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网网络结构和协议

合集下载

5G核心网基础知识

5G核心网基础知识
5G核心网基础知识
目录
• 5G核心网概述 • 5G核心网关键技术 • 5G核心网协议栈与接口 • 5G核心网部署与演进 • 5G核心网安全与挑战 • 5G核心网应用与前景
01
5G核心网概述
5G核心网定义与特点
定义
5G核心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提供高速、 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的网络服
谢谢观看
协议栈组成及功能
控制面协议栈
包括NGAP(Non-Access Stratum Protocol for 5G)、NAS(Non-Access Stratum)等协议,用于实现网络接入、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等功能。
用户面协议栈
包括GTP-U(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UDP/IP(User Datagram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等协议,用于实现用户数据传输。
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
边缘计算
5G核心网支持边缘计算,将部分计算 任务下沉到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 时延。
5G核心网将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降 低网络复杂性,提高网络效率。
5G核心网与4G核心网对比
架构差异
时延优化
5G核心网采用服务化架构,而4G核心网主要 采用一体化架构。
5G核心网通过优化网络协议和架构,降低数 据传输时延,而4G核心网在时延方面相对较 高。
连接能力
业务支持
5G核心网支持海量设备连接,满足物联网等 应用场景的需求,而4G核心网在连接能力上 相对较弱。
5G核心网支持更多样化的业务类型和服务模 式,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而4G核心 网在业务支持上相对有限。
02
5G核心网关键技术

5G网元结构和协议栈

5G网元结构和协议栈

5G网元结构和协议栈5G网络的网元结构和协议栈是构建5G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定义网络中不同网元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通信方式,实现了5G网络的高速、高容量和低延迟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5G网络的网元结构和协议栈。

5G网络的网元结构可以分为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个部分。

核心网包括核心网节点和边缘计算节点,负责处理用户数据和实现网络控制功能;无线接入网包括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负责收发无线信号和连接用户设备。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网元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核心网由多个核心网节点组成,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功能。

其中,用户面负责处理用户数据,通过数据平面中的数据链路和传输层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控制面负责管理用户连接和指导用户面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控制面数据链路和传输层协议与用户进行通信。

此外,核心网还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用于处理一些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如VR/AR和智能网联车辆等。

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实现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无缝连接。

无线接入网包括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基站节点负责收发无线信号,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调度和控制。

基站节点按照不同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微基站、宏基站和室内基站等。

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用户设备,通过基站节点实现与核心网的连接。

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接口进行通信,具体的无线接口协议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

除了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外,5G网络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网元,如边缘网关和用户设备。

边缘网关的作用是提供与传统云计算相比更加低延迟的计算和存储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获得响应。

用户设备是指连接到5G网络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5G网络的协议栈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不同的协议。

物理层负责将用户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数据链路层负责进行无线信号的调度和控制,同时使用编码和错误纠正技术来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

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课件

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课件
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 课件
目 录
•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 OSI模型 • TCP/IP模型 • 网络协议详解 • 网络安全与协议 •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展望
0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总结词
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层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定义了网络 中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
DNS协议
总结词
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详细描述
DNS协议是互联网上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过DNS协议,用户可以在 浏览器中输入域名,而不是IP地址,来访问网站。DNS协议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以便计算机 能够相互通信。
FTP协议
总结词
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
远程办公 企业通过SSH协议建立安全的远程登 录通道,保证远程办公数据的安全性。
域名系统(DNS) DNS通过DNSSEC协议提供安全可靠 的域名解析服务,保护用户免受DNS 欺骗攻击。
06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展望
软件定义网络(SDN)
总结词
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将网络控制与 转发分离,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管理和调度。
DNSSEC协议
DNSSEC协议是一种DNS安全扩展协议,可以为DNS查询提供数据完 整性和源认证等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协议的应用场景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网站通过SSL/TLS协议对用户 提交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传输,保证交
易数据的安全性。 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通过IPsec协议建立安全的网络 连接,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网页 浏览等。
表示层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成为4G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是构建LTE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下面将对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进行详细介绍。

一、LTE网络架构LTE网络架构由两部分组成: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和EPC(Evolved Packet Core)。

1. 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是LT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包括基站和与之相连的核心网。

基站被称为eNodeB,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eNodeB通过X2接口相连,用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和协同。

与核心网的连接通过S1接口实现,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的传输。

2. EPC(Evolved Packet Core)EPC是LTE系统的核心网络,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控制信息的处理。

EPC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和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MME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控制平面的处理;SGW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PGW连接到外部数据网络,负责数据分组的处理和路由。

二、LTE协议栈LTE协议栈由各种协议组成,实现系统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控制。

