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孔子、孟子这些大文学家的宏思佳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它是伟大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文言文教学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握这一教学内容的。要么领着学生逐字逐句译成白话文。要么只满足学生囫囵吞枣似地诵读,却很少在意文言文在小学课文中的出现究竟承载了什么用意与任务,对这方面的探索研究是很苍白的。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所说那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景象。”
其实,我认为在教学中只要明确课标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品读文言之韵味,理解文言之含义,感悟文言之蕴意,拓展文言之博大,那么,文言文教学将迎来一派“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景象。
一、品读文言之韵味
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能否正确、流利地诵读文言文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便是教学的重点。
1.师备读,乃品文言之先决
朱熹云:“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因此每教一篇文言文,我首先是备朗读,少则读五六遍,多则数不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仔细体味每个字,每句话;再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背的,我一定要先背下来。这样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
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
2.导生读,必品文言之韵味
新课标指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朱作仁教授也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因为有了充分的“师备读”,走进课堂我便能信心百倍地在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亲吻语言的馨香,咀嚼语言的滋味,触摸语言的体温,辨别语言的色彩……,从而领悟其中的内涵。课中,我总是先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然后,把难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划上分节线,并按分节线一句一句地带读,以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停顿得当,怎样得当停顿。这样学生便能较好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等。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等等。再如嘉兴市平湖叔同实验小学的钱峰老师,他在上《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并不急于教课文,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孩子们读课文:先是让孩子们自己读,孩子读不通,也不知道读到哪里该停顿一下,这时,老师让孩子跟读,然后又让孩子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文言之韵味。
读通、读顺文言文必先品出文言之“味”,这是一大难点,对毫无文言知识的小学生更是望而却步。因为文言文中还有许多不同于白话文的知识。如字义、语法等文言知识。我认为,指导小学生初学文言文,既不能重演私塾先生的那种只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机械诵读式的教学,也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让学生过分拘泥于思想内容的理解,更不要讲古语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中,重点词语应当让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时教师给予帮助。我在指导学生品读时,还特别突出“题眼”和文言文与白话文字义之“异”的教学。
(1)品题眼之“精”
题眼是最具有概括性、完整性和鲜明性的。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反复诵读题眼理解其
深刻的内涵,是品读文言文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紧扣“辩”字,引导学生从中品味这则文言文的意境。
师:什么叫“辩”?(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生1:辩就是争论。辩论。
生2:辩就是两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观点不同而已,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来反驳对方。
生3: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辩驳。
师:如果请你用课文当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辩斗。
师:是,两小儿之辩就是辩斗太阳(日)。一个“辩”字就点明了文章中心。实在精炼啊!他们对“日”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呢?请读下文的精彩辩斗过程。(我马上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读两小儿的辩斗对话)
(2)品义之“异”
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若不解决这些字义,那就是机械品读了。新课标中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料,如:古汉语词典、一点通、书中注释等去品读字、句义。
如:我在教学“如探汤”时,特别引导学生注意“汤”字,在古文中解释为“热水”,而白话文中则解释为“可以喝的汤汁”,这就是古今义的区别。又如:教学“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去”时,先让学生说自己平时说的“去”是什么意思?学生当然说:来去。我马上说在古文中则非也,解释为“距离”。我又给学生讲了文言文中的“之”、“而”、“乎”、“者”等在不同的文言句中不同的义。另外,在学生结合注释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时,我引导他们发现用白话解释文言文顺序与文言语句的顺序是不同的。如:《郑人买履》中的“何不试之以足?”解释为: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鞋呢?若按这个解释语序应为:“何不以足试之?”这种手法叫“倒装句”。
二、理解文言之含义
对一篇教材的理解,我们提倡从文章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蕴含道理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更渴望具备一种聪慧的眼光,善于抓住文本的特点,切中要害。同样以《两小儿辩日》为例,从《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题目来看,显然“辩”是题眼;从课文内容来看,主要部分是两小儿“辩斗”的过程,所以说“辩斗”一词是文眼,感悟“辩斗”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对辩斗意思的理解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如果只是停留在用语言来解释辩斗意思的层面上,那么对两小儿的形象的感悟只是平面的、肤浅的;只有当学生真正把两小儿的行动、语言、思想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也像两小儿一样,辩起来、斗起来,那么学生对两小儿的感悟才能立体、丰满。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解读,请看他的教学过程:
师:(指板书)一儿曰日初出太阳离我们——(生齐:近),一儿曰日初出太阳离我们——(生齐:远),一儿曰日中时太阳离我们——(生齐:远),一儿曰日中时太阳离我们——(生齐:近),于是两小儿就有了一番争论.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齐)辩斗。
师:请问什么叫辩斗?
生:辩论。
生:争论。
生:争辩。
师:真的是这样吗?同桌之间把角色分好,自个儿读一读两小儿辩斗的部分。体会体会什么叫辩斗。