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性能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及其结构分析
第25卷 第3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125 N o.3 2004年9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 echo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Sep12004 文章编号:100622939(2004)0320025203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及其结构分析Ξ姜 岩, 王业宏, 宋晓峰, 葛英颖(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摘 要:简述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过程,并对该种纤维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JS M256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纤维;成形;结构中图分类号:TS102.51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 大豆蛋白质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产品,也是唯一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发成功,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用纤维材料。
目前,我国第一条年产1500t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工业试验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由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性能优良,所以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1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过程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原料制备;二是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纺丝成形。
111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原料制备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原料制备包括大豆脱脂和大豆蛋白分离两个过程。
1.1.1 大豆脱脂 大豆脱脂可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由于压榨法在榨油过程中挤压和摩擦生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并且榨油率偏低,所以不适合于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生产。
浸出法是利用溶剂从压扁的大豆中抽取出油脂的一种方法,视其所使用的溶剂不同又可以分为低温浸出粕和高温浸出粕。
显然,低温浸出粕适于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所使用的溶剂为正己烷,沸点68~70℃,脱脂率可达98.5%~99.0%以上。
大豆脱脂通常在油脂厂进行,大豆脱脂以后形成豆粕,将豆粕粉碎成脱脂豆粕粉,以供大豆蛋白的分离。
1.1.2 大豆蛋白的分离 分离大豆蛋白从制品角度讲就是一种高纯度的大豆制品,分离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
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及应用
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及应用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它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的单丝细度细、密度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性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 ~40%。
大豆蛋白纤维既具有天然蚕丝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穿着舒适性、美观性的追求,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
一、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性植物纤维,它的主要原料来自于自然界的大豆粕,通过采用生物工程新技术从大豆的豆粕中提炼出的蛋白质经由其他助剂和生物酶的处理,以湿法纺丝而成,具体的生产工艺如下。
(1)以出过油的大豆废粕为原料,通过浸泡提取大豆蛋白质,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提取提纯球蛋白,再借助助剂、生物酶的作用,使提纯的球蛋白改变空间结构。
(2)溶解提纯的蛋白质,通过控制大豆蛋白质溶液的pH值和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乙二醛或戊二醛、多聚羧酸等交联剂,使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交联,从而减少蛋白质的水溶性,制成一定浓度的非常稳定的蛋白纺丝液。
(3)将按比例混合搅拌成的蛋白纺丝原液过滤,用湿法纺丝工艺纺成单丝线密度为0.9~3. Odtex的丝束,然后通过凝固浴将丝条凝固,再经过牵伸等工序制成半成品。
(4)由于半成品中的羧基、氰基高聚物并没有完全发生共聚,还具有相当的水溶性,故需经过缩醛化处理以稳定纤维的性能。
(5)稳定后的半成品经水洗、上油、烘干、卷曲定形和切断,即可生产出各种长度规格的纺织用大豆蛋白纤维。
由于使用的大豆粕原料数量多,再生性强,不会对生态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助剂和半成品纤维均可回收再用,不会污染环境,且提纯蛋白.二、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1.外观和手感大豆蛋白纤维的原色为淡黄色,很像柞蚕丝的颜色。
其横截面呈扁平状哑铃形或腰圆形,纵向表面呈现不明显的沟槽,纤维具有一定的卷曲,但卷曲度不如细羊毛明显。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生物降解材料变得愈发重要。
