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义务教育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了“促进儿童整体发展”高度。
所谓促进儿童整体发展,即通过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到思想品德教育。
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重分数,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师生共同探究的新格局,因此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改变以往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推动快乐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心理机制。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因。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儿童的认知结构、年龄特点的最佳结合点上进行探索,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推动他们快乐学习的动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采用生动、具体感人的素材和事例,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由近期的需要向长远、正确的学习动机转化。
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向学生渗透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数学文化,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懂得只有刻苦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建设增添力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
2、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与时俱进,学会学习,不断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己掌握的逻辑思维、思想方法,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威力和应用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二、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和生活特别爱好的心理状态,学习材料中蕴含的价值、疑难和未知度,则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疑难与未知,可激发起学生我一定要弄明白的强烈需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求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尤为强烈,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
在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因此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作业。
先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同学们,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孩子们发挥想象说了很多。
然后让孩子们先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孩子们找到了很多角之后,我又说:“你想自己创作一幅这样的画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老师可有个要求,你画的图中也要让我们找到角才行。
”对这一情境,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发挥了自己的形象力,设计出了有趣的画面。
看到孩子们兴致很高,于是又设计了一个实践作业,再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角,并且把他们画下来。
他们从生活中的许多地方发现了角,如电视、冰箱、门、国旗、黑板、扇子、尺子、棋盘、书本等几十种物体上都找到了角,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参与数学学习的乐趣,自然会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2、重视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持续很短。
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的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
潜在的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摆一摆。
8个苹果每盘放四个,可以放几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很快可以摆出来。
再摆9个苹果,每盘放四个,可以分成几盘呢?这道题结果如何,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这时,有的学生分了3盘,有的学生分了2盘,还有的学生分了2盘还剩下1个。
通过摆、分,使学生对新课产生了兴趣。
教师再通过演示讲解,引导学生边摆边说边想,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又如,在解决问题时“晓明左边有8个同学,右边有9个同学,这一行有几个同学?”作为低年级学生思维常有片面性,在分析题时,有的学生把左边的加上右边的便是全行的,而忽略了小明。
这是因为他们读题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题目的字句上,而对字句所表达的意思不能很好地理解。
为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我找了一组学生按题意排成队,让学生自己观察,结合实际理解题意。
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通过这种直观形式,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牢固掌握了知识。
三、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合作学习,是创设生生交流机会,在团结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最佳学习形式。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
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充分照顾到个体,注意学生间的合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并且,在与小伙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开展实践和交流,分享活动资源、体验活动成果,从而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
在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后,我设计了“我喜欢的地方”这一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用上方位词东西南北给大家介绍,以此培养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辨认方向的能力。
活动时,让学生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为一组,利用课间,放学后等课余时间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在学校里,学校周围、自己的家附近等他们熟悉、喜欢的地方观察,然后简单的画下来。
他们自己进行分工合作,如小组同学一起观察后,有的负责画下来,有的将遇到的问题请教家长或老师,有的负责介绍。
在这个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参与指导,如怎样去观察,怎样分工,怎样画下来,怎样介绍。
在教师具体细致的指导下,学生的合作非常有效。
他们不但进一步的掌握了辨认方向的方法,同时,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倾听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学生在与小伙伴的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喜悦。
经常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机会,经常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到快乐,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喜欢学习。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既要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用心钻研,精心设计,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累积,智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