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牦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片里的故事——1

藏牦牛

藏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力气很大。牦牛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牦牛经过长期驯化锻炼,具有相当强的抗寒本领和耐饥能力。在海拔3000多米以上、气温降至摄氏零下30多度的高寒冰山雪原上,能驮着200多斤重的货物,可以连续跋涉近30天,一路上履冰卧雪,风餐露宿,即使雪霜盖身,冰凌结体,依然泰然自若,精神抖擞,昂首阔步,因而被誉为“雪域之舟”。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牦牛的毛可做衣服、帐篷。牦牛皮是制革的好材料。

一、甲玛乡的藏牦牛

2007年8月2日下午2:00左右,从林芝旅游回来,途径松赞干布出生地——墨竹工卡县甲玛乡。

图1松赞干布出生地

甲玛乡位于墨竹工卡县南面,距墨竹工卡县城约10千米。平均海拔3900米左右。甲玛乡与拉萨市达孜县章多乡接壤,

在墨竹工卡县是海拔最低的一个乡。

图2墨竹工卡县甲玛乡

在回拉萨的旅行车上,旅友们看到车窗外,高原草甸子上散落的牦牛群,早已激动不已。在众多旅友一再要求下,司机终于在路边停下车来。

车上的旅友纷纷下车,向山坡上吃草的牦牛,四散奔去。

这里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是藏牦牛喜欢生存的高度,也是俺高原缺氧,不宜有大动作、不能负重的海拔高度。

俺心急腿慢地下了车,端着日本鬼子的“歪把子”相机走着“太空步”(缺氧脚步必须要缓慢),跟在旅友的后面。向远处山坡上吃草的牦牛群,慢慢地移动。

牦牛看到有人来了,也不惊慌,只是一边吃草,一边慢慢地向远处走动。

等俺走到原来牦牛吃草的地方时,牦牛早已被旅友们追到高处、远处去了。由于俺手里当时端着的是“歪把子”,不能将远处的牦牛拉近拍摄。无奈,只得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以缓解俺高原缺氧的状态。

喘气之时,低头看到牦牛吃过的草甸子上,原来不只是各种各样的青草,还有很多的不同品种的蘑菇。

据说,牦牛自己能识别出哪种草能吃,哪种草不能吃;哪种蘑菇没有毒可以吃,哪种蘑菇有毒不能吃。

图3草甸子上的牧草1 图4 草甸子上的蘑菇1

图5 流淌的山泉水图6 草甸子上的蘑菇2听导游介绍说,“牦牛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拉的是能源粪。”

图7 出恭的牦牛图8 草原上的环保能源

图9 牛粪墙图10 草甸子上的牧草2

一是岁数大啦,腿脚不利索。二是高原反应的结果,一边拍相片,一边还得吸着氧气。追不上拍摄牦牛的旅友,更不可能超过他们,去拍牦牛啦。

于是,俺就向车道的另一个方向望去。看到不远的山岗草甸子上,有几只牦牛在悠闲地吃着草。便朝着山岗上爬去。

图11 拉萨←→林芝之路图12 山岗草甸子上的两只牦牛

导游曾告诉游客,成群的牦牛,一般是很温顺的。但是,走单的公牦牛,则是脾气很大,很容易发怒的。

区别牦牛公、母的方法:

①如果牦牛的尾巴是上下摇动,好像是在招手说:“过

来,过来。”这就是一只公牦牛。

②如果牦牛的尾巴是左右摆动,好像是在摆手说:“不去,不去。”这就是一只母牦牛。

黑牦牛是高原上的黑珍珠,是极为珍贵的物种。

这只牦牛发现俺之后,转过头来,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俺的动向。

牠却威严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俺。

很是瘆人呀!

没办法,俺是用的“歪把子”相机,只能靠近牦牛才能拍得充满画面,充分地利用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

还好,俺事先早就有准备了,全身穿的都是蓝色、深蓝色、黑色服装,没有一点儿红色。

如果穿红色衣服,就会像西班牙斗牛士,拿着小红旗似

的。要是刺激了牦牛的神经,冲撞过来,俺是想跑也跑不动的,只有趴下的份了。

俺是颤颤巍巍地、慢慢吞吞地、小心翼翼地接近这只牦牛,尽量不要惊扰牠,生怕这只牦牛冲过来,顶撞俺。

还好,这只牦牛只是瞪圆了双眼,注视着俺,始终没有动一下。

图13 一动不动地看着俺图14 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俺

俺逐渐地靠近了那几只牦牛。由于俺的到来,引起了那几只牦牛的警觉。其中的这只牦牛,虽然,俺没有看到牠晃动尾巴。但是,看样子,这好像是一只公牦牛。

抓紧时间,拍摄了十几张牦牛近照。画面的近处是山土、石块、青草;中间主体部分是牦牛的全身照;远景是青藏特质的高山、蓝天白云。阳光从俺的右上方照射到牦牛身上,采光的效果还算可以。

当俺转身向旅行车走去的时候,发现山坡、草甸子上、路边,早已空无一人了。

大家都已回到了旅行车中,等待着……。远远地,只见导游在车上向俺不断地招手,好像嘴里还喊着什么……。二、剪子弯的牦牛母子

2009年8月4日中午12:00左右,俺们乘坐的旅行车一路淋着小雨,顺着G318国道,在大山中转来转去,转眼间来到了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口。

在大山雾气朦胧的山坡路边上,有着一群群的牦牛,在

风雪中,有的牦牛在懒散地吃着草,有的牦牛却跪卧在湿漉漉的草垫子上,就像一尊尊的雕像,一动不动。所有的牦牛都很少走动。

旅行车停了下来,俺冒着稠密的,沙粒般的小雪,端着8斤重的日本鬼子“牛腿炮”相机,就像端着80斤重的“炮筒子”,迈着沉重地“太空步”,小心翼翼地向牦牛群走去。

俺走近牦牛群,对着牦牛拍摄。由于是牦牛群,这些牦牛好像是互相壮胆,看你能咋样?谁也不动缓一下。

图15 风雪中的牦牛群

俺是不敢太靠近牦牛的。好在俺不是使用日本鬼子的“歪把子”相机了,换装的是日本鬼子的“牛腿炮”,可以将远处的牦牛,拉近拍摄。

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激怒牦牛的危险。

从相机的观察孔里看到有两只牦牛母子,远远地、静静地跪卧在草甸子上,沐浴着细密的风雪。

母牛没有吃草,小牛也没有吃奶。

俺稍向前,走了几步。端起相机,拉近母子俩。调整好图像画面,等待时机……。

显然,母子俩都发现走近了的俺。本来对视的母子俩,两只牛头同时分别“向左、向右转”,两牛直面冲着俺。瞪圆了的四只牛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