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降解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质提取而得的纤维素材料。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强度、柔软度、透气性和抗菌性。
在纺织行业,大豆蛋白纤维常被应用于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等领域。
然而,与传统的合成纤维相比,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具有显著优势。
生物降解性是评价材料对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大豆蛋白纤维而言,其生物降解过程主要分为酶解和微生物降解两个阶段。
在酶解阶段,蛋白酶将大豆蛋白纤维分解为小的多肽链和游离氨基酸。
而在微生物降解阶段,微生物会进一步分解这些多肽链和氨基酸,最终将大豆蛋白纤维完全降解为无毒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氨。
这个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对其生物降解性能有重要影响。
大豆蛋白纤维由多肽链交织而成,而这些多肽链的结构特性决定了酶解和微生物分解的难易程度。
其次,环境条件也对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有一定影响。
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可以促进大豆蛋白纤维的降解过程。
最后,降解酶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影响大豆蛋白纤维生物降解性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选择和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合成纤维的理想选择。
与合成纤维相比,大豆蛋白纤维不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也相对环保,因为它主要通过天然的提取和化学合成过程完成。
因此,大豆蛋白纤维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并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理论和实验室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可再生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
可再生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概况、生产工艺与设备、产品及其织物特点,从而为大豆纤维在纺织工业的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纺织产品的创新开辟新的途径。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蛋白纤维产品性能:目前尚未有大豆蛋白纤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引用华康集团对外公布的参数:纤度:0.85dtex~2.2dtex;湿断裂强度:3.04cN/dtex;湿断裂伸长率:22.7%;干断裂强度:3.2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20.53%;回潮率:12.38%。
2.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特点:(1)舒适性好:大豆蛋白纤维面料不但有优异的视觉效果,而且在穿着舒适性方面更有不凡的特性。
以大豆蛋白纤维为原料的面料摩擦性能、弯曲性能和悬垂性优于蚕丝和棉纤维,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较好;其吸湿性与棉相当,而导湿透气性远优于棉,是制作高档内衣和时装的首选面料。
(2)染色性好:大豆蛋白纤维本色为淡黄色,很像柞蚕丝色。
其结构中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等极性基团,可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尤其是采用活性染料染色,产品颜色鲜艳而有光泽,同时其日晒牢度和浸渍牢度也非常好,与真丝产品相比解决了染色鲜艳度与染色牢度之间的矛盾(真丝产品日硒牢度和汗渍牢度极差,很容易掉色)。
(3)保健功能性:大豆蛋白纤维的品种适应性较广,可纯纺、混纺或交织,既可制得风格类似棉织物的棉型产品和类似毛织物的毛型产品,又可织制丝绸型产品。
但对其在纺纱中抗静电、上浆中的压力、织造中的上机张力、染色中的温度等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3.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大豆蛋白纤维是以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豆粕中的球蛋白并提纯,提纯的球蛋白改变空间结构,再添加羟基和氰基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经熟成后用湿法纺丝工艺纺成单丝0.9dtex~3.0dtex的丝束.通过醛化稳定纤维的性能,再经过牵伸、卷曲、热定型、切断等工序生产出各种长度规格的大豆蛋白短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喻红芹
化学性能:(1)大豆蛋白纤维不耐浓酸,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等强酸中几乎全
部溶解,在冷稀酸中只有少量溶解。(2)大豆蛋白纤维的耐碱性很好,即使在强 碱中也只有少量损失。这一点在后加工特别是染整加工中应予以注意。(3)大豆 蛋白纤维在氧化性溶液中色泽变白,外观更接近羊毛,强力稍有下降。在还原性 溶液中变化不是很明显,经处理后与蚕丝外观相似。
1 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简史与概念 2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 3 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以及与其他纤维性能比较 4 大豆蛋白纤维的优点和缺点 5 大豆蛋白纤维纱线与面料的开发 6 大豆蛋白纤维的应用及产品开发
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简史
