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天气太热鱼塘管理制度
天气太热鱼塘管理制度一、关于饲养管理1.控制饲料量和频次。
高温下,鱼儿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因此需要增加饲料的投喂量,但不能过多,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两次,且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量投喂。
2.定时清理浮游生物。
由于高温下,水中浮游生物容易繁殖,而过多的浮游生物会影响水质,应每天定时清理,保持水质清洁。
3.增加鱼塘中的氧气含量。
鱼类在高温下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因此需要定时加氧,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增加氧气含量。
4.控制鱼塘的密度。
在高温下,鱼塘的鱼难以散热,因此应控制鱼塘的鱼群密度,以减少鱼儿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二、关于水质管理1.保持鱼塘水质清洁。
高温天气下,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应定期清理鱼塘,保持水质清洁。
2.定期监测水质。
应定期监测鱼塘的水质,包括氧气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使用水质处理剂。
在高温天气下,可适量添加水质处理剂,如活性炭、硝化细菌等,以改善水质,保障鱼儿的生长健康。
4.避免过度投饲。
过度投饲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应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饲。
三、关于防病管理1.加强水质消毒。
高温下,水质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应定期消毒水质,避免疾病传播。
2.定期检查鱼体健康。
应定期检查鱼儿的体表和鳃,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
3.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鱼塘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垃圾、枯叶等杂物进入鱼塘,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鱼类疫病防治。
一旦发现鱼类染病,应及时隔离患病鱼群,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总之,天气太热对鱼塘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维护,才能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鱼儿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为鱼塘管理工作带来更好的效果。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要抓好科学投饵,让鱼吃饱吃好俗话说”一天不喂三天不长”。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养鱼户并没能很好的认识。
在饵料投喂上可有可无,忽多忽少,大部分的成鱼都处于饥饿状态,使鱼类生长不正常,疾病多,产量低。
那么,怎样给成鱼搞好科学投饵呢?在这个问题上,要在”四定”上做文章。
定时投喂时,每天坚持定时投喂。
一般以上午9~10时或下午2~3时为宜。
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投喂夜食,否则夜间鱼类吃饱后,会增强呼吸,减少池内氧气。
特别是在投喂浮萍时,千万不能覆盖水面过夜。
过去,有许多养殖户投喂浮萍时,将浮萍盖满水面,结果因鱼类吃饱后缺氧造成池塘死鱼。
定位投饵时,最好投喂在固定的地方。
有条件的,可设食台以便观察鱼类吃食状况,从而给伍类投喂适当的饵料。
定质投喂饵料要新鲜,避免投喂霉变的饵料。
定量投饵时,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根据鱼池的总量确定投饵量。
在饵料品种上要坚持精粗搭配,以粗代精,以草养鱼,降低成本。
炎夏季节,草鱼、鳊鱼最喜欢觅食凉性水草,如这期间能正常投喂水草会使草食鱼生长快,产量高。
广大养鱼户应充分利用水草资源,这样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成鱼产量。
要加强鱼病防治,做到以防为主盛夏季节是鱼类发病季节,特别是草鱼的出血、烂鳃、肠炎等疾病发生比较普遍。
发病后死亡率高,损失大。
不少养鱼户往往忽视预防,如果等鱼发病后再去用药效果并不好。
也有的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新开挖的鱼池和清整冲过浆的鱼池不必用药防治。
目前,据我们调查了解,大部分清整过的池塘和新开挖的池塘也会普遍发病,死鱼。
所以,养鱼户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下面介绍一些多年来使用的良药配方。
1.生石灰:一般每亩每米水深用15千克生石灰,对水后全池泼洒。
2.漂白粉:每亩每米水深用0.75千克漂白粉,对水全池泼洒。
使用方法:以上二种药物可交替使用。
如果一次用一种药物,应相隔1个月用1次。
用药时间,一般下午3~4时为宜。
应注意的是鱼类浮头时,千万不要用药。
养鱼塘四季管理方法
养鱼塘四季管理方法养鱼塘是一项需要经常性管理和维护的工作,特别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需要针对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管理。
下面是养鱼塘四季管理的方法:1.春季管理:清理鱼塘底泥:春季是鱼塘底泥增加的季节,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清理底泥,保持水质的清洁。
控制水温:春季气温上升,要特别关注水温的控制,避免水温过快上升导致鱼只压力增加。
补充养分:春季是鱼类活动和繁殖的高峰期,需要适当增加鱼食的投喂量,以补充鱼类所需的养分。
2.夏季管理:控制水温: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鱼塘水温过高,需要采取措施降温,如增加水源、加大通风等。
维护水质:夏季是水藻和杂草生长的高峰期,需要及时清理,保持鱼塘水质清澈。
增加氧气:夏季鱼类代谢旺盛,需增加鱼塘中的氧气含量,可增加曝气设备或加入氧气增氧。
3.秋季管理:减少鱼类投喂量:秋季进入鱼塘养殖的淡季,鱼只活动减少,要适当减少鱼类的投喂量,避免浪费饲料和污染水质。
