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指标 重度
泥流型 ≥1.60t/m3
泥石型 ≥1.30t/m3
水石(沙)型 ≥1.30t/m3
物质组成 流体属性 残留表观 沟槽坡度
粉沙、粘粒为主,
粉沙、粘粒含量极少,
粒度均匀,
可含粘、粉、沙、砾、卵、 多为>2.0mm各级粒度,
98%<2.0mm
漂各级粒度,很不均 粒度很不均匀(水沙流较
匀
均匀)
程 框
图
分散补给
集中补给
洪水汇流
泥沙汇流
洪水
河沟或坡面
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地形条件
• 形成区
三面环山,一面出口,周围山坡陡峻(30-60度)
• 流通区
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纵坡降大
• 堆积区
一般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缓
泥石流形成条件:地质条件
• 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物质的来源 • 泥石流多发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
间内的集中强降雨也可以引发
可能发生泥石流的H24(D)、H1(D)、H1/6(D)的界限值表
年均降雨
H24(D)
﹥1 200
100
1 200~800
60
800~500
30
﹤500
25
H1(D) H1/6(D) 代表地区(以当地统计结果为准)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40
12
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及云 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省山区
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多发地段 • 堆积物成因:重力堆积、风化残积、坡积、冰水
沉积、人工弃渣、冲洪积等 • 泥石流地常见基岩:片岩、千枚岩、板岩、泥页
岩和凝灰岩等
泥石流形成条件:气象水文条件
• 强烈的暂时性地表径流 • 暴雨、冰雪、水体溃决 • 通常认为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降雨有关,但短时
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二、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分类
➢ 水石流 一般含有非常不均匀的石块和砂砾,粘土质细粒物
质含量少,堆积物常常是很大的粗碎屑物质。 ➢ 泥石流
既含有很不均一的粗碎屑成分,又含有相当多的粘 土质组粒物质,有一定的粘结性,堆积物常形成了粘 结较牢固的土石混合物。 ➢ 泥流
基本上由细碎屑和粘土物质组成,粗碎屑物含量很 少,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有此类泥石流。
多见于火成岩及碳酸盐岩 地区。
泥流型
泥石流型
水石流型
三、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类
➢ 粘性泥石流
含有大量的细粒粘土物质,固体物质含量占40-60%, 粘性很大。它的密度大( >1.6t/m 3 ),浮托力强。有明 显的爬高和截弯取直作用,堆积区不发生散流,堆积物无 分选性,较密实。
稀性泥石流
水是主要成分,固体物质占10-40%,且细粒物质少, 不能形成粘稠的整体,水泥浆速度远远大于石块的运动速 度,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下泄。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将 原来的堆积扇切割成条条深沟。堆积物地面较平坦,结构 较松散,层次不明显,沿流途的停积物有一定的分选性。
泥石流基础知识
二大队六中队
泥石流基础知识
1 泥石流定义及形成条件 2 泥石流的分类 3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4 泥石流的防治
概述:泥石流的定义
• 泥流:是发生在山区一种含有大量泥砂、 石块的暂时性湍急水流。
• Debris flow;mudflow • 定义从地质过程;气象水文过程来研究。 • 1997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第一次国际泥石流
性质
稀性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
浆体是由不含或少含粘性物质组成, 浆体是由富含粘性物质(粘土、<0.01mm
• 流体的组成及 特性
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 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 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 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
降雨
石 流
流域环境
形
成
过
地形
植被
松散堆积物 (人为的、自然的)
• 地势:台阶式地形转折明显处,高差悬殊,起伏 较大
• 气候: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向北、西方向推进, 遇地形升高易形成灾害暴雨,历时短,强度大
• 特点:三个带、类型齐全、活动频繁、灾害严重
泥石流分类
• 流域形态化分
标准型、河谷型、山坡型
• 物质组成划分
水石流、泥石流、泥水流
• 流体性质划分
粘性、稀性
会议。
在第一阶梯内青藏高原山区,物源条件充足,但因水源条件不充分,暴雨强 度和总量均较低,故属于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在第三阶梯内的山区,暴雨形成强度和总量均较大,但地表植被好,物源条 件不很稳定,故为暴雨泥石流中度易发区。
中国 泥石 流易 发分 区
在第二阶梯内山区, 主要受纬向因素决定,大体可分为三区 秦岭以南广大山地,属湿润高中山区,地形差异大,雨量丰沛、物源丰富, 故为暴雨泥石流极易发区。
• 按照水源物源划分
暴雨、冰川、溃决 火山、破面侵蚀型、崩滑型、弃渣型
一、按照流域形态划分
➢标 准 型 泥石流
流域 呈扇形, 能明显划 分出形成 区、流通 区和堆积 区。
➢河谷型泥石流 流域呈狭长条形,固体物质来源于沟谷中
分散的坍滑体,对流通区和堆积区不能明显 分开。
➢坡面型泥石流 其流域呈斗状,无明显流通区,
多为非牛顿体, 有粘性, 粘度>0.3~
0.15Pa∙s
有浓泥浆残留
多为非牛顿体,少部分也 为牛顿体,无粘性 可以是牛顿体。
有粘性的,也有无粘性的。
表面不干净,表面有泥浆 表面较干净,无泥浆残留 残留
较缓
较陡(>10%=5.71o)
较陡(>10%)
分布地域
多集中分布在黄 土及火山灰 地区。
广见于各类地质体及堆积 体中。
秦岭以北、阴山以南的第二阶梯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大片 黄土和部分沙漠覆盖,物源丰富,暴雨强度大而总量不足,是暴雨泥石流的 极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相间的过度区。
广大的新疆,内蒙及甘、宁一部分等第二阶梯的北部,属半干旱和干旱的高 中山区,有大片沙漠、黄土、戈壁,植被稀少,物源丰富而水源不足,故为 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四川、贵州、云南东部和中部、
20
10
陕西南部、山西东部、辽东、 黑龙江、吉林、辽西、冀北部、
西部等省山区
陕西北部、甘肃、内蒙古、京郊、
15
6
宁夏、山西、新疆部分、四川
西北部、西藏等省山区
青海、新疆、西藏及甘肃、宁夏
15
5
两省区的黄河以西地区
泥石流形成条件:中国泥石流分布
• 地质:近期构造活动强烈、复杂,地震频繁强度 大,崩滑现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