LTE协议栈按照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调制解调。

LTE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进行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核心网络结构

核心网络结构

R5核心网络R5核心网络-IMS功能实体(二)
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 按其位置和功能又可分为 P/S/I 三种类型; ➢ P-CSCF(Proxy CSCF):是IMS中与用户的第一个连接点, 提供代理(Proxy)功能,即接
受业务请求并转发它们,但不能修改INVITE消息中的Request URI字段;P-CSCF也可提供 用户代理(UA)功能,即在异常情况下中断和独立产生SIP会话; ➢ S-CSCF(Serving CSCF):S-CSCF在IMS核心网中处于核心的控制地位,负责对UE的注册鉴 权和会话控制,执行针对主叫端及被叫端IMS用户的基本会话路由功能,并根据用户签约的 IMS触发规则,在条件满足时进行到AS的增值业务路由触发及业务控制交互; ➢ I-CSCF(Interrogating CSCF):类似IMS的关口节点,提供本域用户服务节点分配、路由查 询以及IMS域间拓朴隐藏功能
核心网络结构
R99基本网络结构
PSTN
Gi
Gp
GMSC
GGSN
AuC
C
Gc
H
PSTN
HLR
Gn
D
EIR Gr
G VLR
VLR
B MSC
B MSC
E
F
Gf
Gs
SGSN
CN
A
Gb
BSS
PCU
BSC
IuCS
IuPS RNC
RNS Iur
Abis
BTS
BTS
Iub
Node B cell
Node B
Um
Uu
➢ MSC与VLR之间的B接口:完成用户的移动性管理、位置更新和补充业务的激活 等功能。此接口为内部接口,标准不规范;

LTE核心网

LTE核心网

S-GW S-GW位于用户面,一次只有一个S-GW为UE服务。 1-会话管理,SGW能对承载建立、修改、释放,能存储EPS上下文。 2-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在EUTRAN内切换时,在路径转换后,向源eNodeB 发送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完成eNodeB的重排序功能。 在不同接入网切换时,通过SGW和SGSN间的S4接口,实现2G/3G系统和 PGW间实现业务路由。 在E-UTRAN空闲模式下,SGW能缓存下行数据并出发网络测服务请求流程。 3-Qos控制,SGW支持EPS承载主要Qos参数。在上行链路中,SGW能基于QCI 进行数据包传送级别标记(设置DSCP) 4-计费,SGW支持用户和QCI分类的运营商间的计费。 P-GW
漫游架构
LTE 网络架构-非漫游架构
UTRAN
S12
SGSN
S3 GERAN MME S6a
S4
HSS PCRF
S1-MME
S11
Sx Serving S5 gateway PDN SGi gateway
Rx Open’s IP servings(IMS、 PSS)
UE LTE-Uu
E-UTRAN
S6a接口消息 HSS和MME之间的接口,类似于MAP的消息功能。 鉴权消息,鉴权响应里包含EPS(RAND,XRES,AUTN和KASME) 位置更新消息,消息里包含签约信息
HSS发起清除MME中的用户记录
HSS发起的插入用户签约数据 HSS发起删除MME中保存的所有或者部分用户数据 Purge UE Request MME 通知HSS删除去附着用户的签约数据和MM上下文。 Notify Request 当用户状态变化、终端改变或者用户当前APN的PDN GW信 息改变时,MME向HSS发送此消息。 HSS设备重启,向MME发送此消息。

核心网网络结构和协议

核心网网络结构和协议

预计2001年12月完成第一个版本,根据目 前的情况,可能会推迟到2002年初。 主要变化体现在

无线接口:IP技术成为无线接入网络的承载技术
核心网络:大量新的功能实体的增加,改变了原 有的呼叫流程。IP技术成为所有信令消息的承 载技术。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核心网络的定义及其核心网络的不同阶 段 R99核心网络 R4核心网络 R5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的平滑演进
Serving Network Domain USIM Domain Mobile Equipment Domain User Equipment Domain Access Network Domain Core Network Domain Infrastructure Domain
Transit Network Domain
C
PSTN PSTN
H
Gc Gn Gr
HLR
D
EIR
F Gf Gs
VLR
B
G
VLR
B
MSC
E
MSC
SGSN
CN
A Gb IuCS IuPS
BSS BSC
Abis
RNS RNC
Iubis
Iur
RNC
BTS Um
BTS
Node B
cell
Node B
Uu
ME
SIM-ME i/f or Cu
SIM
USIM
MS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结构(2)
电路域 A BSS
E-MSC/VLR E-GMSC
PSTN/ISDN
Gb Iub Iucs HLR/AUC NodeB RNC Iups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xx年xx月xx日contents •g核心网•g接口协议•g核心网与接口协议的应用•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目录01 g核心网网络结构基于电路域/分组域/多媒体域GSM/GPRS/EDGE/UMTS/HSPA+/LTE是基于电路域,3GPP基于分组域,IMS基于多媒体域。