清理落叶和杂草:秋季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要及时清理鱼塘中的落叶和杂草,保持水质清洁。
检查设备状况:秋季是检查设备状况的好时机,如温度计、氧气增氧设备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冬季管理:防止水温过低:冬季水温下降,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过低,如加入保温设备、加大喂料量等。
防止水体冻结:冬季寒冷,要注意防止鱼塘水体冻结,可使用加热设备、加盖保温材料等。
减少鱼类投喂量:冬季鱼只的摄食量减少,要适当减少鱼类的投喂量,避免过多的饵料残留。
以上是养鱼塘四季管理的基本方法。
养鱼塘管理的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洁、提供合适的饵料和氧气、定期检查设备等。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确保鱼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夏季鱼塘安全管理六要点
夏季鱼塘安全管理六要点1 防淹防逃。
夏季,鱼、虾、蟹塘堤岸要加固加高,排灌渠道要清障疏通,以防台风暴雨时漫塘逃逸。
池塘水温达33℃以上时,降温的主要措施是加深池水,使鱼、虾、蟹在深水中度过炎热的夏季。
2 加投饵料。
养殖鱼类,6~8月要适当加投饵料,9月初是鱼病多发期,要控制喂食,投饵以当天下午吃完为度,等“白露”过后可以大量投饵。
6~8月,是当年孵化的青虾生长、育肥阶段,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在食物丰盛的夏季,河蟹的食量较大,除投喂水草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多投动物性饵料。
投饵要“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还要做到鲜、匀、足、好。
3 增氧措施。
①注换新水。
鱼种池或成鱼池每月灌注新水2~3次,每次10厘米。
河蟹养殖池,一般每隔3~4天应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隔1~2天换水一次。
换水方法是每次只换整个水体的1/4或1/3。
青虾养殖池,一般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
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
②机械增氧。
高温季节如果养殖池塘池水管理不善,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浮头、“泛池”,造成损失。
为保持适宜的水体溶氧量,需合理使用增氧机械,一般可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
正常天气可在半夜开启增氧机。
4 水质调控。
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水体极易出现富营养化,蓝绿藻会大量繁殖,藻类在晴天(白天)是水体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晚上则又是氧气的主要消耗者,突变天气又会引起藻类大量死亡,败坏水质,造成缺氧,藻毒素还会导致养殖对象中毒。
故在高温季节,一方面要控制投饲和施肥量,另一方面要合理调节水质。
一般可通过适当换水、池边种植水生植物、合理使用生石灰和高效复合微生物制剂等方法调节。
5 合理用药。
夏季是鱼类疾病多发季节,减少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苗种质量、科学配制饲料、采取合适的养殖模式、控制养殖环境等。
一般可采用消毒剂、除藻剂、生石灰等进行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根据药物特性、养殖对象、水体环境、天气变化等情况合理使用。
入夏后怎样管理鱼池
入夏后怎样管理鱼池1.调节水质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
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每半个月按15毫克/升的用量泼洒一次生石灰水。
闷热天气肥水鱼池容易泛塘,要经常巡池,根据天气及水色的变化及时加注新水和采取人工增氧措施。
2.足量投饵夏季是成鱼暴食旺长的季节,这个阶段要千方百计让鱼吃饱吃好。
要投喂清洁饵料,饵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每日的投喂量:精料按每100千克吃食鱼投喂4~5千克,青料按每100千克草食性鱼投喂40~80千克。
饵料要新鲜,日投喂应不少于4次。
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草食性鱼喜觅食凉性水草饵料,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以粗代精,以草换鱼。
3.合理施肥气温升高以后,池水培肥一般以无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人畜粪等有机肥,高产鱼池可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
化肥一般每5~7天施用一次,每667平方米池水用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施用时要兑水充分溶解,均匀泼于水面。
如施用有机肥要事先充分发酵腐熟,一般每7~10天施用一次,每次667平方米用量为100~150千克。
4.综合防病鱼种在放养前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用5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洗,网制工具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消毒,每10天左右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对食场及岸边泼洒消毒,每20天用0.5毫克/升的硫酸铜和0.2毫克/升的硫酸亚铁泼洒消毒一次,每月按100千克鱼用大蒜0.5千克捣烂拌饵投喂,连续3~5天。
夏季主要流行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以出血病危害最大。
此外,锚头蚤病、中华蚤病也较普遍。
因此,要经常巡池,发现病症要及时对症用药。
5.轮捕轮放为降低池鱼密度,9月中旬后可起捕补放。
由于水温升高以后,鱼的耗氧量大,捕鱼应选在凉爽的早晨,小心操作,避免造成鱼的伤亡。
轮捕轮放可在淡季上市部分鲜鱼,而且鱼的密度更趋合理,能充分利用饵料挖掘鱼池的生产潜力。
室外鱼池夏天有效降温措施
