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基本性质介绍
5000铝合金成分
5000铝合金成分铝合金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5000系列铝合金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它由铝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本文将深入探讨5000铝合金的成分及其影响。
一、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金属,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同时具备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这些特性使得铝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行业的理想选择。
二、5000铝合金的基本成分5000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础,并添加了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
最常见的成分包括镁(Mg)和锰(Mn)。
镁和锰的添加能够显著改善铝合金的性能表现。
三、镁的作用与影响1. 强度提升:镁的加入可以增强铝合金的强度。
镁在固溶态中与铝形成固溶体,能够阻碍晶界的滑移和延展,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此外,镁能形成相互交错的晶体结构,进一步增强合金的强度。
2. 耐腐蚀性改善:镁的加入还能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对于海洋环境或含有氯化物的介质更加有效。
镁能与氧化物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和腐蚀。
3. 加工性能优化:镁的存在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塑性,减小了材料的断裂倾向,使得铝合金更容易进行压铸、挤压等加工过程。
四、锰的作用与影响1. 合金强度提升:锰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特别是在低温下的强度。
锰和铝形成的固溶体能够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2. 精细晶粒调控:锰能够促进铝合金的细化晶粒,使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细小的晶粒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增强强度和延展性的平衡。
五、其他合金元素除了镁和锰之外,5000铝合金中还可能添加少量的其他合金元素,如铜(Cu)和锂(Li)。
铜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和机械性能,而锂则可以改善合金的密度和强度。
六、5000铝合金的应用领域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成本效益,5000铝合金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常用于船舶制造、汽车车身、储罐以及建筑领域。
铝合金制造的产品重量轻,而且具有出色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铝作为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关于铝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铝的基本性质1. 原子结构:铝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结构为2, 8, 3。
2.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 化学性质: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与非金属元素如硫、碳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和碳化物等。
二、铝的制备与加工1. 制备方法:铝的主要制备方法有金属铝的电解法、熔融法和气相还原法等。
2. 加工工艺:铝可通过挤压、拉伸、锻造等加工工艺进行成型,可制备成各种形状的铝材。
三、铝的化合物1. 氧化物:铝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铝(Al2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矿石为矾土。
2. 盐类:铝与酸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铝盐类化合物,如硫酸铝(Al2(SO4)3)等。
3. 氢氧化物:铝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Al(OH)3),常见的形式为白色胶状物。
四、铝的应用1. 金属铝: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具有轻质、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
2. 铝合金:铝合金是将铝与其他金属元素进行合金化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性能,常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
3. 铝的化合物:铝的氧化物与硅、氧化镁等化合可制备陶瓷材料,氢氧化铝则常用于药物制剂和消化剂等领域。
综上所述,铝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基本性质、制备与加工方法、化合物以及应用领域等知识点对于高一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铝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件铝
高中化学课件铝高中化学课件:铝一、引言铝(Al)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原子序数为13。
在我国,铝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本课件旨在介绍铝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铝的相关知识。
二、铝的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约为2.7g/cm³,熔点约为660℃。
在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中等位置。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铝能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如与氧气、氯气、硫等形成相应的化合物。
此外,铝还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相应的盐和氢气。
三、铝的制备方法1. 铝土矿的提取铝土矿是铝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
提取铝土矿的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铝土矿埋藏较浅的地区,地下开采适用于铝土矿埋藏较深的地区。
