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悬棺之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悬棺之谜

生、老、病、死,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中,人们对“死”的认识都相当重视,所谓“事死如事生”,说明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生存的认识看得一样重要。因此,死者的亲属对亲人死后怎么处理,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埋葬,就显得非常重要。

《易〃繋辞傳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因此,最早人死了,只是给他穿上衣服,盖上薪草,藏于荒野之中,就算完了。后来,人们给死者挖了个土坑,盖上泥土,就出现了土葬。以后,为了辨认和识别,又在墓坑上堆土,于是就出现了带封土堆的坟墓。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习俗,又出现了树葬、水葬、火葬、天葬、崖葬等各种埋葬习俗,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古代就有一种把死者的棺木安放在高山崖壁洞穴之中的、奇特的悬棺葬习俗。而这悬棺葬中埋葬的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埋葬?以及它们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就成了千古之谜。

一、史料记载与传说

历史上,最早记载这种埋葬习俗的、是一千多年前在福建当官的南朝建安太守萧子开。他在其著作《建安记》中,曾写道:武夷山有“悬棺数千”。清代董天工的《武夷山志》对武夷山船棺也有过许多详细的记载。面对烟雨飘渺、束之高阁、壁立万仞、可望而不可及的悬棺,千百年来,人们给它们取了“架壑船”、“虹桥板”、“仙函”、

“仙蜕”、“金棺材”等等扑朔迷离的名称;各种传说,更是众说纷纭,有的甚至认为这棺板能“除胃痛、避火灾、祛邪祟”。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1973年9月,面对各种传说的诱惑,在武夷山观音岩终于发生了一次盗宝事件,有几位好事之徒用绳梯攀上岩洞,从上百米高的峭壁洞穴中推下了一具船棺。

为了科学地阐释这种奇特的葬俗,破解这一千古之谜,还船棺的本来面目。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文化馆等单位,先后对武夷山的悬棺葬作了多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武夷山悬棺葬的的分布和保存情况。1978年9月,由福建省博物馆组成的武夷山船棺考古队,在崇安县政府和福建省林业工程队的支持和协助下,采用手摇绞车升空入洞的方法,对武夷山西北部莲花峰的白岩崖洞悬棺葬进行了科学清理,取下了一具完整的船棺,初步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

二、白岩船棺的位臵

白岩悬棺葬船棺位于武夷山西北部武夷镇的太庙自然村,北距武夷山市区约15公里。白岩是莲花峰西侧的一座大山断裂的悬崖,海拔高五百米,岩壁呈灰白色,故名。放臵船棺的洞穴是一个略呈扁嘴形的天然洞穴,洞口距谷底高51米。洞口朝西北,外张内收,底部略呈坡状。洞口最高1.5米、最宽6.8米、洞深达5米。棺木呈正东西方向臵于洞内中偏左侧,棺首朝外,底部用数块石片垫托。棺顶距洞顶高10~15厘米。由于年代久远,棺盖首段断落于棺左侧外约1

米处,其下覆盖有猪下额骨和花纹木块各一块。

三、船棺的形制与质地

洞内的棺木如船形,分底、盖两部分,作上下套合,全长489、宽55、高73厘米。

棺底如梭形,其中部为长方形的尸柩,系棺之主体部分。柩底部首尾两端作槽状突起似船的两头。棺柩前挡板的内侧壁留有清晰的金属工具加工痕迹。根据棺外带花纹的残木块复原分析,棺木的表面原来雕刻有平行斜线刻划纹,制作十分讲究、精美。

棺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篷状。棺盖中部与棺柩相对处有前后挡板。顶部正中有一条平脊。平脊靠前后隔板处各有一个长方形孔,与棺底的两孔相对,可能是象征船桅杆的插孔。

船棺的盖、底分别以整根楠木凿成,质地坚硬、形体轻薄、制作规整、造型奇特、扣合严密,表现了较高的制作水平。棺木的材质经福建林学院林学系鉴定,系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楠木树种——闽楠。切片后的木材纹理显示,棺板的表面为灰褐色,劈开后内部呈暗褐色,木材生长轮明显,宽窄均匀、轮廓圆滑、纹理直、结构致密,敲击时发声清脆。虽然年代久远,烘干时仍发出清幽的楠木香气。

四、棺内遗物与随葬品

感受了船棺的制作工艺与精美,掀开半圆形的楠木棺板,我们发现,由于棺身向外倾斜和年长日久,棺内的遗物和死者的下肢骨均滑向棺柩的前段,压在上身骨骼的上面,形成一个长110厘米的坡状堆积。在堆积层表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雕刻精美的龟状木盘,它

呈龟首,短尾,器身为椭圆形、盘式,盘内平底微凹、尖唇外侈,盘外附四个矮方柱形足;器身通长32、通高16.3厘米。拨开淤土,一件头盖骨和一具较为完整的人骨架渐渐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死者的头骨两侧和底下,垫有棕丝一团;死者的胸部覆盖有加工精细的人字纹细竹席,背部垫有粗竹席,棺底垫有木棒和竹片。虽然年代久远,黄褐色的竹席和竹片表面仍有光泽。其胸、背部夹有成叠的碳化和半碳化的纺织品残块。在棺灰之中还夹有大量的果核、鱼骨和鸟骨碎片。

五、年代与墓主

棺内的人骨经复原和拼对,十分完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家韩康信教授等的鉴定,死者为男性,身高约165厘米,年龄在55~60岁之间。死者的头盖骨两侧距离较窄,前后距离较长;眼眶较凹,眉棱骨较凸,颧骨较低,体现了海洋蒙古利亚种(蒙古人种南方类型)的体质特征。

船棺的年代,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船棺木材进行碳——14测定的结果,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3445±1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商代。

在距今约3500年的商代,这位年近六十的死者是谁?他死后又为什么能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呢?这还得从当时的历史说起。

据史书记载,福建夏商为扬州的东南境;周为“七闽”地;春秋战国先后为楚国和越国的势力范围;战国秦汉时期,生活在江浙地区的古越族南下与福建地区的古闽族结合,形成后来的闽越族;这就是先秦时期福建居民在武夷山地区的演变脉络。因此,商周时期,生活在

武夷山的居民,即《周礼〃氏方职》记载之“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中的“七闽”族。可以想见,此船棺中的老者应为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位古闽族老人。

长期以来的考古资料表明,福建地区商周时期的墓葬有半地穴式的土坑墓、有地面带封土堆的土墩墓,还有高悬崖壁的崖洞墓。不同的埋葬形式,代表了死者的不同身份和不同的等级。悬棺葬属于一种高等级的崖洞墓埋葬形式,可见,这位死者的身份不同一般。那么,他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过:“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墓坑中,以便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据此,我们可以对死者的身份进行大致的分析。

首先,从葬具上看:船棺安放在武夷山北侧距地表高51米的白岩洞穴之中,它全长489厘米、宽55、高73厘米,棺盖和棺底都用整根的楠木凿成。楠木是一种珍贵的南方树种,它具有质地坚硬、树木纹理直、结构致密、不容易卷曲起翘,带芳香、耐腐蚀的特点。死者能用这么高级的木材、制作如此高规格的葬具,又埋葬在这么高的地方,我们仅从船棺用材制作的难度和埋葬死者时的用财用力程度分析,就可以说明死者的族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须具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实力,这种能力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而死者也非一般身份的老人。

在棺内,除死者的骨殖外,还出土了一批随葬品,虽然数量不多,但非常珍贵。棺内的碳化纺织品,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鉴定,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