室外鱼池夏天有效降温措施夏季是鱼池养殖的高温时期,高温会对鱼儿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鱼儿的生长和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室外鱼池夏天有效降温的措施,希望对养鱼爱好者有所帮助。
1. 水质管理。
首先要做好鱼池的水质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定期清理鱼池底部的淤泥和杂草,避免水质污染。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平衡,确保水中氧气充足。
2. 遮荫。
在鱼池周围搭建遮荫棚或者种植一些树木,可以有效遮挡阳光直射,减少鱼池水温的上升。
遮荫棚可以利用遮阳网或者树荫来搭建,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3. 喷泉或喷雾系统。
在鱼池中安装喷泉或者喷雾系统,可以增加水面的氧气含量,同时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水面上的喷泉可以增加水面的对流,使得水温不易升高。
4. 水生植物。
在鱼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莲藕等,可以有效降低水温。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同时也可以遮荫,减少阳光直射。
5. 加氧设备。
在鱼池中安装加氧设备,如增氧泵、曝气器等,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提高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有利于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6. 定时换水。
定时换水是保持水质清澈的有效方法,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定期将部分鱼池中的水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水温,同时也可以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7. 饲料管理。
夏季水温升高,鱼儿的食欲会下降,因此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污染。
可以选择清凉性的饲料,如水果、蔬菜等,可以帮助鱼儿降温。
8. 避免饱和喂食。
夏季水温升高,饱和喂食会导致水质迅速恶化,产生大量废物,加重水质负担。
因此要避免饱和喂食,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保持水质清澈。
9. 定时清洁过滤器。
定时清洁过滤器,保持过滤器的正常运转,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机物,保持水质清澈。
10. 防止水质污染。
要杜绝饲料残渣、粪便等有机物进入鱼池,避免水质污染。
定期清理鱼池周围的杂草和垃圾,保持鱼池周围的环境清洁。
春季鱼塘日常管理措施
春季鱼塘日常管理措施引言春季是鱼塘管理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鱼塘内鱼类的健康生长,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产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日常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春季鱼塘日常管理的几项重要措施。
鱼塘水质管理鱼塘水质是影响鱼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管理对于鱼塘的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换水春季是鱼塘养殖的适宜季节,水温升高,鱼体代谢增加,因此需要增加换水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要换水一次,可以帮助鱼类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鱼塘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水质。
控制鱼塘水位春季降雨较多,容易导致鱼塘水位上升。
高水位会使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对鱼类生存不利。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鱼塘水位,防止鱼塘内水体过深。
氧气增氧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增加鱼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体的氧气供应量,促进鱼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
增氧设备包括曝气管、增氧车轮、增氧机等,需要根据鱼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鱼类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鱼类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分时段投喂春季鱼类的饵食量一般较大,需要分时段进行投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
一般情况下,鱼类的最佳投喂时间为早晨和傍晚,避免中午阳光强烈时投喂,以免造成浪费和水体污染。
注意饲料品质选择优质的饲料,要求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均衡,不含有害物质。
饲料的粒径应适合鱼类的口径大小,避免饲料过细或过大导致浪费或溢出。
定期检查饲料的保存情况,防止受潮或发霉。
控制饵料量根据鱼塘内鱼类的数量和生长情况,控制饵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多过少。
过多的饵料会导致饵料残留在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过少的饵料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对于鱼类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经常巡视鱼塘,注意观察鱼类的行为和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鱼类异常,如悬浮头、浮游状等,应及时检查,确定是否感染病虫害,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选用合适的药物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鱼类的耐药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春季鱼塘日常管理制度