2. 氧化铝的制备将铝土矿经过破碎、研磨、浮选等工序,得到精矿。
然后,采用拜耳法或烧结法等方法,将精矿中的氧化铝提取出来。
拜耳法是将精矿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偏铝酸钠,再通过酸化、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氧化铝。
烧结法是将精矿与石灰石、煤炭等原料混合,经高温烧结,得到氧化铝。
3. 铝的冶炼铝的冶炼采用霍尔-埃鲁法,即在熔融的氧化铝中通入氯气,使其中的氧化铝还原成铝。
反应方程式为:2Al₂O₃ + 3C → 4Al + 3CO₂。
通过电解槽,将熔融的氧化铝和冰晶石(Na₃AlF₆)混合物作为电解质,通入直流电,使铝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成铝。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在阳极上与氯气反应,氯气。
四、铝的应用领域1. 建筑行业铝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铝合金门窗、幕墙、铝塑板等。
铝合金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铝 金属材料》 知识清单
《铝金属材料》知识清单一、铝的基本性质1、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密度较小,约为 270 g/cm³,这使得铝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铝的熔点为 66037℃,沸点为 2467℃。
2、化学性质(1)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4Al + 3O₂= 2Al₂O₃。
(2)铝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
例如,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₃+ 3H₂↑ 。
(3)铝也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
例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3H₂↑ 。
二、铝的制备1、电解法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铝。
氧化铝在电解槽中,在高温和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为铝和氧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₂O₃(熔融)通电 4Al + 3O₂↑ 。
三、铝合金1、定义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
2、性能特点(1)强度高:铝合金的强度比纯铝高,能够满足许多结构件的强度要求。
(2)耐腐蚀:通过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和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铝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3)加工性能好:易于进行各种加工,如铸造、锻造、挤压、轧制等。
3、常见的铝合金种类(1)防锈铝合金:主要合金元素是锰和镁,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塑性。
(2)硬铝合金:合金元素包括铜、镁、锰等,强度较高。
(3)超硬铝合金:含有较多的锌、铜、镁等元素,强度和硬度很高。
(4)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塑性、锻造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
四、铝在生活中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由于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在飞机制造中大量使用,如机身、机翼等部件。
2、汽车工业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发动机部件等,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3、建筑行业铝合金门窗具有美观、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
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介绍
一、铝及铝合金的基本性质纯铝呈银白色,因其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能阻止其进一步氧化从而具有一定抗蚀性。
铝相对密度2.7g/cm3,熔点660℃,沸点2327℃;面心立方体结构,故而有很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可制作成各种型材、板材。
但纯铝强度比较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工业上铝都是采用电解法生产的,通常会以铝为基体,加入少量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采用合金化方式制作成铝合金并运用热处理等方法,使其在保持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强度。
铝及其合金主要有以下优点:(1)质轻,约为钢的1/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2)塑性好,易于加工及适用于各种表面处理:(3)导热、导电性好,导热、导电率仅次于铜,约为钢铁的3~4倍;(4)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低温性能。
二、铝合金分类(1)铝按其纯度分为高纯铝和工业纯铝。
纯铝的牌号用“铝”字拼音首字母“L”和其后面的编号表示。
高纯铝的牌号有L01、L02、L03、L04、L05,后面的数字越大,纯度越高,含铝量在99.85%-99.99%之间。
工业纯铝的牌号有L1、L2、L3、L4、L4-1、L5、L5-1、L6,后面的数字表示纯度,数字越大,纯度越低。
(2)铝合金一般通过其成分、组织和工艺等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铸造铝合金与变形铝合金两大类。
变形铝合金:将铝合金铸锭通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模锻等)制成半成品或模锻件,要求有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铸造铝合金:将熔融的铝合金直接浇铸成形状复杂的甚至是薄壁的成型件,要求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流动性。
工程上常用铝合金相图大都与上图类似,D点成分以左的合金在加热至高温时能形成单相固溶体组织,其塑性较高成为变形铝合金;于D点成分以右的合金,因含有共晶组织,液态流动性较高适用于铸造,称为铸造铝合金。
对于变形铝合金而言位于F点以左成分的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称为热处理不可强化的铝合金;成分在F和D之间的铝合金,由于合金元素在铝中有溶解度的变化会析出第二相,可以通过热处理使合金强度提高,称为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什么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理化性质
