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产业结构分析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04a222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c.png)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摘要: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它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依据产业结构的理论,同时选取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虽然济南市当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济南应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
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威廉?配第在17世纪首次认识到产业结构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并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表达了他的研究结论: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农业附加值高。
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配第的研究成果和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将趋于减少,同样,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生也将减少。
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罗斯托在1958年提出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续研究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济南分析报告
![济南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d9a4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9.png)
济南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报告对中国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进行综合分析。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对济南市的各方面数据与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状况,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经济发展1. GDP增长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稳定的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9年济南市的GDP总量达到了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这一数据显示出济南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2. 产业结构济南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均衡,主要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
其中,制造业一直是济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了GDP的相当比例。
服务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要,特别是金融、旅游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3. 城市规模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济南市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XXX万人。
这一数字表明济南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三、城市基础设施1. 交通网络济南市的交通网络相对发达。
该市拥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纵横交错,方便人们出行。
此外,济南还具备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和地铁网络,方便市民在城市内部进行出行。
2. 教育设施济南市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如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
这些高等学府的存在为济南市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3. 医疗设施济南市的医疗设施也比较完善。
该市拥有一些高水平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人们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旅游资源1. 泉水资源济南市被誉为“泉城”,因其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佛山的七十二名泉和趵突泉。
这些泉水给济南市带来了丰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2. 文化遗址济南市还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址,如大明湖、趵突泉等。
这些文化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价值,成为游客了解济南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供求角度谈济南经济
![从供求角度谈济南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16b787e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c.png)
从供求角度谈济南经济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一直以来都比较发达。
从供求角度分析济南的经济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需求:济南是一个大型城市,其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市场规模较为庞大。
在这样一个需求量大的市场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被挖掘和开发,包括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生活用品、地产建筑等。
2. 供给: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众多,加上济南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秀的人才资源。
这为济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例如大型住宅区,商业区和生态建设等。
3. 产业结构:济南的产业结构比较多样化,传统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交相辉映,形成了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
其中,济南制造业产业链比较完整,以齐鲁软科技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在济南快速发展。
4. 创新技术:武汉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这为其技术创新的原材料奠定了基础。
同时,济南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基金支持技术自主创新,为济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综上所述,从供求角度来看,济南的经济发展比较稳健。
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经济环境以及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有望推动济南经济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
济南经济发展与展望
![济南经济发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d4eac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金融政策
加强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
人才政策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 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05
济南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
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青岛
作为沿海城市,青岛在海洋经济、港口贸易 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发展迅速。
徐州
徐州地处苏北,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深入发展,济南面临着来自周边 城市的激烈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 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济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
国家及山东省对济南的发展给予 了大力支持,为济南的经济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随着济南交通、能源、信息等基 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发
郑州
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郑州在物流、商 贸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
济南
济南在省会城市中经济实力较强,但在周边 城市中面临竞争压力。
济南经济在周边城市中的地位
01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政治、文化、科 技等方面的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02
在周边城市中,济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均 较高,排名靠前。
济南经济发展与展望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济南经济发展概述 • 济南经济发展历程 • 济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
遇 • 济南经济展望 • 济南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 • 济南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01
济南经济发展概述
济南经济现状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 拥有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和产业
展的基础条件日益优越。
济南经济的水平
![济南经济的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91fdb5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f.png)
济南经济的水平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济南市经济的发展与水平情况,对其经济体系的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城市规模、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研究发现,近年来济南市经济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济南市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济南经济、发展、水平、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居民收入正文: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作为国内的重要城市之一,济南市的经济也在不断地壮大。
本文旨在对济南市经济的发展与水平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济南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济南经济的结构与产业布局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是连接江苏、河南、河北等省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济南市的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相对较弱。
据测算,2019年济南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13亿元。
在产业布局方面,济南市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主要方向。
2019年,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为478亿元,占全市产值比重的22.63%。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最高,达到244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亦达到85亿元。