春季鱼塘日常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一、背景鱼塘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载体。
鱼塘的日常管理对于保护水质、提高养殖效率和保证鱼类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针对春季鱼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对于保障鱼塘生态平衡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春季鱼塘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鱼塘水质良好、鱼类生长健康、养殖效益稳定。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鱼塘养殖的效果,保障渔民的利益。
第二章春季鱼塘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一、水质管理1.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水质清洁。
2. 注意饵料的投喂量,尽量控制过多的残留物产生,避免水质变质。
3. 鼓励生态养殖,引导农民种植水生植物,促进水质自净,改善水质环境。
二、饲料管理1. 测算饲料的合理投喂量,避免浪费和过度投喂。
2. 选择高品质的饲料,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饲料,保证鱼类生长的健康。
3. 控制投喂时间,避免在夜间或下雨天投喂饲料。
三、疾病防控1. 定期对鱼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疫情况及时处理。
2.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鱼塘杂草和死鱼,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3. 预防性用药,在必要时进行疾病预防性用药,避免疾病的爆发和蔓延。
四、环境保护1. 降低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投养。
2. 合理配置养殖区和休养期,保证鱼群的健康生长。
3. 安装水泵和过滤器,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第三章春季鱼塘管理的要点一、春季鱼塘日常管理的重点是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对鱼类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鱼类生长健康至关重要,要根据鱼塘内鱼群的数量和种类,制定合理的饲料投喂计划。
三、疾病的预防和防控对于春季鱼塘管理至关重要,饲养户要对鱼群的健康情况始终保持警惕。
四、环境保护是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饲养户要保持水域的清洁,减少水生植物的引进和无序放流,确保水质的良好环境。
夏季池塘养鱼管理措施
夏季池塘养鱼管理措施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2.控制施肥量夏季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
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注意随时巡塘、观察水色,根据水的肥度控制追肥用量。
如池水为黄褐色或酱油色,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应适当加大投肥用量;如果水色发黑,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水有异味或鱼类严重浮头,说明水质过肥或水质恶化,要停止施肥,并及时冲水改善水质。
3.灵活开动增氧机开增氧机的原则是: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时,半夜前后开机,傍晚不宜开机,出现鱼浮头立即开机。
4.施药净化水质一般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5千克。
把生石灰对水化浆、过滤去掉渣块,然后全池泼洒。
当水中浮游生物过多时,可以使用0.3~0.5克/立方米敌百虫的用量进行杀灭。
当水中蓝藻过多时,可用硫酸铜进行泼洒,使池水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7克/立方米。
5.勤巡塘做到\"三看\":看天气、看水色、看鱼吃食活动情况。
根据天气、水质、鱼的吃食活动变化,适时调整水质。
二、适时轮捕轮放多品种多规格放养,放养量高、密度大,如不及时将已达到食用规格的鱼起捕上市,就会影响较小规格的鱼的生长,推迟下次起捕时间,并影响全年产量。
时应注意方法及天气变化,以免造成死亡。
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捕前应提前一天停喂饲料。
夏季水温高,鱼类摄食旺盛,活动力强,摄食后增加耗氧,增大活动能力、消耗体力,运输时死亡率高。
2.前先排放一半的池水,利于拉网。
3.时间。
夏季鱼要求在溶氧较高时进行。
如为了适应\"早市\"供应,需要在下半夜时,应选择晴天、气候凉爽时进行。
但有浮头预兆和出现浮头时,严禁拉网。
傍晚不能拉网,以免引起上下水层提早对流,增加夜间池水的耗氧因素,容易造成浮头。
春_夏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誅水产养殖1春季春季鱼塘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能有效促进鱼类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及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成熟。
对于全年的渔业生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亲鱼培育越冬后的亲鱼鱼塘,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及出现弱酸性,故当鱼塘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至13~15℃以上时,对鱼塘水质进行处理。