什么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理化性质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
那么你对铝合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铝合金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铝合金的介绍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
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
氧化铝在1808年在实验室利用电解还原为铝材,于1884年即被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在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尖顶上至今;铝材加入各种金属元素合成的铝合金材料已被建筑工业广泛应用在各环节上。
1908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电工铝合金1050,并制成钢芯铝绞线,开创高压远程输电先锋。
1915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2017合金,1933年发明2024合金,使铝在航空器中的应用得以迅速扩大。
1933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6061合金,随即创造了挤压机淬火工艺,显著扩大了挤压型材应用范围。
1943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了6063合金及7075合金,开创了高强度铝合金的新纪元。
1965年美国铝业公司又发明了A356铸造铝合金,这是经典铸造铝合金。
随着对铝合金材料方面的研究深入,高强铝合金(2000、7000系列)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商用飞机上的使用量已经达到其结构质量的80%以上,因此得到全球航空工业界的普遍重视。
铝合金开始逐渐应用于生活、军事、科技方面。
铝合金的理化性质物质特性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硬铝合金属AI—Cu—Mg系,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热处理强化.其特点是硬度大,但塑性较差。
超硬铝属Al一Cu—Mg—Zn系,可热处理强化,是室温下强度最高的铝合金,但耐腐蚀性差,高温软化快。
锻铝合金主要是Al—Zn—Mg—Si 系合金,虽然加入元素种类多,但是含量少,因而具有优良的热塑性,适宜锻造,故又称锻造铝合金。
铝合金基本知识
铝合金基本知识(一)一、铝合金的分类及组织特点1.铝合金的分类及性能特点合金元素含量1-变形铝合金;2-铸造铝合金;3-不能热处理强化;4-能热处理强化表1 铝合金分类二、铝合金的强化方法1.固溶强化在纯铝中加入合金元素(Si Cu Mg Zn Mn Ni……等),形成铝基固溶体,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2.时效强化合金元素在铝中的固溶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淬火而得到过饱和的铝基固溶体,过饱和的铝基固溶体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或加热到某一温度,其强度、硬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塑性、韧性降低。
在室温下放置产生时效的现象叫自然时效。
加热产生时效的现象叫人工时效。
3.过剩相强化合金元素超过其极限溶解度时,这些合金元素与铝或元素间形成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合金中起阻碍滑移和位错运动的作用,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4.变质处理加入微量元素(钛、锆、铍、锶、稀土等),在合金结晶时,作为晶核,起细化晶粒作用,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在铝合金液中加入微量钠或钠盐作为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细化晶粒可以显著提高其强度和塑性。
5.冷作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变形,变形后材料即被强化,强化的程度随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及材料的性质而不同。
同种材料,在同一温度下冷变形时,其变形程度越大,则强度越高。
这是不能热处理的防锈铝合金和纯铝的强化方法。
三、铸造铝合金1.铸造铝合金牌号○1在牌号的最前面用“Z”表示铸造,其后用化学元素符号及数字表示。
例如:ZAlSi7Mg表示该平均含硅量为7%,平均含镁量为1%的铸造镁合金。
○2用合金代号表示。
合金代号由字母“Z”,“L”(它们分别是“铸”、“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及其后的三位数字组成。
ZL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合金系列,1—表示铝硅合金;2—表示铝铜合金;3—表示铝镁合金;4—表示铝锌合金。
其后的两位数字是表示该组合金的顺序。
若为优质合金则在数字后加“A”,例如:ZL101A是铝硅合金,相当于ZAlSi7MgA。
铝及铝合金ppt课件2 〔苏教版〕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 的气息 ,感觉 它,感 觉你自 己,并 且试着 什么都 不想。 ――[艾 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 辈子工 夫,在 公司或 任何领 域里往 上攀爬 ,却在 抵达最 高处的 同时, 发现自 己爬错 了墙头 。--[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 在规模 很大的 事情不 可;生 活中微 小之处 ,照样 可以伟 大。― ―[布鲁 克斯]
与铝反应 的物质
盐酸
氢氧化钠 溶液
实验现象
铝溶解 铝溶解
结论或离子方程式
2Al+6H+=2Al3++3H2↑
2Al+2H2O+2OH-=2AlO2-+3H2↑
设疑三?
铝桶能否盛放浓硝酸、浓硫酸?为什么? 实验 Al片分别浸入浓硝酸、浓硫酸中,观察现象。
与铝反应 的物质
实验现象
浓硝酸 无气泡产生
浓硫酸 无气泡产生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 驱车去 争,有 时驱马 去夺, 想方设 法,不 遗余力 。压力 挑战, 这一切 消极的 东西都 是我进 取成功 的催化 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 理由;面对困 难,智 者想尽 千方百 计,愚 者说尽 千言万 语;老实 人不一 定可靠 ,但可 靠的必 定是老 实人;时 间,抓 起来是 黄金, 抓不起 来是流 水。
铝与铝合金知识点高一化学
铝与铝合金知识点高一化学铝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一,无论是日常用品还是工业制品,铝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们也会接触到有关铝及其合金的知识。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铝及其合金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课题。