三、济南经济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济南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具体数据表明,2019年,济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19亿元,同比增长 6.8%左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四、济南市的城市规模与居民收入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规模也相当不错。
截至2019年底,济南市总人口约为870万人,市区人口超过600万人。
在城市规模方面,济南市稳居中国城市第一百强之列。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济南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據統計,2019年济南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約11,059元,同比增长8.6左右%。
济南产业的发展趋势
![济南产业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4cf57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b.png)
济南产业的发展趋势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济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从济南产业的发展趋势、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济南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济南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将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济南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吸引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优势产业。
其次,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济南将积极发展金融、商业、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同时,济南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济南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发展潜力巨大。
济南已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同时,济南还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并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
预计未来几年,济南的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推动济南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升级。
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随着能源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济南已建成了一批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园区和光伏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光伏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
同时,济南还将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企业和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济南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济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济南已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企业和设计机构入驻。
同时,济南还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f7fb4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6.png)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中,济南市不断加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投入,致力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居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对济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评价,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济南市当前的发展状况。
一、地理环境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市内划分为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等多个区县。
该市处于华北平原和淄博山区的交汇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此外,济南市还拥有招远港、济南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济南市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城市交通方面,济南市发展了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同时还有便捷的公交系统和地铁线路。
此外,该市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建设充电桩的布局。
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济南市也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产业结构济南市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多元化,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兼顾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是济南市的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房地产、物流、旅游等各个领域。
此外,济南市也发展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农业方面,济南市主要以粮食、棉花、水果等作物种植为主,其中槐荫区还以花卉种植闻名。
四、人口就业济南市的人口规模较大,且人口流动性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济南市的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
人口规模的增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
济南市也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提供了各类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创业者和各类企业在该市投资兴业。
人才引进也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五、问题与挑战虽然济南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统计分类标准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统计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648f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7.png)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尊敬的读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
作为济南市的经济命脉和发展重点,千亿产业的划分对于了解济南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以及指导政府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章的开始部分,我会简要介绍济南市的地理和经济背景,并概述千亿产业的定义和意义。
随后,我会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详细解析每个产业的标准和主要特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信息。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会对十大千亿产业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展望。
一、背景概述1. 济南市地理和经济背景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是山东省省会,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济南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国一流的经济城市。
2. 千亿产业的定义和意义千亿产业是指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是经济支柱行业,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济南市,千亿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经济竞争力,还能够带动就业和吸引投资。
二、千亿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我将详细解析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些产业并加深对其特点的理解。
1. 汽车制造业济南市汽车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统计分类标准,千亿汽车制造业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相关服务业。
2. 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济南市一直都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统计分类标准定义了包括集成电路、信息服务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千亿电子信息产业。
3. 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济南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
千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统计分类标准包括军工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4. 新能源产业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在济南市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统计分类标准将千亿新能源产业划分为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部分。
5. 生物医药产业济南市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多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研发机构。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703c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6.png)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其农业产业结构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
为此,本文将探讨济南市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一、济南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济南市农业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农业产业基础薄弱。
由于济南市地处山区,土地资源有限,缺乏农业多样化种植品种,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导致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提高,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2.农业结构单一。
济南市主要农业种植品种以小麦、玉米、水稻和蔬菜等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差异化种植,农业结构单一。
3.农业规模小。
由于济南市属于城市化较为发达的城市,所以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种植业,导致农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济南市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灌溉设施、仓储设施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发展多样化种植业。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该发展多样化种植业,包括果树种植、药材种植等,在提高农业种植品种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4.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由于济南市土地资源有限,所以必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用地,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5.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必须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结论综上所述,济南市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样化种植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济南市农业产业逐渐朝着优化方向发展,为济南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济南产业结构分析
