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写于2003年6月8日)
徐剑
教育机会均等是人类公平之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机会均等涵义界定
什么是教育机会均等呢?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有下列三种涵义:
1. 起点均等。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使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

胡森主张政府要办学校专供穷人子女上学,尽管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是不平等的,但要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一个进入不平等社会的平等起点。

2. 过程均等。

过程均等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

过程均等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还要强调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

3. 结果均等。

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结果均等不是说人人都得到同一类最高学历,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大学,那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

实施教育机会均等,要求社会对每一个成员,不论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和个人条件,都要给他们提供相同量与质的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

然而,教育机会均等仅是一种理想,做到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

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别、个体的遗传差异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要求教育结果相同更是不可能的,过分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做到“三个均等”。

我们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目标要消除三类不平等:城乡差别给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由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不同使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孩子在发挥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平等,这就是根据我们地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

二、教育机会均等现状分析
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走在全国的前面,16个城市在上世纪末全面实现了“普九”目标,现在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已达到了“人人能上学”,实现了“起点均等”。

但仍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诸如地理位置、农村与城市地区、经济条件、文化状况、社会地位等不同而带来的过程不均等和结果不均等。

对长江三角洲义务教育来说,主要有下列几种教育机会不均等:
(一)江南与江北不均等。

江南江北不均等主要表现在江苏省范围内,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质量,江北三市没有江南六市好,特别是师资方面江北好教师容易流失,曾出现过“孔雀东南飞”现象。

曾有一个中学一学期外流了10多名教师,外流比例超过13%。

教师外流的去向,基本上是向苏南和浙江。

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资收入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在扬州地区一个初中教师,月收入大约在1300元左右,如这位教师比较优秀,他到了苏南,可以能拿到2000—3000元,而在浙江则更多,比如在温州,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

好教师外流,势必造成江北学校师资力量变得薄弱,影响教育质量,对学生来说,江南江北,所受教育过程不均等,继而享受的教育结果也不均等。

当然这几年江苏省已采取措施,实施义务教育均衡策略,教育投资向苏北倾斜,注重加强苏北师资建设,促使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地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不断缩小与江南距离。

(二)城市与农村不均等。

城市农村不均等首先表现在办学条件不均等。

虽然在不少农村,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但与城市比起来,校舍、实验条件、教育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差得很远。

农村有些薄弱学校还未得到改造,一些村小还在简陋的教室上课,教学的基本设施很不完备,有的学校连电脑、实验室都没有。

特别是农村师资力量更不如城市,不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目前江北地区“城里教师往南飞,农村教师往城挤”是普遍现象,有能力的教师不是往江南走,就是往县城调,这对农村学校是一种恶性循环。

从师资的数量看,城市教师远远多于农村,不少学校人员超编,而农村一些学校却有缺编的倾向。

从师资的质量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继续教育达标率大大低于城市。

由于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学水平的差异,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造成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受苦教育过程不均等,当然以后教育结果也不均等。

(三)重点校与一般校不均等。

长江三角洲有很多县市前几年办了不少重点学校,这是当时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这些具有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经费安排等方面均较一般学校优越。

然而办重点学校是通过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和其他公共资源的优先支持而形成的,这样就剥夺了其它非重点学校的公共资源的支持,由于进入重点学校等接受优质教育的仅仅是适龄人口中的极少数,这样就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分配。

由于重点中小学优先发展,条件较好,人人都想上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招进去,于是促使人们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择校的结果又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突出体现在:第一,“有钱上重点校”。

上重点学校收费是比较高的,如重点学校中的“贵族学校”只能使有钱人的子女上得起,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而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人们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家庭可提供的教育投资有限,尤其是贫困家庭更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其生活状况,有限的支付能力使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因而这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公平。

其实少数有钱人的择校,享受优
质教育是以排斥多数一般学生为代价形成的,造成了多数人在受教育的起点上,品尝到不公平的涩果。

第二,“高分上重点校”。

前几年小学升初中,可以通过考试,取得高分能进入重点学校。

现在统考取消后,而仍有不少重点学校初中招生进行变相的考试,搞什么“素质摸底检测”、“学习能力考查”等。

以分择校,分数面前看似平等,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的检测,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前途,对于“没能考好”的录取不到重点学校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三“钱分上重点学校”。

上重点学校既要有高分,还要有钱,这种做法也不公平。

如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尽管孩子最有培养前途的,分数也达到重点校,但家长拿不出钱,仍不能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在“分”的基础上让“钱”参与,实施“小升初”高收费,是以满足一部分家长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为代价,却人为拉大了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根据家境经济条件和学生的智商,把学生送到不同的学校,偏移了义务教育最终目标,形成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分。

(四)男孩与女孩不均等。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男孩与女孩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总体上不大。

但在一些重点学校女孩比例偏低,如一个县城重点初中,女生比例只占39.3%。

此外,在不少农村学校,女生的学习成绩、发展水平不如男生,这可能与家庭背景有关。

(五)优等生与后进生不均等。

在同一学校优等生与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优等生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和学习指导,能参加包括竞赛在内各种活动,而后进生得不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参加活动机会少,如有一个村小,只让后进生学习语文数学,不参加课外活动,连电脑也不让后进生学习。

当然优等生与后进生教育不均等不是每个学校都是这样,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如江都市提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输送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精力。

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既有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地理和人口等因素,也有教育内部的管理机制,教育结构等原因。