移动性管理包括位置登记、越区切换、漫游等。

电路控制包括呼叫处理、连接管理、信道管理等。

演进历程2G3G Array基于分组域,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基于电路域,只支持语音和短信业务4G5G基于分组域,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基于5G技术,支持超高速数据业务技术标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4G的语音业务•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nnectivity,超可靠低延迟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02 g接口协议协议组成包括移动通信应用部分,如电话、短信、数据业务等。

应用层协议用于提供端到端传输,如TCP/IP协议。

传输层协议包括路由、寻址等功能,如移动IP协议。

网络层协议用于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如HDLC、PPP 等协议。

链路层协议主要协议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应用部分,定义移动终端与移动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

MAP SIP IMSDiameter 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开放标准。

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在IP网上的语音、视频通话、短信、多媒体会议等通信服务。

AAA(认证、授权、计费)协议,用于提供AAA服务。

WIFI无线认证及核心网建设方案

WIFI无线认证及核心网建设方案

WIFI无线认证及核心网建设方案引言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无线认证和核心网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线认证是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核心网是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的功能。

本文将就无线认证和核心网建设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线认证无线认证是通过特定的身份验证方式,控制无线设备的接入,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设备可以连接无线网络。

无线认证的核心是认证服务器和认证协议。

1.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是无线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处理用户的认证请求。

常用的认证服务器类型有Radius服务器和AAA服务器。

Radius服务器是一种基于协议的认证服务器,使用专门的协议进行认证和授权,支持多种认证方式。

AAA服务器是一种可高度定制的认证服务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2.认证协议认证协议是认证服务器和无线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目前常用的认证协议有EAP、PEAP、LEAP等。

EAP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灵活认证机制的协议,可以支持多种认证方式。

PEAP是一种通过TLS隧道提供安全的身份验证的协议。

LEAP是一种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协议。

二、核心网建设核心网是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的功能。

核心网的建设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

1.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核心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集中式拓扑和分布式拓扑。

集中式拓扑是指将核心网中的所有设备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上,中心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网络。

分布式拓扑是指将核心网中的设备分散连接在多个位置上,各个设备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工作。

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构建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

交换机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防火墙用于阻止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1.UMTS网络结构UMTS网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无线链路(Uu)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

a. 用户终端(UE):用户终端是指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用户终端通过Uu接口与基站(Node B)进行通信。

b.移动无线链路(Uu):Uu接口是UE和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它通过无线信道传输语音、数据和控制信息。

c.核心网络(CN):核心网络是整个UMTS网络的中枢部分,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的通信。

它包括以下子系统:- 移动服务核心网(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MSC):MSC是负责传输语音和短信的主要组件。

- 数据网络(Packet Switched Network,PSN):PSN传输数据和多媒体内容,如互联网、视频流等。

- 位置注册中心(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HLR存储用户的位置和其他用户信息。

- 访客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VLR保存来自其他运营商的漫游用户信息。

- 服务网关(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SGSN用于传输和管理分组数据。

- 入口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GGSN提供与外部网络的接口,如互联网。

2.UMTS协议解析UMTS使用多种协议以实现用户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

以下是UMTS中重要的协议:a.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RRC协议用于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

它负责连接建立、维护和释放,以及切换和测量。

b. 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协议:RANAP 协议用于UE与核心网络之间的信令传输。

通信行业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和通信协议解析

通信行业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和通信协议解析

通信行业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和通信协议解析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的网络系统。

它是由一系列的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等组成的复杂系统。

本文将从组网结构和通信协议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组网结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主要包括无线接入部分和核心部分。

1. 无线接入部分无线接入部分是指提供无线连接服务的网络,包括基站子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和终端设备。

基站子系统(BSS)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它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BS)组成,其中BSC负责管理多个基站,控制无线频道分配、功率控制等。

而基站则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传输子系统是连接基站与核心网的传输部分,通过无线传输信道完成信号的传输。

终端设备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它们通过基站与网络进行通信,实现信息的传输与接收。

2.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中枢部分,承载着用户数据的传输、信令控制等功能。

它主要由移动核心网和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组成。

移动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节点,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控制节点(SCP)、位置注册节点(HLR)等组成,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切换、寻呼等功能。

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业务支撑软件实现运营商的运营、计费、营销等业务功能。

二、通信协议解析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各个组网部分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交互,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