![济南产业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fc87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3.png)
济南产业结构分析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状况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
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
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区,平阴、济阳、商河3县和章丘市。
经济建设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2006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6家,比上年末增加142家;其中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66家,增加63家。
【农业】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200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
粮、棉、油、肉、蛋、奶、菜、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现代服务业】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006年,实现增加值448.0亿元,增长16.2%,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2%,提高2.5个百分点。
金融业快速发展。
金融业增加值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全年共接待游客1721.2万人次,增长17.6%。
旅游业务总收入146.4亿元,增长19.9%。
会展业平稳增长。
全年共举行会展95场,直接营业收入1.9亿元,增长6.3%。
其中承办全国煤炭会直接营业收入1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13.4亿元。
【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增势良好。
2006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3.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出口额24.39亿美元,增长37.2%;进口额19.50亿美元,减少1.7%。
利用外资总量增加。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49个,合同外资8.33亿美元,减少25.7%;实际利用外资6.34亿美元,增长24.2%。
浅谈济南产业结演变趋势
![浅谈济南产业结演变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8b762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f.png)
浅谈济南产业结演变趋势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近年来,济南市发展迅猛,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济南产业结构演变的背景、产业结构转型的原因、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和济南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济南产业结构演变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乘势而起,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济南市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原因1.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发展新的产业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2. 技术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也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条件。
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引入,使得传统产业得以改造和升级,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契机。
3. 政府政策的调整:政府一直将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来引导产业结构转型。
政府鼓励投资,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推动济南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鼓励投资和创新。
济南市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引入高科技企业和知名企业,提升济南市的产业竞争力。
2. 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政府加大了改造升级的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3. 培育现代服务业:济南市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力度,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需求。
并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济南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1.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济南市将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山东省地理课教案:深入了解济南市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
![山东省地理课教案:深入了解济南市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68ec7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2.png)
山东省地理课教案:深入了解济南市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山东省地理课教案:深入了解济南市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位于济南盆地中心地带,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济南市总面积为8187.52平方公里,人口820万。
市辖11个区县级行政区,是山东省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中心,也是一座拥有3500多年文明史的城市。
济南市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以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为主。
济南市水资源丰富,仅市区四周就有72座山泉,现代水资源总量达9.88亿立方米,常年水资源储量达6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南水北调调水点之一。
济南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铝、碳酸钙、石膏、石灰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著名的泉水景区,也有具有异域风情的大明湖畔等风景区。
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包括商贸、金融、旅游、信息、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是济南市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产业。
第二产业包括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这些产业是济南市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为当地的教育、科研、文化、环保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济南市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
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研究济南市的一种自然资源或一支产业,比如水资源、旅游产业等,然后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总结,最后进行汇报。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济南市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研究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安排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济南市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结构,同时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济南经济调研报告
![济南经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2dc9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济南经济调研报告济南经济调研报告一、引言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是该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本次经济调研报告将对济南市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探讨可能的发展潜力和挑战。
二、基本概况1. 地理位置: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黄海,北接胶州湾,南隔山区与江苏、安徽相望。
2. 人口规模:截至2021年底,济南市常住人口约有930万人,是山东省的第一大城市。
3. 城市建设:济南市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以及完善的市区和郊区交通系统。
4. 经济支柱:济南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在其他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经济发展1. GDP增速:近年来,济南市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2020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07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9%。
2. 产业结构: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包括金融、房地产、商业、物流等服务业。
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如粮食种植和养殖业。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制造业。
3. 外贸进出口:济南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0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
4. 投资环境:济南市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在该市设立新企业的手续简化,办理时间缩短。
四、发展前景1. 城市建设:济南市将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将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保护。
2. 产业升级: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济南市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鼓励创新和研发,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3. 区域合作:济南市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 旅游业发展:济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形象。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c674f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a.png)
03
CATALOGUE
济南市经济投资环境
济南市投资政策概述
1 2 3
鼓励外商投资
济南市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 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为外商投 资提供便利和保障。
优先发展产业
济南市重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 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 资机会和优惠政策。
简化审批流程
济南市致力于简化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审 批效率,减少投资者的时间和成本。
济南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交通运输
济南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 络,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物流运输条件。
能源供应