1、经济原因。

曾有专家研究指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某种正相关的关系。

首先看地区差别,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

在江苏省地区,江北三市与江南六市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8:3.85,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而江北的教育投资不可能有江南多。

前几年由于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基层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差距拉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使江南江北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进一步不均等。

再看城乡差别﹐由于实行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重城市、轻农村。

特别是农村费税以后要改革,不再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如何保证教育经费,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挑战。

一些落后的农村学校,连正常运转的经费也难以保证,于是有的学校为减少电费开支,只能将教室里本来亮度不够的半数日光灯的继电器卸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学校的电话只能接,不能打;本来已上网的学校也被迫停止上网;学校的日常办公、教研活动和培训工作也受到影响。

我们再来看家庭差别,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更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首要因素。

如择校,有钱上重点学校,没钱上一般学校。

又如辍学,处于高收入家庭中的学生的辍学率要低于处于低收入家庭中的学生。

辍学的孩子中有64.8%的孩子是因为家庭贫困,有些家庭的贫穷程度难以维持子
女正常学习开支,子女就不得不被迫失去受教育机会。

此时,家庭的经济条件就成了阻碍实现机会均等的重要原因。

2.家庭文化因素。

家庭文化背景差异,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机会的均等。

如在农村,女孩与男孩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直接是由家长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造成的。

在这部分家长看来,女儿以后要嫁人的,现在不必多读书,因而就对女孩的教育不能以积极指导和影响。

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家庭背景中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文化素质越高,他们的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就越淡薄,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越高。

反之,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尤其是文盲半文盲的家长,囿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不支持子女学习。

调查发现,在辍学的学生中,其家长有36.4%的是一方文盲,20%的是双方文盲。

3、教育本身原因。

重点校与一般校不均等,是由教育指导思想和本身造成的;优等生与后进生不均等,是由学校陈旧落后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引起的。

从教育制度上,目前有不少地方仍然实行筛选教育,如初中会考,按分多少升上不同的学校,优等生可以上重点校,即“好学生上好学校”,“好学校招好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少数的“精英”,但事实上排斥了普通人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对于低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竞争性考试中失利说明没有达到一定的能力,而能力是靠后天教育培养的,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人比起同伴更需要培养。

因此筛选教育本身就是含有某种社会的不公正,与教育机会均等是不相容的。

三、教育机会均等实施策略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实施教育机会均等有如下策略:
(一)打造长三角教育机会均等圈。

长江三角洲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教育的“高地”。

近年来,江浙沪三省市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教育均衡化,打破体制壁垒,冲破行政区划的“藩篱”,促进江浙沪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大城市要多发挥作用,有责任与其他13城市开展教育协作,尤其要加大教育援助和智力支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江南要帮江北,在开展教师培训、实施新课程方面江南要做出更大的贡献;城市对农村,要实施“先富帮后富”策略,全力支援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要让一般学校共享,也要与一般学校一同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

16个城市要共同努力,打造长三角教育机会均等圈,实现本地区义务教育机会均等,争取早日消除三类不平等:城乡差别给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由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不同使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孩子在发挥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平等。

(二)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是教育的“高地”,而优质教育资源也是短缺的,不能让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投放在重点学校。

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政策,应当尽可能地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

要对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同一级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原则上每个学生应该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实施得好不好﹐关键是资金﹐而有些县市﹐本身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要让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靠当地财力难以维持,于是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力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经费需要。

(三)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宜转为民办学校。

随着教育投资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将有一些学校需要改制,将公办学校改民办学校。

部分学校通过拍卖或出租给投资人,进行市场化运作,便能不断改善这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甚至可以把它建设成“贵族学校”。

让富裕家庭的孩子多掏钱上“贵族学校”是可以的,与此同时,政府可用这部分孩子的钱再投放到其他学校,特别可以用来改造薄弱学校,这样实际上能使每一个学生所享受的教育条件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教育不能与其他产业等同起来,学校有异于企业。

公办学校改为民办学校,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改得太多,更不能将基础教育进行“一刀切”改制。

这是由于我国人民还没有普遍富得冒油,社会上富豪阶层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是上不起“贵族学校”的。

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最好不要转为民办学校。

因为大多数公办学校改为民办学校,或变为私营学校后,则必然导致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

学校一旦卖给或出租给投资人,就必须依靠学生的学费进行运转,教师也得要靠学费维持生活,并且投资人总是希望在不丧失对其投入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于是就会在投入成本的基础上加大收费,以实现更多的盈利。

让孩子多花钱上学,对个别富豪而言没用什么困难,而对广大低收入家庭来说却不得不背上沉重的经济甚至债务负担,无疑是砍向他们头上的一把快刀。

例如有所中学改制后每个初中学生要交8400块钱的培养费,而以前按国家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初中三年把所有费用加上也不会超过两千块钱。

此外我们还要估计到,学校“私营”后,投资人会牟取经济利益,无视国家规定,增加乱收费,到时将有更多的孩子上不起学,这样怎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托尔斯顿·胡森提出的“起点均等”就无从谈起。

(四)对贫困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实际上也是调节社会公平的一个手段,教育理想是促进教育公平,对贫困生实行免费义务,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有关部门应建立贫困家庭补偿制度,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义务教育的全部免费。

如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曾对300名家境困难学生免交了学杂费、书簿费、校服费、午餐费及活动费等。

当前要更多地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下岗工人、城市民工、农村贫困户以及一切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对他们实行免费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