一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研究历史较早,大约在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研究。 二 由于受早期科技水平的限制,研制的再生 蛋白质纤维因为强力低、物理和机械性能差、 无服用性价值等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后来由 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研制出了粘胶、锦纶 (nylon)、涤(dacron)等化学纤维,代替 了一部分天然纤。但由于现代人对自然环保的 追求,国内外对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研制工作又 开始重视起来。 三 2000年3月,河南濮阳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 合集团公司,河南省遂平华康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的李官奇先生潜心研究了十年,投资7000 万,终于将大豆纤维试纺成功,并且首次成功 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是棉 型和毛型的大豆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工艺流程
半成品交 从大豆粕 凝固浴丝 中提取纯 联(缩醛 条 蛋白质 化)
PVA(聚乙 纯蛋白质 烯醇)溶解 溶解制成 卷曲定型 半成品 水洗 成所需要 要求浓度 浓度
按比例混 切断为成 合搅拌成 干热牵伸 湿浴牵伸 品 纺丝原液
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电性能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电性能研究导电纤维在电子器件和纺织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常见的导电纤维使用的是以合成材料为基础的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粒子,而这些材料存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物兼容性等问题。
因此,寻找可替代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能且具备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导电纤维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在纤维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具备许多优势。
近年来,大豆蛋白纤维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成为制备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大豆蛋白纤维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软度,具备潜在的应用于纺织品和电子器件的能力。
因此,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人员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设备,对纤维的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晶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纤维具有纤维状的形貌,并呈现出一定的多孔结构。
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蛋白质在纤维中占据了主要成分。
XRD结果显示,纤维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表明纤维内部具备一定的有序性。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了导电性能的测试。
利用四探针电阻率测量仪,研究人员对纤维的电导率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大豆蛋白纤维表现出一定的导电性能,其电导率明显高于非导电材料。
进一步的测试表明,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导电性能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定的频率依赖性。
这种频率依赖性可能与大豆蛋白纤维内离子传导、电子跃迁以及电荷输运等相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电性能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分析。
利用拉曼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人员对纤维中的化学键及其振动模式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大豆蛋白纤维中存在多种可提供电子输运路径的化学键,如胺基和酮基。
这些化学键的存在可能对纤维的导电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纤维中的水分含量也对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产品的设计
纺丝所得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带有黄色色素,根 据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不同,可采用纤维漂白、豆 条漂白、纱线漂白、织物漂白几种方法去除色素、 纤维和纱线制造加工中添加的油剂等杂质。采用未 经漂白处理的纱线编织的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染 色前通常需根据染色深浅不同,分别采用双氧水漂 白、还原剂漂白、双氧水漂白+还原剂漂白工艺进 行处理,大豆蛋白纤维不耐浓烧碱,不能进行丝光 加工。
4、柔软工艺
有机硅柔软剂:3%;温度:30℃;时间: 20min
5、烘干轧光定型
大豆蛋白纤维耐热性差,120℃左右变黄, 宜采用松式烘干,温度控制在100℃或更低, 超喂量15%;轧光定型选用呢毯预缩整理以 获得较好的手感,超喂量15%。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品的设计
一、大豆蛋白纤维及性能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从大豆粕中 提取蛋白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用湿法纺 丝工艺纺成单纤0.9-3.0dtex的丝束,经醛化、卷曲、热定 型、切断等工序制得。 大豆蛋白纤维单丝线密度可达到0.9dtex,单纤断裂强 度在3.0cN/dtex以上,密度小、耐酸碱性好,初始模量高, 沸水收缩率低,摩擦因数小,质量比电阻接近于蚕丝纤维, 静电效应小,纤维卷曲率仅1.65%,抱合力小,纤维卷曲易 伸直,卷曲牢度低;弹性回复率55.4%,弹性差;抗紫外或交织物的染前漂 白工艺示例
纯碱:2-4g/L;精炼剂:1-2g/L;双氧水(30%):4-6g/L; 稳定剂:0.5-1g/L;温度:90-95℃;时间:60-80min
3、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染色工艺示例
(1)弱酸性染料染色 (2)中温性活性染料 (3)高温性活性染料
