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的点滴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工作的点滴思考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羊庄镇庄里小学崔振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最好的学习。假期,我有幸拜读了《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感触颇深。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领域的集大成者。它充分吸收了近几十年来人类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先进成果,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和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之前也听说过,但总显得比较片面,缺乏系统的梳理。本书中,作者很好的将这些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使得这些观点不再是单独的、单一的、单学科的论述,从而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的发生,达到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目的。这些真知灼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人是如何学习的”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学习革命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科学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经济已经给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冲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共存的基础上,各国教育部门都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应运而生。它是由美国教育部教育和改进办公室委托,16位美国学习研究专家组成的学习科学发展委员会对人类学习的科学基础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历时两年,最终形成了这本论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人是如何学习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是学习者与学习,第三部分是教师与教学,第四部分是学习科学未来发展走向,重
点则在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学习者与学习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专家与新手在各方面的差异、学习和迁移的特征及影响迁移的因素、婴儿的能力、儿童的智力观和学习观及如何指导儿童学习、心理与大脑对学习的影响以及经验与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教师和教学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变化、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及其质量、行动研究和职前教育、新技术对学习的帮助等等。
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而组成和情景与知识提取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很感动的是在这些内容中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下面两句话“这些例证的讨论并不是期望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这些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而是想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弄清成功的学习结果会是怎样的。”“了解专家的重要之处不是因为我们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专家,而是因为专业知识使我们对有效学习的结果有了富有价值的见解。”我很欣赏这种深奥却又轻松的学习目的。无论是知识的组织还是知识的提取,专家们显然都更胜一筹就知识的组织来说,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在情境与知识提取方面,专家为了找到相关知识,并非把所有知识都搜寻一遍。专家不但获得知识,而且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用认知科学家的话来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它包括对有用情景的具体要求。
在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四个视角即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共同体中心环境保持一致的重要性。这四个视角之间本身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互相影响。只要能保证他们之间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然而,这四个视角的协调一致并不
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它包括很多内容,如: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的一致、学校活动与整个社区评价实践与目标相一致等等。理想的是,教师们的目标与课堂目标、学校目标一致,学校目标与学校系统使用的资格考试的隐性目标一致。如果缺乏一致,就会阻碍学生学习。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简单的例子,下午第一节课本是英语课,而上午放学之前班主任通知下午劳动,结果当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只有几个不能参加劳动的同学坐在教室里,最后老师只好无奈的离开。这显然是一个教师活动与学校活动不一致的例子,打破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在这些众多、丰富的内容和观点之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有两点。
首先,是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而组成和情景与知识提取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很感动的是在这些内容中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下面两句话“这些例证的讨论并不是期望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这些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而是想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弄清成功的学习结果会是怎样的。”“了解专家的重要之处不是因为我们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专家,而是因为专业知识使我们对有效学习的结果有了富有价值的见解。”我很欣赏这种深奥却又轻松的学习目的。无论是知识的组织还是知识的提取,专家们显然都更胜一筹就知识的组织来说,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在情境与知识提取方面,专家为了找到相关知识,并非把所有知识都搜寻一遍。专家不但获得知识,而且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用认知科学家的话来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它包括对有用情景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在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四个视角即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共同体中心环境保持一致的重要性。这四个视角之间本身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互相影响。只要能保证他们之间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然而,这四个视角的协调一致并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它包括很多内容,如: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的一致、学校活动与整个社区评价实践与目标相一致等等。理想的是,教师们的目标与课堂目标、学校目标一致,学校目标与学校系统使用的资格考试的隐性目标一致。如果缺乏一致,就会阻碍学生学习。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简单的例子,下午第一节课本是英语课,而上午放学之前班主任用广播通知下午劳动,结果当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只有几个不能参加劳动的同学坐在教室里,最后老师只好无奈的离开。这显然是一个教师活动与学校活动不一致的例子,打破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关于专家和新手知识的组织和提取方面的差异对我现在的学习知识有很有益的帮助,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向专家那样,合理的组织已经学习的知识,并要将这些知识“条件化”,便于记忆与顺利提取。这一点也可用于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为学生们提供情景,以便他们的记忆与消化。
四个视角一致的方面提醒我:当一个好老师可能会很不容易。因为以后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要与学校、家长、社区等于学生相关的组织相协调,促进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本书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它指出,传统教育往往强调对课文的记忆和掌握,然而,对发展专业知识的研究表明,要达到深层理解仅凭普通的问题解决技能和大量的事实记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