1. 无线接入协议无线接入协议是指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GSM/CDMA等制式规范。

它定义了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信号的传输、频率的选择、功率的控制等。

2. 核心网络协议核心网络协议是指移动核心网与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SS7(Signaling System No.7)和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SS7协议是一种用于传输信令消息的协议,它负责控制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信令流程,包括呼叫建立、寻呼、短信传输等。

核心网网络结构简介

核心网网络结构简介
E
VLR D B MSC
G VLR PSTN/ISDN
F EIR
CS软交换网络架构
CS域网络——作为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完成语音通信,从R4版本 开始采用软交换架构,将MSC拆分为MSC Server和MGW,实现控制与承载相分离。
▪UTRAN
▪MSC Server ▪RANAP
▪BSSAP
中国移动核心网网络结构简介
2011年10月
网络全貌总览
传统电路域业务 会话类多媒体业务
Video Sharing VoIP IM PoC 多媒体会议
业务
其他数据业务
WAP PIM 彩信
数据中心 NP数据库
SCP 短信中心 彩铃
业务数据
DSMP
MGCF IMS MGW
BGCFI/S-CSCF P-源自SCF业务其他数据业务
WAP PIM 彩信
数据中心 NP数据库
SCP 短信中心 彩铃
MGCF IMS MGW
BGCF
I/S-CSCF P-CSCF
MRFC
MRFP
业务数据
DSMP
CM-IMS域
HLR
HSS
CMN MSS
信令网
RACS, PCC
SGSN GGSN
P-GW ePDG
核心网
IP承载网
MGW
电路域
•HSTP兼LSTP •HSTP A平面 MSC/GMSC、SGSN HLR、SCP、短信中心 •LSTP •LSTP
•SP •SP •SP
HLR: SCP •HSTP兼LSTP MSC/GMSC、SGSN HLR、SCP、短信中心
B平面
•HSTP
IP承载网网络结构

IMS核心网基础原理介绍

IMS核心网基础原理介绍

IMS核心网基础原理介绍1.网络结构- 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作为IMS核心网的边界,负责处理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和媒体流的交换。

- 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负责终端设备的注册、认证和鉴权等功能,以及会话控制和策略管理。

- I-CSCF(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作为终端设备与S-CSCF之间的信令路由点,负责将信令转发至正确的S-CSCF。

-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存储用户配置信息和认证数据,并负责 IMS 用户身份验证和鉴权等功能。

- MGW(Media Gateway):负责音视频媒体传输的网关设备。

- MRF(Media Resource Function):提供多媒体处理能力,例如语音识别、语音信号转换和语音合成等。

2.协议体系3.功能模块-用户认证和鉴权:IMS核心网通过HSS存储用户配置信息和认证数据,通过S-CSCF进行用户注册、鉴权和认证等功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IMS服务。

-会话控制:IMS核心网通过SIP协议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确保多媒体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服务策略管理:IMS核心网通过S-CSCF实现服务策略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以提供符合用户期望的多媒体通信服务。

-多媒体处理:IMS核心网通过MRF提供多媒体处理能力,例如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以增强多媒体通信的功能。

总之,IMS核心网是一种基于IP的多媒体子系统,通过网络结构、协议体系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了传统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统一的多媒体通信服务。

IMS核心网的基础原理包括网络结构的构建、协议体系的应用和功能模块的实现,通过这些基础原理,IMS核心网实现了多媒体通信的统一管理和交互。

中国移动核心网R4系列之-架构、协议和接口

中国移动核心网R4系列之-架构、协议和接口
操作维护功能: 操作维护功能是软交换设备中负责系统管理和操作维护的部分,是用户使 用、配置、管理、监视软交换设备运行的功能集合;
计费功能: 软交换设备根据计费对象进行计费和信息采集的功能,并负责将采集到的 信息送往计费中心;
R4 MGW功能
用户面关口接入功能: MGW是3G R4核心网的用户承载面的网关接入设备,位于3G CS核心网通往 无线接入网(UTRAN/BSS)及传统固定网(PSTN/ISDN)的边界处;是Iu接 口、PSTN/PLMN接口的关口承载通道,以及宽带媒体流(如RTP流)的终结 点。
•R4在核心网电路域引入IP宽带承载,从传统电路交换向分组数据交换转变, 形成以IP core为基础的电信网络新框架,是传统网络向NGN演进的必经之路;
•TDM核心到IP核心的转变将引发核心网运营,规划,管理,维护上深刻的变化;
R4关键特征-TrFO的引入
MSC server
OoB Codec Negotiation
与HLR交互 IAM
寻呼和鉴权加密过程
SETUP CALL PROCEEDING
准备承载 ADD_req(C$) ADD_rsp(C2, T3)
APM ADD_req(C$) 建立承载 ADD_rsp(C1, T2)
承载建立过程 ADD_req(T$) 准备承载 ADD_rsp(T1) RAB_ASSIGN_req
MGW
分组网
SS7
H.248/MGCP
IP
T D
ATM
M
MGW
•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 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而传统交换将控制,承载和交换封闭在同一实体之内, 相 互之间的制约使用户的业务能力受限;