大豆蛋白纤维的研究
大豆纤维的发展现状摘要大豆纤维的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其许多的优异性能,如吸湿性、透汽性、保暖性和可纺性能都于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相仿,而主要原料来源于榨过的大豆粕,原料数量大且可再生,生产过程环保,本文将就大豆纤维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并对大豆纤维所具有的性能及其性能在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范围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豆纤维;纤维性能研究;产品性能测量;产品开发;ABSTRACTThe main soybean fiber and components similar to cashmere and silk, is a renewable vegetable protein fiber, and many of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f hygroscopicity, steam, and heat retention properties are in spinning cotton, wool, linen, silk and other natural fibers similar to, and the main raw materials from the juice off soybean meal, a large quantity of raw materials and renewabl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ion process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 fiber elaborate history, soybean fibers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its performanc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is paper.Keywords:Soybean fiber; Fiber Properties; Produc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roduct development;目录1.大豆纤维的发展历史 (1)1.1大豆纤维国外的发展情况 (2)1.2 大豆纤维国内的发展情况 (2)2.对大豆纤维各项性能的研究成果 (3)2.1大豆纤维的摩擦性 (3)2.2 大豆纤维的弯曲性 (3)2.3 大豆纤维抗静电性 (3)2.4 大豆纤维弹性 (3)2.5 大豆纤维耐晒、耐热、耐酸碱和耐霉菌性 (3)2.6 大豆纤维的混纺与交织性 (4)3.大豆纤维的生产与产品开发现状 (4)3.1 大豆纤维的生产与纺制 (4)3.2 大豆纤维的产品开发现状 (5)4.大豆纤维织物的产品性能研究领域与原理 (5)4.1 大豆纤维的产品结构基本参数 (5)4.2 织物耐久性研究范围与原理 (6)4.2.1拉伸断裂试验 (6)4.2.2顶破强力试验 (7)4.3大豆纤维的导湿性和透气性 (7)4. 4 大豆纤维的保暖性 (7)4.5 大豆纤维起球性能 (8)4. 6 大豆纤维的染色性 (8)4.7 织物外观保持性研究范围与原理 (9)4.8 织物风格研究范围与原理 (9)4.8.1织物的悬垂性 (9)4.8.2 织物的刚柔性测试 (10)5.文章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大豆纤维的发展历史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它是从大豆粕中提取蛋白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成熟后,用施法纺丝工艺纺成单纤0。
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
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摘要介绍了新一代的绿色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形态,并重点分析了其织物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豆蛋白纤维结构形态织物性能大豆蛋白纤维是将大豆蛋白接枝在氰基羟基高聚物上,用湿法纺丝而制得的高性能纤维。
它源于可再生且易降解的植物蛋白质,被誉为“第八大人造纤维”,既继承了天然植物蛋白的优良性能,又发展了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有关专家所推崇,享有“人造羊绒”的美誉。
1 组成和形态大豆蛋白纤维属多组分复合纤维,主要由3部分组成:外层改性蛋白质、中层缩醛聚乙烯醇和内芯含硫酸基单体的聚内烯腈。
其纤维含有18~20种α氨基酸。
在再生大豆蛋白质纺丝过程中,大豆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组氨酸等能与聚乙烯醇的羟基反应,形成交联,成为再生大豆蛋白纤维。
由表1可知,大豆蛋白纤维中氨基酸的总含量高达22.5%,这为纤维亲肤保健等功能奠定了基础[1]。
如图1,纯大豆蛋白纤维色泽自然纯朴,表面毛羽丰富,不结球,手感滑爽,柔软异常,悬垂飘逸[2]。
在显微镜下,大豆蛋白纤维的纵向表面(图2(a))不光滑,形成具有一定卷曲的沟槽,可以导湿。
横截面(图2(b))属海岛结构,呈不规则的哑铃形,中间存在透气导湿的细微孔隙[3]。
它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
皮层结构紧密厚韧,芯层在脱溶剂时形成许多海绵多孔状的空隙结构。
2 织物特点2.1 外观雅致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具有怡人的真丝般的光泽,其悬垂性也极佳,给人以飘逸脱俗的感觉。
用高支纱织成的织物,表面纹路细洁、清晰,是高档的衬衣面料。
2.2 舒适度高大豆蛋白纤维的纵截面沟槽和横截面空隙都可导湿,这样其吸湿性与棉相当而导湿透气性远胜于棉,保证了穿着的舒适与卫生。
纤维最外层是改性蛋白质,犹如人体第二肌肤,与皮肤有极好的亲合力,因此以大豆蛋白纤维为原料的针织面料手感柔软、滑爽,如真丝与山羊绒混纺的感觉。
2.3 染色性能优良大豆蛋白纤维本色为淡黄色,它的分子结构中有多种极性基团,如羟基、缩醛基、氨基等都具吸色性能。
大豆蛋白纤维论文
大豆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从豆渣中提取球蛋白、辅之以特殊添加剂制成,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是世界人造纤维史上第一种由中国自主开发并投入工业化应用的纤维。
大豆蛋白质纤维单丝细度细、比重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
大豆蛋白纤维既具有天然蚕丝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穿着舒适性、美观性的追求,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优点外观华贵。
