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悬棺之谜

武夷山悬棺之谜
武夷山悬棺之谜

武夷山悬棺之谜

生、老、病、死,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中,人们对“死”的认识都相当重视,所谓“事死如事生”,说明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生存的认识看得一样重要。因此,死者的亲属对亲人死后怎么处理,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埋葬,就显得非常重要。

《易〃繋辞傳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因此,最早人死了,只是给他穿上衣服,盖上薪草,藏于荒野之中,就算完了。后来,人们给死者挖了个土坑,盖上泥土,就出现了土葬。以后,为了辨认和识别,又在墓坑上堆土,于是就出现了带封土堆的坟墓。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习俗,又出现了树葬、水葬、火葬、天葬、崖葬等各种埋葬习俗,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古代就有一种把死者的棺木安放在高山崖壁洞穴之中的、奇特的悬棺葬习俗。而这悬棺葬中埋葬的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埋葬?以及它们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就成了千古之谜。

一、史料记载与传说

历史上,最早记载这种埋葬习俗的、是一千多年前在福建当官的南朝建安太守萧子开。他在其著作《建安记》中,曾写道:武夷山有“悬棺数千”。清代董天工的《武夷山志》对武夷山船棺也有过许多详细的记载。面对烟雨飘渺、束之高阁、壁立万仞、可望而不可及的悬棺,千百年来,人们给它们取了“架壑船”、“虹桥板”、“仙函”、

“仙蜕”、“金棺材”等等扑朔迷离的名称;各种传说,更是众说纷纭,有的甚至认为这棺板能“除胃痛、避火灾、祛邪祟”。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1973年9月,面对各种传说的诱惑,在武夷山观音岩终于发生了一次盗宝事件,有几位好事之徒用绳梯攀上岩洞,从上百米高的峭壁洞穴中推下了一具船棺。

为了科学地阐释这种奇特的葬俗,破解这一千古之谜,还船棺的本来面目。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文化馆等单位,先后对武夷山的悬棺葬作了多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武夷山悬棺葬的的分布和保存情况。1978年9月,由福建省博物馆组成的武夷山船棺考古队,在崇安县政府和福建省林业工程队的支持和协助下,采用手摇绞车升空入洞的方法,对武夷山西北部莲花峰的白岩崖洞悬棺葬进行了科学清理,取下了一具完整的船棺,初步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

二、白岩船棺的位臵

白岩悬棺葬船棺位于武夷山西北部武夷镇的太庙自然村,北距武夷山市区约15公里。白岩是莲花峰西侧的一座大山断裂的悬崖,海拔高五百米,岩壁呈灰白色,故名。放臵船棺的洞穴是一个略呈扁嘴形的天然洞穴,洞口距谷底高51米。洞口朝西北,外张内收,底部略呈坡状。洞口最高1.5米、最宽6.8米、洞深达5米。棺木呈正东西方向臵于洞内中偏左侧,棺首朝外,底部用数块石片垫托。棺顶距洞顶高10~15厘米。由于年代久远,棺盖首段断落于棺左侧外约1

米处,其下覆盖有猪下额骨和花纹木块各一块。

三、船棺的形制与质地

洞内的棺木如船形,分底、盖两部分,作上下套合,全长489、宽55、高73厘米。

棺底如梭形,其中部为长方形的尸柩,系棺之主体部分。柩底部首尾两端作槽状突起似船的两头。棺柩前挡板的内侧壁留有清晰的金属工具加工痕迹。根据棺外带花纹的残木块复原分析,棺木的表面原来雕刻有平行斜线刻划纹,制作十分讲究、精美。

棺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篷状。棺盖中部与棺柩相对处有前后挡板。顶部正中有一条平脊。平脊靠前后隔板处各有一个长方形孔,与棺底的两孔相对,可能是象征船桅杆的插孔。

船棺的盖、底分别以整根楠木凿成,质地坚硬、形体轻薄、制作规整、造型奇特、扣合严密,表现了较高的制作水平。棺木的材质经福建林学院林学系鉴定,系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楠木树种——闽楠。切片后的木材纹理显示,棺板的表面为灰褐色,劈开后内部呈暗褐色,木材生长轮明显,宽窄均匀、轮廓圆滑、纹理直、结构致密,敲击时发声清脆。虽然年代久远,烘干时仍发出清幽的楠木香气。

四、棺内遗物与随葬品

感受了船棺的制作工艺与精美,掀开半圆形的楠木棺板,我们发现,由于棺身向外倾斜和年长日久,棺内的遗物和死者的下肢骨均滑向棺柩的前段,压在上身骨骼的上面,形成一个长110厘米的坡状堆积。在堆积层表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雕刻精美的龟状木盘,它

呈龟首,短尾,器身为椭圆形、盘式,盘内平底微凹、尖唇外侈,盘外附四个矮方柱形足;器身通长32、通高16.3厘米。拨开淤土,一件头盖骨和一具较为完整的人骨架渐渐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死者的头骨两侧和底下,垫有棕丝一团;死者的胸部覆盖有加工精细的人字纹细竹席,背部垫有粗竹席,棺底垫有木棒和竹片。虽然年代久远,黄褐色的竹席和竹片表面仍有光泽。其胸、背部夹有成叠的碳化和半碳化的纺织品残块。在棺灰之中还夹有大量的果核、鱼骨和鸟骨碎片。

五、年代与墓主

棺内的人骨经复原和拼对,十分完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家韩康信教授等的鉴定,死者为男性,身高约165厘米,年龄在55~60岁之间。死者的头盖骨两侧距离较窄,前后距离较长;眼眶较凹,眉棱骨较凸,颧骨较低,体现了海洋蒙古利亚种(蒙古人种南方类型)的体质特征。

船棺的年代,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船棺木材进行碳——14测定的结果,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3445±1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商代。

在距今约3500年的商代,这位年近六十的死者是谁?他死后又为什么能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呢?这还得从当时的历史说起。

据史书记载,福建夏商为扬州的东南境;周为“七闽”地;春秋战国先后为楚国和越国的势力范围;战国秦汉时期,生活在江浙地区的古越族南下与福建地区的古闽族结合,形成后来的闽越族;这就是先秦时期福建居民在武夷山地区的演变脉络。因此,商周时期,生活在