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质、廉价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密度相对较低,强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由于这些优点,铝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建筑材料、电子设备等领域。
2. 铝的产生和提取铝是地壳中丰富的元素之一,主要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铝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氧化铝的熔融电解法和铝矾土的酸法。
前者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氧化铝与熔化的氟化铝共熔,然后经过电解,将氧化铝还原为纯铝。
3. 铝的合金化由于纯铝的力学性能不足以满足某些特定的工程要求,人们将铝与其他金属进行合金化。
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混合形成的金属材料。
常见的铝合金有铝铜、铝锌、铝镁等。
合金化可以提高铝的强度、硬度、耐蚀性和可塑性等性能。
4. 铝合金的分类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性质,铝合金可以分为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适用于铸造工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铸造性能;变形铝合金适用于加工工艺,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可塑性。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铝合金的具体应用领域。
5. 铝合金的应用铝合金的特点使其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火车等,既能减轻重量,又能提高强度和节能性能。
在建筑领域,铝合金被用作门窗、高层建筑等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装饰效果。
在电子工业领域,铝合金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外壳、散热器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6. 铝合金的热处理铝合金的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固溶处理通过高温加热使合金中的固溶体达到饱和,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固定合金的组织结构。
铝合金材料性质及应用
铝合金材料性质及应用铝合金是指以铝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制成的合金材料。
由于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铝合金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的详细介绍。
首先,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延展性。
相较于其他金属材料,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这使得它成为制造轻量化产品的理想选择。
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和结构,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其次,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通过合理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刚性。
因此,在一些对材料强度和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铝合金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铝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材料中属于较高水平,使铝合金成为制造散热器和导电器件的优选材料。
这些应用领域包括电子产品、电力设备和汽车发动机等。
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由于铝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能够有效地防止进一步的氧化腐蚀,使铝合金在潮湿和腐蚀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因此,铝合金在制造海洋设备、化工设备和电子设备等具有较高腐蚀性的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运输领域: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制造。
铝合金车身结构可以显著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利用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2. 轻工业领域:铝合金在制造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和运动器材等轻工业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的轻量化和良好的外观性能,使得这些产品更加美观、便携和耐用。
3. 建筑工程领域:铝合金在建筑领域中用于制造门窗、墙板和屋顶等建筑材料。
铝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抗风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对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4. 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航空航天器的结构和外壳通常采用铝合金制造,以减轻重量和提高抗压性能。
铝_铝合金及强化与热处理
铝合金的强化及热处理第一章铝及铝合金一、铝的物理性质分子量26.98,密度2.7g/cm3,熔点660.24℃(99.996%),导电导热性仅次于铜,是铁的3-4倍。
膨胀系数24.58-25.45um/m.K。
铝经合金化后,其强度比纯铝高3-4倍,由于铝合金的质轻而强度高,故其强度在所有的金属和合金中,几乎名列前茅。
铝在室温下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三氧化二铝,比重2.82—3.92),厚度几个纳米。
二、铝的化学性质两性,与氧结合成氧化膜,在碱和盐溶液中抗蚀性差,三、铝合金及分类按合金的特性分:有防锈铝(纯铝及铝-锰、铝-镁系合金)、硬铝(铝-铜-镁-锰系)、超硬铝、锻铝及特殊铝。
按合金状态图分:变形铝(分可热处理强化区和不可热处理强化区)和铸造铝。
变形铝合金:熔炼注成铸锭再经热挤压,合金总量一般小于5%,分可热处理和不可热处理。
铸造铝合金:铸造方法浇注或压注成零件或毛坯,合金含量一般8-25%。