济南市能源供应稳定可靠,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完备,能够满 足企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服务业发展壮大
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济南市应着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推动济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优化产业布局
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错位竞争、 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 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济南经济发展概 况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济南市经济总览 • 济南市主导产业分析 • 济南市经济投资环境 • 济南市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济南市经济总览
济南市GDP增长情况
快速增长
济南市GDP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居山东省前列。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918f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也面临着重大调整与优化的挑战。
在城市不断扩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化需求。
本文将探析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问题。
济南市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济南市可以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济南市还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传统的农业产业主要以粮食和瓜果蔬菜为主,而现在的城市化需求更加多样化。
济南市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可以发展农业旅游和农业观光,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可以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济南市还可以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可以将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开发农业服务业。
可以发展农业机械服务、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物流服务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济南市还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农业产业调整和优化。
可以对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给予补贴和奖励,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对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旅游给予支持和扶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可以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入农业服务业。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济南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济南现代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ea719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2.png)
济南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大对现代产业发展的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趋势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济南现代产业发展的情况。
一、产业发展的背景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早在古代就是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
在改革开放之后,济南市成为山东省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济南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
面对这些挑战,济南市开始加大对现代产业的发展力度。
2006年,济南市制定了《济南市“11·1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济南市要建设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动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二、产业发展的现状1. 现代制造业济南市的现代制造业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重点。
济南市拥有一批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车辆工程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
同时,济南市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育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
2. 现代服务业济南市的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业、物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重点。
济南市以金融业为龙头,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
在物流业方面,济南市拥有全国领先的物流企业,并积极推动物流园区的建设。
此外,济南市还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 现代农业济南市的现代农业以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导。
济南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与此同时,济南市还积极开展休闲农业产业,吸引民众参与农业生产和体验农耕文化。
三、产业发展的趋势1. 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济南市将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济南市将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和高技术含量的企业。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山东济南市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山东济南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886f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4.png)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山东济南市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因此,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对于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为例,对其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济南市的地理和人口情况济南位于山东中部,东临黄海,属于中国的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济南市的总面积8177.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
在人口结构方面,济南市的人口年龄构成较为平衡,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高。
这意味着济南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二、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的经济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济南市的主要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制造业等。
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济南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近年来济南市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扶持力度,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济南市还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济南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先进的生物技术,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和生物诊断为核心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济南市的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济南市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并已经拥有了一批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和示范工厂,加速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济南市的产业发展策略为了促进济南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济南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济南市聚焦“五新”经济,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技术和新制造业,构建全面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济南市抓住“技术创新热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济南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生态城市。
济南市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推行“绿色+”生态标准,并实施环保重点工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和环保协同发展。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4809b3a8956bec0875e3a7.png)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由此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即使如此,但与一些城市相比济南仍然存在产业结构改进和优化的空间。
文章主要分析济南市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构建济南市现代化产业结构新体系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这便可以实现资源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
标签:产业结构;制约因素;优化结构一、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产业结构通常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内部各个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以及产业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这个结构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以及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等。
产业结构对于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以及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产业结构作为一种“资源转换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并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不仅能够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助于加快创新的步伐,节约资源以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迅速在各国蔓延,从而使各个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产业结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产业结构转变与演进的过程中,产业布局虽然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样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任其俊(2013)在现代产业布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他认为:如果我国想在短时间内赶超先进的国家,应适当在全国范围内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整体产业布局,合理配置各地区资源,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使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2023济南经济报告