武夷山的居民,即《周礼〃氏方职》记载之“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中的“七闽”族。可以想见,此船棺中的老者应为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位古闽族老人。

长期以来的考古资料表明,福建地区商周时期的墓葬有半地穴式的土坑墓、有地面带封土堆的土墩墓,还有高悬崖壁的崖洞墓。不同的埋葬形式,代表了死者的不同身份和不同的等级。悬棺葬属于一种高等级的崖洞墓埋葬形式,可见,这位死者的身份不同一般。那么,他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过:“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墓坑中,以便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据此,我们可以对死者的身份进行大致的分析。

首先,从葬具上看:船棺安放在武夷山北侧距地表高51米的白岩洞穴之中,它全长489厘米、宽55、高73厘米,棺盖和棺底都用整根的楠木凿成。楠木是一种珍贵的南方树种,它具有质地坚硬、树木纹理直、结构致密、不容易卷曲起翘,带芳香、耐腐蚀的特点。死者能用这么高级的木材、制作如此高规格的葬具,又埋葬在这么高的地方,我们仅从船棺用材制作的难度和埋葬死者时的用财用力程度分析,就可以说明死者的族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须具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实力,这种能力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而死者也非一般身份的老人。

在棺内,除死者的骨殖外,还出土了一批随葬品,虽然数量不多,但非常珍贵。棺内的碳化纺织品,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鉴定,有大

麻、苎麻、蚕丝和棉布共四种纺织品。它们分别呈棕、土黄、棕黄、和青灰色。其中,尤以那一小块青灰色棉布尤为珍贵,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棉布之一。在商周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普遍非常低下,一个死者死后能穿上四种经过加工染色质料的衣服下葬,其中还有蚕丝和连我国中原发达地区都没有见过的的棉布服饰,作为地处武夷山区蛮夷部落的一位老人,能够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足见死者身份之高。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图序》中认为,武夷山船棺的主人“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与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埋葬制度同一等级的墓主比较,白岩船棺中的死者至少应为当时古闽族部落联盟中的一位首领。

六、船棺的葬俗

以船形棺材为葬具埋葬死者,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葬俗。历史上只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这种葬制,并且必定和死者生前的生活习俗有关。白岩船棺的死者以船为葬具,并且埋葬在濒临水边的高山崖壁之中,说明其生前是临水生活在船上,死后仍模仿生前的生活方式,以船为棺继续使用。武夷山九曲地区的自然环境,正是他们生前生活方式的反映。另外,棺内随葬的那件龟形木盘,也寓意深刻。它除了反映死者生前与水上生活有关之外,可能还有宗教迷信的色彩。龟在古代被称为水母,被视为一种祥瑞之物。在商代,龟甲常被用于祭祀或上贡,在鲁国的诗中提到淮夷奉献珍宝就有“元龟象齿”;《尚书》有“宁王遗我大宝龟”,《禹贡》有“九江纳锡(赐)大龟”的记录;在《礼记〃郊特牲》中,也有供奉祖庙用龟作祭品的记载。在船棺中,

龟盘被放在死者的胸部,显然是子孙对祖先表示敬意的一种重要的“仪礼”形式。

那么,武夷山船棺为什么要放臵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它们有又是以什么方法放上去的呢?我们知道,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对自己的祖先都非常敬重,对先人死后遗体的处理,更是呵护有加,这也是古代各民族产生厚葬之俗的根本原因。白岩船棺的后人把死者安放在高高的崖壁洞穴中,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应是为了保护死者尸体的安全,武夷山属于高山丘陵地带,森林茂密,野兽出没频繁,把它埋得太低,容易受到人为或野兽的侵袭;棺柩高搁在洞穴之中,日照时间短,空气流通,不怕风吹雨淋,又可免受外来侵袭,有利于尸体的保存。

其二,神灵崇拜思想的反映,古人认为,人死了只是肉体停止了活动,他的灵魂不死、还存在,并且要返回天国,成为神仙。宋晁补之《鸡肋集》载:在江西龙虎山仙岩“其高处穴中,往往如囷仓棺椁云,盖仙人所居也”。突兀于平川中的高山,是人类灵魂通向天国的理想桥梁,把死者埋的越高,他们离天国的路就越近。

其三,“忠孝”思想的体现,唐代张族的《朝野佥载》记载:湖南地区的“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阖其尸,三年而葬”,“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弥高者以为至孝”。“五溪蛮”是苗瑶族唐代在湖南地区的先民,其祖先在先秦时代与闽族一样,属于南方的百越民族系统,具有共同民族信仰。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他们也是行悬棺葬,并且强调将棺材埋得越高越好,以此表达对死者的孝心。

七、船棺葬的葬法

弄清了船棺葬民族的葬俗,最耐人寻味的就是船棺的放臵方法了。它们究竟是怎么放上去的呢?自从武夷山船棺被取下来以后,人们更大的兴趣是对这方面的探索。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为“水退法”。许多人就认为,可能是古代洪荒时期,人们趁洪水涨到洞口时,把船棺搁到洞内,后来水退了,船棺就搁在洞内了。明代的一位年轻人张于垒就认为:“当是尔时,溪流浩荡与峰等,船搁石隙,及蓬莱清浅,顿尔相失”。但是,地质学的质料证明,武夷山的地质形成于地质学上的晚白垩纪——早第三纪,距今大约三千多万年。武夷山的地貌特征是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地壳的抬升和流水的下切作用造成的。在地质调查中,至今尚无资料证明,在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周时代有洪水漫到白岩或其它悬棺葬洞口的高度,因此,所谓用水退法安放的悬棺方法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种,搭架法。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堆土或搭架的方法在岩洞前筑起土台或高架,把船棺搁入洞内以后,再卸土或拆架,船棺就可以放在洞中了。熟悉武夷山地形的人都知道,放臵船棺的地方不是悬崖沟谷,就是临溪峭壁,根本无法堆土或搭架,因此,这种想法也是不合乎客观实际的。

第三种,栈道法。栈道法的提出,主要是受武夷山的崖壁中有许多蚀孔的影响。有人认为,古人可以利用这些蚀孔架设栈道,顺着栈道把船棺运入岩洞。我们知道,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它的岩石结构主要是由泥沙和砾石沉积构成的,由于地壳的抬升或流水的下切作