面料具有真丝般的光泽,非常怡人;其悬垂性也极佳,给人以飘逸脱俗的感觉;用高支纱织成的织物,表面纹路细洁、清晰,是高档的衬衣面料。
舒适性好。
以大豆蛋白纤维为原料的针织面料手感柔软、滑爽,质地轻薄,具有真丝与山羊绒混纺的感觉,其吸湿性与棉相当,而导湿透气性远优于棉。
染色性好。
大豆蛋白纤维本色为淡黄色,很象柞蚕丝色。
它可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染色。
尤其是采用活性染料染色,产品颜色鲜艳而有光泽,同时其日晒、汗渍牢度也非常好。
物理机械性能好。
单纤断裂强度在3.0cN/dtex以上,比羊毛、棉、蚕丝的强度都高,仅次于涤纶等高强度纤维,纤度可达到0.9 dtex。
初始模量偏高,而沸水收缩率低,故面料尺寸稳定性好。
在常规洗涤下不必担心织物的收缩,抗皱性也非常出色,且易洗、快干。
保健功能性。
大豆蛋白纤维与人体皮肤亲和性好,且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在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工艺中加入定量的有杀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与蛋白质侧链以化学健相结合,药效显著且持久,避免了棉制品用后整理的方法开发功能性产品,药效难以持续的缺点。
大豆蛋白纤维分子的化学结构大豆蛋白纤维是由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双组分构成。
聚乙烯醇属于碳链高聚物,大分子呈碳一碳链连接,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平均一个大分子有1 400—1 800个。
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后纺丝溶液流变性发生变化 的结果 ,混合溶液 的稳定性下降 ,沟槽加宽 。
2 . 大豆 蛋 白/ .2 2 粘胶 共 混 纤 维的横 截 面 形 态结构
图 3 大豆蛋 白/ 粘胶共混纤 维横截面电镜照片 ( 大豆蛋 白加 入量为 1 %,w ) 0 t
维普资讯
纤 维 素 科 学 与 技 术
第 l 卷 5
15 . 、12. 、86 6c - 17 5 0 7 4 9 . m 5 6 2 处的吸收峰是纤维素的特征谱带 。这些特征吸收峰表明大豆
蛋 白纤 维的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质和纤维素 。
图 1 大豆 蛋白/ 粘胶共 混纤 维的红外 光谱 吸收图
1 测试 仪 器和 方 法 . 2
利用 N X S6 0 E U .7 型红外光谱仪对共混纤维 的组成进行分析;采用 JM. 0L S 5 0 V型扫描 6 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 采用 X . 型纤维强度伸度仪测纤维的 Q1 强度和断裂伸长 。
2 结果 与讨论
21 大豆蛋 白/ . 粘胶共混纤维化学组成 大豆蛋 白/ 粘胶共混纤维 ( 白质含量 1%)的红外光谱如图 1 蛋 5 所示 。图中 34 . 、 398 6
1 买 验
1 大 豆 蛋 白/ . 1 粘胶 共 混 纤维 的 制备
从低温脱脂豆粕中提取的大豆分离蛋 白,加入 p H 9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使其溶解 ,大豆
蛋 白纺丝液浓度为 1%,温度为 4  ̄ 5 0 C。将大豆蛋 白纺丝液以 5 %、1%、1%、2 %的比例 0 5 0
( 蛋白质对纤维素 ) ,用纺前注射装置混入以传统方法制取 的粘胶纺丝液中纺丝成型 。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
1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1.1大豆蛋白纤维的化学结构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大豆蛋白(SPF)与聚乙烯醇(PVA)共混纺丝形成的,其中蛋白质25%~45%和聚乙烯醇75%~55%组成。
在大豆蛋白纤维中,羟乙烯基高聚物大分子是以平面锯齿直线及大豆蛋白大分子是以空间弯曲直线形砌入的[1]。
羟乙烯基高聚物大分子带有大量羟基,大豆蛋白带有较多的羟基、胺基、羧基和含硫基等,这些极性基团在单组分和双组分大分子间形成氢键、盐式键和双硫键等交联,在纺丝的条件下,可能产生能量较高的化学键,如酰胺键和酯键等[2]。
特别是在纤维成形后的缩醛化处理中,甲醛参与了化学反应,在单组分和双组分的大分子间形成了交联[3]。
因此,大豆蛋白纤维的聚集态结构是以直线形大分子网状结构为主体的。
这些不同性质的化学基团,使各种染料对大豆蛋白纤维染色出现不同效果。
但从总体来说,大豆蛋白属于蛋白质纤维,它和酸性染料有亲和力。
而聚乙烯醇大分子主要携带羟基,这一点和棉纤维相似,因此对碱性染料有亲和力。
唐人成[4]等在研究各种染料对大豆蛋白纤维染色时也发现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深度低,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蛋白组分含量低所致。
1.2大豆蛋白纤维的物理结构目前共混纤维成功的例子均为非对抗性相容混合纺丝。
非相容二元共混纤维呈两相结构,即连续相和分散相。
根据二元共混聚合物的质量比不同,连续相和分散相的分布状态可划分为5种类型,又视其相容性、黏度和机械混合条件的不同,可能存在着相转变[5]。
本实验采用纤维中聚乙烯醇与大豆蛋白的质量比为75:25,因此聚乙烯醇为连续相,大豆蛋白为分散相。
姜岩[6]等也通过研究发现,纤维的表皮层为聚乙烯醇组分,大豆蛋白随机分布其中,其共混模型如图1所示。
这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首先上染大豆蛋白纤维中的聚乙烯醇组分,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继续上染大豆蛋白纤维组分。
论大豆蛋白纤维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3-1-7 17:55[关键词]纤维发展前景中华商务网讯: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大豆蛋白纤维
(2)大豆蛋白纤维的钩接强力好,打结强力相对偏低。
(3)大豆蛋白纤维的摩擦因素相对其他纤维偏低,且动静摩擦因数差值较大,使纺出的纱条抱合 力差,松散易断,纺纱过程中应加入一定量的油剂。正因为它摩擦因数小,适合加工成手感柔软的 产品。
4.2、
(1)大豆蛋白纤维 量溶解。
,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等强酸中几乎全部溶解,在冷稀酸中只有少
巨大的市场前景 。
8.2面料
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趋势:
1.开发针织内衣和睡衣:因为大豆蛋白纤维细度细,
内衣制品手感特别
,穿着非常 ,同
时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制品对人体
皮肤更具
。
2.开发衬衫面料:大豆蛋白纤维的梭织产品在光泽
上具有麻绢、混纺风格,手感挺括、悬垂性好,抗
皱性优于真丝且可用活性染料 染色,染色牢度好,
是制作
的理想面料。