如全塘换1/3新鲜水,或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温快速升高,或天气晴朗时,中午开1~2小时增氧机暴气,也可视情况需要,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等改善鱼塘水质。
及早开食,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
加强冲水,促进亲鱼发育成熟。
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对亲鱼加强水流刺激,有助于亲鱼的发育成熟,有助于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勤巡塘,避免鱼塘出现浮头现象。
处于怀卵的亲鱼,耗氧量相对偏高,要保持鱼塘水质有较高的溶氧量,否则影响亲鱼的发育、成熟。
一旦池水缺氧,亲鱼出现浮头,则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导致亲鱼不产卵,严重影响全年的生产。
越冬后的亲鱼,有部分可能出现冻伤患水霉病,要及时将死、病鱼捞出,避免污染水质,及时用“水霉净”(苯扎溴铵)全塘泼洒防治水霉病,并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药量。
施药过多、施药量过大,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影响孵化出来的鱼苗质量。
1.2成鱼饲养春季常出现阴天或梅雨天气,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要加强巡塘,如鱼塘出现浮头现象,应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或对鱼塘更换、加注新鲜水。
视鱼塘水质恶化情况,全塘泼洒生石灰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
开春后鱼塘水温渐升,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早开食,投喂新鲜优质的饲料,保障鱼类能提早开食,促进体质的恢复,增强抗病力,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养殖产量、效益。
越冬后有部分鱼可能冻伤患水霉病等,可“用水霉净”全塘泼洒;或用五倍子药汁全塘泼洒,使池水浓度达到4毫升/升为宜。
2夏季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产动物生长,但同时也是病害多发、死亡率高、管理难度大的关键阶段。
鱼塘春季需要注意什么
鱼塘春季需要注意什么
鱼塘春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鱼塘管理:春季是鱼塘管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季节,鱼塘里的鱼开始活跃起来,水质也会逐渐变化,需要注意水质的稳定。
要定期检查鱼塘的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PH值。
此外,要清理鱼塘,包括清除不必要的杂草、水草和残留的饲料及粪便。
二、饲料管理:春季是鱼儿进食的最佳季节。
因此,饲料的管理非常重要。
要给鱼儿提供优质的新鲜饲料,包括鱼粮、虫子、小鱼等。
要按照鱼儿的成长情况和水温来科学地控制饲料的量和种类。
同时,还需要注意每天的饲料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三、病虫害管理:春季是病虫害易发季节,要注意预防和控制。
特别是注意防治鱼的传染性疾病,定期检查水质、拿出病鱼以及增加鱼塘通风是有效预防措施之一。
同时,需要及时清理卵巢、鱼体。
如有病害出现要及时治疗,不得随意使用药物。
四、增加水质:春季水温上升后,水中的氧含量会降低,此时需要增加水质。
方法有:加风机、喷泉或水降氧机,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氧含量,提高水质。
同时,鱼塘水温明显上升时可以采取覆盖鱼塘的方式,减轻鱼塘的受热。
五、控制塘底沉积物:春季是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是鱼塘底部往往会积累大量的沉积物,影响水质,控制塘底的沉积物成为重点。
建议使用增氧设备进行增氧,增加水流量,促进水体中的沉积物溶解和分解,减轻鱼塘底部的污染。
以上是春季鱼塘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总之,科学地管理和运营鱼塘,保持水质稳定,饲料适宜,病虫害得到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是实现高产、高品质鱼产的重要保障。
鱼盛夏管理四要点
鱼盛夏管理四要点
7月一9月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时期。
因此,必须加强池塘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l.水体消毒。
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健康。
因此,要经常进行水体消毒。
每隔l5天用漂白粉lppm,生石灰2Oppm和硫酸铜O.7ppm交替全池泼酒一次。
2.食场消毒。
投喂饲料的鱼塘,往往因剩余饲料没有清除干净,而造成水质恶化,病菌繁生。
在鱼病流行季节,除勤掏食场外,每月需用漂白粉O.25千克,兑l5千克水,泼酒在食场周围。
3.投喂药饵。
在草鱼、鲤鱼的细菌性烂鳃、肠炎流行季节,每周需投喂药饵进行预防。
目前,较简便的方法是在lOO千克饲料中加入大蒜O.5千克,食盐l.O千克,也可加入磺胺lO克,制成药饵,喂5天停5天。
另外,可用松树枝(lO千克/亩)扎成捆,浸泡在鱼塘中或用苦楝树枝叶(3O千克/亩)煮汁全池泼酒。
用枫树叶、铁苋菜、水辣蓼等防治鱼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4.定期换水。
每隔l5天就要将池水排出-部分,再注入新水。
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中容氧,防止鱼浮头,还能改善水体环境,减少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菌含量。
夏季高温鱼塘该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是关键!
夏季高温鱼塘该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是关键!夏季气候闷热潮湿,气温上升也较快,对于鱼塘的养殖户来说,一定要做好夏季高温的鱼塘管理。
一般夏季时节,池塘水温会极速提升,而鱼作为变温动物适应性能力较差,若不及时加强管理,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降低养殖风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夏季高温鱼塘的管理方法吧。