1. 变形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工业纯铝(≥99.00%)1XXX系列Al-Cu系合金2XXX系列Al-Mn系合金3XXX系列Al-Si系合金4XXX系列Al-Mg系合金5XXX系列Al-Si-Mg系合金6XXX系列Al-Zn系合金7XXX系列其他元素合金8XXX系列备用系9XXX系列2.铸造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元素及数字表示,如ZAlSi7Mg表示铸造铝合金,平均含硅量为7%,平均含镁量为小于1%。
还用合金代号表示,如ZL108,ZL111等,Z,L为铸,铝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后面第一个数字表示合金系列,其中1、2、3、4分别表示铝硅、铝铜、铝镁、铝锌系列合金,ZL后面第二位,第三位两个数字表示顺序号。
优质合金在数字后面附加了字母“A”。
.第二章铝的合金化与强化方法合金:就是以一种金属为基(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元素,使之溶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金属组成物,以达到某种特性或良好的综合性能,这一过程也称合金化。
铝合金基础知识
工业生产用量仅次于钢铁,居有色金属首位。
特点:质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好,耐腐蚀。
应用:宇航、航空等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建筑、运输、电力等各个领域。
1.纯铝纯铝的特性:纯铝呈银白色,密度2.7g·cm-3,熔点660℃,面心立方,无同素异构转变;●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活泼,大气中生成致密氧化膜,防止继续氧化,大气中耐蚀性好;●碱、盐和大多数酸性溶液(如硫酸、盐酸等)中,易被腐蚀。
●易于加工制成各种制品。
●铝中常含许多杂质(主要是铁、硅,还有铜、锌、镁、锰、镍和钛等),随杂质含量↑,纯铝强度↑,导电性、耐蚀性和塑性↓纯铝的牌号及用途:牌号: “铝” 拼音第1字母“L”加一顺序号高纯Al:LG5-1,LG5纯度最高工业纯Al:L1-6, L6纯度最低纯铝不能热处理强化,唯一手段是冷加工硬化,强度低。
用途: 主要用作导电、导热材料,制备铝合金和用于化学工业。
2. 铝的合金化纯铝强度、硬度都很低,难以用作工程结构材料。
铝中适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再经冷变形或热处理,可大幅度↑其力学性能(主要是强度、硬度)。
固态铝无同素异构转变,不能像钢一样借助于热处理相变强化。
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主要为固溶强化、沉淀强化、过剩相强化和细化组织强化。
固溶强化:合金元素加入纯Al中,形成铝基固溶体,使晶格发生畸变,↑位错运动阻力,↑强度。
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能力与其本身性质及固溶度有关,总体讲固溶强化效果不高,因此铝的强化不能只依靠固溶强化。
用途: 主要用作导电、导热材料,制备铝合金和用于化学工业。
沉淀强化 : 主要强化手段,基体中造成较强烈应变场,↑位错运动阻力。
通过热处理(固溶时效)析出沉淀相实现强化,也称时效强化。
条件:①合金元素在铝中有较高的极限溶解度和明显的温度关系;②沉淀过程中形成性能好、均匀、弥散的共格或半共格过渡强化相。
Cu、Mg、Zn、Si、Li等主加元素在铝中均有较高溶解度,并随温度↓而急剧↓,但除铜外,与铝形成的沉淀相或因共格界面错配度低使应变场较弱,或因预沉淀阶段短,很快与基体丧失共格关系而形成非共格平衡相,难以充分满足上述沉淀强化条件。
高一铝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铝的知识点归纳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为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铝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一铝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内容。
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便、耐腐蚀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它的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 铝的原子结构铝的原子有13个质子和13个电子,其中2个电子在1s轨道上,8个电子在2s和2p轨道上,剩下的3个电子位于3s轨道上。
铝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2, 8, 3。
3. 铝的价电子和离子化铝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3,使得铝具有3价。
当铝原子失去3个价电子形成Al3+离子时,会变得更加稳定。
Al3+离子是常见的铝离子形式。
4. 铝的化合物铝常与氧、硅等元素化合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铝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铝(Al2O3),二氧化铝是铝的最常见的氧化物。
5. 铝的特殊性质铝具有高的反射率和隔热性能,因此在建筑和电子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铝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轻松加工成薄片或各种形状的产品。
6. 铝的回收利用铝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铝的回收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7. 铝的应用领域铝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包装、建筑、电子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铁路车辆、船舶和建筑结构等。
8. 铝的合金化铝可以与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形成各种具有特定性能的铝合金。
铝合金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需要轻质高强度材料的领域。
9. 铝的反应性铝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较慢,但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会与水和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这种反应性使得铝在某些实验和工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10. 铝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处理铝或铝合金时,需要注意其反应性和导电性。
避免将铝接触到酸性物质和电解质溶液,同时避免对铝产生剧烈撞击。
教案高中化学铝和铝合金
教案高中化学铝和铝合金
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铝的性质和应用;
2. 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1. 铝合金的特点;
