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英文译本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样林氏的乐感主要体现在译者巧妙地运用英诗头韵规则, 开篇七个单音节形容词均以字母d开头 (dim ,dark ,dense ,dull ,damp ,dank ,dead ),第五 行中有(fallen ,flowers , fall )。另外,第七行的拟声 词“ pit- a -pat ,pit –a –pat” 都压了头韵,读起 来琅琅上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美”眼看“译诗”
理论综述:鲁迅最早提出了“三美” 论。“其在文章——遂是三美:意 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 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 Oh ,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
中国古典词译中美感的缺失
一、简约之美的缺失
原文前阙所用的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
原词在音韵上的一个典型特征被称作”叠音绝唱“。开篇连 用14个叠音,齿舌音交错相融,韵致和旋律起伏有节。然而 在译文中叠音的连用无法在语音上达到对等功效,但译者们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量体现的原文的音律之美。
例如: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许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 ,
许渊冲的翻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 so drear ,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
这种翻译虽然传达了诗歌的深层内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一定的音韵美,如 miss 和is, drear 和 cheer的押韵, 然而似乎有显露出翻译者的介入太多,解释多于直译,又失 去了原文的一些韵味。而且与原文相比,也失去了原文仅七 对字就巧妙地表达情绪的简约之美。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 of old .
短短的三行诗中却反复有[s] [z] [t] [d]的摩擦爆破辅音,读起 来节奏感强的一连串的[s] 声,把女词人痛苦无奈的呼声和撕心 裂肺的绝望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精心而又自然的运用语音表达 情绪,将声音口吻和所有抒发的内在感情和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许渊冲的译文中,从开头的译文一直到结尾 基本上是严格的两行一押韵,句尾的 miss 和 is ,drear 和cheer , it 和 fit, up now 和how , drizzles 和grizzles ,grief 和 belief 。从头至尾这整齐的两句一韵反而失 去了词本身所有的灵活性与参差感,也就失去 了词本身所给我们的那种有别于诗的灵动之美。
李清照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 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使她和着血泪写下 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这首词词风深 沉凝重、哀婉凄苦,动人心弦。词人通过 萧瑟秋风;北雁南飞;憔悴残菊;零落梧 桐;凄雨黄昏等客观景物,展现出一幅衰 飒凄清的画面。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 落的悲苦之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英汉互译时一般采取短句对短句,长句对长句,问句 对问句,与原词形式上达到相近的效果。许氏和林氏 的译文中都体现了这一点。许氏在译首句七对叠字时 运用了相同的句式”I ….what…..” 且压[ I ] 韵,还使用了重复的句型“ so…so…so…”来对应原 词。 林氏的译文在形式上更是用心良苦,用七个so加 七个 d开头的形容词译出,力求最大限度与原词形式 上达到对等,再现了原词形式中所含的意趣,使译文 读者不难体会到原文读者所能感受到的原作在形式上 的特色。
二、深邃之美的缺失
在对梧桐树的翻译中,许氏译为 on parasol – 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 宇文所安译为
the bench tree, /on top of that / the fine rain .林氏译为and the drizzle on the cola nut/ keeping on droning .在中国这种树有着很深 的文化意蕴。青干碧叶的梧桐是伉俪情深、至死不渝的 爱情的象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在这一首词的特定情 境下,梧桐更兼细雨的意境更能衬托女词人的阵阵哀愁。 而翻译之后的文本少了这些文化背景的独特理解,是很 难去深刻体味文中那种意境的深邃之美。
中国的诗词力求平仄协调,抑扬顿 挫。英诗在节奏和音韵上也有它特 有的美,节奏有抑扬格,音韵有头 韵、尾韵、中间韵、元音韵、辅音 韵、倒押韵等等。
许氏译文通篇韵律明显,体现在尾韵上如:“miss- is ,saddread , it –fit , up –cup ,dry- I ,drift –swift ,alaspass ,flowers-showers ,now –how , quicken- thicken , drizzles –grizzles , grief – brief , cold – old”
诗歌总是将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 境和意像具有立体感,烘托出传神达意的美学效果。意境是 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意境是翻译的关键。三美之中,意 美尤为重要。
原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生得黑!
林语堂译: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 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e ,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 Keeping on droning, pit- a- pat , pit – a – pat! 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 To be expressed By one word “sad” ?
I know not what it is , I feel so sad , so drear, so lonely , without cheer . 林译:so dim , so dark ,
so dense , so dull , so damp , so dank , so dead !
再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徐氏译为: it breaks my heart, alas,
许渊冲译: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 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e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