1、适当加深水位适当的加深水位可以让鱼类有躲避高温、安全避暑的环境,一般苗塘水深应在1.5米以上,成鱼池保持在2米左右。
由于水位过深,阳光就照射不到池塘底部。
另外还需要在夏季清甜上午开1-2个小时的增氧机,有利于打破热成层,促进池塘水体上下交换。
2、预防应激反应夏季池塘表层水温过高,而底部温度则相对较低,鱼群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要及时的预防。
建议在中午鱼喂食之前开动增氧机,减少表层与下层温差,降低鱼的应激反应造成的鱼摄食不稳、窜跳现象。
3、采取少量多喂的投喂方法高温下鱼摄食旺盛、代谢加快,可以增加投喂次数,少量多次投喂更利于鱼的消化吸收。
一般每天四次投喂,间隔时间在2-3小时,掌握在八成饱左右。
4、定期消毒杀菌夏季池塘水温较高,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寄生虫,从而导致鱼群很容易患病,因此要时刻注意水质管理以及鱼群的疾病预防工作。
建议定期泼洒改底调水药物,定期消毒、杀虫防止疾病蔓延。
5、泼洒药物的注意事项①夏季鱼的摄食量大增,鱼的肝胆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建议定期内服保肝利胆药物,增加鱼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②泼药尽量避开午间太阳直射时泼药,一般选在早上8:00-9:00或下午4:00-5:00,并注意做好增氧措施;③夏季捕捞收前应泼洒抗应激药物,捕捞后池塘立即消毒防止疾病蔓延。
以上就是关于夏季高温鱼塘的管理要点等相关内容介绍,让对大家有所助力。
关于夏季鱼塘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其他农业内容。
介绍阅读:露天枣树的夏季管理事宜和技巧。
夏季养鱼管理应注意七大要点
夏季养鱼管理应注意七大要点
1、池塘要勤清整。
一般饲养1至2年就要清整一次。
在清除残渣淤泥的同时,每667平方米用75千克生石灰消毒,彻底消灭有害病菌。
2、鱼种要消毒。
鱼种放养时要坚持药物浸洗消毒。
一般用4%至5%的食盐水浸洗5至10分钟,水温在10~20℃。
3、放养要合理
应该做到:同一池塘,鱼的品种和规格要多。
一般吃食鱼占总放养量的60%,肥水鱼占40%。
采用精养的、有增氧机的应适当密放,否则要稀疏的放苗。
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800~1000尾。
4、投喂要科学。
投饵施肥时要坚持做到四看、四定,也就是投喂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类吃食状况。
同时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保证鱼能吃的充足、吃的新鲜、吃的均匀。
5、鱼病要及时防治
要坚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
生石灰是预防鱼病的良药。
它既能防治疾病又能调节水质,促进鱼类生长。
一般15~20天可用一次。
每667平方米每米水深可用15千克左右。
6、浮头要防范。
盛夏闷热雷雨天气,鱼类容易浮头泛塘。
要加强夜晚巡塘。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该马上采取增氧防范措施。
7、要注意鱼。
池禁止栽种水花生、菱角,禁止沤泡树木。
鱼类养殖的季节性管理要点
鱼类养殖的季节性管理要点鱼类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业,对于季节性的管理至关重要。
不同季节,气温、水质、饲料等因素都会发生变化,需要针对不同的季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鱼类养殖的季节性管理要点。
春季管理要点春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重要季节,要特别关注以下要点:1. 水温管理:春季水温逐渐回升,要确保水温适宜鱼类生长,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
2. 水质管理:春季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需要增加水中氧气供给,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鱼类窒息和水质恶化。
3. 饲料管理:春季鱼类活动较为频繁,饥饿感加强,要适时投喂适量的饲料,保证鱼类摄取足够的营养。
4. 疾病预防:春季水温回升,病菌繁殖速度较快,要加强疾病防控,提前做好疫苗注射或预防性药物的使用。
夏季管理要点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季节,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水温管理:夏季水温较高,可能引起鱼类中暑,要加强水温控制,避免水温过高对鱼类的伤害。
2. 水质管理:夏季酷热天气容易出现藻类水华,导致水质恶化,要加强水质保护和清理,保持水质清洁。
3. 饲料管理:夏季水温升高,鱼类代谢增加,要加大饲料投喂量,但要避免过度喂养引起水体污染。
4. 防暑降温:夏季高温容易导致鱼类中暑,可以在池塘或鱼塘上方搭建遮阳棚或使用水泵降温。
秋季管理要点秋季是鱼类生长的收获季节,要注意以下要点:1. 水温管理:秋季水温逐渐降低,要监测水温变化,及时调整养殖方法,保证鱼类正常生长。
2. 水质管理:秋季降雨增多,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要做好水质调控,避免水质恶化。
3. 饲料管理:秋季鱼类摄食量减少,要适量减少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浪费饲料。
4. 收获管理: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要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进行收获,保证养殖效益。
冬季管理要点冬季是鱼类休眠的季节,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水温管理:冬季水温下降,要保持水温适宜,避免水温过低影响鱼类的正常休眠。
2. 水质管理:冬季水体寒冷,饲料消化速度较慢,容易导致水质恶化,要加强水质监测和调控。
高温天气池塘管理技术 - -
高温天气池塘管理技术
摘要: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池塘养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得当,稳产、高产将不是空话;管理不当,产量得不到保障暂且不说,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求养鱼管理工作细致深入,坚持不懈地落实科学的技术措施。