5G核心网架构和接口协议

5G核心网架构和接口协议
- RAT内或RAT间移动锚点- PDU会话与外部数据网络(DN)间的连接点- 报文路由与转发- 报文检查及用户面策略执行- 流量上报- 作为上行分流器(UL-CL)以支持流量路由到特定数据网络- 作为分支点(Branching point)支持multi-homed类型PDU会话- 用户面QoS处理,比如,包过滤、门控、上下行速率执行- 上行流量校验- 上下行QoS映射- 下行数据缓存和通知触发
NF存储库功能(NRF)
- 选择一组服务于该UE的切片实例(NSI)- “Allowed NSSAI”决策- 决策服务于该UE的”AMF Set”或基于配置提供一组候选AMF
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
NSSF
NSSF: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 类比4G:无。
漫游架构1 - Home routed方式
漫游架构1:Home routed在HPLMN和VPLMN中,都存在SMF和UPFHPLMN 和VPLMN中SMF选择各自的UPF基于PDU会话粒度选择漫游方式(Home Routed or LBO)
漫游架构2 - LBO(Local breakout)方式
会话管理功能(SMF)
SMF
SMF: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类比4G:MME+SGW+PGW中会话和承载管理的控制面功能,终结SM层NAS信令
- 提供统一的鉴权管理功能统一鉴权方法 - EAP-AKA/5G-AKA鉴权方法选择 - 选择方: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 选择子:SUPI(Subscriber Permanent Identifier,3GPP中就是IMSI)、签约信息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络架构和协议栈⼀、LTE⽹络参考模型整个TD-LTE系统由3部分组成:核⼼⽹(EPC,Evolved Packet Core),接⼊⽹(eNodeB),⽤户设备(UE)UE:全称是User Equipment,⽤户设备,就是指⽤户的⼿机,或者是其他可以利⽤LTE上⽹的设备。

eNB:是eNodeB的简写,它为⽤户提供空中接⼝(air interface),⽤户设备可以通过⽆线连接到eNB,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站,然后基站再通过有线连接到运营商的核⼼⽹。

在这⾥注意,我们所说的⽆线通信,仅仅只是⼿机和基站这⼀段是⽆线的,其他部分例如基站与核⼼⽹的连接,基站与基站之间互相的连接,核⼼⽹中各设备的连接全部都是有线连接的。

⼀台基站(eNB)要接受很多台UE的接⼊,所以eNB要负责管理UE,包括资源分配,调度,管理接⼊策略等等。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缩写,提供:NAS 信令传输,⽤户鉴权与漫游管理(S6a),移动性管理,EPS承载管理。

移动性管理主要是有寻呼,TAI管理和切换。

S-GW:Serving Gateway,负责本地⽹络⽤户数据处理部分。

P-GW:PDN Gateway,负责⽤户数据包与其他⽹络的处理。

是PDN Gateway的缩写,其中PDN是Packet Data Network 的缩写,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互联⽹,这是整个LTE架构与互联⽹的接⼝处,所以UE如果想访问互联⽹就必须途径P-GW实体, 从另外⼀⽅⾯说,如果想通过P-GW⽽访问互联⽹的话,必须要有IP地址,所以P-GW负责了UE的IP地址的分配⼯作,同时提供IP路由和转发的功能。

此外,为了使互联⽹的各种业务能够分配给不同的承载,P-GW提供针对每⼀个SDF和每⼀个⽤户的包过滤功能。

(也就是说在P-GW处,进出的每⼀个包属于哪个级别的SDF和哪⼀个⽤户都已经被匹配好了。

这⾥的SDF是服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的缩写,意思就是P-GW能区分每⼀个⽤户的不同服务的数据包,从⽽映射到不同的承载上去。

