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洁白的封面——纯粹且精致;黑色端正的宋体字稍加设计以横平竖直的简洁形式排列——落落大方且透出一股娟秀之美。这就是《设计中的设计》此书的封面,也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板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且美!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即如此:不繁琐,不罗嗦,不花哨,带着一种高雅的情操,透漏一份独特的气质。我想此书的作者原研哉先生也是追求这样的一种设计精神。照我的理解,第一个“设计”是指大众眼中的设计产品,而第二个则是设计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力。之前,我在杂志上、网络上都未从去了解对于原研哉和他设计的产品介绍,通过这次读到了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设计不仅为日常用品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在其中蕴藏着一种生活态度。
日本的优秀设计,或者是他们所谓的“有品质的设计”——建筑也好,日用产品也好,都具有一种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如同中国山水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虚虚实实,既能在有中继续生有,也能在无中继续生有,精致之处,犹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想象之外,更让人惊叹不绝,这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心灵体验,无,亦所有。在我眼里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透漏出丝丝禅意的幽静。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赞美,总是能于细节之中迸发一些小智慧,这想必也和日本本国有限的土地,并不丰沛的资源以及迅速增加的人口有关,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无印良品便是日本本土一个出色的杂货设计品牌,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在所有的包装和产品设计上,它都没有品牌标志,它的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提炼而成,,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简洁、环保的理念,追求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甚至连生产过程都进行简化,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的商品群。这在当时,完全是独树一帜,不论是对当时的产品设计还是人文理念都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但同时,它的品牌概念却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十分接纳它诉诸的简约,十分接受它切切实实提倡的生活态度。而不仅仅是无印良品,整本书中,原研哉的设计理念都是从这点出发,他强调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文关怀,认为设计是“外界环境形成”,将设计看做一种与环境有关的思想。
这使我联想到一位建筑师隈研吾的思想。隈研吾先生在《负建筑》中提到——强建筑之脆弱与它的“恶”紧密相连:其一是体量庞大,越大越招摇,越大越碍眼;其次是物质的消耗,体积越大,消耗物质越多,而地球资源却日渐枯竭;再有就是建筑物的不可逆改性,一旦完成,寿命比人长得多,它坚固的外表仿佛
在嘲笑人类短暂而脆弱的生命。而所有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强建筑的理念奠基于“建筑为主、环境为辅”的关系之上,而“负建筑”“弱建筑”的理念是要“把建筑作为配角、而要把环境放在主要位置”,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而是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与“强建筑”相比,“弱建筑”或许更经得起冲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感受到传统建筑的温情和柔性之美。隈研吾先生的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由纤纤细竹和巨大落地玻璃构成的建筑恰如其分地存在于长城脚下的密密山林中,灵气十足而触动人心,这是一种很静、很完整的美,一种贴近自然、融于自然而毫不突兀的美。他的建筑观是“建筑师不能以建筑的名义向世界展示国度华丽的造型”,提倡“建筑的消失”,我想这与原研哉主张的“简单且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我认为这本书还能在“什么是设计”方面给人带来一些启发。读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像是遇上一位充满灵气和洞见的智者,循循善诱地愿意为你历数古今,评点实例。他一路轻盈地从现代设计先驱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讲到包豪斯,再到现代和后现代,不紧不慢牵引着欧洲、美国、日本三条脉络,串起过去一百多年来现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世界变革的史实。这是在设计本身之上向地域范围,影响深远程度和时间推演三个维度上的俯瞰。正如原研哉在自序的第一句话中写的“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设计。”回望是为了反思,以有益于当下和将来。设计和消费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但正如艺术诞生于宗教,却不局限于宗教,好的设计应该具备超越消费诉求的更高层面的自觉。原研哉一直强烈地感觉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其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在尚未完全认识技术更纯化的特性和更深刻的内涵之前,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对它进行消费。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更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他清醒地感觉到“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素材”,在我们对其充分了解之前就深陷于对它的消费,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对于雕塑而言,黏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素材,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与黏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者金属片的话,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它。我们能满手是血地塑泥吗?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
我们中文里会用“成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这也是一种设计的人生观。简单而言,用原研哉的话来讲,设计是“形式与机能的研究”。对自己人生的“形式与机能”的规划正完美地符合“成器”这个比喻。一方面,我们
需要不断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剥除掉其中的“钉子和金属片”,纯化自性;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在根据这份认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塑造自我。如此想来,跟这个时代一样,我们往往也太着急了。纯化和塑造自我的过程都急匆匆的,被消费他人同时自我消费的欲望和铺面而来的信息挟卷前行,在熙熙攘攘中顾不上观察,回顾和思考。
同时,“再设计”也是本书浓墨重彩的一笔。“再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的目的,同时还能体现人性的考虑,自然的考虑。像是火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细细想来,要从树林中将这些小树枝捡回来,是多么充满感情和欣赏的一件事,绝不像将木材生生劈开那般无情。小树枝的自然形状也比直的木材更有美感。前提也是人们确实使用火柴的机会少了,连使用火柴这件事都成了一件亲切的事。
由“再设计”的概念出发,原研哉提出了“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对原研哉来说,平面设计并不局限于海报或商标等“平面”产品,不限于视觉领域,而涉及与感觉相关的诸多媒介,是人的五感相互作用构成的一幢“信息建筑”。他以一幅中医针灸的身体经络图形象地展示了“大脑在身体各处”的理念;由此,设计变得立体起来。在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册设计中,原研哉采用了白色松软的特种纸,以压凹和烫透的技法,呈现出冰雪一般的实感。在制作松屋银座的海报时,原研哉甚至放弃了印刷,改用缝制西服的大型刺绣机,在毛毡布质地的纸上刺出了海报。原研哉的这种强调信息的“清晰”、“独创”和“幽默”而不局限于设计的捆绑式服务,与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的观念不谋而合,原研哉经由这种“设计领域的再配置”,使设计“回到了原点”。美国艺术家罗素大师曾经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这和原研哉所倡导的“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这样朴素的观点,我认为,原研哉在所有的设计上都有一种从简单到极致的创作理念,他善于先将日常的事物陌生化,再加以二次创作,从而其设计常常是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作品让我们不会完全陌生,却又对它合情合理的创意加以赞赏。
设计是一种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审美性、功能性、创造性的思维性活动,创造出用着顺手的东西,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喜悦由此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