2. 铝合金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试管、酒精灯、燃烧管、试管夹等;
2. 实验药品:铝箔、氢气气体等。
教学过程:
一、铝的性质及应用
1. 理论讲解铝的性质:铝是一种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且耐腐蚀。
2. 示范实验:将铝箔置于燃烧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铝箔的反应。
3. 结果分析:铝箔在燃烧管中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铝,释放出氢气气体。
二、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1. 理论讲解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利用不同金属的合金化特点,可以制备出不同性质的铝合金。
2. 示范实验:用实验室制备好的铝合金样品展示,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和特点。
3. 结果分析:铝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三、综合应用
1. 讨论铝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铝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
势和劣势。
2. 总结铝和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让学生复习并总结铝和铝合金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反馈:
1. 学生可以通过问题回答、讨论等方式进行反馈;
2.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讨论内容等进行评价。
教学拓展:
1. 学生可以自行利用铝和其他金属进行合金制备实验,拓展对铝合金的理解;
2. 学生可以深入研究铝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进行报告展示。
《铝及铝合金》课件
分享关于铝合金和其他材料组 合应用的案例,例如复合材料、 层叠板等。
六、铝合金的环保与回收利用
1
铝合金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铝合金作为可持续发展材料的优势,并介绍相关的绿色生产工艺。
2
回收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探讨铝合金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3
铝合金回收利用的商业化前景
展望铝合金回收利用的商业化前景,如资源回收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七、结语
铝及铝合金的技术和应用发展前景
总结铝及铝合金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并展望其 未来的发展前景。
课程总结及展望
总结课程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启发和展望。
二、铝的制备
1
起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现
追溯铝的历史起源以及其最早被发现和应用的情况。
2
纯铝的制备方法
详细介绍通过氧化铝的还原和电解方法制备纯铝的过程和工艺。
3
工业生产中的制备方法
探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其他铝制备方法,如焙烧法、溶剂法等。
三、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
密度和熔点
介绍铝的密度和熔点,以及与其他金属相比的优势。
3
常见铝合金的组成和特点
列举常见铝合金及其具体成分与特点,如硬铝合金、耐蚀铝合金等。
五、铝合金的加工与应用
铸造、轧制、拉拔加 工
介绍铝合金常用的加工方法, 包括铸造、轧制和拉拔等,以 及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
铝合金在航空、汽车、 铝合金异质材料的应
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用案例
探索铝合金在航空器、汽车制 造、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广泛应 用及其优势。
《铝及铝合金》PPT课件
铝及铝合金课件,旨在分享有关铝及其合金的知识。探讨铝和铝合金的特点、 制备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加工与应用、环保与回收利用等方面内 容。
6005t5铝合金参数
6005t5铝合金参数6005t5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铝合金材料,在我国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镁硅系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6005t5铝合金的各方面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一、6005t5铝合金的基本介绍6005t5铝合金是由铝、镁、硅、铜、锌等元素组成的,其中镁和硅为主要元素。
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在工业生产中,6005t5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领域。
二、6005t5铝合金的物理性质6005t5铝合金的密度约为2.7g/cm,比强度高,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此外,6005t5铝合金的热导率较高,有利于热量传递和散热。
同时,其电阻率较大,有利于电磁屏蔽。
三、6005t5铝合金的化学性质6005t5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尤其是在氧化环境下。
此外,6005t5铝合金对碱、酸等化学物质的耐蚀性也较好。
但需注意,6005t5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速度较快,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护。
四、6005t5铝合金的应用领域6005t5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飞机制造中,6005t5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翼梁、机身框架等关键部件;在汽车制造中,可用于制造发动机零件、车架等。
五、6005t5铝合金的优点与缺点6005t5铝合金的优点包括: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抗腐蚀性能好、易于加工等。
但同时,6005t5铝合金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热膨胀系数较大、熔点较低等。
六、6005t5铝合金的加工工艺6005t5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包括熔炼、铸造、锻造、挤压、焊接等。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速度和冷却速率,以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6005t5铝合金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铝合金材料。