3.开发混纺面料:与蚕丝、羊毛、山羊绒、阳 离 子涤纶等纤维混纺。
8.3 产品
1.大豆 羊/ 毛 :光泽好、手感柔软、高强力和羊毛弹 性 、保暖性好 的特点 ,优势互补 、并可纺高支纱;
2.大豆 绢:克服 了纯绢丝产品易产生 , 既优化了产品风格, 又
降低了织物成 本 ;
3.大豆 棉:提高了棉织物 的
7.5大豆蛋白纤维婴儿鞋
我认为还可以做婴儿鞋,天然大豆
蛋白纤维面料鞋垫,亲肤吸湿,抑制细
菌生长,让宝宝时刻拥有干爽舒适的脚
底环境。大豆蛋白纤维
,
对宝宝的脚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保护婴
幼儿脚型自然。并且非常轻巧、舒适、
适合脚型健康生长。
8.大豆蛋白纤维的
8.1面料
未来的大豆蛋白纤维面料会更加追求舒适、 健康、安全、抗紫外线、防辐射等功能。
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食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材料,其在抗菌性能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纤维素材料。
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生物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首先,大豆蛋白纤维具有物理抗菌性能。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较高的纤维结构密度,可以阻碍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表面的纤维结构还能够捕捉并吸附空气中的细菌,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数量。
其次,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化学抗菌性能。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纤维中含有一些天然抗菌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和大豆胜肽等,这些物质可以直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菌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除了物理和化学抗菌性能,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生物抗菌性能。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纤维可以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菌能力。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基于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其在食品、医药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食品领域,大豆蛋白纤维可以作为添加剂,用于保鲜食品和调味品等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在医药领域,大豆蛋白纤维可以作为医疗敷料和手术缝合线等材料,用于医疗器械和外科手术;在生物材料领域,大豆蛋白纤维可以用于制备抗菌纺织品和抗菌包装材料,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目前对于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机制还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大豆蛋白纤维的抗菌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加工工艺、材料来源和环境条件等,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留下 的残 渣 还 可 以 作 为 饲 料 , 大 豆 蛋 白 纤 维 符 合 环 故
保 要 求 .
大豆 蛋 白纤 维 既 具 有 天 然 蚕 丝 的 优 良特 性 . 具 又
有 合成 纤 维 的 机 械性 能 。 染 色 性 能 与 物 理 机 械 性 能 其
s o4 0 t n 3 2测 试 仪 . 试 参 数 : 夹 持 距 离 2 m; 调 r 测 ① 0m ② 湿 与试 验 用 标 准 大 气 状 况 ; 试 验 温 度 1 ③ 8~2 0℃ , 相 对 湿 度 6 % ~6 % . 试 结 果 如 表 4 具 体 测 试 数 据 未 2 8 测 ( 附在 本 文 中 )
关 键 词 : 大 豆 蛋 白纤 维 ; 构 ; 能 ; 擦 ; 气 结 性 摩 透
文 献标 识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 T 12 5 2 S 0 。1
大豆 蛋 白纤 维 是 以 出 油 后 的 大 豆 废 粕 为 原 料 , 运 用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 豆 粕 中 的球 蛋 白 提 纯 , 通 过 助 剂 将 并 生物 酶 的 作用 , 提 纯 的球 蛋 白改 变 空 间结 构 , 添 加 使 再 羟 基 和氰 基 等 高 聚物 , 置 成 一 定 浓 度 的 蛋 白纺 丝 液 . 配 熟 成 后 , 湿 法 纺 丝 工 艺 纺 成 单 纤 0 9~3 0 de 用 。 。 tx的丝 束 , 醛 化 稳 定 纤 维 的性 能 后 , 经 过 卷 曲 、 定 型 、 经 再 热 切
5 %的 P A 组 成 。 豆 蛋 白 纤 维 氨 基 酸 组 成 ( gg蛋 5 V 大 m/ 白) 如表 1 示 : 所
大豆蛋白质纤维(华康)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表 1 大豆 蛋白质 纤维(康 和 有关 纤维的结构 比较 华)
兰 至! 旦 : 堂 : 塑 兰 蔓 堕 兰
V 13 o 1 o. 6 N .2. 2 0 08
SH ANGH XT|E S ENC & Al TE L CI E
研 究报 告
I7
大 豆 蛋 白质 纤 维 (康 结 构 对 其 性 能 的影 响 华)
崔 立 明
Ab t a t sr c :An e au t n a o tt e s u t r fS F c K e e l t a e p lme i t cu e o r ih n h p e iu a c o l・ v l a o b u t cu e o P (H )rv a s h t o y rc s u tr fs ag tl e s a e rt l rma r moe i h r h t r t i c c l a o e n s e n t e p lmei tu tr f in yg r n b r t r s n n eS F c K d p e h ssr cu ei o d f c l t u e h s n t e e n i h y r s cu e o b o c r ma l a me t e sa e e ta d t P H a o td t t tr st i u t o i f p h r i u o i f
