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3900-2000 气味 校对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8月
汽车内饰零件气味检测
PV 3900
标准中心55 34 1
共4页第1页关键词:气味、温度影响、气候影响
前言
本标准提供了测定汽车内饰材料产生气味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不适用于:
— 评价同类材料散发出的有机物数量;
—对任何类型的气味健康性的继续评估;
—以任何方式作为汽车内部零件产生气味的评估基础。

变更
相对于1993.1版本作了如下的修改:
—第4.3中增加方案C的说明
—增加了前言
—对标准重新进行划分
历史版本
首版:1971.1
最近一次修订:1993.1
1 使用范围
本标准评估温度和气候作用下的气味状态,测试针对汽车内部材料及汽车内
部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件。

2 定义
2.1 气味特性
材料经过一定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之后,散发出可辨别气味的挥发性成分的材料趋势。

4.3 试样数量类别
使用的试样类别分三个等级(见表 1)。

具体根据汽车内部使用数量进行选择。

表 1: 试样数量类别
使用的试样质量或体积试样种类
应用情况举例
1L 容器 3 L 容器 A (10±1) g (30±3) g B 夹子、瓶塞、套管、其他小零件
扶手、烟灰缸、顶棚扶手、变速杆护套、遮阳板和其他中等大小零件 (20±2) g (60±6) g C
隔音材料、薄膜、皮革、衬边材料、发泡材料、地毯和其他大面积材料
(50±5) cm 3
(150±15) cm 3
若C 类材料的厚度小于3mm ,1L 容器使用试样面积为(200±20)cm²、3L 容器使用试样面
积为(600±60)cm²。

如厚度大于20mm ,试样按20mm 厚度截取。

对于夹层结构试样,应全幅粘合作为整体进行测试。

如果是小零件,可以使用多个零件达到测试数量。

4.4. 测试条件类别
表 2列出了三种温度测试类别。

具体需要根据规范、图纸等进行选择。

表2: 温度测试类别
方案温度存放时间检测说明1 (23±2) ℃(24±1) h a.b.c.d.f 2 (40±2) ℃(24±1) h a.b.c.d.f 3
(80±2) ℃
2 h ±10 min
a.c.e.f
4.4.1 检测说明
a)对于方案 1 和方案 2 , 1L 容器需要加水50 mL ,3L 容器加水150 m L ;方案 3中的测
试容器不需要加水;b)放置于容器的试样,应避免直接与水接触;
c)测试容器密闭,并放入加热到预先指定温度的恒温箱中;
d)方案 1 和方案 2 从加热箱中取出试验容器,立刻进行评判;
e)对于方案3,试验容器从加热箱中取出先冷却到(60±5)℃再评判。

由三位检测
人员评判之后,可再次将试验容器放入(80±2)℃的加热箱中保持30 min,再由其他测试人员评判。

f)评估测试至少需要3人,如果不同测试人员之间评分差距在两个等级以上,应需
要至少5 人复测评估。

PV
3900
共4页第4页
4.5 评价
要尽可能对每种方案都进行气味评估,并按照表3用 1~6 评定气味等级,允
许出现半级结果。

表3 : 评估气味等级
分数评估
1 无气味的
2 有气味,但无干扰性
3 有明显的气味,但仍无干扰性
4 有干扰性气味
5 有强烈的干扰性气味
6 有难以忍受的气味
根据测试方法得出气味特性。

测试结果为测试人员的算术平均值。

若结果
不是整数,以最接近的半级的四舍五入的平均值对气味性加以说明。

5 相关参考文献
DIN 50 011-12气候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气候试验设备,气候数值,空气温度
汽车内饰构件
气味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