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写于2003年6月8日)

徐剑

教育机会均等是人类公平之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机会均等涵义界定

什么是教育机会均等呢?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有下列三种涵义:

1. 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使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胡森主张政府要办学校专供穷人子女上学,尽管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是不平等的,但要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一个进入不平等社会的平等起点。

2. 过程均等。过程均等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过程均等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还要强调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

3. 结果均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结果均等不是说人人都得到同一类最高学历,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大学,那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

实施教育机会均等,要求社会对每一个成员,不论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和个人条件,都要给他们提供相同量与质的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然而,教育机会均等仅是一种理想,做到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别、个体的遗传差异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要求教育结果相同更是不可能的,过分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做到“三个均等”。我们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目标要消除三类不平等:城乡差别给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由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不同使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孩子在发挥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平等,这就是根据我们地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

二、教育机会均等现状分析

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走在全国的前面,16个城市在上世纪末全面实现了“普九”目标,现在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已达到了“人人能上学”,实现了“起点均等”。但仍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诸如地理位置、农村与城市地区、经济条件、文化状况、社会地位等不同而带来的过程不均等和结果不均等。对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来说,主要有下列几种教育机会不均等:

(一)江南与江北不均等。江南江北不均等主要表现在江苏省范围内,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质量,江北三市没有江南六市好,特别是师资方面江北好教师容易流失,曾出现过“孔雀东南飞”现象。曾有一个中学一学期外流了10多名教师,外流比例超过13%。教师外流的去向,基本上是向苏南和浙江。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资收入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扬州地区一个初中教师,月收入大约在1300元左右,如这位教师比较优秀,他到了苏南,可以能拿到2000—3000元,而在浙江则更多,比如在温州,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好教师外流,势必造成江北学校师资力量变得薄弱,影响教育质量,对学生来说,江南江北,所受教育过程不均等,继而享受的教育结果也不均等。当然这几年江苏省已采取措施,实施义务教育均衡策略,教育投资向苏北倾斜,注重加强苏北师资建设,促使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地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不断缩小与江南距离。

(二)城市与农村不均等。城市农村不均等首先表现在办学条件不均等。虽然在不少农村,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但与城市比起来,校舍、实验条件、教育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差得很远。农村有些薄弱学校还未得到改造,一些村小还在简陋的教室上课,教学的基本设施很不完备,有的学校连电脑、实验室都没有。特别是农村师资力量更不如城市,不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目前江北地区“城里教师往南飞,农村教师往城挤”是普遍现象,有能力的教师不是往江南走,就是往县城调,这对农村学校是一种恶性循环。从师资的数量看,城市教师远远多于农村,不少学校人员超编,而农村一些学校却有缺编的倾向。从师资的质量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继续教育达标率大大低于城市。由于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学水平的差异,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造成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受苦教育过程不均等,当然以后教育结果也不均等。

(三)重点校与一般校不均等。长江三角洲有很多县市前几年办了不少重点学校,这是当时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这些具有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经费安排等方面均较一般学校优越。然而办重点学校是通过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和其他公共资源的优先支持而形成的,这样就剥夺了其它非重点学校的公共资源的支持,由于进入重点学校等接受优质教育的仅仅是适龄人口中的极少数,这样就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分配。由于重点中小学优先发展,条件较好,人人都想上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招进去,于是促使人们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择校的结果又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突出体现在:第一,“有钱上重点校”。上重点学校收费是比较高的,如重点学校中的“贵族学校”只能使有钱人的子女上得起,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人们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家庭可提供的教育投资有限,尤其是贫困家庭更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其生活状况,有限的支付能力使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因而这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公平。其实少数有钱人的择校,享受优

质教育是以排斥多数一般学生为代价形成的,造成了多数人在受教育的起点上,品尝到不公平的涩果。第二,“高分上重点校”。前几年小学升初中,可以通过考试,取得高分能进入重点学校。现在统考取消后,而仍有不少重点学校初中招生进行变相的考试,搞什么“素质摸底检测”、“学习能力考查”等。以分择校,分数面前看似平等,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的检测,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前途,对于“没能考好”的录取不到重点学校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第三“钱分上重点学校”。上重点学校既要有高分,还要有钱,这种做法也不公平。如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尽管孩子最有培养前途的,分数也达到重点校,但家长拿不出钱,仍不能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在“分”的基础上让“钱”参与,实施“小升初”高收费,是以满足一部分家长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为代价,却人为拉大了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根据家境经济条件和学生的智商,把学生送到不同的学校,偏移了义务教育最终目标,形成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分。

(四)男孩与女孩不均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男孩与女孩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总体上不大。但在一些重点学校女孩比例偏低,如一个县城重点初中,女生比例只占39.3%。此外,在不少农村学校,女生的学习成绩、发展水平不如男生,这可能与家庭背景有关。

(五)优等生与后进生不均等。在同一学校优等生与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优等生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和学习指导,能参加包括竞赛在内各种活动,而后进生得不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参加活动机会少,如有一个村小,只让后进生学习语文数学,不参加课外活动,连电脑也不让后进生学习。当然优等生与后进生教育不均等不是每个学校都是这样,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如江都市提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输送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精力。

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既有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地理和人口等因素,也有教育内部的管理机制,教育结构等原因。

1、经济原因。曾有专家研究指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某种正相关的关系。首先看地区差别,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在江苏省地区,江北三市与江南六市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8:3.85,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而江北的教育投资不可能有江南多。前几年由于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基层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差距拉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使江南江北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进一步不均等。再看城乡差别﹐由于实行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重城市、轻农村。特别是农村费税以后要改革,不再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如何保证教育经费,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挑战。一些落后的农村学校,连正常运转的经费也难以保证,于是有的学校为减少电费开支,只能将教室里本来亮度不够的半数日光灯的继电器卸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学校的电话只能接,不能打;本来已上网的学校也被迫停止上网;学校的日常办公、教研活动和培训工作也受到影响。我们再来看家庭差别,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更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首要因素。如择校,有钱上重点学校,没钱上一般学校。又如辍学,处于高收入家庭中的学生的辍学率要低于处于低收入家庭中的学生。辍学的孩子中有64.8%的孩子是因为家庭贫困,有些家庭的贫穷程度难以维持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