UMTS核心网络结构介绍

UMTS核心网络结构介绍
* IMT-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
3G标准化组织(二)
➢3GPP组织和3GPP标准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组织:于1998年12月成立,由 欧洲的ETSI 、中国的CWTS、日本的ARIB/TTC、韩国的TTA和美国的T1等标准化组织发 起,主要是制定以GSM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S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UMTS是基于WCDMA的3G标准,UMTS核心网服务于WCDMA和TD-SCDMA两种 3G技术。
UMTS使用WCDMA作为底层标准,由 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 IMT-2000 关于 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UMTS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 GSM标准的后续标准。UMTS 分组交换系统是由 GPRS 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 为相像。
R5引入基于分 组域的IMS域, 替换传统的CS 域
实现移动与固 网融合
分组域R5到R7 版主要对数据 业务速度提升, 最大可达
42MRbp5s (IMS)
2002
分组域引入
EPC, 实现承载
与控制相分离
MME和S/PGW
引入LTEAdvance,下 行最大速度可 达1Gbps
无线引入LTE,下 行速率可达 150Mbps
目录
1
前言
2 UMTS/TD-SCDMA核心网版本的演进路线
3
UMTS/TD-SCDMA核心网络结构
R99基本网络结构
PSTN
Gi
Gp
GMSC
GGSN
AuC
C

LTE网络结构协议栈及物理层

LTE网络结构协议栈及物理层

LTE网络结构协议栈及物理层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LTE采用了全新的网络结构和协议栈。

本文将介绍LTE网络的结构、协议栈及物理层。

一、LTE网络结构LTE网络结构包括用户终端设备(UE)、基站(eNodeB)、核心网(EPC)和公共网(Internet)四个部分。

UE是移动设备,eNodeB是用于无线接入的基站,EPC则是支持核心网络功能的节点。

UE与eNodeB之间通过无线接口建立连接,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eNodeB负责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以及用户数据的传输。

而EPC则是核心网络,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 (Serving Gateway)和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等网络节点,负责用户移动性管理、用户数据传输和连接到公共网。

二、LTE协议栈LTE协议栈分为两个层次:控制面协议栈(CP)和用户面协议栈(UP)。

CP负责控制信令的传输和处理,UP处理用户数据的传输。

协议栈分为PHY(物理层)、MAC(介质访问控制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包隧道协议层)和RRC(无线资源控制层)五个层次。

- 物理层(PHY):是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将用户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到空中介质中,并接收从空中介质中接收到的数据。

物理层对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和解调,实现无线传输。

-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负责管理无线资源,包括分配资源、管理调度和处理数据的传输。

MAC层通过无线帧的分配来实现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

-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负责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段、确认和相关的传输协议。

RLC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如可靠传输和非可靠传输。

- 包隧道协议层(PDCP):负责对用户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减小无线传输时的带宽占用。

LTE无线及核心网部分

LTE无线及核心网部分

GGSN
I
I
UTRAN
P
P
ATM/ TDM/IP
SGSN 2/3G
GGSN
SGSN
eUTRAN
I
P
GGSN 3G-DTS
SAE-GW MME
SAE-GW LTE/EPC
统一IP承载方式 统一扁平化的网络
GSM
TDSCDMA
Non-3GPP LTE
统一核心网
11
LTE网络架构
VBOX onLine
•2/3G核心网内部均采用全IP承载 方式。2/3G核心网分组域与无线接 入网之间是多种承载方式并存即 TDM/ATM/IP同时存在。 • LTE/EPC阶段,网络结构将全IP话, 即用IP完全取代传统ATM及TDM.
CT WG1
MM/CC/SM (lu)
CT WG3
Interworking with external networks
CT WG4
MAP/GTP/BCH/SS
CT WG6 Smart
Card Application Aspects
6
课程内容
LTE网络基础 LTE网络架构
LTE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 LTE系统接口和协议
空口协议栈结构 LTE关键技术
7
<w所w有w信.t息he均m为e艾g优al威le科ry技.有co限m公司所有>
LTE网络架构
LTE系统网络架构
EPC
EPS
EUTRAN
Uu
MME / S-GW
MME / S-GW
S1
S1 S1 S1
S1
S1
S1
eNode B
X2
X2
X2

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目录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LTE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6)1.2.2 LTE设计目标 (7)1.3 LTE网络架构 (8)1.3.1 E-UTRAN(接入网) (10)1.3.2 EPC核心网 (12)1.3.3 LTE网络特点 (15)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 (16)1.4.1 LTE协议栈的三层 (16)1.4.2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17)1.4.3 协议栈架构 (19)1.5网络接口 (20)际为 3.9G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4G技术,而是3G向4G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技术,是被称为3.9G的全球化标准,它通过采用OFDM (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改进并且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其能获得更高的峰值速率。

对于LTE技术的研究历来已久,我国的LTE项目是基于3G时代的TD-SCDMA技术和WCDMA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其对应的也将发展成为TD-LTE和FD-LTE技术。