用,使部分沙土松弛脱落,形成洞穴。但是,目前调查发现大部份船棺洞穴周围的崖壁并不存在这种蚀孔。白岩船棺的崖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栈道法也不是船棺的放臵方法。

第四种,垂吊法。唐代张族在《朝野佥载》中曾提到,“五溪蛮”父母死,其棺柩是“自山上悬索下柩”安放的。我们从武夷山和各地行悬棺葬地区的地形地貌中,可以观察到:大凡安放悬棺的地方,地势都比较陡,其山高少则20~30米,多则近百米,而且地势崎岖不平,山上树木野草丛生,要把沉重的棺木从山的背后抬上山顶,再悬索下坠搁入山洞,是极其困难的。除非极个别山势低矮、地势较平的地方,可另当别论;但是,棺木从山上下坠,棺体和绳索与岩石摩擦,很可能使棺身受损、绳索磨断、前功尽弃,这是墓主家属所不愿看到的。

从我们考察白岩船棺和以及后来江西省对江西贵溪悬棺吊装取棺成功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只有吊装法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在古代机械吊装工具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可以先将棺木运到所需安放悬棺的洞口底下(无论沟谷或溪流),然后派人爬上后山顶与洞口对应的位臵,放下绳索,绑住船棺,再由山顶上的人用力收拉绳索,把船棺缓缓的提升;待船棺达到洞口的位臵,再由等待在洞内的人用钩具把船棺缓缓的移入洞中,即可成功(但必须指出的是:江西省在船棺的吊装实验中,使用了现代的“齿轮”技术,这就超越了历史的事实。商周时期,武夷山和贵溪地区基本还处在人类野蛮时代的末期和文明时代的初期,即使在中原地区出现了齿轮,但这里还没有。在武夷山城村汉

城遗址中才出土齿轮,就是很好说明)。我们在武夷山白岩船棺棺盖两头发现的明显的绳索“勒痕”,很可能就是船棺的后人在吊装时,为捆绑船棺,防止船棺倾斜滑落,而在棺盖上挖沟固定留下的遗痕。

八、武夷山悬棺葬的源流与意义

悬棺葬作为一种特殊的葬俗,它是怎样起源,又是怎样流播的?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就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根据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调查,在我国东起福建、台湾,浙江,西至云南、贵州、广西,南到海南和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琉球群岛,南洋群岛,乃至波利尼西亚群岛,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这些行悬棺葬的民族大多属于海洋蒙古利亚种的特征,在语言上,他们属于南岛语族系统。海洋蒙古利亚人种群是我国北方蒙古人种南下与南太平洋群岛马来人种混血后形成的人种,语言学家认为,他们使用的带南岛语族特征的胶着语,发源于中国大陆的福建省和隔海相望的台湾省,其母语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古越语。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代开始,他们便沿着台湾海峡南下,迁徙到南洋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定居,在语言、生产工具和生活习俗方面,保留有与中国东南地区民族的习俗和特征。在大陆,悬棺葬的习俗也由东向西发展,经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发展到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乃至南洋群岛。而这种发展路线正是我国古代越族的分布和迁徙路线,与史称的“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的记载相吻合。根据碳——14年代测定的数据排比,出土文物的特征,以及悬棺葬葬具的形制等综合分析,学术界认为:从武夷山地区开始,无论从沿

海向南发展,或由陆地从东向西、向南发展,武夷山地区的悬棺葬在年代和形制上都是最早和最原始的。武夷山地区应该是悬棺葬的发源地。

武夷山船棺的考察,揭开了悬棺葬的神秘面纱。它向人们揭示:船棺葬与其它葬法一样,只是古代民族的一种葬式。它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当时民族的心理素质有关,是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选择方式。

从武夷山船棺考察中,我们还发现:远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古闽人,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对木材的加工的技术也非常娴熟。根据现代的调查,楠木可以分成三大类,十余种,其中就以闽楠木的品种最佳、质地最好,使用寿命最长,而古闽人所选用的棺木用材正好是闽楠,这就不能不让人惊叹不已。根据林业学家测算,要做好武夷山白岩船棺的棺底和棺盖,当时所用两整根闽楠木原材料的长度与直径,都必须要达到8米和0.8米,而他们仅用简单的金属工具,就能把它们凿成船形,并且还要再刻上精美的几何花纹,可见他们对木材性能的认识与加工方法的掌握,是何其到位。

在船棺中所发现的四种纺织品,更是意义重大。大麻和苎麻使用于新石器时代,蚕丝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类的保护和体质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船棺发现丝、麻纺织的经纬度和密度,反映当时地处偏僻山区古闽人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高。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船棺中发现的一块青灰色棉纺织品残片。棉花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种,它们原产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并非我国原产。

据史料记载,棉花是西汉中晚期才从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而后才渐渐推广种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东部地区才出现有棉花的记载。船棺中出现的棉纺织品,经检验,与现代我国海南岛地区种植的联核形木棉相似,属于多年生的灌木型木棉。这种棉纱的纤维长,可纺织40~60支纱的棉纺织品。它的出现,证明福建是棉花的原产地;在距今3500年以前,我国已经有了棉花的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存在。它的出现,把中国的棉纺织史从汉代提早到商代,足足提前了一千多年。因此,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著名的纺织史专家高汉玉教授曾经高度评价:“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的青灰色棉布残片,在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也是研究世界纺织文明史的一项可贵收获”。

(梅华全撰稿)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 读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四(3)班姓名:楼湑焜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于是,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因此,红桧树被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 ①你从“……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这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这两段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本意)是: 第二层(喻意)是: ③你想对花珊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④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心中怎样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二、“成语之最”对号入座: 1.最遥远的地方 2.最荒凉的地方 3.最艰难的争辩 4.最快的流水 5.最吝啬的人 6.最快的速度 7.最长的腿 8.最丰富的知识 9.最短的季节 10.最难做的事 11.最高的巨人 12.最绝望的前途 ①一泻千里( ) ②一日千里( ) ③顶天立地( ) ④不毛之地( ) ⑤理屈词穷( ) ⑥博古通今( )

