属区,谁谁谁家在这里住过,自己认领吧。
好像这楼会保留下来。
貌似根据绵阳#朝阳厂棚改项目#规划,这些家属楼应该是会保留。
这靠近厂门口一前一后两栋。
看到这里,仿佛叫一声就有同学从楼上探头出来。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要么去了外地,要么搬家去了城里。
最有感觉的一张,曾经无数次拾阶而上,去学校或者找同学玩。
楼梯破旧了,人也散了。
可能有些人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目睹了这一切的变化。
我是很长时间没来过了,再见已经物是人非。
回首看一看,沧海桑田。
从70年代建厂,60后/70后/80后/90后在这里出生,长大,成人。
三线建设背景
1964年初,毛泽东主席批示,我国众多国营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要建立战略后方,反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中央确定在国防第三线的西南地区规划三道防线,进行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
为此,同年4月,国防科工委第九研究院首先内迁绵阳专区的梓潼县。
1965年,当时的绵阳专区被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是时绵阳、江油、安县、梓潼、遂宁、射洪、剑阁、青川、广元等县布局了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
为此,绵阳地委、行署特成立了“三线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搬迁移民。
凡有“三线建设”的县均新建制了工矿贸易公司,专门为三线建设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同年底,时任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就专程来攀枝花视察,听取三线建设的汇报。
1966年,中央“三线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原国防部长彭德怀也到绵阳专区调研三线建设工作,并专程考察了龙凤水电站。
1965年5月,中央决定国防科工委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绵阳专区建设科研基地。
“两弹一星”把我们引进了我国向核武器进军的历史场景,让人又回到那难忘的日子:1958年,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隐姓埋名,先后带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和1.5万余名共产党人,从天南海北来到“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金银滩”,建设中国第一个研制核武器的211基地,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
历时6年后的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爆发出震惊世界的一声巨响!这就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1965年后,除许多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陆续内迁绵阳外,清华大学分校、长城钢厂、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解放军十四航校、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南应用磁学研究院、西南计算中心等也先后在绵阳、江油、安县落户,长虹电子厂、九州电器厂、华丰机器厂等三线企业也快速发展,使绵阳专区开始由农业型经济向现代军工电子基地、钢铁工业城市发展,首次改变了当地工业基础薄弱、水平低下的落后局面。
1983年9月,中央批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布局调整,将原分散在绵阳专区各县的科研院所集中建设,院总部从梓潼迁往绵阳。
四川的山沟里,三线建设时期迎来一家炼钢厂,形成20万人口的城市
四川的山沟里,三线建设时期迎来一家炼钢厂,形成20万人口的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分歧,与老大哥的蜜月期从此走向决裂。
苏联毕竟是老大哥,不能驯服小弟怦然大怒,并以外科手术进行威胁,将我国的工业基础进行毁灭性打击。
为应对苏联的威胁和打持久战的准备,领导层决定进行一场工业大变革,将东北、华北的工业和人才往内陆迁移。
这场工业变革都处在第三道国防战线内,亦称之为三线建设。
点击加载图片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选址,1965年开始动工建设,后因珍宝岛事件的突发,三线建设的步伐快速进行。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境内的建设项目多得数不胜数。
遵照三线建设指挥部的指示,将在四川的绵阳、广元建设电子工业基地,达县建设导弹基地、万县建设军用舰艇基地,重庆至华蓥山建设常规武器基地,西昌至贵州六盘水建设煤炭、钢铁基地,成都建设轻工业、电子元件基地。
点击加载图片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因村口有一棵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而得名。
1953年一支勘查队入驻攀枝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查发现此地竟然是一个巨型铁矿区域。
地质专家李四光将在金沙江发现铁矿的事向毛主席汇报,攀枝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从此进入党中央的视野,并提出开发攀枝花的设想。
点击加载图片1965年因三线建设的需要,国务院批准成立攀枝花特区,出于保密需要攀枝花特区更名渡口市。
随之而来的就是以攀枝花铁矿为基础建设起来的攀枝花钢铁厂,当时的攀枝花钢铁厂不是一个工厂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三线建设时期的四川,有重庆的常规武器基地,成都的轻工业基地,广元的电子工业基地,达县的导弹基地和万县的舰艇基地,所学要的钢材大部分都依赖着攀枝花钢铁厂。
点击加载图片1965年成立攀枝花总指挥部,为更好地管理和开发攀枝花钢铁基地又成立冶金指挥部,对外声称第二指挥部,代号2号信箱。
1966年冶金工业部批准在第二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19冶金建设公司,简称19冶。
19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勘查、设计、施工和生产其管辖下的一切事务。
三线建设在四川江油的发展及影响
三线建设在四川江油的发展及影响所谓三线建设,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以推进国家现代化和建设战略大后方为目标,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十多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江油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从1965年开始,一批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江油布点建设。
江油的三线建设是特殊年代西部地区工业和城市建设的缩影,它取得的成绩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学界对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p100。
文本以江油为个案,对当地的三线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探讨三线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建设、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希冀见微知著,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三线建设史的认识,为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一、三线建设在江油的布点特点本文所论之“江油”,是指今四川省江油市(县级市)。
在三线建设时期,尚无江油市建制,当时的江油县归绵阳专区管辖,1970年后隶属于绵阳地区。