后续的 R9/R10 版本为 LTE Advanced 才是实际的 4G 网络。

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LTE有如下主要技术特点:(1)实现灵活的频谱带宽配置,支持1.25-20MHz的可变带宽;(2)采用OFDM,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更高的用户传输速率,20M带宽时,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和上行峰值速率50Mbps;(3)频谱利用率是HSPA(高速分组接入,是WCDMA的其中一种规范)的2-4倍,用户平均吞吐量(吞吐量指上下行流量)是HSPA的2-4倍;(4)提高小区边缘传输速率,改善用户在小区边缘的业务体验,增强3GPP LTE系统的覆盖性能;(5)用户面延迟小于5ms,控制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UE从待机状态到开始传输数据,时延不超过100ms;(6)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低成本演进;(7)取消电路交换(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语音部分由VOIP实现;(注:CS域是电路承载域,走语音的,PS域是数据域,走的是IP,用于手机上网)(8)强调兼容性,支持已有的3G系统,也支持与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网络:由一系列完成用户位置管理、网络功能和业务控制等功能的物理实体 组成,物理实体包括(G)MSC、HLR、SCP、SMC、GSN等。核心网络又分为归 属网络、拜访网络和传送网络3类。(参见3GPP规范23.101)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3G核心网络的不同阶段(1)
R99:
1999年4月3GPP完成第一个版本,之后对内容不断 进行增补和修改,2001年3月最终冻结。但2000年 12月之后的版本变动不大。
QoS方面:2G GPRS对分组数据业务所定义的QoS参数和要求 比较复杂,不便于实施。UMTS将它所要支持的各种业务分成 四大类,分别考虑其QoS要求及保证机制。但在QoS相关的协 商和修改业务流程上,R99 UMTS PS与原GPRS基本相似。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VLR:处理当前用户的各种数据信息 AUC:存储用户的鉴权信息(密钥) EIR:存储用户的IMEI信息 SMS-GMSC和SMS IMSC:SMS-GMSC用于保证短
消息正确的由SC发送至移动用户。SMS IMSC用于 保证短消息正确的由用户发送至SC。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各功能实体的功能)(2)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特色及核心技术(1)
核心网络分为CS域和PS域。CS域以原有的 GSM网络为基础,PS域以原有的GPRS网络为 基础。
CS域: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路型业务的连接,实 现方式包括TDM方式和ATM方式。它包括 MSC/VLR、GMSC等交换实体以及用于与其它 网络互通的IWF实体等。
PS域:用于向用户提供分组型业务的连接,实 现方式为IP包分组方式。它包括SGSN、GGSN 以及与其它PLMN互连的BG等网络实体。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特色及核心技术(2)
MSC与SGSN两个功能实体可以合设也可 独立设置。
呼叫控制部分的信令增强了对多媒体业 务的支持。
R99核心网络结构(3)
LCS
网 络 结 构
LMU Type A
CBC Note 1)
Uu
IuBC
3GSGSN
UE
Node B Iub SRNC Iu
3G- Lg
(SMLC
MSC/VLR
(LMU
functio-
Type B)
nality)
Iur
Lg
Node B Iub (LMU Type B)
RNC
SIM USIM
MS
RNC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结构(2)
电路域 A
BSS
E-MSC/VLR
E-GMSC
Gb Iub
NodeB
RNC
Iucs HLR/AUC
Iups
NodeB
RNC
Iur E-SGSN
E-GGSN
分组域 MS
Iub
PSTN/ISDN Internet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SGSN与HLR之间的Gr接口:完成用户位置信息的交换和用 户签约信息的管理。同C接口功能相似。(29.002)
SGSN与GGSN之间的Gn、 Gp接口:采用GTP协议,在 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数据包。(29.060)
GGSN与HLR之间Gc的接口:可选接口。 SGSN与EIR之间的Gf接口: GGSN与外部网络之间的Gi接口:
GTP格式改变,由原来的20字节固定长度的格式改为8-12字 节可变长度的格式,并增加了扩展字头功能。此外,整个GTP 字头的比特分配也发生了较大改动,去除了流标志等字段。信 令消息和信息单元有增删。
利用隧道端点标识TEID取代2G GPRS系统中的隧道标识TID, 用于标识传送PDP上下文用户数据和信令的隧道。与TID相比, TEID与IMSI和NSAPI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它只是由接收端指 定的一个隧道端点标识,在相应的信令消息中告知对端,令其 在发送相关数据或信令时使用该TEID所标识的隧道。