朱新屋:闽北走廊与物的流动_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总第6期) 闽北走廊与物的流动 ———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朱新屋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在对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自然与文化双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研究中,武夷山民俗的研究是其题中之义,但是迄今为止并未很好展开。通过提炼相关研究的史料和方法、梳理相关研究的问题和关怀,可以看到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广阔前景及可能趋向,并可以“闽北通道”和“物的流动”两个关键概念,统筹武夷山民俗———尤其是茶叶、食物和“两会”(蜡烛会和柴头会)的研究,以便建立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图景。 [关键词]闽北走廊;物的流动;武夷山;民俗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3)06-0095-09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自然与文化双世界遗产,①武夷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自1999年以来,除自然科学方面在原有传教士汉学基础上继续推进以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有很大提高。举其显要者,则以武夷山地区宗教、文学和理学研究为最著;相比较而言,武夷山民俗研究则相对薄弱,甚至还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为此,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基础上,以“闽北走廊”与“物的流动”两个概念为统筹,对未来武夷山民俗研究作初步思考。 一、研究基础:文献与田野 任何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以一定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武夷山民俗的研究自不例外。从学术史脉络上来说,武夷山民俗研究当在区域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之内。而区域民俗学的研究,以跨学科的视角来看,与人类学上所谓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 )相类。文献资料作为记录和传承这种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对了解区域民俗事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武夷山民俗研究而言,是建立在武夷山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的。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以古越族文化、朱子理学和三教圆融闻名于世,存世文献也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方志/山志。现存《武夷山志》有五种,分别是:《武夷山志》([明]劳堪)、《武夷志略》([明]徐表然)、《武夷山志》([明]衷仲儒)、《武夷九曲志》([清]王复礼)、《武夷山志》([清]董天工)等。②现存《崇安县志》亦有五种,分别是:康熙本([清]管声骏等)、雍正本([清]刘堉等)、嘉庆本([清]魏大名等)、民国十三年(1924)本(洪简等)、民国三十一年(1942)本(刘超然等)。③除此以外,尚有《五夫子里志》一种,为民国二十年(1931)詹继良撰。④另外,外围的方志资料如《建宁府志》作者简介:朱新屋(1985-),男,江西于都县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明清以降社会文化史、中国近代史研究。 ①截至2011年,中国共有41处世界遗产,其中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只有4处,分别是: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和福建武夷山。 ②李智君:《武夷山历史景观意象研究:基于游客诗词、游记和景观图的分析》,收入《闽文化与武夷山》,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③④福建省天象资料组编:《福建省地方志普查综目》,1977年,第79-83、84页。95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辞别母亲,勇战妖怪。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我恨死了那妖怪。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苦难、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四年级下半年我学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我很

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来了一个妖怪危害人间,美丽、聪明又勇敢的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就在妖怪被铲除时,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的沟形成了台湾海峡。花珊的妈妈盼望女儿回家,变成了武夷山上的一块岩石,而花珊因思念母亲变成了阿里山的红桧树。日月潭水就是花珊思念母亲时留下的眼泪。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与孝心,她竟然敢一个人去除掉妖怪。要是让我去除掉妖怪,可能还没遇上妖怪,就已经一溜烟的跑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而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有勇气,遇到困难不退缩。 现在武夷山在福建,阿里山在台湾,这说明福建人与台湾人是血浓于水。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虽然这篇文章不引人注目,但在我心中,这是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和平相处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上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山里来了一个妖怪,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山给毁了。原来肥沃的土地干裂了,原来茂盛的树木枯萎了,原来美丽的小溪也干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地

珙县僰人悬棺开发的经济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珙县僰人悬棺开发的经济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经济学院09经济3班:罗正伟 内容摘要:四川珙县是古代僰人主要活动地区,神秘的僰人悬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因此,对其开发要注重其特色、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旅游优势,同时要注意避免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僰人悬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僰人悬棺;经济价值;可行性;开发;保护 一.基本情况 1.研究目的 僰人悬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价值,是古老僰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其的调查研究,探明其开发的现实可行性和经济意义,找到一条实现悬棺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同时促进僰人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和当地旅游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访谈为主,以文献查找为辅,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一些基本情况,搜集一些当地的交通旅游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 3. 珙县僰人悬棺简介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以及云南昭通境内均有分布。珙县是世界上悬棺分布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地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僰人悬棺遍布全县13个乡镇,共40余处,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镇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现尚存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其中,洛表麻塘坝现存悬棺223 具。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10 米~ 50米,最高者达100米。 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 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 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 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 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 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

2017年的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二附答案

2017年的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二(附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落(liáo)解剖.(pāo)显宦.(huàn)长歌当.哭(dàng)B.莅.临(lì)创.伤(chuàng)拍摄.(shè)迥.乎不同(jiǒng)C.屠戮.(lù)桀骜.(ào)箜.篌(kōng)殒.身不恤(yǚn)D.喋.血(dié)蓟.北(jì)激亢.(kàng)步履.稳健(lǚ) 【参考答案】一、1.D(A剖pōuB创chuāngC殒yǔ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景仰弥漫租赁左右顾盼 B.浸渍菲薄洗涤暗然泣下 C.编缉作揖和蔼广有羽翼 D.噩耗宏亮淋漓光茫四射 2.A(B暗--黯C缉--辑D茫--芒)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①球风实用,心态静如止水“不知道自己还能找到多少当时青涩和稚嫩的感觉,那种带着动力的压力,那种金蝉脱壳般的焕然一新和豁然开朗……”吴曦发自内心的感慨,道出了一名年轻球员在成长中的矛盾心理,但他也大可不必如此忧愁,因为如今的他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