![2023济南经济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98ea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9.png)
2023济南经济报告1. 引言本篇报告旨在对2023年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市场、外贸进出口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指标的分析,我们将对济南市经济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和展望。
2. 经济增长整体上看,2023年济南市的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根据济南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年济南市的GDP增速预计将达到7.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济南市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推进和发展动力的持续释放。
3. 产业结构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济南市的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5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在济南市的快速发展,为济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4. 就业市场2023年济南市的就业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预计全年就业人数将超过100万人,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济南市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机会和动力。
5. 外贸进出口济南市的外贸进出口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根据海关统计,2023年全年济南市的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产品的出口增长明显,进口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济南市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机遇。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推进,济南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环保技术和节能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济南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结论总的来说,2023年济南市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稳定增长,外贸进出口也展现出良好的态势。
未来,济南市的发展将继续聚焦于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大环保和节能产业的力度,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实现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ce34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e.png)
济南市产业结构研究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也是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特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相对平衡发展的态势。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要内容,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要内容,包括纺织、制鞋、化工等行业。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商贸、旅游等领域。
这三个产业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形成了济南市综合性的产业体系。
首先,济南市的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稳定。
农业在济南市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种植业。
济南市拥有大量的农田资源和充足的水源,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在近年来,济南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的发展为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济南市的第二产业逐渐壮大。
制造业在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制鞋等。
随着济南市工业基础的不断完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渐兴起,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济南市的制造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济南市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服务业在济南市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提升了济南市的综合竞争力。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济南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游业对济南市经济的拉动效应日益增加。
然而,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较为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其次,制造业中的一些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第三产业中,商贸业发展较快,但面临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冲击,传统商业模式需要进行转变。
为了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状况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
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
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区,平阴、济阳、商河3县和章丘市。
经济建设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2006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6家,比上年末增加142家;其中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66家,增加63家。
【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200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
粮、棉、油、肉、蛋、奶、菜、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现代服务业】
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006年,实现增加值448.0亿元,增长16.2%,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2%,提高2.5个百分点。
金融业快速发展。
金融业增加值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全年共接待游客1721.2万人次,增长17.6%。
旅游业务总收入146.4亿元,增长19.9%。
会展业平稳增长。
全年共举行会展95场,直接营业收入1.9亿元,增长6.3%。
其中承办全国煤炭会直接营业收入1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13.4亿元。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势良好。
2006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3.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出口额24.39亿美元,增长37.2%;进口额19.50亿美元,减少1.7%。
利用外资总量增加。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49个,合同外资8.33亿美元,减少25.7%;实际利用外资6.34亿美元,增长24.2%。
社会发展
【文化产业】
近年来,济南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网、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泉城动漫产业试验基地、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产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新闻媒体、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其中,动漫游戏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2006年,济南市已经有相关动漫企业2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
动漫游戏产业已经成为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教育和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较快发展。
2006年,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33.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2%。
高等教育学校56所,招生17.9万人,增长3.9%;在校生54.93万人,增长12.8%。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全市年末高新技术企业843家,其中当年新增218家;实施各类科研计划867项,增加126项。
2006年,继“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落户我市后又被正式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中国软件出口创新基地”。
高新区加快发展。
2006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0亿元,增长16.1%。
新引进项目401项,项目总投资154.9亿元,增长6.1%。
【文化、医疗和体育事业】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2006年,年末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47个;博物馆8个;档案馆14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物保护单位共136处,其中国家级12处。
全年出版报纸11.32亿份,各类杂志0.70亿册,图书2.43亿册。
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85%。
医疗卫生事业较快发展。
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285个,其中医院162个。
建立了全省首家慈善医院和全省首家惠民医院。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患者减免医疗检查费用750.0万元。
城区建成1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益人口202万人。
投资合作
【产业重点】
(一)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围绕建成全国重要的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快重汽产业园、孙村交通装备工业集聚区等载体建设,重点发展整车、专用车、摩托车、零部件和铁路货车五大类产品。
(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围绕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装备制造和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信息装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信息家电三大类产品。
(三)冶金钢铁产业集群
围绕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板材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改造提升钢铁主业,发展壮大非钢产业。
(四)石化化纤产业集群
围绕做大规模总量和提升效益水平,拉长石化产业链,带动全市化工行业发展,加快壮大产业整体实力。
(五)机械装备产业集群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加速电子信息技术在机械工业的应用,重点发展基础机械、电力设备、环保设备、机械基础件、中大功率柴油机等产品。
(六)食品药品产业集群
依托将军、佳宝等企业集团,重点发展高档卷烟、乳制品、饮料酒、肉类深加工等产品。
继续扩大“佳宝”乳制品、“维尔康”肉食品以及以民天集团为龙头的粮油加工行业的发展。
依托齐鲁制药、力诺集团等企业,发挥“宏济堂”、“福”牌阿胶品牌优势,壮大生物制药产业规模。
(七)建筑业
实施大建筑业战略,提高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工程的施工能力,尽快形成覆盖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的大建筑业格局。
(八) 服务业
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高附加值服务业,增强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