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事件迅速传播原因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事件迅速传播原因初探

内容提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简便性信息采集工具的普及,自媒体的刚发应用,网络逐渐成为新闻的主战场。总结《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20篇相关论文,结合相关实例,本文对当前网络新闻事件得以迅速传播的机制和原

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事件传播传播模型原因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互联网平台对公共人物、公共事件的监督能力,其聚合人气的集聚效应,煽动情绪的动员功能都有目共睹,网络媒体(自媒体、门户网站等)的特殊的功能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当今的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中逐渐成为主要媒介。然而综合《新闻传播研究》和《国际新闻界》的相关论文,当前学者们的研究更多的从某个单一角度出发,进行深度挖掘,对网络舆论事件迅速传播的机制和原因并没有系统综合的论述。本研究力求对现有论文做出整理,将网络事件迅速传播的机制和原因较全面,系统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网络舆论事件的形成与传播模型

要理解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网络舆论事件”。它指的是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和讨论,并通过网民参与形成社会热点话题的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网络引发和扩散,并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时间,如芙蓉姐姐、艳照门、文章出轨事件等;另一类则是通过其他方式引发,但通过网络传播,网民广泛参与导致舆论形成和扩散的事件,典型案例就是华南虎事件。

根据美国学者Sturges的观点,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主要分为“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样”“没什么”四个阶段——最初是质疑阶段,事件发生并开始在网上传播,人们因为好奇而开始关注事件,搜索事件;随后强势媒体介入,发布较为完整的报道,信息开始迅速扩散,网络舆论开始发酵;随着时间关注达到顶点,网络舆论也到达高峰,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到话题中来;当话题出现3-5天后,进入舆论消解阶段,由于新的热点产生和事件真相的逐步披露,该事件的话题性减弱,人们的焦点开始转移,事件逐渐被遗忘。

二.网络舆论事件迅速传播的原因

在论文开始前,我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两本期刊中发表过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整理,其中:

《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等文章,对该时期内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时间频率,类型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得出自2003年、2007年、2008年在网络舆论事件的数量上皆有明显表现,对比Web1.0,Web2.0出现的时间,不难看出网络技术对于网络舆论事件增多的影响。《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初探》《新媒体时间: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等文则从传播过程进行梳理,对网络舆论的现状和特性总结分析,对“意见领袖”“民粹主义”等现象和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

总结以上论文的观点,结合数据资料,我认为网络舆论事件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网络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无疑是网络舆论事件增多,影响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在2003年以前,互联网处于Web1.0阶段,主要以门户网站提供信息为主,由于审核等因素,此时网络更多起传播信息的作用,更多的是单向传递,网络舆论事件较为少见。2003年后,博客、社交网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用户开始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互动、共享的网络传播理念开始盛行,为网络舆论的兴盛提供了条件,而今垂直门户网站向即时通讯的转变,使每个个人都在第一时间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参与者,信息变得碎片化,更便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关注和参与话题的热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

其次,新的网络技术使更多维度的传播成为可能,过去信息仅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而Web3.0时代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综合运用使爆炸性的消息显得更加真实,更具刺激性,新信息更易引起网民的关注,被网友接受。

最后,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报告,到1997年10月,我国网络用户仅为62万,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则上升至6.32亿。巨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主体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只单纯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搜索、参与公共事件,这种变化,无疑加快了信息的流通过程,加剧了新

闻热点的爆发规模。

(二)意见领袖的出现与变化。

微博是基于Web3.0平台兴起的一种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它是对传统媒体和早期网络媒体的一种颠覆和创新,彻底打破单向关注单向传播的禁锢。

但由于微博允许单方面关系的存在,微博信息的传递方向同样存在倾斜——新讯息由“信息源”(粉丝较多)向粉丝传递后,逐渐脱离信源,成为直接可供搜索的热点话题,在全网网友的共同参与和讨论过程中进行无序传播,不断有新内容补充进来,使之成为新的讯息。整体而言,影响力总是倾向于从信息位高的用户留到信息位低的用户那里去。而意见领袖就是“信源”中影响力最大的用户群体,他们在这个新型人际传播网络中成为“活跃分子”,他们是SNS社区中的舆论引导者,甚至可以将影响力辐射到真实社区中。

由于意见领袖们往往是某一行业的专家,信服力高;同时他们多具有明星效应,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聚集忠实受众,由他们发布的信息容易在短时间内受到关注,其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言论时的观点容易影响大批粉丝和舆论方向,甚至改变公共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走向;同时,非官方的身份也使意见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更易沟通交流,更具亲切感,好感度更高,所表达的意见更为民众所接受。

(三)个人传播权利的强化

在自媒体时代,个人的传播权利被一再强化,由于网络传播“被减少了的传播暗示”和“潜在的非同步传播”的特点,许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拥有了全新的空间释放自己。但这也导致部分网友以博人眼球,煽动网友情绪为目标,加之网络舆情不易监管,缺乏约束,这些好事者往往能通过夸大和捏造时间来引起不明真相的网友围观。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网络草根传播的民粹文化,其主要表现有自由表达,无所顾忌等等。

随着网络社区化越来越明显,网上互动成为当前网络交流的主要方式。网络社区以相同的生活趣味,圈子或价值观把互不相识的网友聚集起来,这导致网友群体常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和立场,容易产生非友即敌的情绪化思想。而由于个人话语权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愿意表达,当个人声音不足以影响他人时,甚至抱团集结,只要阵营、立场不同,不管事件观点本身如何,都加以反对。可以说网络舆论使人们对抗的情绪得以发酵,人们对事情本身的看法被上升至对抗权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