铝及铝合金基础知识
一、铝的基本知识
3.9有吸音性 用于室内装饰 3.10耐核辐射 对照射生成感应放射能衰减很快。 4杂质及合金元素对铝及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4.1杂质对铝及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见表一)
一、铝的基本知识
表一杂质名称铁硅 Nhomakorabea钠
溶解度
0.52%(655℃)0.5% (750℃)
0.002%(20℃)
一铝的基本知识41杂质对铝及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见表一一铝的基本知识溶解度052655057501655770002567000022000520几乎不溶20金属间化合物feal3游离硅alnasi作用原理硬而脆的针状化合物形成自由硅硅相硬吸附在枝晶表面或晶界热加工时晶界上钠形成液态吸附层产生脆性开裂即钠铁和硅的比例比例不当会使铸件产生裂纹当铁硅比大于1时可缩小结晶温度的范围减少裂纹的货币性影响指标抗拉强度略微上升塑性下热加工性能产品开裂导致废品防范措施减少与铁制工具的接触在工具上涂抹覆盖物去除铁制工具上面铁锈加入锰削弱铁的有害影响
超强铝合金、锻造铝合金、特殊铝合金。 5.2按热处理特点分类 热处理不可强化 Al-Mn系、Al-Mg系、工业纯铝 热处理可强化 除Al-Mn系、Al-Mg系、工业纯铝以外 5.3按主要合金元素分(表二)
一、铝的基本知识
表二
系列
主合金元素
常用合金
牌号
1 ××× 高纯铝
1070
3金属杂质 在熔融状态铝中,除含有气体、氧化膜及非金属夹
杂物外,也常有一些金属杂质。 3.1各种炉衬耐火材料含有大量的氧化物,如氧化钙、
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铬、氧化锆 熔融金属各氧化物之间发生还原反应。 3.2铁制工具的熔解 在一定温度下,铁制工具也受到熔体的溶解。
铝加工基础知识培训1
第一章铝及铝合金基础知识一、概述铝是银白色的金属,色泽美观。
它具有密度小、电导率高、导热性能良好、耐腐蚀性好、无低温脆性、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和对光的发射率高等优点。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铝与空气接触时很容易被氧化,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坚实的氧化膜。
此膜具有保护内部的铝不继续受氧化的作用,因而在大气中是耐腐蚀的。
纯铝中的主要杂质是铁和硅。
由于纯铝的机械强度较低,用铝制作承受较大载荷的结构材料是不适宜的。
如果在铝中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如铜(Cu)、镁(Mg)、锌(Zn)、猛(Mn)等配制成铝合金,则其机械强度就比纯铝的机械强度大幅度提高。
目前机械强度最高的铝合金其抗拉强度可达600N/mm2以上,和低合金钢差不多。
根据工业上的需要,在合金中加入不同的元素,可配制成特性不同的铝合金,如高强度铝合金、耐腐蚀铝合金、耐热铝合金、锻造铝合金等。
因此,铝及铝合金在工业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二、铝合金的分类根据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不同,可以将铝及铝合金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两大类。
1、铸造铝合金用于铸造各种成型零件,其主要特点是在化学成分中存在较多的共晶体,铸造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良好地填充铸型,使铸件致密。
但铸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一般较低,不适用于压力加工。
2、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是以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的化学成分分为:1xxx系——工业纯铝2xxx系——Al-Cu合金3xxx系——Al-Mn合金4xxx系——Al-Si合金5xxx系——Al-Mg合金6xxx系——Al-Mg-Si合金7xxx系——Al-Zn合金8xxx系——以其他合金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9xxx系——备用合金组3、表示方法3.1 对于1xxx系工业纯铝中,牌号的最后两位数字表示铝的百分含量,如1050合金即表示铝含量为99.50%。
牌号的第二位表示纯铝的改型情况。
如果第二位数字为A,则表示原始纯铝;如果是B~Y的其他字母,则表示原始纯铝的改型,与原始纯铝相比,其元素含量略有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合金元素与铝的作用 ⑴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度
Mg, Cu, Zn 和 Si 在铝 中固溶度较大,是常 用合金化元素。 Cr, Mn 和 Zr 与铝形成 化合物,常用于控制 晶粒尺寸。
Zn(31.6→2) Mg(17.4→1) Cu(5.65→0.5) Li(4.2) Mn(1.82) Si (1.65) Ag(56.5) Ge(7.2) Ti(1.3)
拜耳工艺流程图
拜耳-烧结联合法
先用石灰石与铝土矿反应生成 Ca2SiO4,滤除后得到高含量Al2O3。
若直接采用拜耳法时,NaOH 与硅反应生成Na2SiO3, Na2SiO3 与 NaAlO2 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铝酸钠,将降低Al2O3的收得率。
碱石灰烧结法 用Na2CO3 代替 NaOH 。在800-1200 ℃下,磨碎的铝土矿与 Na2CO3 反应, 生成铝酸钠 和 CO2。 铝酸钠经进一步磨碎后溶解于90-95℃ 水中, Al(OH) 3 以沉 淀物析出,浸出液体后通过加热脱水得到Al2O3 粉末。
Ca Co Cu Cr Ge Fe Li Mg Mn Ni Si Ag Sn Ti V Zn Zr
最大溶解度:Cr、Ti、V、Zn、Zr发生在包晶温度;其余元素在共晶温度。 室温溶解度:Mg、Zn约为2%;Ge、Li、Ag为0.1~0.25%;其余小于0.1%
⑵二元铝合金相图
Al-Cu共晶相图
Al-Ti包晶相图
Hall-Hé roult电解槽
由于比重的差别在阴极上析出的铝液汇集于电解槽槽底,而在阳极上析出二 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铝液从电解槽中吸出,经过净化去除氢气、非金属 和金属杂质并澄清后,铸成铝锭。
电解质: 80-90%NaAlF6, 2-8%Al2O3。添加剂AlF3、CaF3。
电极反应机理 阴极 阴离子在阴极表面失去电荷形成 NaF。 阳极 溶于电解液中的Al2O3 在阳极区形成铝离子和AlO33- ,铝离子 得到电荷形成金属 Al 并放出氧 , 氧与C 形成 CO2。
第二步: 在50℃左右, NaAlO2 分解得到Al2O3 · 3H2O 。通过附加促结 晶剂 ,促进(Al2O3 · 3H2O) 沉淀。 第三步: 调整煅烧温度、压力,除去Al2O3 · 3H2O中的水。可获得不 同形态的α、β或γ Al2O3 。 400~600℃煅烧,得到γ- Al2O3 。 1200℃煅烧,得到 α-Al2O3。
主要公司: (2007年)
