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商南县香菇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商南县香菇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西财投资1302班周子涵

香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烹调的好材料,又是治病的妙药,香菇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须的7种氨基酸,香菇还含有多量的谷氨素、各种糖类等,因含多糖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对艾滋病毒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历来被中国人民作为延年益寿的补品,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肝硬变、消除胆结石、防治佝偻病等功效,有“植物皇后”之誉,在日本、美国已被列入药典。

一、商南县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商南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是陕西的东南门户。全县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辖13个镇164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2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4万人,有耕地19.5万亩。上世纪90年代初,商南人开始用树木种香菇,产量比较低,收益小。新世纪以来,经农技人员的技术推广,开始应用袋料种植香菇。近年来,商南县大力发展食用菌香菇袋料栽培技术,香菇种植量达367.1万袋,年香菇鲜品产量达到323吨,干制品产量达到558吨,香

菇年产值近5000万元,年增创劳动用工需求近30000余个,带动周边群众务工直接增收近200万元,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起到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的效应,目前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气候适宜,种植规模化。香菇耐寒不耐热的特性决定了其生产对气温要求比较严格,适宜于香菇生长的温度为10摄氏度—28摄氏度,商南县年平均气温仅为13.6摄氏度,比较适宜于香菇生长,生产主要集中在县城周围的11个山区乡镇,户均种植在1万-3万袋之间,带动农民增收效益明显,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增长15.8%,香菇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原材料充足,劳动力充沛。香菇生长离不开最基础的原料“锯沫子”、淀粉、糖脂等。商南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1.6%,对于大量需求的“锯沫子”通过林业部门的采伐规划后,农户在自己的承包山林进行采伐,运回打沫加工,一袋“锯末子”成本0.85元左右,淀粉、糖脂等原料购买方便。香菇在装袋、灭菌、接菌种、上架、采摘等都需要繁琐的手工劳动,农村富余的闲散劳动力在香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春季在家种香菇,闲时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家里留守老人和妇女便可完成采摘晾晒工作。

(三)生产技术熟练,产业风险较低。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南县香菇产业发展逐年稳定,机械化加工、原辅材料供应、劳务协作等配套日趋完善,树材锯沫、装袋、蒸煮灭菌、接种等均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装袋机、扎口机、改装蒸炉等的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全县有11万农民能熟练的掌握栽培技术,伐树粉末、晾晒、配料、堆存、发酵、通风、温度、湿度等管理技术农户人人皆会。所需的塑料袋、遮阳网、菌种、水管等原辅材料随处可以买到。销售方面,根据市场行情种植户可选择出售鲜货、干货,使香菇种植户种得出、卖得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菇种植行业风险。

(四) 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产量逐步趋于稳定。近几年,香菇产业发展经历快速增长期,其中2010年香菇产量为118.6万袋,鲜品100吨、干制品181吨,2011年达到194万袋,鲜品产量314吨、干制品产量271吨,2012年为278.6万袋,鲜品产量68吨、干制品453吨,2013年产量为367.1万袋香菇,鲜品产量323吨、干制品产量558吨,增幅为209.5%,总体增长43.6%,近几年香菇的价格干品一直在30-35元左右,每袋净利润在5-8元间,产量规模逐年趋于稳定增长态势。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地分散,规模较小。商南县种植香菇的乡镇达11个,主要采取的是家庭为主的合作经营模式,大棚种植,其工序多、辅料多、一次性投资大等特点,忙时需要雇工,增加了成本,家庭式种植规模较小,产地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的物资调运及技术指导。全县由于检测手段、检测人才、产品标准知识和资金的缺乏,产品源头控制还存在很大的难度,没有同意的安全标准体系,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整个行业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 栽培技术粗放,产品质量不高。商南县香菇生产普遍存在着栽培条件较差、标准化和工厂化水平低,管理粗放的现象。技术的缺乏制约产业发展,多数菇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谈不上科学管理,并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技术、管理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粗线型的感官学习、经验模仿的过程,加之部分种植户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不能全面地掌握技术,容易造成香菇产量低、质量差,不利于产业发展,还可能因技术原因造成损失。在生产、保鲜和加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已严重影响了香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阻碍了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无序砍伐,损毁林业资源。商南当地山上的桦栎树加工成木屑作原料种香菇产量很高,香菇生产就意味要大

量消耗林木,大量发展香菇生产,就必定会与国家林业、环保政策相矛盾。虽然县政府曾明令禁止,但滥伐山林并没有得到控制。有些村民不光砍掉了村上分给自家管理的树林,还掏钱买别人家的山林砍伐。从而导致一片片天然生态山林变成荒山,其情其景令人触目惊心,香菇生产也将面临资源危机。急需解决如何统筹发展香菇产业与林产业、环境的经济有机融合,研究新的替代材料,香菇产业的发展才不会因原料受阻或受限,香菇产业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加工技术薄弱,附加值低。目前商南县香菇加工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级产品层次,缺乏高技术产品,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低,而且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差。香菇产后处理水平较低,尚未形成定型的市场品牌产品。加工科研工作与产业高效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加工龙头企业,初加工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急需提高。

(五)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滞后。没有专业的香菇服务队伍,菇农不能及时得到培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不能及时推广,更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生产较分散,产业化水平低。产品销售以菇农单独销售为主,产品经营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也都不大,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缺乏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