Efe to h tu t r fS E(H ) n isp ro m a c f c ft esr cu eo P c K o e f r n e t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功能性质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功能性质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来源于大豆的天然蛋白质材料,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研究和开发大豆蛋白纤维之前,了解其结构表征和功能性质对于深入认识其特点和应用潜力至关重要。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通常由多种蛋白小分子组成,包括大豆球蛋白、大豆隐球蛋白、大豆凝集素等。
这些蛋白小分子通过非共价键和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结构,进一步形成固态材料。
其主要结构特点包括分子量分布广泛、亲水性较强、组成成分多样等。
一种常用的表征大豆蛋白纤维结构的方法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使用SEM,我们可以观察到大豆蛋白纤维的表面形貌,并进一步分析纤维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特征。
另外,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也是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
XRD可以用来确定大豆蛋白纤维的晶型结构,而FTIR可以提供有关纤维中化学键和功能基团的信息。
大豆蛋白纤维的功能性质是指其在应用中所具备的特定功能。
首先,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水性。
这使得它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击剪剂等功能性成分。
其次,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优异的弹性和可塑性。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用于制备肉制品、鱼糜和素肉等替代性食品。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植物甾醇和多种维生素。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并具有降低血脂、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根据以上的结构表征和功能性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豆蛋白纤维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食品工业中,它可以用于替代动物性蛋白制备各类食品,如肉制品、乳制品和面制品等。
在纺织工业中,大豆蛋白纤维也可以用于制备环保纺织品,如服装和家居纺织品等。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可以应用于制备保健品、医用材料和化妆品等。
总之,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蛋白质材料,其结构表征和功能性质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特点、优势和应用潜力至关重要。
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来源于大豆的天然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
大豆蛋白纤维主要由大豆中的蛋白质分离提纯而成,是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来源。
大豆蛋白纤维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保健品领域。
营养价值大豆蛋白纤维富含多种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大豆蛋白纤维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铁、钙等,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功能特性大豆蛋白纤维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包括乳化、凝胶化、发泡、稳定等。
在食品工业中,大豆蛋白纤维常被用作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等,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促进骨骼健康等功能,被广泛用于保健品生产中。
应用领域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的营养丰富、功能多样,它在食品工业、保健品行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大豆蛋白纤维常用于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等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在保健品领域,大豆蛋白纤维被用于制备各种保健食品和保健产品,具有较好的营养补充和保健功效。
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来源,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未来,大豆蛋白纤维有望在食品工业、保健品行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营养的食品和保健产品。
综上所述,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保健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大豆蛋白纤维能够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研究传统的纤维材料如棉和丝绸等在导热性方面表现较差,而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功能性纺织品和技术用纺织品,导热性能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因此,为了满足这些特殊领域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纤维材料,其中包括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导热性能是材料热传导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能力。