MSC与EIR之间的F接口:交换相关信息,用于EIR验证用户 的IMSI状态信息。
VLR之间的G接口:当用户从一个VLR移动至另一个VLR时, 用于交换用户的IMSI和鉴权参数信息。(29.002)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网络接口)(3)
基本网络
核心网络内部接口-PS域
R99核心网络 R4核心网络 R5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的平滑演进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
R99核心网络结构
基本结构 LCS网络结构 CAMEL网络结构 CBS网络结构
核心网络的功能实体 核心网络的接口协议 Mobile IP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结构(1)
增加了CAMEL的支持:在各工作流程中定义了CAMEL相关的 业务触发点。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与PHASE 2+阶段的比较)(3)
PS域
移动性管理:
2G GPRS在MS与SGSN之间实施加密,而R99 UMTS PS 则放在MS与RNC之间实施,加密算法也不同;
USIM Domain
Mobile Equipment Domain
User Equipment Domain
Access Network Domain
Serving Network Domain
Transit Network Domain
Core Network Domain
Infrastructure Domain
SGSN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结构(5)
CBS
网 络 结 构
Note 1
BSS
BSC
Abis
BTS
BTS
CBC
CN
IuBC
RNS
RNC
Iub
Node B
Node B
Note 1: Interface outside the scope of 3GPP/GSM
UE
注:在GSM阶段,CBC(Cell Broadcast Center)不属于CN。
CS域、PS域共用的接口
MSC/VLR与SGSN之间的Gs接口:用于MSC与SGSN之间的 联合位置更新。(29.016、29018)
HLR与AUC之间的H接口:用于鉴权和加密。内部接口,不 规范。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与PHASE 2+阶段的比较)(1)
CS域:
在R99中,呼叫控制仍采用ISUP等协议,移动性管 理仍采用MAP协议。
ISUP等协议没有什么改动,MAP协议与与GSM MAP Phase2+相比,由于在R99阶段引入了一些新的业 务和功能,为此,MAP定义了新的接口、程序和参 数。新引入的业务包括:定位业务,号码可携性业 务,智能业务的增强等。
CS域功能实体
MSC:完成电路交换型业务的交换功能和信令控制 功能。
GMSC:在某一个网络中完成移动用户路由寻址功 能的MSC。GSMC可以与MSC合设,也可分设。
IWF:与MSC紧密相关的一个功能实体。完成PLMN 网络与ISDN、PSTN、PDN网络之间的互通(主要 完成信令转换功能),其具体功能可以根据业务和 网络种类的不同进行规定。
MSC与HLR之间的C接口:获取用户的MSRN和与智能业务相 关的用户状态、用户位置等信息。(29.002、23.078)
VLR与HLR之间的D接口:获取用户的MSRN和与智能业务相 关的用户状态、用户位置等信息。(29.002、23.078)
MSC之间的E接口:用于两个MSC之间的切换过程。同时,若 一个MSC兼作SC,当向一个用户发送或接受短消息时,也需 在此接口传送信息。(29.002)
主要变化体现在新的无线技术的引入,核心网络无 根本性改变。
R4:
2001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 主要变化
无线接口:TD-SCDMA无线技术的基本完成
核心网络:MSC被拆分为MSC Server和MGW两部分, 开始实施向ALL IP网络的过渡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3G核心网络的不同阶段(2)
定义了新的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
由于UTRAN增加了Iur接口用于切换,分组数据业务在切 换时的位置管理程序也作了相应的改变;
增加了2G与3G系统间切换的程序;
对Internet接入支持功能的增强:R99 UMTS PS网络强调了对 Internet的支持能力而去除了对其它网络业务如X.25的支持能 力,删除了需求不大的业务方式如匿名接入,而对于逐渐兴 起的Internet业务如MIP则增加了相关的功能和业务流程。
移动性管理仍沿用MAP信令,只是由于 对CAMEL、GPRS等功能的增强而对MAP 信令做了相应的补充。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R99核心网络-基本网络 (各功能实体的功能)(1)
CS域和PS域共用的功能实体
HLR:完成移动用户的数据管理(MSISDN、IMSI、 PDP ADDRESS、LUM INDICATOR、签约的电信业 务和补充业务及其业务的的适用范围)和位置信息 管理(MSRN、MSC号码、VLR号码、SGSN号码、 GMLC等)
R5(又称ALL IP网络)
预计2001年12月完成第一个版本,根据目 前的情况,可能会推迟到2002年初。
主要变化体现在
无线接口:IP技术成为无线接入网络的承载技术
核心网络:大量新的功能实体的增加,改变了原 有的呼叫流程。IP技术成为所有信令消息的承 载技术。
中国移动3G高级培训之十一
核心网络的定义及其核心网络的不同阶 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