②在北京大学最近举行的“东方红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沙龙”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也表达了对目前经济的忧虑。 ③第28分钟,里贝里中路突破,里特将其绊倒,拜仁获得禁区正面定位球机会,范比滕重炮轰门遭封堵,而球被踢爆!范比滕的这一脚直接把球的球胆踢了出来,让场上球员目瞪口呆,比赛也被迫中断。 A.简捷形势居然B.简洁形势竟然 C.简洁形式居然D.简捷形式竟然 3.A(“简洁”偏重于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偏重于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形式”指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居然”与“竟然”都表示出乎意料,但是前者比后者程度强。)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依靠的是专业A.10年树业,太平人寿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稳健 .... 的产品开发技术。 着B.那一刻,我心里的嫉妒好像一条窸窸窣窣出洞的蛇,左右顾盼 ....前进,无法控制那种占有的欲望,随时都能咬住什么东西。 C.于震因在《一个鬼子都不留》扮演的男一号比较成功,因此光芒 ..四射 ,被称为“山东荧屏第一硬汉”。 .. 地哭起来,但D.虽然道路漫漫,虽然夜深人静时她也曾黯然泣下 .... 面对众人的永远是她坚定、乐观的笑容。 4.D(A项,“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B项,“左右顾盼”有犹豫的意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一般旅游都会到什么地方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有名胜古迹的地方) 师:让我们去领略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优美风光吧! 课件出示图片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优美,位于我国的福建省,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武夷山的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介绍: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那里可以说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在阿里山中有一棵高大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望女石”和“思母树”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呢! 师: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走进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

师:传说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神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武夷山和阿里山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传说呢?让我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吧!教师口述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以后,思考:这个传说都讲了些什么? 2、检查读书情况。出示生字词 武夷山占据花珊肥沃红桧树奔腾断裂高超使劲漫山遍野勤劳善良苦练本领紧握弓箭乱蹦乱跳指名读,集体讲评。尤其是带有拼音的字也能读正确。 3、同学们生字词读的很好。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谁呢?(花珊)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出现了一个(妖怪)祸害山里的百姓。于是(花珊)泪别母亲,决心(为民除害)。最后花珊(打败了妖怪),可是却和妈妈(永远地)分开了。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文章分段吗? 妖怪祸民(1、2) 苦练本领(3) 含泪别母(4) 勇斗妖怪(5) 隔海相望(6、7、8) 同学们分的非常棒!我们还可以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课文分段:(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3、4、5)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6、7、8)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三、走进文本,感悟花珊的勇敢坚强

《《悬棺》之谜解》语文阅读答案

《“悬棺”之谜解》语文阅读答案 “悬棺”之谜解 朱友昌 一千多年前,福建一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旅游时,看到半崖上的岩穴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诧异,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 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乃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棺或相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那末,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 秦汉时代,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此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斟酌,认为分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分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处所。这类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然而咱们在钻研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钻研该葬俗构成的客观缘由,即履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出产糊口环境。 要晓得,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构成的,越是在初期,人类越遭到当时出产前提糊口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出产糊口。而且,这些处所都阔别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假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同样糊口;或在最先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寄存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钻研,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极可能是个渔民了。 遍及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为扩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类情况。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 除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 山体崩塌,山体构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构成天然的堤坝,拥塞水流,水位抬升,构成湖泊,渔民或船工出产糊口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邻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降落,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体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先民的这类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为简单的葬制。 (选自《北大中国考古学钻研中心论文选》,有改动) 7.以下关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分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斟酌得出的结论。 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出产糊口,这些处所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处所,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 C.人们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且大都在溪流的悬崖上。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阅读练习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四(3)班姓名:楼湑焜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于是,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因此,红桧树被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 ①你从“……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这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这两段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本意)是: 第二层(喻意)是: ③你想对花珊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④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心中怎样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二、“成语之最”对号入座: 1.最遥远的地方 2.最荒凉的地方 3.最艰难的争辩 4.最快的流水 5.最吝啬的人 6.最快的速度 7.最长的腿 8.最丰富的知识 9.最短的季节 10.最难做的事 11.最高的巨人 12.最绝望的前途 ①一泻千里( ) ②一日千里( ) ③顶天立地( ) ④不毛之地( ) ⑤理屈词穷( ) ⑥博古通今( ) ⑦一毛不拔( ) ⑧一日三秋( ) ⑨天涯海角( ) ⑩山穷水尽( ) ⑾一步登天( ) ⑿无米之炊( )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400字五篇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400字五篇 【篇一】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400字 我利用寒假期间读了一本叫《世界未解之谜》的书,它的作者是李鸣春。讲述了世界上还未解开的谜面,像“龙三角”之迷,“死亡沙漠”等等一些谜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读了《世界未解之迷》后,我有懂了很多的知识,像“滚雷”(球形闪电)现象是由二氧化碳和臭氧在火球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成为火球的能量,才产生了“滚雷”现象。太阳是由几千万亿个细小的石子组成的,大石子吸引着小石子,有一些小石子因为摩擦没有被吸过去,自己有已为重心吸引着其比他小的石子,有一些小石子有因为摩擦没有被吸过去,自己又已为重心吸引着其比他小的石子,成为了天然卫星。太阳系就巧妙的形成了。这些知识都是我不了解的,在课内也学不到的。但通过看这本书,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使我对研究科学产生了兴趣。 读了这本书,我还感受到世界上有很多奥秘,即使科学家也不知道的成因,但已解开的谜面是很多科学家的坚持研究,付出辛勤汗水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等惨重的代价才破解了谜面。所以,我要感谢那些科学家们,他们使我懂得很多知识,体会到坚持不懈才会胜利。我要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学习知识,做一个有知识、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篇二】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400字 暑假里,上大学的哥哥送给我一本书,《世界未解之谜》。看到书名,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很多多自然界中的怪 异现象。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海区,在美国东部,由360多个岛屿组成, 百慕大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蓝天碧水,白鸥飞翔,美丽的海岛风光 使人陶醉,但是最有经验的海员或飞行员通过这片海区都战战兢兢, 只想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不敢放松心情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因为经 过这片海区的舰船或飞机常常神秘的失踪,而且事故发生后,打捞一 点残骸碎片都是痴心妄想。科学家经过长期勘察,认为那里有时会出 现强大的磁场,也有科学家不认同这种说法,所以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至今还是一个自然之谜,等待人们去破译。 还有尼斯湖水怪之谜,尼斯湖气候寒冷,却终年不结冰,那里流 传湖里住着水怪,而且有人拍到水怪的照片,像蛇一样长长的脖子。 但很多国家的考察队用先进的设备去湖里探测、打捞,却一无所获。 阅读《探索世界未解之谜》,让我知道茫茫宇宙里,大千世界上 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我们带着好奇心,去探索这些奥秘,揭开这些谜 团的面纱吧! 【篇三】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400字 8月15号,我在步行街新华书店买到了一本书,书名是《世界未 解之谜》里面文字丰富,题目迷人,还配有插图。 《世界未解之谜》售价30元,里面分为外星秘密、未盖悬棺、玛 雅文明、时空错位、秘密宝藏、埃及的秘密、神秘的死因等几个模块。其中我最喜欢玛雅文明之水晶头骨那个故事,它主要讲述着一个玛雅 人的预言:如果不在2021年12月21日之前将15颗水晶头骨按准确 的位置摆放,世界末日就会来临。因为那一天是玛雅文明经历了 522021年的终结,只有将头骨准确摆放,头骨的超自然力量才能挽救 地球。