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散热性能,从而避免过热而导致的损坏。
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其导热性能与传统纤维材料相比如何呢?目前,关于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研究还比较有限。
然而,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纤维的热传导率高达0.38 W/(m·K),相比之下,棉纤维的热传导率仅为0.03 W/(m·K)。
这意味着大豆蛋白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可以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从而提高纤维材料的热散热效果。
导热性能的好坏与材料的结构有很大关系。
研究人员还发现,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大豆蛋白纤维分子链中含有丰富的氢键和疏水基团,这些结构特征有助于热量在材料内部的传导,从而提高导热性能。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的分子链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进一步增强了其导热性能。
除了材料自身的结构特性外,纤维的形态和密度对导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受纤维形态和纤维排列方式的影响。
纤维的直径越大,导热性能则更好,这是因为纤维的直径增大会增加热传导的路径长度。
此外,纤维的密度对导热性能也有较大影响,密度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因此,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控纤维形态和纤维排列方式,以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
在应用方面,大豆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使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金霞
一、大豆蛋白纤维简介
大豆蛋白纤维是近年我国首创的一种高科技、高附 加价值的新型纺织原料。该纤维是以榨油后的豆饼为原料, 通过生物工程处理,提取球蛋白并经化学改性,利用现代 纺丝设备,经湿法纺丝而成。由于该纤维主要成份是大豆 蛋白质,所用的辅料、助剂均无毒,其生产过程对环境无 污染,产品的废弃物易生物降解,因此,被誉为新世纪 “绿色环保纤维”。这种纤维既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 般的光泽,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 械性能。它的出现迎合了生态环保的需求和人们对服饰穿 着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的追求,是一种极具潜力和开 发前景的新型纺织材料。
Page 5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化学)
一般大豆蛋白分子间主要依靠氢键、各种盐式键和双 硫键相互连接。在纺丝过程中,可能产生能量较高的化学 键,如酰胺键和酯键等。特别是在纤维成形后的缩醛化处 理中,甲醛参与了化学反应,在单组分和双组分的大分子 之间形成了交联。主要包括聚乙烯醇大分子内的环化反应, 大分子间的交联反应;大豆蛋白大分子内的交联反应,大 分子问的交联反应,构成以直线形网状大分子为主体的结 构。
4.大豆蛋白纤维具有丝般的光泽, 由微细的纵向条纹、微细 裂缝和内部的空洞缝隙而导致的散湿性以及异形截面, 更 适宜加工针织用纱, 用于内衣仿丝产品的开发。
Page维可用于针织行业制成内衣和T恤衫。由于纤 维细度细,内衣制品手感特别柔软、光滑,穿着非常舒适,同 时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都是蛋白质,而且蛋白质 的氨基酸中累积含量均较真丝对人类更为有利,因此,该制 品对人体皮肤更具有保健作用。 2、大豆蛋白纤维编织衫在“广交会”上与真丝含量85 % , 山羊绒含量15 %的编织衫迚行比较,具有极其相似的风格。 大豆蛋白衫手感非常柔软、滑爽、光泽怡人、悬垂性好, 由于纤维体积质量小而且非常轻,在编织领域更有广阔的 发展前景。
Page 9
大豆蛋白纤维的应用前景
3、大豆蛋白纤维的梭织产品在光泽上具有麻绢混纺产品风 格,手感比绢挺,悬垂性好,抗皱性优于真丝,而且可用活性染 料染色,染色牢度好,是高档的衬衫用面料。 4、大豆蛋白纤维还可以与蚕丝、羊毛、山羊绒、棉和其他 纤维混纺。由于具有轻柔软、光滑、丝光、强度高、吸湿、 导湿、透气性好等诸多良好性质,使其在与其他纤维混纺 时能产生许多特殊风格。
图2纤维纵向结构
Page 4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
2、化学结构 大豆蛋白纤维是由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双组分构成。
(1)聚乙烯醇属于碳链高聚物,大分子呈碳一碳链连接, 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平均一个大分子有1400—l 800个。由于羟基的极性作用,使得碳分子链的柔曲性降 低,属刚性偏强的大分子。
(2)大豆蛋白属于天然杂链高聚物,大分子由酰胺键相 互连接,链段长度较小,属于柔性链。由于大豆蛋白 大分子具有体积较大的支链,因此大分子的构象呈a一 螺旋形。蛋白质在张力、湿热等诸多条件下易变性, 变性后的大豆蛋白分子链被舒展,呈直线形的口一链。
Page 10
Page 11
Page 6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化学)
Page 7
三、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
1.大豆蛋白纤维的细度和强度可与天然丝媲美, 同时具有适 度的含油率、摩擦特性和优良的抗静电性, 使大豆蛋白纤 维具备了可纺性。 2. 大豆蛋白纤维的可变形能力、结构均匀性、吸湿特性有待 于改善, 使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 3.从形态结构以及综合性能看, 睛纶基大豆蛋白纤维具有更 好的可利用性; 从绿色生态性角度看,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 因必经甲醛化处理, 而难于胜任绿色纺织品之美名。
Page 2
二、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
1、物理结构 大豆蛋白纤维的横截面与纵向形态如图1与图2所示。
其横截面呈哑铃戒腰囿形,皮芯结构明显,且皮层相 当厚,具有一定的抗变性能;
纵截面形态呈不规则的沟槽和海岛状凹凸,有利于纤 维的透气传热。
Page 3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物理)
图1纤维横截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