世界原铝产地: 北美、西欧(德、法)、中、俄、澳大利亚、巴西。 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第一大铝公司】420万吨(12%) 力拓公司(加铝): 【第二大铝公司】 约400万吨 美国铝业公司【Alcoa,第三大铝公司 】约380万吨 中国铝业公司:【第四大铝公司】 288 万吨 雷诺兹金属公司[美] 凯撒铝及化学公司[美] 波施涅铝工业公司[法] 德国联合工业公司 日本轻金属公司 澳大利亚科马尔科铝业公司 APA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瑞士铝集团、法国佩希公司 】
年度
年度
产量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86
190 217 243 259
电解铝产量/万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79
337 451 554 668
2005
2006 2007 2008
780
935 1255 1317
世界电解铝产量
世界与中国电解铝产量
年度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1 2003 2005 2007
全球 产量 2443
中国 产量 337
2001
电解铝产量/万吨
2002
2003
世界 中国
2607
2800 2992 3189 3321 3815 3930
451
554 668 780 935 1255 1317
1.3.2 铝合金的时效强化机制
固溶时效处理的一般步骤 ①固溶: 将铝合金加热到单相固溶体区 (固溶线以上、固相线以下),使 合金元素溶入,获得成分均匀的固 溶体。
②淬火: 快冷到室温获得单相过饱和固 溶体。 ③时效: 过饱和固溶体加热到室温以上 某一温度,使其分解形成细小分散 沉淀相。
自然时效:室温下时效 人工时效:在高于室温进行时效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应用ConstrucFra bibliotekion & Equipment
Containers & Packaging
Aerospace
Automotives
1.2 铝的制取
制取方法的演化
木炭和铝土(氧化铝) 钾汞齐 铝汞齐 氯气 氯化铝 隔绝空气蒸发 一种金属
1807年:英国H· 维达用电化学法分离明矾时发现铝的存在。 1825年:丹麦化学家奥斯德用电化学法分离出铝。 1827年:德国武勒重复奥斯德实验,并加以改进。 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用钠代替钾还原氯化铝,制得铝锭,并于 1855年在巴黎世博会展出。 1855年:法国圣· 克莱尔· 德维尔 用钠从氯化铝中还原出铝,于1859年生 产出1.9吨铝。 1886年:霍尔[美]及埃鲁[法]用电解法生产金属铝(霍尔-埃鲁工 艺:用碳质阳极电解熔于熔融Na3AlF6中的Al2O3来制取铝) 1888年:澳大利亚卡尔· 约瑟夫· 拜耳发明了拜耳工艺 Bayer process:用24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破碎的铝土矿 1910年:铝产量达45000吨
第1 章
1.1 1.2 1.3 1.4 1.5
铝及其铝合金
概述 铝的制取 铝的物理冶金 工业纯铝 铝合金
目的: 本章介绍铝及其合金的不同生产方法、热处理方面的基本知 识,以及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的各种应用; 讨论成分、组织和热处理对铝合金的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的 影响及其与应用的关系。
1.1 概述
氧化铝制取原理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总量的95% 碱石灰烧结法 拜耳-烧结联合法
铝土矿 Bauxite
高岭石 kaolinite
霞石 (Nepheline)
拜耳法:高品位铝土矿 碱石灰烧结法和拜耳-烧结联合法:中低品位铝土矿
拜耳法
将粉碎的铝土矿放入240℃的强 NaOH 溶液中提取出Al2O3
第一步: 将含有Al2O3的NaAlO2溶解于水中,滤除Fe和Si 氧化物组成的 不溶解于水的残留物或红土。
G P区是溶质原子富集的、排列有序的、 与基体共格的原子束,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其 数量完全取决于淬火后存在的空位浓度,与基 体中非均匀分布的位错无关。因为溶质原子可 借助空位进行迁移富集,空位越多,富集迁移 越易进行;凡能提高空位浓度的因素均能促进 GP区的形成,如:提高固溶温度,加快冷却 速度,淬火后固溶体中存在较多空位,这有利 于获得尺寸细小、数量多GP区。
过渡相有确定的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基体共格或部分共格,有一 定结晶学位向关系,尺寸比GP区稍大。 过渡相结构与基体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较大的形核功才能形核 。 为了降低形核功(应变能、界面能),过渡相常在位错、小角晶界、 层错、空位团以及 GP 区等处不均匀形核。因此,其形核速率与基体 中位错密度有关。 300000× θ″相:圆碟片状, Φ30nm×2nm;正方 点阵, a = b = 0.404nm , c = 0.768nm 。为均 匀形核 、 分布均匀,与基体完全共格,位向 关系为{100}θ″//{100}基体;θ″相周围比GP区 存在更大的共格应变,故其强化效果大于 GP 区。 θ′相:圆碟片状,Φ100nm×几十 nm; 正方点阵,a=b=0.404nm,c=0.58nm。与 基体部分共格,位向关系为{100}θ′//{100}基 体;成分为Cu2Al3.6,接近于平衡相θ (CuAl2)。 α基体上析出θ”相
资源 地壳中含量近8.2%,列全部化学元素含量的第三位 (仅次于氧和硅),列全部金属元素含量的第一位 (Fe: 5.1%;Mg: 2.1%;Ti: 0.6%)。 铝以化合态存在于各种岩石或矿石中,如长石、 云母、高岭土、铝土矿、明矾。 霞石(Nepheline):岩浆矿物,长石类矿物。 氧化铝(Alumina ) 菱镁铀矿(Bayleyite ) 明矾(Alunite)
铝的净化:电解铝中通过含有碳粉、电解质、氢气等杂质。用 石墨管将 Cl2 吹入铝的熔池中形成 AlCl3 ,AlCl3与杂质一起浮 出去除。
1.3 铝的物理冶金
密度 (20 ℃) : 2.70 g.cm-3 熔点 : 660 ℃ 100 ℃时的热容: 0.2241 cal.g-1K-1 / 938 Jkg-1K-1 熔化潜热: 94.7 cal.g-1 / 397.0 kJ.kg-1 20 ℃ 时的电导率:64.94 (相当标准退火铜的百分数) 热导率 : 0.5 cal.sec-1cm-1K-1
Bauxite铝土矿
Bauxite-pebbly 矾土卵石
Kaolinite clay高岭土
性能 • • • • • 密度小 高的热导率、电导率 高的耐腐蚀性 优异的机加工性能 高的韧性、成形性
Comparison of Al and steel
中国电解铝产量 中国年电解铝产量随年度的变化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Al-4%Cu铸态组织及淬火态组织
⑴时效分解(析出)过程和产物
时效分解【析出,脱溶(或沉淀)】: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一 个成分、结构与基体均不同的新相,或由溶质原子富集形成亚 稳过渡相的过程。属于固态相变。
过饱和固溶体 分解产物 GP区 过渡相(中间沉淀相) 平衡相
Al-Cu合金: 过饱和固溶体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将发生下列分解: α过 → GP区 → θ″ → θ′ → θ 其中 G· P区、θ″、θ′为亚稳定相 ( θ″又称为GPⅡ区) 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组织变化过程为: α过 → α+ GP区 → α+ θ″ → α+ θ′ → α+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