一、注意降温如果让鱼类长时间生长在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池塘养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得当,稳产、高产将不是空话;管理不当,产量得不到保障暂且不说,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求养鱼管理工作细致深入,坚持不懈地落实科学的技术措施。
一、注意降温
如果让鱼类长时间生长在暴晒的池塘下,那么养殖效果肯定不理想。
因此,养殖冷水性或其它怕高温的鱼类,要及时在池塘上方搭建遮光棚或遮光网(要注意通风),或在池内放养水浮莲,以防阳光全池直射。
二、投饵管理
俗话说:鱼长三伏,猪长三秋。
进入夏季,鱼类到了暴食旺长阶段,这个阶段要千方百计让鱼吃好吃饱。
特别是水温在20℃―28℃时,鱼体生长最为旺盛,饲料效率最高,应
抓紧时机进行强度投喂,但应注意:1、天气晴朗时,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量大,可适当多投;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量低,鱼群摄食差,残饵易腐败变质,应少投或不投。
2、水质清爽时,鱼群摄食旺盛,可多投;水质不好时,应少投或不投。
夏季鱼塘的管理要点
选择含有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以满足鱼类能量需求。
夏季鱼塘的管理要点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夏季鱼塘的维护 • 饲料管理 • 鱼病防治 • 鱼塘安全 • 养殖管理
01
夏季鱼塘的维护
水质管理
01
02
03
定期检测水质
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 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
及时换水
根据鱼塘水质情况,适时 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 透明度。
合理使用生物制剂
通过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调节鱼塘微生态平衡, 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防洪防涝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 做好防洪准备。
建立预警机确保鱼塘周边排水沟渠畅 通,防止洪水倒灌。
完善排水系统
防止鱼群缺氧
增加水体溶氧
01
通过增氧设备或生物增氧方式,提高水体溶氧量,满足鱼群呼
吸需求。
控制养殖密度
02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缺氧。
合理投喂饲料
03
根据鱼群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科学投喂饲料,减少残饵和排
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02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选择
蛋白质含量
选择蛋白质含量适宜的饲料,以满足鱼类生长的营养需求。
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鱼类的消化吸收和生长速度。
盛夏池塘养鱼要“四勤”
盛夏池塘养鱼要“四勤”
盛夏季节气温回升水温提高,是鱼类摄食量大生长旺盛时期,也是鱼容易缺氧浮头发病较为频繁的时期,做好该时期的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勤巡塘检查,防浮头。
每天要巡塘2-3次,黎明前后看有无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时检查全天的吃食情况及有无浮头征兆。
防止鱼浮头的方法:(1)发现有鱼浮头现象时,停止投饵施肥,并开动增氧机增氧。
(2)立即注水,增加水中氧气含量,调节水质。
(3)若水源困难,可每亩用黄泥100千克加食盐5千克,或生石灰粉2.5千克加水调成浆,全池遍洒急救。
2、勤除杂去污,防病害。
经常捞除残渣,清除大草茎根。
经常移动草架,清洗食台,向食台和草架部位撒生石灰,定期用药物防病。
同时,注意驱除鸟兽等敌害。
3、勤加注新水,促生长。
俗话说:“深水养大鱼”。
鱼塘水位要随着鱼体大小和季节更替而不断调整。
在高温和鱼类摄食旺盛的盛夏季节要经常加水,有条件的每月可加水4-5次,以增加鱼的活动空间,改善水质,促进鱼的生长。
4、勤记录总结。
养鱼户要做到每口鱼塘一本帐,即每口鱼塘都有养鱼日记,对各类鱼种的放养日期、尾数、规格、重量,每次成鱼的收获日期、尾数、规格、重量,每天的投饵量、施肥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情况等,都应做好记录,以便总结和积累经验,并作为以后制定计划、改进养鱼技术的参考依据。
此外,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应
经常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鱼类健康快速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开食 , 喂新鲜优质 的饲料 ,保 障鱼类 能提早开 投 食, 促进体质的恢复 , 增强抗病力 , 促进鱼类的生长 , 提 高养殖 产量 、 效益 。 越冬后有部分鱼可
霉 净 ”全塘 泼 洒 ; 用 五一 或
函
夏 季 的鱼 病 防 治 应 以调 控 水 质 和 改 良底 质 为 主, 用药 也 要 以改 善 环境 和保 护 环境 的环 保 药 为 主 。
鱼顺利 产卵 。
氧分布均匀 ,同时促使底部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分
解 或散 发到 大气 中去 , 减少 对鱼 的危 害 。当水质 恶化 时 , 明水 中的 氨氮 或 亚 硝 酸盐 浓 度 高 , 用 “ 质 说 可 底 改 良剂 ”( 酸 铝粉 ) 行 全 池 泼洒 , 硫 进 以降低 水 中有
要 及时将 死 、 病鱼捞 出 , 免污 染 水质 , 时用 “ 避 及 水霉
机质 、 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 同时延长使用增氧机
的时 间。
22 减 少鱼 的应 激 反 应 .
有 进 排 水 条 件 的池 塘 可 在 中 同时 在池 塘 另一 边 溢 流 排 出上
21 防 止 池 塘 水 质 恶化 .
要 控 制池 塘水 体 的深 度 ,把池 水控 制 在 1 . . 15 2 米, 以促 使 水体 上 下 自行 对 流 , 防止 池水 在 高 温 季节 出现 分层 现 象 ,避 免底 部 出现缺 氧 区 ,减 少 亚 硝 酸 盐、 氨氮 和硫 化氢 的产 生 。晴天 中午 多 开 增氧 机 , 促 使 水 体 上下 对 流 , 降低 表 层水 的温度 , 水 体 中的溶 使
12 成 鱼饲 养 .
