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中的屈原形象(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屈原中的屈原形象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单位:

年月日

屈原中的屈原形象

学生姓名

内容提要:郭沫若先生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坛中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剧创作家。在郭沫若的笔下,《虎符》、《屈原》、《高渐离》、《南冠草》以及《蔡文姬》等都是不朽的佳作。在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中的文学厅长,并运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驾驭力量,创造出六部抗战历史话剧,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和浪漫理想,具有一种浓重的革命浪漫主义气质。在六部话剧中,以《屈原》最为著名。通过对屈原这一历史形象的文艺化改造,使得屈原的文化符号意义更加鲜明,屈原这一形象也随之变得更加丰满。

关键词: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屈原;人物形象

历史剧《屈原》通过对战国时期一位楚国人士血泪史的描写,抒发出话剧作者在审美理想上寄予的伟大革命情结,并孕育着内心深处强悍不屈的战斗精神。屈原在郭沫若这部话剧中的形象,也显得更加高大,也更富于罗曼情结和艺术气息,体现出作者深邃的文化批判能力和艺术重构技巧,不但对后来的《虎符》、《蔡文姬》等剧作艺术的飞跃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坛中的所有戏剧创作而言,都存在着非比寻常的贡献[1]。郭沫若以一个“屈原”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使自己成为了和曹禺齐名的话剧大家。

一、屈原在传统时代的形象分析

(一)历史形象的二重性

屈原在历史上本来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形象,在众多的史料记载中,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不但运用楚国的方言,改编成新的诗歌体例——楚辞,而且素有一定的政治抱负,一度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但是由于楚怀王的能力与智慧不能与起初的雄心壮志达成一致,导致了屈原遭到了君上和周边奸佞的排挤,成为怀才不遇的悲剧英雄。屈原在汉代隋唐的民众视野中,具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然而及至文化高度发达的两宋时期,屈原的争议便不请自来,由于对传统的质疑风气很是浓厚,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历史上曾经是否出现过屈原这个人,提出了很多否定倾向的假设[2]。到了文化研究万马齐喑的明清时代,统治者一味灌输君权至上的奴化教育,对传统时期的“负能量”人物及其创作索性只字不提,以至于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对于屈原的评价,也只有轻描淡写而已。因此,历史上的屈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

(二)文学形象的完美性

但是根据易中天先生的总结,一个人物终究存在着至少三种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以及民间形象。历史形象在于客观性和冷峻性,民间形象则重在民众的喜好,具有喜剧性和直观性的感性特征,而只有文学形象,属于对历史典故和民间喜好的升华,因此具备着形象层面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如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等,大抵如此。屈原的文学形象无疑也不例外,堪称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的塑造,进而构成了文学形象。而与历史不同的是,文学作为满足人类情感体验的需求,在对历史的改造中,总要进行一番主观化的“去粗取精”的艺术加工,使得文学形象本身具有更具典型化的意义和功能,因此“三教归一”、“拥刘反曹”等艺术倾向随之不请自来。郭沫若作为一个富于浪漫气息的剧作家,为了更好地实现“通过屈原的时代来反映我们的时代”,便剔除了苏东坡、纪晓岚等人对屈原的质疑因素,而是全部吸纳了对屈原的肯定和歌颂的一面,于是在舞台上,一个兼具爱国主义和政治智慧、文学才华的“高大全”的儒雅英雄,便很快应运而生。郭沫若《屈原》中的屈原形象,正具有着一种近乎完美主义的理想化改造。

二、郭沫若《屈原》中的屈原形象

(一)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者

在郭沫若的这部话剧中,屈原这一形象的伟大,首先在于他是一位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者。尽管郭沫若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更强调重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但在这一正能量的讴歌上,却没有对屈原进行半点的修改。听到楚怀王的召见和聘请后,屈原毫不犹豫地出任宰相之职,并积极辅佐楚怀王出台各种改革政策。而与历史上真正屈原有所不同的是,郭沫若先生作为新时代的达者,在屈原爱国描写的过程中,少却了一些愚忠于国君的笔法,使得屈原的这种爱国主义添加了一些现代主义的气息。例如他批评南后郑袖的闲散任性,鄙视流氓成性的公子子兰,并通过科学的教导,教会婵娟和宋玉奋发有为等情节的描述,都在不同侧面中突出了屈原的伟岸形象。

(二)畅想未来的理想主义者

屈原的诗歌本身等于开创了中国诗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后人也通常以“屈骚精神”来比作艺术作品中的革命浪漫主义[3]。加上郭沫若潜意识里也存在着诗人般的理想主义的倾向,因此在屈原形象的塑造中,也极力对于屈原进行浓墨重彩地美化。屈原的直言敢谏、含蓄不露以及视死如归的伟大品质,在话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面对楚怀王对郑袖的特殊宠爱,他能够直言提出批评建议,鼓励大王应当勤政爱民,多多关注文治武功,向秦国的君王学习。面对着当面欺骗楚怀王的秦国使臣张仪,屈原在朝堂之上运用诗歌一样的驳斥语言,对张仪的种种假象进行无情的披露,若不是楚怀王昏庸,张仪早已灰头土脸。然而在驳斥张仪的过程中,屈原并无任何乖戾的姿态,而是通过张仪所为何言辞中的种种破绽的揭穿,使得在和张仪的博弈中,稳稳地占据了上风。即便是身陷囹圄,屈原仍旧在作者浪漫主义的点染下,对于宇宙发起了诗一样的狂风怒吼,在风儿“猛烈地咆哮”中,让奸诈的郑袖都感觉到有一种天崩地裂的惊悚之感。

(三)誓死不屈的斗士形象

视死如归是屈原在郭沫若话剧中最具亮点的形象光辉,也是郭沫若话剧的审美共性中,最为常态的一种表现。与曹禺笔下受困于命运桎梏与灵魂谴责的年轻人和复仇者截然不同,郭沫若话剧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是追求光明和希望的青年斗士,还是为家为国的复仇行者,都以杀身成仁的光荣举措为人生的终极荣耀[4]。前者如文成公主、蔡文姬、信陵君,后者则如夏完淳、如姬、高渐离,无不借助肉体的代价,来换取灵魂的永恒不灭。而屈原形象的高尚之处在于,兼具两大形象系列的精华。虽然在话剧中,作者对屈原的假定年龄定位不可能太低,但在开幕中,确实凸显出一颗年轻人的不屈意志和上进之心。他鼓励宋玉要像橘子一样玉树临风、与众不同,也常常激励婵娟鼓吹意志上的自由和高洁,也体现出一定的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的风格。

(四)不断进取的学者形象

郭沫若对于屈原形象的定位,也一直没能够脱离不断进取的学者形象上。屈原在历史上爱国诗人的定位,转移到了话剧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郭沫若的话剧中,英雄与学者,很少呈现出脱离的迹象,这与作者自身作为现代儒者的优越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话剧《屈原》中,屈原的诗歌被改编成了白话体,以实现与读者拉近距离的需要。但是在清洁搭配的过程中,这种诗歌气势却丝毫没能够得到减退,教导宋玉时候的《橘树》、对峙招魂老翁时候的《离骚》以及受困于郑袖之后那一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吟唱,都为话剧的内容填充了无穷的唯美色彩和浪漫情调,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结合。

三、屈原形象在话剧中的塑造方式

(一)对屈原自身人物形象的正面讴歌

屈原形象在历史剧中的塑造,主要体现多方面,但核心仍旧在于对主人公屈原自身人物形象的正面讴歌上。作为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剧作,区别于现实主义精神浓烈的曹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