1988年2月,江油撤县建市,原县属区域改为市属区域,辖区范围基本未变。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山峦重叠,坡陡谷深;东南部系四川土坳,丘陵与平坝相间。
境内河流以涪江为主,其众多支流蜿蜒交错,河网密布。
江油这样的地理环境比较符合三线建设“靠山、隐蔽、分散”的布点要求,既有连绵起伏的峰峦作为天然屏障,又有相对平缓的山间平坝利于工程铺开,且当地水资源丰沛,铁、铝、煤、天然气、石灰石等多种矿产都极具开采价值。
宝成铁路通车后,纵贯江油,国家在当地先后设置了大小车站14个p713,为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理想的自然条件和持续改善的交通状况使得一批三线项目落户江油,具体情况见表一和表二。
从1965年初开始,先后有6家部属、省属企业和科研院所、4个参建单位在江油布点,综合他们的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沿宝成铁路分布,位置隐蔽分散。
为了便于人员、物资接收和产品外运,江油的三线建设项目基本上沿宝成铁路由北向南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决定性的三线建设
一
三线建设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中西部发展工业和科研的大布局。
三线建设的开展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在之后的数十年内工业发展的类型和水平。
倘若没有三线建设,今天的西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能源、资源”西部。
在极少布局三线企业的云南、贵州,甚至于广西、江西,其工业发展水平与四川、重庆、陕西这样的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地区到目前为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里的三线建设,统称为从1958年中苏交恶起,国家开始在中西部布局工业和国防科研单位开始至1984年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和改制时止。
二
从1958年中苏交恶开始,中央决策层吸纳抗战中的教训,认识到战时中国中西部作为战略大后方所起到得重要作用。
开始了二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贵州中北部进行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的“备份”。
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一方面需要完善的交通为其运输设备和产品,另一方面又需要紧邻城市来提供后勤物资,更为重要的是某些项目需要背靠大山来保证安全。
1958年开始的小批次建设和1965年开始的大批次建设都将重点放在了有铁路线或水运、有山区、靠近城市的重庆、成都、广元、德阳、绵阳、汉中、十堰、攀枝花等地区和附近地区。
1958年通车的四川第一条出川要道宝成铁路,背倚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远离东部沿海,铁路沿线有广元、江油、绵阳、德阳、成都等城市。
使得宝成铁路沿线成为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地区。
从二五期间的1958年开始建设的涪江机器厂、涪江有限电厂、长虹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器材厂初步奠定了绵阳电子工业基础。
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靠山、分散、隐蔽布点”的大三线建设开始,绵阳专区陆续布局了以西南重机厂(二重,德阳)、东方电机厂(德阳)、东方汽轮机厂(绵竹)、长城钢厂(江油)、朝阳机械厂(绵阳)、西南金属制品厂(江油,后改制为国营857厂,已破产)为主的重型工业企业,以081基地(广元)、东方绝缘材料厂(绵阳)为主的电子工业企业,以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梓潼、剑阁、绵阳)、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安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绵阳)为主的国防科研院所,以3536厂(射洪,现迁绵阳)、江油发电厂(江油)、东河印刷公司(旺苍,后迁成都为成都印钞厂)为主的后勤服务工业企业。
奠定了绵阳、德阳、广元三地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
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布局在绵军工企业
三线建设在绵重点企事业单位
三线布局的这些企业和科研院所许多是当时较大的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如二重、东电、东汽、中物院、827等。
成为绵阳此后数十年间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
第六节军转民带动绵阳成为四川第二
进入八十年代,时事迅速变化,在邓小平“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思想的指导下,绵阳三线军工企业开始走上了“军转民”的道路,各企业先后建立起了民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机构,一批民用工业产品如彩色电视机、电视共用天线、医用B超等逐渐形成规模并占领市场。
1985年建市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家各部委陆续把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等军工企业下放给绵阳市管理。
1991年10月,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务院三线办和三委军转民联合组决定,将绵阳市作为全国“军转民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2年2月,绵阳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军转民科技兴市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军转民的政策措施,绵阳军转民工作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绵阳三线企业如长虹机器厂军转民为家电制造商并改制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于1994年在上交所上市。
涪江机器厂改制为四川九州电器集团,军转民生产广播电视设备、卫星通讯设备。
并于2010年借四川湖山在深交所上市。
涪江有线电厂专制为四川灵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华丰无线电厂做过军转民尝试,但以失败告终。
长城钢厂军转民开始生产民用刚才,并改制成立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在深交所上市。
东方绝缘材料厂军转民生产民用材料,引进合作伙伴,改制为东材科技,于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
绵阳大部分的三线企业均在军转民上取得了一定成功。
部分三线企业的成功转型,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值大幅上升。
也使绵阳工业水平、经济实力、财税收入显著提高。
绵阳由建市之初的数亿GDP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960亿。
在长虹辉煌的1997年,绵阳市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来自长虹,拉动绵阳GDP 列西部地市第五。
也就是在这一年,重庆直辖,绵阳被确定为四川第二大城市,获得了“川B”车牌。
时至今日,绵阳的经济支柱和所倚重的企业还是那些三线建设军转民而来的长虹、九洲、新华、长钢等。
三线建设布好了局,军转民则推动绵阳成为四川第二大城市。
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军转民情况一览表1,一五期间4个军工企业军转民情况
2,三线建设在绵重点科研院所现有情况一览
3,三线建设军工企业军转民情况一览表
4,迁入绵阳三线企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