春季 常 出现 阴天 或 梅雨 天 气 , 压较 低 , 体 易 气 水 缺 氧 , 时要 加 强 巡 塘 , 此 如鱼 塘 出 现 浮头 现 象 , 及 应
23 选 购优 质 饲 料 .
优质 饲 料 可起 到增 加 营 养 , 强体 质 , 增 降低 饲 料 系数 ,减 少鱼 的排泄 物 ,提 高 鱼 体抗 应 激 能力 的作
口 水 产 养 殖
春 、 夏 季 鱼 塘 管 理 技 术 要 点
姚 洋 ( 江苏省滨海县渔业行政 大队 240 ) 250 1 春 季
春 季鱼 塘要 保 持 良好 的水 质 环 境 ,能 有效 促 进 浓度 达 到 4毫 升 / 为宜 。 升
2 夏 季
夏季 气 温 高 , 有利 于水 产 动 物 生长 , 同时 也 是 但 病害多发 、 死亡率高 、 管理难度大的关键阶段 。克服 不利 因素 , 好池 塘 养殖 的管理 和病 害防 治 , 高养 做 提 殖 效 益 , 广大 养殖 户最 为关 注 的问题 。 是
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或对鱼塘更换、 加注新鲜水。视鱼 塘 水 质恶 化情 况 ,全 塘 泼 洒生 石 灰或 施 用微 生 物 制
剂 改 良水 质 , 保持 鱼塘 良好 的水质 环境 。 开 春后 鱼 塘水 温 渐 升 , 鱼类 开 始摄 食 , 时应及 此
用。如在饲料 中加入维生素 c 每吨饲料中加 30 , 0 克 左右 , 可保 护肝脏 , 增强体质 , 提高抗应激和抗病能 力 。投 喂 的饲 料 量不 宜过 多 , 持八 成 饱 原 则 , 坚 以避 免过饱 引起 的消化 吸收不 良和肠道 性疾 病发 生 。
鱼类提早摄食 、 恢复体质 、 增强抗病能力及促进 亲鱼 的性腺 发育 、 熟 。对 于 全 年 的渔业 生 产 , 成 都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11 亲鱼 培 育 .
越冬 后 的亲 鱼鱼 塘 ,水 质 一般 呈 老 化状 态 及 出
现弱 酸性 , 当鱼塘 水 温逐渐 回升并 稳定 至 l ~ 5【 故 3 1 o =
净 ”( 扎溴 铵 ) 塘 泼洒 防治水 霉病 , 严格 控 制 苯 全 并 亲 鱼塘 的施 药 量 。施 药过 多 、 施药 量过 大 , 影 响亲 会 鱼 的成熟产 卵 , 至 影响孵 化 出来 的鱼苗 质量 。 甚
表层 水温 高 的时 间 , 减少 鱼 的能量 消耗 和应激 反 应 。
层 高温 水 ; 进 排水 条 件 的池 塘可 引入 水 葫 芦 、 萍 无 浮 等 上层水 生 植 物 , 其 覆盖 1 0的水 面 , 使 / 1 既可 降解 水 中的有 机 质 、 氮 和亚 硝 酸盐 , 可 降低 水 温 。把 喂 氨 又
食 时 间改在 上 午 1 1时前 和下 午 4时 以后 , 开 中午 避
用水 池水
尽量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药物 ,宜选用针对病 症 的环保型药品, “ 如 菌藻净”( 硫酸铜 ) 等。避免使
勤巡 塘 , 避免 鱼塘 出现 浮头 现象 。处 于怀 卵 的亲 鱼 , 氧 量相 对偏 高 , 保持 鱼 塘水 质 有 较高 的溶氧 耗 要 量, 否则影 响 亲鱼 的发育 、 成熟 。一旦 池水 缺氧 , 亲鱼 出现 浮 头 , 则会 影 响 亲鱼 的成 熟 、 卵 , 至导 致 亲 产 甚 鱼 不产卵 , 严重 影 响全年 的生 产 。 越 冬后 的 亲鱼 , 部 分可 能 出现 冻 伤 患水 霉 病 , 有
以上 时 , 对鱼 塘水 质进 行处 理 。 全塘 换 l 新 鲜水 , 如 , 3
或适 当降低池塘水位 , 以利池塘水温快速升高 , 或天
气 晴 朗时 , 中午 开 12小 时增 氧 机暴 气 , 可视 情 况 - 也 需要 , 使用生 石灰 或微 生物 制剂 等改 善鱼 塘水质 。 及 早开 食 , 速 亲鱼 的性 腺 发 育 。加 强 冲水 , 加 促 进 亲 鱼发育成 熟 。 温稳 定 在 1 ̄以上 时 , 亲鱼加 水 5E 对 强 水 流刺 激 , 助于 亲鱼 的发育 成 熟 , 助 于成 熟 亲 有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