《宜宾赋》

宜宾赋 ----题中国宜宾·长江地标广场 魏明伦 天下游人,品评万水千山,问何处适宜宾客? 长江重镇,吸引五湖四海,到此城际会风云。 鼎鼎西南半壁,巍巍水陆码头。纵横三省,吞吐两江。金沙从雪岭而来,岷水经青衣而至。黄浪翻腾,如英雄奔用武之地;碧波荡漾,似佳人赴比美之场。宝地为媒,双水融融合抱;巨龙出世,长江滚滚诞生。早离故土,远方沧海召唤;初上征途,身后翠屏送行。难在起步,贵在开头。万里长江从此伊始,千年古邑因此扬名。 临广场而怀古,抚地标而抒情。听铜鼓鸣雷,来自秦汉;梦马帮踏雾,穿越时空。僰道开丝绸之路,戎州建夷汉之交。僰字从人,岩画遗留人性美;草根多智,悬棺显示智商高。如何飞上险峰,当时似有鹰翅膀;怎样打开谜锁,今日仍无金钥匙。刮目相看,重评夜郎国;沿阶直上,浏览大观楼。叙府中心,古城标志。继范仲淹之宏愿,仿岳阳楼之大观。登斯楼也,心系万家忧乐;望彼岸兮,眼追百代英豪。相如筹策,诸葛平南,韦皋驻节,杜甫游戎。诗化锁江石,涪翁书法放翁咏;笔造流杯池,骚客唱和迁客修。神话传奇,闹海哪吒之桑梓;馆藏记实,抗日女杰之故园。双枪白马,赵

一曼武姿震倭寇;铁板红泪,阳翰笙文采映左联。刘华工运领袖,李陶**先锋。哲理高深,唐君毅海外倡儒学;墨痕独特,包弼臣蜀中称字妖。 人物同景物兼美,竹海和石海齐名。绿涛万顷,峨嵋姐妹;翠节千秋,潇湘弟兄。胸有成竹雅君子,腹容大海伟丈夫。与竹交友,弱者变强成劲节;以竹为师,狂人戒躁也虚心。有竹必有文化,无石不成地球。天盆装岁月,石海涌汪洋。奇石招手,顽石点头。栩栩如生,脉脉含情。同游客默契,促文人联想。红楼石头记,水浒石碣书,西游石猴史,兴文石海歌。读三书以人喻石,观一景以石喻人。石痴爱美,醉鬼多情。四川酒有口皆赞,五粮液无人不知。高粱红火,包谷金黄,糯米回甜,小麦清香。再配嘉禾大米,合为玉液琼浆。粮为酒之本,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江为酒之魂。前辈秘方,酝酿出浓香魁首;当今绝技,勾兑成白酒状元。初闯旧金山,一举夺冠;再争巴拿马,二度开梅。好酒!好酒!蜚声国际,造福乡里。此城载誉千钧,此酒增辉多少。答案使人陶醉,宜宾别号酒都。 举杯叙旧,寻迹钩沉。大学韬光养晦,小镇卧虎藏龙。幽静江安,中国话剧第一圣地;古老李庄,同济大学第二故乡。到此回声入耳,不忘国难当头。山河沦陷,高校撤离京沪;风雨迷茫,师生漂泊江湖。安居需净土,患难识李庄。电文十六字,代表百家东道主;古镇三千口,接待万余下江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辞别母亲,勇战妖怪。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我恨死了那妖怪。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二)

四年级下半年我学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我很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来了一个妖怪危害人间,美丽、聪明又勇敢的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就在妖怪被铲除时,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的沟形成了台湾海峡。花珊的妈妈盼望女儿回家,变成了武夷山上的一块岩石,而花珊因思念母亲变成了阿里山的红桧树。日月潭水就是花珊思念母亲时留下的眼泪。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与孝心,她竟然敢一个人去除掉妖怪。要是让我去除掉妖怪,可能还没遇上妖怪,就已经一溜烟的跑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而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有勇气,遇到困难不退缩。 现在武夷山在福建,阿里山在台湾,这说明福建人与台湾人是血浓于水。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虽然这篇文章不引人注目,但在我心中,这是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和平相处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上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山里来了一个妖怪,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山给毁了。原来肥沃的土地干裂了,原来茂盛的树木枯萎了,原来美丽的小溪也干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地离开了大山。

中国古代悬棺与风水、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古代悬棺与风水、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 悬棺葬是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丧葬形式。这种奇特丧葬民俗,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悬棺葬不仅反映了行悬棺葬仪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迁移等情况,其分布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地理规律性,多分布于临水的山崖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联系。本文从风水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论述悬棺葬,首先简述悬棺葬,重点在于悬棺葬与风水、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关键词:悬棺,悬棺葬,风水,地理环境。 Abstract: In ancient China,the overhanging coffin prevailed in south mountain area,lasting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s years.It’s distr ibution shows geographical rule,reflects distinct relatin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s. Danxia landfrmis defined as and frm made up f non marine red clastic rock and characterized by redwalls and red cliffs.There are lost of overhanging coffinsin the Danxia landform area South China,includingtheoldest overhangingcoffins andthe most typical ones. Theoverhangingcof fin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Danxia culture. In this paper, Feng Shui, Cliff discussed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buried, first briefly Cliff funeral, burial and Feng Shui Cliff focus,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 of the reasons. Key words:overhanging coffin,overhanging coffin prevailed,Fengshui,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1、中国悬棺简介 悬棺是悬挂峭壁上或置悬于峭壁洞穴中的棺木。悬棺葬是把装有遗体的棺木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悬崖 峭壁上的一种葬式。悬棺是我国 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它曾分布 于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地区。 神奇的悬棺现象,一直是我国名 胜古迹之谜,历来为中外学者所 关注。1981年我国曾在四川珙县 召开全国悬棺葬学术会议,与会 代表一致认为,各地悬棺是祖国 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揭晓悬 棺族属、时代之谜,有着重大的 科学意义。1987年12月底,北 京自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悬棺之谜”展览,轰动世界。 1.1悬棺历史 “悬棺”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人顾野王的“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1948年芮逸夫在《僚为仡僚试证》一文中第一次将“悬棺葬”作为专有名词提

武夷山市旅游心得感想1200字

武夷山市旅游心得感想1200字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我不是智者,但对于九曲溪,你去了就知道原来人间居然有此胜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武夷山市旅游心得体会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孟郊高中时的那一种兴奋,就好比我们去武夷山时的那种心情。伴着高铁的哐哐声,大人们在谈着武夷山的山青水秀,我和珍珍、贝贝、灯灯在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一路闹到了武夷山。 老天眷顾,下午天气不热,时有凉风习习,一线天,我们慕名而来。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越往前走,就越昏暗,我们只能扶着岩壁,一步一步地往前摸索。突然,我撞到了阿福叔的屁股,队伍停了下来,前面飘来一句话:“好像一个胖子卡在上面了,侧着身子也过不去。”大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问爸爸:“是不是下雨了,崖壁都湿了,而且感觉有水花飘在我脸上了。”爸爸却默不作声,我很疑惑。继续往上走,我又被淋了,再一次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淋我头上了?”爸爸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你可以闻闻看。”我半信半疑,照做了。

“骚味很重”我回答。爸爸说:“那是蝙蝠屎和蝙蝠尿。”这就是这个山洞臭的源泉。“说到臭,也怪,我立刻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恶臭,我急忙捂住鼻子说:“好臭啊!”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出了山洞,我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来没有觉得呼吸是这么美妙的一件事! 听别人说,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起个大早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点点竹筏,激起星星白浪,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晨雾未醒,泛舟溪上,心旷神怡,热情的舟子,用着粗犷的喉音,讲述着九曲溪——九曲十八弯的岁月故事,那是朱子亲笔题字,那是千古未解之谜——悬棺,那是白龙马的鹰愁界,那是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离愁别绪,渐渐地,我陶醉了,陶醉在这凄美的神话传说里了…这时,仿佛山的另一边传来晨钟暮鼓的声音,突然将我惊醒了。哦,是调皮的艾艾的惊呼声,溪由平流复入湍急,猛浪若奔,急驰而去。那清澈见底处,那小的白鱼,大的红眼鱼,随筏逐游,不离不弃,似与游者相乐。两岸青山连绵不断,青树翠竹,黄花菜、老岩茶树,排排点缀在崖壁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就是这种美感吗! 虎啸岩的好汉坡,我原以为已经是武夷山中最险的地方了,但是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不高,但以陡著称,征服它,比征服好汉坡还强大。远望,壁立千仞;近望,宛如沧海一粟,

2020年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时练习: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含解析

课时素养评价十七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对文化内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B.文化就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C.文化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解析】选A。A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正确说明了文化的内涵;B错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C错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也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D错误,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而不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不能以产生的时间为依据,排除①;悬棺岩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场景,表明精神文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符合题意;精神文化的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排除③;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通过悬棺岩画反映出来,表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符合题意。 3.《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说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有相对独立性,②④正确;文化的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时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错误;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不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③错误。 4.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

2021年武夷山旅游心得总结

武夷山旅游心得总结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我不是智者,但对于九曲溪,你去了就知道原来人间居然有此胜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下面由来给大家 ___,欢迎大家参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孟郊高中时的那一种兴奋,就好比我们去武夷山时的那种心情。伴着高铁的哐哐声,大人们在谈着武夷山的山青水秀,我和珍珍、贝贝、灯灯在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一路闹到了武夷山。 老天眷顾,下午天气不热,时有凉风习习,一线天,我们慕名而来。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越往前走,就越昏暗,我们只能扶着岩壁,一步一步地往前摸索。突然,我撞到了阿福叔的 ___,队伍停了下来,前面飘来一句话:“好像一个胖子卡在上面了,侧着身子也过不去。”大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问爸爸:“是不是下雨了,崖壁都湿了,而且感觉有水花飘在我脸上了。”爸爸却默不作声,我很疑惑。继续往上走,我又被淋了,再一次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淋我头上了?”爸爸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你可以闻闻看。”我半信半疑,照做了。“骚味很重”我回答。爸爸说:“那是蝙蝠屎和蝙蝠尿。”这就是这个山洞臭的源泉。“说到臭,也怪,我立刻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恶

臭,我急忙捂住鼻子说:“好臭啊!”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出了山洞,我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来没有觉得呼吸是这么美妙的一件事! 听别人说,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起个大早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点点竹筏,激起星星白浪,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晨雾未醒,泛舟溪上,心旷神怡,热情的舟子,用着粗犷的喉音,讲述着九曲溪——九曲十八弯的岁月故事,那是朱子亲笔题字,那是千古未解之谜——悬棺,那是白龙马的鹰愁界,那是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离愁别绪,渐渐地,我陶醉了,陶醉在这凄美的神话传说里了…这时,仿佛山的另一边传来晨钟暮鼓的声音,突然将我惊醒了。哦,是调皮的艾艾的惊呼声,溪由平流复入湍急,猛浪若奔,急驰而去。那清澈见底处,那小的白鱼,大的红眼鱼,随筏逐游,不离不弃,似与游者相乐。两岸青山连绵不断,青树翠竹,黄花菜、老岩茶树,排排点缀在崖壁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就是这种美感吗! 虎啸岩的好汉坡,我原以为已经是武夷山中最险的地方了,但是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不高,但以陡著称,征服它,比征服好汉坡还强大。远望,壁立千仞;近望,宛如沧海一粟,攀登的人好似蚂蚁搬家。攀登就此开始,我们心一横,一路上冲,没一会,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只能妥协了,只好休息了。喝了些水,调整一会

2019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参考语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 学参考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树木长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山间,还有一条条瀑布和无数的小溪,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的人民过着安乐的幸福生活,到处响着笑语、歌声。 可是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yāo)魔,占据了整个大山。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只是听说它的身子趴在山顶上,头可以伸到东海里去喝水;它打一个喷嚏(tì),周围很大的一片地方就要下一场大雨。 自从妖魔来到以后,山上的树木枯死了,鲜花凋(diāo)谢了,山间的瀑布断水了,小溪干涸(hé)了,肥沃的土地干裂得张开了嘴巴。 这个妖魔脾气特别狂暴,它一发起脾气来,天上黑云翻滚,狂风怒号,飞沙走石,无数的房屋被砸坏,许多人和牲

畜被砸死砸伤,连在东海上打鱼的渔船也有不少被打翻。 人们受尽了妖魔的祸害,实在恨透了它。山村里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自动拿起弓箭、大刀、长矛(máo),上山去找妖魔报仇。可是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很多人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乡,到别处逃生云了,整个山区显得十分荒凉。 在大山的西麓(lù),有一间用青石砌成的小屋,里面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叫花霞,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女儿叫花珊(shān),十九岁,是个美丽、聪明而又勇敢的姑娘。花珊姑娘看到人民被妖魔害得不能生活下去,心里像刀割一样的难过。因此,她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妖魔。 聪明的姑娘心里明白,要消灭这样的敌人,没有很高的武艺,单凭勇敢是不行的。于是,她开始苦练各种本领。 她先在村头的一块大岩石下练习射箭,每天迎着朝霞离开家门,顶着满天的星星才回到家中。她练啊练啊,手臂练痛了,练肿了,手上起了一颗颗血泡,血泡消下去后,又结起一层厚厚的老茧,强劲的弓,也不知道拉断了多少把。她一连练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出一手高超的射箭本领。她的箭射得又准又狠:要说准,天上高高飞行的雁群,她要射哪一只,就能弓响雁落;要说狠,箭头能从石头的另一边钻出来。 紧接着她又练习使用大刀的武艺,又是一连九九八十一

武夷山九曲溪的简介-武夷山九曲溪的悬棺之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夷山九曲溪的简介-武夷山九曲溪的悬棺之迷 导语: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贯穿其中,蜿蜒十五华里。又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它全长约9.5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武夷山九曲溪的简介福建省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第一,而武夷之魂在九曲溪,九曲溪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按曲序逆流而上。武夷宫前,晴川一带为一曲,从此逆流而上直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为九曲。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桐木关的西北角,全长62.8公里,流域面积(汇水面积)526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流至武夷宫汇入崇阳溪。526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列入自然保护区范围的有125平方公里,列入风景名胜区范围的有37平方公里,以及九曲溪生态保护区364平方公里。沿途无处不成景。自崇桐公路开通后,游人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这样随波逐流,更加轻快、迅疾。游九曲,所乘之舟为8~9根去皮毛竹烤后扎成。吃水浅、浮力大,游人乘坐安稳舒适,视野开阔,可见山景,能赏水色,漂流而下,疾徐相间,既轻松惬意,又有惊无险,是现代旅游中颇带刺激性的旅游项目。当地人又把武夷山称为“四菜一汤”,这起其中的"一汤"代表的就是九曲溪。武夷山九曲溪的悬棺之迷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 生活常识分享

游武夷山心得感想800字范文

游武夷山心得感想800字范文 游武夷山心得感想800字范文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孟郊高中时的那一种兴奋,就好比我们去武夷山时的那种心情。伴着高铁的哐哐声,大人们在谈着武夷山的山青水秀,我和珍珍、贝贝、灯灯在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一路闹到了武夷山。 老天眷顾,下午天气不热,时有凉风习习,一线天,我们慕名而来。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越往前走,就越昏暗,我们只能扶着岩壁,一步一步地往前摸索。突然,我撞到了阿福叔的屁股,队伍停了下来,前面飘来一句话:“好像一个胖子卡在上面了,侧着身子也过不去。”大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问爸爸:“是不是下雨了,崖壁都湿了,而且感觉有水花飘在我脸上了。”爸爸却默不作声,我很疑惑。继续往上走,我又被淋了,再一次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淋我头上了?”爸爸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你可以闻闻看。”我半信半疑,照做了。“骚味很重”我回答。爸爸说:“那是蝙蝠屎和蝙蝠尿。”这就是这个山洞臭的源泉。“说到臭,也怪,我立刻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恶臭,我急忙捂住鼻子说:“好臭啊!”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出了山洞,我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来没有觉得呼吸是这么美妙的一件事!

听别人说,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起个大早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点点竹筏,激起星星白浪,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晨雾未醒,泛舟溪上,心旷神怡,热情的舟子,用着粗犷的喉音,讲述着九曲溪——九曲十八弯的岁月故事,那是朱子亲笔题字,那是千古未解之谜——悬棺,那是白龙马的鹰愁界,那是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离愁别绪,渐渐地,我陶醉了,陶醉在这凄美的神话传说里了…这时,仿佛山的另一边传来晨钟暮鼓的声音,突然将我惊醒了。哦,是调皮的艾艾的惊呼声,溪由平流复入湍急,猛浪若奔,急驰而去。那清澈见底处,那小的白鱼,大的红眼鱼,随筏逐游,不离不弃,似与游者相乐。两岸青山连绵不断,青树翠竹,黄花菜、老岩茶树,排排点缀在崖壁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就是这种美感吗! 虎啸岩的好汉坡,我原以为已经是武夷山中最险的地方了,但是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不高,但以陡著称,征服它,比征服好汉坡还强大。远望,壁立千仞;近望,宛如沧海一粟,攀登的人好似蚂蚁搬家。攀登就此开始,我们心一横,一路上冲,没一会,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只能妥协了,只好休息了。喝了些水,调整一会儿,稍感舒服,咬紧牙根,继续上冲。我紧跟父亲的脚步,四肢并用,到达半山腰,两脚踩在狭小的岩石上,往下看,万丈深渊,往上望,险峰入云,让我如履薄冰,心惊胆战,特别是有风时,让我晕眩,不敢久留。无奈,只能继续上爬,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